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对"十八反、十九畏"的中药用药规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使用、药理及临床应用情况等方面综述了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十八反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现代药性理论研究争议最多的问题。近年来 ,有关中药十八反的实验研究报道较多 ,如中药十八反中部分禁忌中药的毒理实验研究、中药十八反相关的药理研究、中药十八反对小鼠肝药酶的影响等。其研究思路及方法不同 ,实验结果也不相同 ,至今仍无定论。本文就近年对中药十八反实验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为十八反实验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1 毒理研究  在毒性研究方面中药十八反报道较多 ,急性毒性实验是其中之一。有实验用小鼠一次给药连续观察三天 ,计算半数致死量 (LD50 ) ,结果表明芫花、海藻…  相似文献   

3.
中药十八反拮抗作用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十八反作为中药基础理论之一,直接关系遣方用药,古代本草著作将十八反列为配伍用药禁忌,争论不已,对十八反的“废”与“存”的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从十八反古今临床运用、近代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初浅探讨,提出了“十八反”的理论应当重新认识,只要辨证准确,药物依法炮制,根据病情,严格控制剂量,改变剂型及给药途径,对某些顽固性的疾病,可产生更显著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十八反"是传统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涉及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基础问题。在前期提出的中医药超分子"印迹模板"自主作用规律的基础上,以中药"十八反"反药对为对象,对其当前研究基础进行整合分析。首先分析总结了中药"十八反"的历史沿革,再运用超分子"印迹模板"解析中药配伍:中药配伍是将2种或2种以上中药有效成分群(客体分子)之间以非共价键进行结合,形成新的超分子体系,再与人体(主体分子)发生印迹作用,按"印迹模板"产生药效与毒效,宏观上表现出中药的配伍规律。基于此,再从超分子化学角度分别对"十八反"各组药对进行整合分析,最后提出了"十八反"的化学动力学、网络动力学、谱毒效动力学逐层推进的超分子毒与效整合研究方法,以期为"十八反"配伍禁忌机制研究提供思考和借鉴,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十八反"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今临床医家用药配伍禁忌的核心内容,几千年来指导和影响着中医临床安全用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中药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十八反"则是目前中药安全性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十八反"中药反与不反的客观界定及其科学本质的阐明,对完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丰富和发展中药配伍理论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细胞色素P450酶作为人体重要的I相药物代谢酶系统,对药物代谢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影响.中药以合并用药为主且其中许多成分或许为P450酶的底物、诱导剂或抑制剂,因此有可能存在基于P450酶的中药相互作用.本课题组将现代药理学中药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P450酶引入中药相互作用的研究,对十八反中各组药物与药物代谢酶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揭示一类基于药物代谢酶的中药相互作用模式,阐明中药配伍产生相反作用的分子机制和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科学内涵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近两年本院中药膏方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我院膏方各项组成要素的特点及变化情况,为中药药事管理和中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2012年冬季膏方各400张,将膏方中的味数、用药总剂量、配伍禁忌、开路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膏方平均组方中药味数有所增加。结论:"十八反"依然是影响膏方安全用药的不确定因素,应加大研究力度,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7.
中药注射剂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但是其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中药药代动力学对指导中药注射剂给药方案设计、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中药研究思路、技术和方法的进步,研究者对中药注射剂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该文对近十年来中药注射剂药代动力学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基于分析技术的临床前体内经时过程、分布、代谢和排泄研究、中药注射剂组分相互作用、疾病状态的影响、中药注射剂与化药相互作用以及中药注射剂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这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产品开发及临床合理应用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药物代谢酶的中药十八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八反”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今临床医家用药配伍禁忌的核心内容,几千年来指导和影响着中医临床安全用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中药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十八反”则是目前中药安全性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十八反”中药反与不反的客观界定及其科学本质的阐明,对完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丰富和发展中药配伍理论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细胞色素P450 酶作为人体重要的玉相药物代谢酶系统,对药物代谢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影响。中药以合并用药为主且其中许多成分或许为P450 酶的底物、诱导剂或抑制剂,因此有可能存在基于P450 酶的中药相互作用。本课题组将现代药理学中药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P450 酶引入中药相互作用的研究,对十八反中各组药物与药物代谢酶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揭示一类基于药物代谢酶的中药相互作用模式,阐明中药配伍产生相反作用的分子机制和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科学内涵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也是一大文化遗产。前人在临床实践中,从单昧药的应用到多昧药之间配伍,总结出了中药配伍“七情、十八反、十九畏”。近年来随着对中药化学成分、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及中西药结合联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中西药物配伍禁忌也随之出现。为了避免盲目的联合用药,发挥药物之间更好的配伍疗效,本人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及查阅文献资料,对麻黄的应用及药物配伍做了深入研究,并总结其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20,19(5):15-18
本文从理论溯源及经方合方治验等方面探讨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不合理性。一是厘定《神农本草经》提出的“相反”概念;二是溯源张子和等提出的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用语的荒谬之处;三是领悟《伤寒杂病论》《千金要方》等古医籍运用中药“十八反”配伍辨治各科杂病;四是从经方合方治病中研究如何运用中药“十八反”配伍辨治各科杂病;五是从临床实际中客观认识“十八反”用药中的毒性及运用毒性药治病。认为研究““十八反””配伍用药,只有打破陈旧观念和僵局困惑,才能拥有中医药全新理论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辨治各科杂病。  相似文献   

11.
中药制剂过程蕴藏着中药"毒-效"合和关系,是实现中药"减毒增效"的重要环节。该文从制剂角度阐释中药制剂复方合煎、中药制备工艺、剂型及给药途径、辅料品质等对中药"毒-效"的影响,指出应从中药制剂全过程、基础研究及中药现代制剂角度加强对中药"毒-效"关系的整合分析,探寻制剂过程中"减毒增效"的机制,明确中药制剂在中药"毒与效"中的核心地位,确保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在基层医院从事药学工作30多年,亲历了基层医院的临床各科少数医生的不合理用药,给患者带来的众多危害或经济损失。有的疗效相佐;有的毒副作用增强;有的延误病情,甚至死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基层医院各科少数医生对临床合理用药知识的了解不够,医术不精,兹分析归纳如下:1配伍不合理1.11.1中药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是中医几千年临床配伍经验总结的结晶,是中医临床用药必须遵循  相似文献   

13.
中药"十八反"是本草配伍禁忌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古代医家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其内容在明清时期更加趋于统一,这种经验总结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临床用药的安全。通过梳理明清本草和医案著作,发现明清医家对中药"十八反"禁忌理论总体上继承,同时又在临床应用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王道和霸道理论、相反相激理论等,进一步丰富了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历史沿革与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今临床医家把十八反的药物视作配伍禁忌,认为合用后会致毒增毒,然而成功运用反药的例证也代有所传。本文通过对中药十八反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在方剂中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藜芦组方剂应用在宋元时期达到最高,而甘草和乌头组方剂则是在明清时期最多,3组方剂在民国时期和现代应用均较快下降;并且外用方的比例偏高,方剂药味数有增多的趋势,主要集中在8~9味。本文认为十八反配伍与毒性药材密切相关,是有条件的中药配伍禁忌,如不同的生理病理条件,配比剂量的变化,不同的给药途径,与其它药物配伍使用;其配伍致毒/增毒机理的阐明将为保障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有助于推动中药药性理论和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也将为其他禁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十八反、十九畏”是中医临床用药配伍禁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历代医家对此问题争议颇多,临床报道也屡见不鲜.《医保目录》是由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指导药品临床合理用药的依据.方法:本文对2009年版《医保目录》中成药部分含十八反、十九畏药对的成方制剂进行整理,分别从这些含反药药对成方制剂的收载情况、反药药对出现频率、处方药味数、剂型用法以及现代临床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据统计,《医保目录》中成药部分共收录成方制剂987个品种,其中含反药配伍的成方制剂9个,包括含十八反药对的品种5个,含十九畏药对的品种4个.结论:2009年版《医保目录》中成药中含反药药对成方制剂的用药特点,为探讨反药配伍的临床使用规律,指导临床合理安全使用十八反、十九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从相反理论的历史衍化和认识、现代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特点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十八反"结构形式上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的特点。"十八反"一方面表现出配伍产生毒性和干扰中药效应发挥方向实质效果,另一方面又存在一定病证条件、一定配伍环境影响下、反与不反的呼应和冲突。"十八反"研究过程反映了中药配伍禁忌的认识和发展,"十八反"结构形式的研究模式有别于化药等禁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需要从中药配伍禁忌的认识理念和视角出发,建立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毒性-效应并重的配伍禁忌研究模式,从而揭示中药配伍禁忌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课题组介绍     
<正>中药"十八反"是传统的中药配伍禁忌,"相反配伍将致毒性增强或产生剧烈毒性"相沿成为"十八反"的主要涵义。然而,古人对于相反涵义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认识,即"相反药物配伍药效抵消"的见解。我们在前期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发现:部分十八反组对具有干扰、改变、降低或消除(妨害)反药配伍组合内药物的某些药效。究竟妨害治疗是否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如何妨害?为什么妨害?在973计划中药用药安全专项"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  相似文献   

18.
中药配伍禁忌是指结合患者病情以及中药特性,有目的的选取2味及其2味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配伍关系复杂多样,例如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任何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处方用药都极为关键。在目前的中药临床处方以及中药临床调剂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配伍禁忌的安全性问题[1]。将金元时期陈述出的"十八反""十九畏"统一概述为反药,这也是长久以来中医处方以及中药调剂所遵从的基本禁忌原则。但在实际用药中,仍然存在大量反药配伍现象,其中部分处方属于医师误开,另一部分是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开具。作为药师,应该担负起救治病患的重任,对所有处方进行详细考察,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信息详细了解各种药物使用,做出正确判断,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中药"十八反"虽是中药配伍禁忌,但在从古至今的临床实践中仍得以延用且能获良效。文章从临床应用、理论溯源及现代实验研究等方面分析认为,中药"十八反"的科学内涵仍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与研究,最终使其得以科学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十八反为中药配伍禁忌的总原则,对十八反的历史源流及在临床中的运用进行梳理,发现十八反并非绝对禁忌,合理运用还可能增效。应从药材基源、品种、炮制方法、配伍比例、剂型差异及人体差异等方面,正确认识十八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