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晨 《光明中医》2014,(7):1400-1402
目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以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的32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高血压组,以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体重指数( BMI)、空腹血糖( 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进行调查和记录,并按照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组与健康组相比,在BMI、饮酒、吸烟、TG、家族史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在HDL-C、TC、LDL-C、FBG方面无显著差异。同时高血压组痰浊壅盛型人数最多,体重指数超标;肝火亢盛型患者偏于低龄化,且家族史病例人数较多;痰浊壅盛型和肝火亢盛型的TG较高;各证型组的TC、LDL-C、HDL-C、FBG间无统计学差异;痰湿壅盛组与饮酒呈正相关;阴虚阳亢组和痰湿壅盛组吸烟者比例较高。结论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间具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将30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后作为观察对象(高血压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按调查表形式,以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心电图等为客观指标,按照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家族史、体重指数(BMI)、吸烟、喝酒、TC、TG、LDL-C高血压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HDL-C、FBG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高血压组各证型间比较,瘀血阻络组LDL-C明显升高;肝肾阴虚组高龄、TC正相关;痰瘀阻络组吸烟、年龄、TG正相关;痰火上扰组吸烟、喝酒、家族史、度型肥胖、BMI起标正相关;肝火亢盛组家族史病例明显增多,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各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CT特点、及预后差异。方法:收集我院的120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为我院120例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CT结果例如: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等情况。结果: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多属轻、中型;而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重者多,TC、TG、LDL—C、VLDL—C、FBG水平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项程度严重,恶化和死亡率高。讨论:脑梗死中临床症状的轻重及病情转归与入院时血糖水平的高低有关,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的疗效及预后较非糖尿病组差,若血糖≥16.7mmol·L^-1提示病情严重,而且是急性期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控制好血糖是预防及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脂改变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79例,随访合并心肌梗死46例纳入A组;33例无心肌梗死纳入B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观察对象血脂和空腹血糖水平,行组间比较.结果:A组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甘油三酯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甘油三酯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之间的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调脂处理可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PP)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1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测定患者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空腹血糖(FBG)等生化指标,按PP高低分为〈60mmHg、(60~80)mmHg、(80~100)mmHg和〉100mmHg4组,比较组间hs-CRP水平。结果随着PP逐渐升高,血清hs-CRP水平亦逐渐上升,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PP与hs-CRP存在着密切相关性,提示炎症反应与PP升高共同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糖耐量异常患者痰湿体质与胰岛素抵抗及低HDL—C的关系。方法:收集糖耐量异常患者共159例,其中痰湿体质者67例,非痰湿体质者92例,分别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J~t!l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痰湿体质组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较非痰湿体质组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非痰湿体质组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耐量异常患者痰湿体质较非痰湿体质者胰岛素抵抗和低HDL—C现象更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①观察正常糖耐量人群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探讨影响血浆tHcy水平的因素;②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Hcy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共纳入研究对象135例(其中NGT55例、T2DM患者80例),测量受试者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其空腹血浆tHcy水平、空腹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及服糖后2h血糖和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lc),HOMA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结果:①T2DM组平均血浆tHcy水平高于NG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BMI、HbA1c、ISI与tHcy水平独立相关(P〈0.05)结论:①T2DM患者血浆tHcy水平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人;②2型糖尿病患者中BMI、血糖控制水平和ISI是血浆tHcy的独立相关因素;血浆tHcy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程度,分为颈动脉正常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同时测定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等,比较两组间血尿酸水平,分别血尿酸与颈动脉IMT的关系。结果:内膜正常组与动脉硬化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动脉IMT与UA、TC呈正相关(P〈0.05,P〈0.01)。UA与IMT,TC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与血尿酸呈正相关,提示血尿酸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脂代谢改变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8例妊高征患者、90例正常妊娠孕妇和50例健康非孕妇女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rG),脂蛋白(a)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l)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除高密度脂蛋白(HDL)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高征组血清脂蛋白(a)[LP(8)]水平明显增高,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水平亦增高(P〈0.05),HDL、载脂蛋白Al(ApoAl)水平降低(P〈0.05);随着病情加重,LP(a)、TC、TG、LDL、ApoB明显增加。结论:血脂代谢异常可能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对老年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体检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依据。方法:选择 2018 年 12 月到 2019 年 12 月间在肇庆市端州区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 1200 名, 对其分别进行血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三酰甘油(TG)等指标水平检测,并对体检人群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等进行测量,对老年高尿酸 血症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体检者中,检出高尿酸血症者 144 例,检出率为 12.0 %;男性所占比例高 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年龄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同样表现出男性多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年龄、腰围、体质量指数(BMI)、血尿酸、空腹血糖、TG、TC、LDL–C、 HDL–C 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老年女性高尿血血症组患者腰围、BMI、年龄、收缩压、 血尿酸、TG、HDL–C 水平对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体质 量超标、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因素存在明显相关性,在临床防治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有高血压家族史但血压正常的中青年(20~35岁)检验结果的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41例有高血压家族史,血压正常的中青年(家族史阳性组)和41例无高血压家族史,血压正常的中青年(家族史阴性组),测定52名中青年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总胆同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结果:家族史阳性组的体重指数、舒张压、餐后2小时血糖、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家族史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中青年具有更多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关系以分析病因。方法:选择300例高血压病患者依照中医辨证分型方法作为实验观察对象,以40个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并依照调查表的形式,以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电图等为客观指标,依照中医的证型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吸烟、喝酒、家族史、TC、TG、LDL-C高血压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性均有显著性意义,HDL-C、FBC的比较,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在高血压组各证型的比较中瘀血组LDL-C明显升高;肝肾阴虚组高龄、TC正相关;TC正相关;痰瘀阻络组吸烟、年龄、TG正相关;痰上火扰组吸烟、喝酒、家族史、腹型肥胖、BMI超标正相关;肝火亢盛组家族史病例明显增多,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具备显著性意义。结论: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一定相关性的论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8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及社区人户调查居民,建立档案,对1309名社区20~60岁中青年人群的调查,其中1262名完成了问卷及相关体格检查,其中男性622人(49.28%),女性640人(50.71%),筛选正常血压730人(57.84%),男性250人(40.19%),女性480人(75.00%、;高血压病人150人(11.89%),男性80人(12.86%),女性70人(10.94%);正常高值血压382(30.27%)人,男性292人(46.94%),女性90(14.06%)。分析正常血压组(130/85mmHg以下)、正常高值血压组(130~139/85~89mmHg)、高血压组三组人群高血压家庭史、饮酒史、吸烟史、空腹血糖、血脂、是否从事紧张工作等因素来探讨血压与心血管因素相关性,根据身高与体重计算BMI,所有调查人群均检查血脂、肾功能、空腹血糖,血压均测量二次取平均值,评估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血压水平的影响。高血压及其分级的诊断参考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中国高血压正常值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的干预研究》操作手册推荐的标准:正常血压:SBP〈130mmHg和DBP〈85mmHg。正常高值血压:130mmHg≤SBP≤139mmHg和85mmHg≤DBP≤89mmHg;高血压: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排除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病等影响血压的疾病。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伴随的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正常血压组。男性伴随的危险因素高于女性,低龄高血压组家族史发病率高,除不良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对血压有很大的影响。女性50岁后血压升高明显,说明血压受遗传和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外,还受更年期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结论:1262名20~60岁社区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男女性患者无明显差异,正常高值血压组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并且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增加;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伴随的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正常血压组。男性伴随的危险因素高于女性,低龄高血压组家族史发病率高,除了不良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对血压有很大的影响。女性50岁后血压升高明显,说明血压受遗传和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外,还受更年期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危险因素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揭示高血压病中西医病因病机,为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前期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依据。方法:选取高血压病患者400例,运用OGTT进行评定,按其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2组。同时重点询问病史(家族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和脑卒中史);测定身高(H)、体质量(W);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血脂四项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尿酸(UA),并进行血压测定。计算体重指数(BMI)=W(kg)/[H(m)]2。结果:1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医证型以阴虚阳亢证多见,其次为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阳两虚。2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A组)各指标相比较,A组患者家族史、冠心病史及收缩压明显高于高血压病不合并2型糖尿病组(B组)(P〈0.05);B组患者BMI、TC、TG、FPG、2hPBG、HDL、LDL、UA与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A组患者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为主,以阴虚阳亢证多见;2甘油三酯、BMI增高以及高血压家族史、冠心病史、收缩压高是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IGR)患者颈动脉中膜厚度(IMT)增加的危险因素。方法:统计76例IGR患者及51例正常糖耐量(NGT)人的年龄、性别、体质量、血压、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浆血糖(OGTT)、空腹甘油三酯、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计算体重指数,检测颈动脉中膜厚度(IMT)值。分析不同IGR患者IMT值的差异性。结果:IGT组及IFG+IGT组IMT分别与IFG组及NGT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年龄、收缩压、TC、LDL—C、2hPG是IMT的危险因素。结论:与NGT组比较,IGT组、IFG+IGT组患者早期已存在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AS)及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水平与糖尿病(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取健康组102例,单纯DM组66例,DM伴高脂血症组48例,对各组血中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血脂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系统学分析。结果:DM伴高脂血症患者组HBALC、血脂水平等指标较单纯DM组以及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结论:慢性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高血脂血症均是DM并发AS独立的危险因素。在2型DM的诊疗过程中,应观察早期血清脂蛋白的变化,治疗原发病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饮食控制,纠正血糖和应用降脂药物治疗,排除和降低引起心血管合并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以及瘦素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15例患者分为糖尿病组(DM组)、高血压病组(EH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痛(DM+EH)组,另设对照组54例,分别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瘦素水平,计算体质量指数(BM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血清瘦素水平、HOMA—IR在DM+EH组高于DM组、EH组,DM组、EH组高于对照组,瘦素与BMI、腹围、FINS、HOMA—IR、血压呈正相关,经多元回归分析,瘦素浓度的影响因素有BMI、腹围、HOMA—IR。结论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瘦素可能在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安体舒通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符合顽固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服用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片,对照组加服双氢克尿噻片,治疗组加服安体舒通片与麝香保心丸,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血糖、电解质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上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85.5%,优于对照组的64.2%(P〈0.05)。结论安体舒通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安全有效,并对血脂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耐量减低、颈动脉粥样硬化、微量白蛋白尿之间及其与相关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糖耐量减低组8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组7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81例,3组均填写包括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的调查问卷,测量体质量;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sCRP、CRP、Hcy、2 h静脉血浆葡萄糖(2 h PG)、局部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①糖耐量减低组家族糖尿病史患者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5),家族心脏病史、家族高血压病史、家族肾病史患者明显低于其余2组(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家族糖尿病史、家族心脏病史、饮酒史患者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家族肾病史明显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②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体质量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5);糖耐量减低组2 h PG、HOMA-IR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5),但其余2组2 h PG均接近异常标准;颈动脉粥样硬化组IMT明显厚于其余2组(P<0.05),但其余2组IMT均接近异常标准;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5),但其余2组UAER均接近异常标准;3组Hcy、CRP、hsCRP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正常范围。结论糖耐量减低、颈动脉粥样硬化、微量白蛋白尿之间有内在关联性,而且均与Hcy、CRP、hsCR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初步探索上海及周边地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13例,充分收集中医四诊信息,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高血压各证型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阳气虚衰证,气阴两虚证,痰湿壅盛证.(2)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较.①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组年龄从高到低依次为阳气虚衰证,肝肾阴虚证,痰湿壅盛证,肝阳上亢证,气阴两虚证,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组间在病程、性别中未见明显差异;②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组血同型半胱氨酸均值均高于指南界定范围(≥10 mmol/mL),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组空腹血糖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衰证,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痰湿壅盛证;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衰证,肝肾阴虚证,痰湿壅盛证,肝阳上亢证;各证型组餐后2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组三酰甘油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痰湿壅盛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衰证,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肾阴虚证,痰湿壅盛证,肝阳上亢证,阳气虚衰证,气阴两虚证,各证型组其余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肾阴虚证在高血压患者中所占比重最高;阳气虚衰证组患者年龄最大;各证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普遍较高;气阴两虚证组患者血糖水平最高;痰湿壅盛证患者甘油三酯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