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和颈2(C2)横突旁注射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确诊颈源性头痛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①C2横突局部注射组36例;②星状神经节阻滞组36例;③治疗对照组24例,分别给予治疗。疗效根据简化的McGill疼痛评分量表分值变化进行评估,采用多元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处理。测定颈源性头痛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并与正常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疼痛无差异,治疗后C2横突局部注射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组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表明两者疗效无差异,但优于治疗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颈源性头痛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而经过治疗C-反应蛋白降至正常对照水平。结论:对于本组颈源性头痛的患者而言,C2横突旁局部注射阻滞疗法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疗效无明显差异,一定情况下C2横突旁局部注射阻滞疗法可以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替代;C-反应蛋白在颈源性头痛患者的血清水平高于正常人群,经过治疗后可以恢复,但是作用的机制和意义不甚明了;更大样本的研究仍然需要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小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颈源性头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阻滞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针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即时疼痛总优良率为96.0%,与对照组的9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疼痛程度,观察组患者总优良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法治疗颈源性头痛远期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中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216例慢性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偏振光加口服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采用小针刀配合口服中药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2组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每个月头痛时间、头痛复发率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及每个月头痛时间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患者随访6个月,治疗组疗效稳定。结论小针刀配合中药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颈源性头痛的疼痛程度,且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龙氏正骨手法和复方青藤碱注射液穴位注射组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用电针治疗,B组采用电针及龙氏正骨手法,C组应用电针、龙氏正骨手法及复方青藤碱注射液穴位注射,2周后观察三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C组显著低于A组与B组(P〈0.05);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与B组(P〈0.05);A组重度疼痛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及C组(P〈0.01)。结论:电针、龙氏正骨手法及复方青藤碱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3例予单纯手法治疗,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针刀治疗。2组均13 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7 d来院复查,以当时情况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4.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联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加牵引、手法按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颈源性头痛患者144例随机分为A组(头痛宁治疗组)、B组(颈部牵引、按摩治疗组)、C组(头痛宁加颈部牵引、按摩治疗组)。牵引选坐式颌枕带颈部间歇牵引,手法治疗选乳突后、枢椎横突、枕下三角等处扳机点,观察治疗后1个月、3个月后的VAS评分及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及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个月C组VAS评分及发作次数与A组、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VAS评分及发作次数治疗1个月后与3个月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源性头痛选择头痛宁能迅速缓解疼痛,颈部牵引加手法按摩则能纠正紊乱的颈椎力学结构及肌肉筋膜,两者兼用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优于单纯头痛宁药物治疗或牵引、按摩。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颈源性头痛针刺治疗优选方案的疗效。方法:将30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50例,分别予针刺治疗优选方案(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排针法,针刺深1寸,留针6h)、颈2横突注射治疗,以VAS加权值为指标,分别观察并比较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对改善VAS加权值方面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颈源性头痛针刺治疗优选方案与颈2横突注射法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真性血管瘤的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联合普萘洛尔口服、单独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单独普萘洛尔口服3种保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真性血管瘤患者分为A组22例: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联合普萘洛尔口服治疗,B组20例采用单独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C组20例采用单独普萘洛尔口服治疗。结果:治疗后1~2年随访观察,按Achauer 4级评分法评价疗效。A组治疗优良率为90.9%;B组治疗优良率为80.0%;C组治疗优良率为70.0%。3种治疗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真性血管瘤的3种保守治疗方法中,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联合普萘洛尔口服是治疗真性血管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局部封闭结合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60例采用局部封闭结合小针刀治疗,B组60例采用单纯小针刀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A组的愈显率为97%,B组的愈显率为93%;治疗4周后,A组的愈显率为83%,B组的愈显率为78%。2组治疗4周后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封闭结合小针刀较单纯使用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和远期疗效。方法:选取180例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并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60例。A组予以悬吊运动疗法治疗,B组予以推拿治疗,C组予以推拿配合悬吊运动疗法,3组均隔1d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VAS评分、两侧斜方肌表面肌电图的平均功率频率(sEMGmpf),并对临床疗效和治疗3个月后颈源性头痛复发情况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A组89.47%,B组91.07%,C组96.49%,3个月后颈源性头痛复发率分别为:A组21.05%,B组23.21%,C组7.02%,3组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比较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A组=B组C组。治疗后3组VAS评分、两侧斜方肌sEMGmpf与治疗前比较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皆为A组=B组C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悬吊运动疗法可以改善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疼痛,提高其抗疲劳能力,增强颈部功能,降低复发率,远期疗效确切,优于单纯推拿治疗和单纯悬吊运动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单纯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小针刀治疗。比较2组干预后机体炎症细胞因子、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项部疼痛、头晕头痛及恶心呕吐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显著降低机体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颈枕五穴"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针灸门诊治疗的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所有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单号归入治疗组,双号归入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风府和患侧完骨、风池、天柱、天牖等穴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天牖穴穴位注射。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及头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颈枕五穴"联合穴位注射可明显改善颈源性头痛患者疼痛程度和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联合整脊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3例。治疗组患者予针刀联合整脊手法治疗,对照A组患者予针刀治疗,对照B组患者予整脊手法。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VAS评分、头痛频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头痛VAS评分、频率、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6%(20/23),对照A组总有效率为78.26%(18/23),对照B组总有效率为60.87%(14/2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3个月后复发率治疗组为10.00%(2/20),对照A组为33.33%(6/18),对照B组为50.00%(7/1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疗法联合整脊手法可提高颈源性头痛疗效,且复发率低于单一针刀疗法、整脊手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单纯小针刀与小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单侧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小针刀治疗,每周1次,连续3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程结束时及随访时的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疗效优良率为85.0%,对照组优良率为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臭氧注射能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远期疗效可。  相似文献   

15.
习嘉宁  岳辰  李红军  刘又文 《新中医》2022,54(2):139-143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十字交叉缝扎法治疗腱鞘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6例腱鞘囊肿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2例,A组采用小针刀结合十字交叉缝扎法治疗,B组采用囊肿抽吸联合激素封闭法治疗,C组予手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临床疗效、复发率、感染率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1 d,A组及B组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C组(P<0.01);A组的VAS疼痛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A组及B组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VAS疼痛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A组的临床疗效优于B组(P<0.05);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A组复发率低于B组(P<0.05);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患者发生感染。整个治疗周期内,A组的住院费用低于B组及C组(P<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4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8例。A组采用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B组采用针刺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C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VAS评分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差值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总有效率为100.0%,B组为87.5%,C组为83.3%,A组总有效率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是一种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针刀加神经阻滞和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次数的差异。方法:将诊断为颈源性头痛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小针刀加神经阻滞治疗)30例和对照组(推拿治疗)60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用McGi11疼痛评分表评定其疼痛情况及计算实际治疗次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cGi11疼痛评分均降低(P<0.01),不同组间治疗前McGi11疼痛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McGi11疼痛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的次数比对照组治疗次数明显少,并且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源性头痛是小针刀加神经阻滞的适应症,小针刀加神经阻滞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膝关节腔内臭氧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的13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6例。A组应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方法治疗,每周注射1次,1个疗程5次。B组应用臭氧关节腔注射方法治疗,每周注射1次,1个疗程为3次。1个疗程结束后分别对治疗后72h、1个月、3个月的疼痛VAS评分进行判定,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VAS评分在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3个月后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K-L分级为Ⅰ级、Ⅱ级的患者:A组疗效的优良率为81.8%,B组疗效的优良率为71.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Ⅳ级的患者:A组疗效的优良率为65.9%,B组疗效的优良率为8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关节腔注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并且相较于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治疗的疗效稳定,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超微针刀配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接受超微针刀方案治疗,B组接受超微针刀配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头痛程度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B组患者头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A组,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微针刀配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臭氧(O3)注射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15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5例给予小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臭氧浓度为40μg/ml,分3点注射,共20 ml。对照组75例给予小针刀联合局部封闭治疗,用药为强的松龙2 ml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共10 ml。两组治疗最多不超过3次。结果:治疗组一次治愈60例,二次治愈8例,好转7例,治愈率为90.7%,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一次治愈61例,二次治愈8例,好转6例,治愈率为92.0%,总有效率为100.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臭氧注射联合小针刀用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