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应麟教授认为,小儿厌食有先天及后天因素所致。小儿生理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后天喂养不当,或者久病伤脾均会导致厌食。主要责之脾胃,又与肾脏、肺脏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证型为脾胃不和。王师治疗小儿厌食的经验方"厌食合剂",由黄精、茯苓、佛手、木瓜、砂仁5味基础药组成,并随病情转归加减,随症配伍,具有调理脾胃、消食导滞、健脾益肾的功效,可以改善小儿厌食,增强患儿体质。  相似文献   

2.
小儿厌食是一种以饮食不振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消瘦的脾系疾病,在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很常见.近几年随着社会对小儿厌食的关注,基于对脑-肠轴理论的研究,有研究表明小儿厌食与脑肠肽的分泌异常以及胃肠动力不足关系密切,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念可以阐释现代医学的脑-肠轴理论.从脑-肠轴学说出发,...  相似文献   

3.
张金虎主任医师认为小儿厌食症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并提出肝郁脾虚,湿阻气滞是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机;疏肝健脾化湿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基本法则;自拟厌食汤为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基本方剂;临床用实例加以验证,从而提出了从肝脾同治来治疗小儿厌食症。  相似文献   

4.
中药"脾运膏"辨证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脾运膏1号、脾运膏2号辨证敷脐(神阙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方法:自拟脾运膏1号、脾运膏2号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治疗组)133例,并与用助消化药"小儿消食片"口服(对照组)50例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23%,对照组4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对消除早饱嗳气、纠正厌食状态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并首次提出了小儿厌食状态,为将来厌食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结论:脾运膏外治小儿厌食症较口服助消化药物优越,可解除厌食小儿口服药困难的不便,同时纠正了锌等微量元素的失衡与不足.  相似文献   

5.
刘卓教授认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可归属"慢惊风""抽搐"等范畴,与"肝风""痰火"关系密切;脾常不足,脾主运化水湿,开窍于口,饮食伤脾,或久病体虚,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阻心窍,心神被蒙,则脾气乖戾,喉发异声。肝风夹痰走窜于经络,因此出现抽动的症状。运用文静汤加减与饮食情志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308-2309
小儿厌食症,李玉奇教授将其归为"小儿疳积"病,认为本病的根本病机是由于饮食或情志伤脾,造成脾胃运化失司,小儿脏腑娇嫩,脾胃受损,食积不化,久则蕴湿生热,阻滞气机所致气血生成障碍终至厌食及发育迟缓,治疗不单以健脾和胃为法,更注重清热凉血。  相似文献   

7.
四逆散源自《伤寒论》,为调和肝脾的基本方,历代医家多将其用于妇科及内科疾病。笔者随师临诊发现此方亦可用于治疗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如小儿咳嗽、发热、泄泻、厌食等,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黄疸发病机制多认为病位与脾关系密切,病因关键是湿邪[1]。扈教授谨遵古训,推陈出新,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黄疸的发生与瘀血阻滞关系密切,《金匮要略》载:"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明理论》载:"大抵黄家属太阴。太阴者脾之经也,脾者土,黄为土色,脾经为湿热蒸之,则色见于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扶中"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1例厌食患儿采用"扶中"推拿手法,包括揉腹、手指点穴(中脘、阑门、天枢、足三里、三阴交等)、捏脊及扶阳罐温灸与温刮痧,每周治疗3次,6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起效时间、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并比较不同证型的疗效差异。结果:72例患儿在1个疗程内起效,其中41例患儿在半个疗程内起效;治疗后临床痊愈38例,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8%;食欲、食量、面色、大便等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01);脾失健运、脾胃气虚、脾胃阴虚、肝旺脾虚证患儿临床痊愈率分别为45.2%(19/42)、45.8%(11/24)、50.0%(4/8)、57.1%(4/7),不同证型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扶中"推拿法起效快、临床疗效满意,症状改善明显,并适合治疗小儿厌食的不同证型。  相似文献   

10.
正地图舌又称为"良性游走性舌炎",有研究表明地图舌小儿呼吸道感染、厌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儿~([1])。中医学认为舌为脾之外候,苔为胃气所生,故舌苔跟脾胃关系密切,又因小儿生长发育不完全,脾胃虚弱,但又饮食无节,易致食积,故地图舌多见于小儿。邢向晖教授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研究工作,其自拟运脾方论治小儿诸疾疗效显  相似文献   

11.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思想体现着肝脾之间气机相调、营血互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蕴含着脏腑间的相互关系和疾病的传变规律,对指导“治未病”具有重要意义。抑郁症患者中医病位要素多责于肝、脾两脏,通过运用“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这一“治未病”思想,结合状态医学理论,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四个方面探讨抑郁症的防治,为医者提供疾病防治的理论参考,进一步提高抑郁症的中医药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肝与脾的生理及病理关系,肝病如何传脾,如何实脾等方面浅析《金匮要略》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含义,同时以脏腑虚实及五脏生克制化为原理,推论出五脏虚实的相应治疗法则,为脏腑虚实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浅述肝郁脾虚证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萍  郭蕾 《光明中医》2011,26(9):1943-1945
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的论述.古人对肝脾的相关性已有足够的重视,不仅提出其病理上的相互联系,而且更进一步提出了治疗中对肝脾相关性的应用.肝与脾的研究一直是各代医家和现代医学研究的热门,它不仅涉及“治未病”的范畴,也对更进一步揭示“证”的内部作...  相似文献   

14.
对中医“肝脾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探讨,对肝病实脾、健脾益气方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血浆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在内质网,并是一个耗能的过程,其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也会影响到内质网合成和分泌蛋白的功能。本研究基于健脾益气方药提高血浆蛋白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改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为内质网合成蛋白提供必要能量的认识,以“肝脾相关”理论为突破口,以“肝病从脾治”为切入点,采用中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拟对健脾益气方药对肝细胞蛋白合成功能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健脾益气方药提高血浆蛋白的作用机制,丰富“肝脾相关”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消化系统疑难病。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标本兼治、不良反应小、远期疗效好等优势。各医家对于本病多从湿热、血瘀论治,但近年研究发现,情志因素在诱发UC、影响其转归复发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临床上肝郁脾虚证患者多见,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本病疗效颇佳。现从肝脾生理特性、病机变化、临床方药等多个方面探讨疏肝健脾法在UC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蔡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6):1252-1253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元气之根本,调理脾胃,既可治好脾胃病,更为重要的能治好各种脾胃以外的疾病,所以有“久病不愈,治脾以安五脏”的说法。通过5则病案的分析对此理论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7.
老年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医按照其临床表现多归属于"眩晕""头痛"范畴;老年高血压患者是虚实夹杂体,西药降压多以血压数值来评价,但兼顾不了患者亦虚亦实临床症状,因而现代许多医家把目光投向了中医领域,尝试用中医的手段解决这一局限性,丰富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手段;老年高血压病中医治疗原则:平衡五脏及阴阳。虽然其发病部位在清窍,但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失调密切相关,因而从肝脾肾三脏讨论老年高血压病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健脾养胃护肝法治疗小儿脾胃病的思路进行探析。方法:根据小儿脾胃生理、病理特点、病因病机总结治疗方法,并对健脾养胃护肝法治疗小儿脾胃病的观点进行分析,并附验案佐证。结果:小儿脾胃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为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小儿脾胃疾病的诱因多由喂养不当、久病损伤或先天不足,其主要病机为脾失健运、脾湿胃燥、脾化胃纳等功能失调,脾胃受损后会衍生许多相关疾病。将治疗脾胃疾病的总的治疗方法归纳为健脾养胃护肝法,并可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分为多种治法如健脾、运脾、补脾、泻肝、疏肝、清胃、和胃、降逆等。并根据上述治疗方法可应用于鹅口疮、腹痛、厌食症等病症的治疗中,且获得验证。结论:对小儿脾胃病采用健脾养胃护肝法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曾于1984年提出了中医"脾-线粒体相关"理论,认为线粒体与中医的脾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后通过对16例脾胃气虚、16例肝胃不和型胃脘痛患者及3例正常人胃黏膜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脾胃气虚胃脘痛患者壁细胞线粒体数目、主细胞单位面积内酶原颗粒计数较正常组、肝胃不和组明显减少;壁细胞及浆细胞均可见线粒体肿胀,膜缺损,嵴断裂、基质变淡等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认为中医脾主运化不仅仅是指食物在胃肠道的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在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过程。把线粒体作为"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较确切地解释中医脾主运化,而且能与中医的脾主肌肉、四肢,主统血,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的论点相联系,并有助于解释脾与五脏相关的学说。  相似文献   

20.
尹先达 《光明中医》2008,23(11):1661-1662
人体之所以发生疾病,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等只是外在因素,而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才是发病的根源。祖国医学既注意脏腑间的整体关系,即:五脏之间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作用,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它脏;又注意治未病,预防疾病的传变,即:在治病时照顾整体,先安未受邪之脏,及早截断疾病传变途径,防止衍生它证,确保患者早日康复。“肝病实脾”这一治疗原则,即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防微杜渐的治未病思想,为后世预防医学和临床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