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麻钩藤饮等三方抗小鼠惊厥的药效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用抗惊厥作用为指标探讨了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和建瓴汤等平肝熄风三方的体内药物动力学过程与参数。结果三方均有抗小鼠电惊厥作用,并呈量效关系。天麻钩藤饮的最低起效剂量为018g/kgpo,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效应消退半衰期为097h,效应维持时间为805h,体存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227h;镇肝熄风汤相应为015g/kgpo、315h、3910h、204h;建瓴汤相应为024g/kgpo、134h、1059h、163h。  相似文献   

2.
用催眠药理指标探讨了天麻钩藤饮等平肝熄风三方的体内药物动力学过程与参数。三方对戊巴比妥钠小鼠催眠效应均有协同作用,并呈显著的量效关系。天麻钩藤饮的最低起效剂量为026g/kgig,相当於临床等效剂量的效应消退半衰期为077小时,效应维持时间为1606小时,体存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210小时;镇肝熄风汤相应为053g/kg,032小时,1061小时,158小时;建瓴汤相应为012g/kg,074小时,780小时,249小时  相似文献   

3.
天麻钩藤饮等三方对小鼠自发活动效应的药效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实验运用镇静药理指标探讨了天麻钩藤饮等平肝熄风三方的体内药物动力学过程与参数。结果三方对小鼠自发活动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呈显著的量效关系。天麻钩藤饮的最低起效剂量为032g/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效应消退半衰期为094h,效应维持时间为437h,体存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181h;镇肝熄风汤相应为018g/kg,067h,436h,182h时;建瓴汤相应为006g/kg,049h,2101h(达峰时间未能测算出)。  相似文献   

4.
用降血压药理 指标探讨了天麻钩藤饮等平肝熄风三方的体内药物动力学过程与参数。三方对内分泌型高血压大鼠模型均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并呈 量效关系。天 麻钩藤饮 的最低起 效剂量为 061g/ kg ,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效应消退半衰期为155 小时,效应维持时间为534 小时,体存血药浓 度达峰时 间为204 小时;镇肝熄风汤相应为024g/ kg 、169 小时、1205 小 时、205 小 时;建 瓴汤 相应为 015g/kg 、176 小 时、1320小时、215 小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用左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液流速及相应血管阻力的变化探讨了天麻钩藤饮的体内临床药效动力学过程与参数。结果天麻钩藤饮能增加其流速并降低其阻力,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量效关系。天麻钩藤饮对左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液流速作用的最低起效剂量为016g/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效应消退半衰期为172小时,消除速率常数为040,效应维持时间为608小时;降低血管阻力作用的最低起效剂量为019g/kg,其余相应为262小时,026和861小时  相似文献   

6.
用催眠药理指标探讨了天麻钩藤饮等平肝熄风三方的体内药物动力学过程与参数。三方对戊巴比妥钠小鼠催眠效应均有协同作用,并呈显的量效关系。天麻钩藤饮的最低起效剂量为0.26g/kgi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效应消退半衰期为0.77小时,效应维持时间为16.06小时,体存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2.10小时;镇肝熄风汤相应为0.53g/kg,0.32小时,10.61小时,1.58小时;建瓴汤相应为0.12g/kg,0.74小时,7.80小时,2.49小时。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用左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液流速有相应血管阻力的变化探讨了天麻钩藤饮的体内临床药效动力学过程与参数。结果天麻钩藤饮能增加其流速并降低其阻力,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量效关系。天麻钩藤饮对左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液流速作用的最低起效剂量为0.16g/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效应消退半衰期为1.72小时,消除速率 常数为0.40,效应维持时间为6.08小时;降低血管阻力作用的最低起效剂量为0.19g/kg,其余相应为2.62小时,0.26和8.61小时。  相似文献   

8.
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等四个解表方剂均能显著抑制致炎剂二甲苯引起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并呈显著的量效相关。实验测得的药物动力学参数:麻黄汤的最低起效剂量为0.158g/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效应消除半衰期为2.22小时,效应维持时间为12.13小时,效应达峰时间为1.43小时。桂枝汤相应为0.194g/kg、2.76小时、15.72小时和1.31小时。银翘散相应为1.5g/kg、4.53、16.23和2.31小时。桑菊饮相应为0.307g/kg、4.83小时、24.28小时和3.10小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止痛性中药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治疗偏头痛(肝风痰浊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于潮州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肝风痰浊型偏头痛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各40例。对照Ⅰ组采用天麻钩藤饮治疗,对照Ⅱ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组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比三组中医症候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Ⅰ、Ⅱ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Ⅰ、Ⅱ组(P0.05)。结论:止痛性中药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治疗偏头痛(肝风痰浊型)中镇痛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头痛症状,同时降低疾病复发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等四个解表方剂均能促进大鼠的汗腺分泌,并呈显著的量效相关。以发汗的药效法测定了它们的药效动力学参数。麻黄汤的最低起效剂量为0.04g/kg po,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效应消退半衰期为2.54小时,效应维持时间为16.39小时,效应达峰时间为1.96小时。桂枝汤相应为0.47g/kg、2.62、8.95和1.64小时。银翘散相应为0.267g/kg、3.90、23.71和2.21小时。桑菊饮相应为0.109g/kg、6.20、34.23和2.30小时。对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对鲜酵母所致发热大鼠的解热效应为指标探讨了麻黄汤、银翘散等四个辛温和辛凉解表代表方剂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麻黄汤的最小起效剂量为0.18g/kg,作用期为6.4小时,体内生物相当药量的消除半衰期为1.11小时;桂枝汤相应为0.42g/kg、10.6和1.34小时;银翘散相应为0.43g/kg、8.5和1.19小时;桑菊饮相应为0.45g/kg、12.2和2.24小时。银翘散和桑菊饮吸收半衰期分别为0.54小时和0.8小时,达峰时间分别为1.29和1.77小时。应用鲜酵母致热模型作时间一效应观察时,给药剂量宜用相当于人的临床等效剂量,药效测定点选择发热峰值时为妥。  相似文献   

12.
选择肝阳上亢证高血压患的收缩夺压与心率为观察指标,探讨了天麻钩藤饮的体内药物动力学过程与参数。结果表明,该方对收缩压有轻度的降压作用,并呈量效关系,但对舒张压与心率的作用不显。该方对收缩压的最低起效剂量为0.21g/kgpo, 临床 常用剂量的效量消退半衰期为1.16h,效应维持时间为4.82h,消除速率常数为0.60,体存血药浓达峰时间未能估算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天麻钩藤饮及其拆方组对小鼠睡眠和自主活动的影响,分析各配伍组的作用效果差异。方法:以含与不含镇静药、安神药对天麻钩藤饮进行拆方,各组灌胃给药60min后记录小鼠5min内自主活动次数及与阈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结果:天麻钩藤饮全方及去夜交藤、茯神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延长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的时间(P0.05,P0.01),其余各组均有相应趋势。结论:天麻钩藤饮去夜交藤、茯神后,在镇静、催眠作用方面均与原方等效。  相似文献   

14.
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证头痛患具有镇痛与提高痛阈的作用,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量效关系。该方镇痛效应的最低起效剂量为0.098g/kg,临床常用剂量的效量消退半衰期为0.637h,消除速率常数为1.088,效应维持时间为3.69h;提高痛阈的最低起效剂量为0.142g/kg,其余相应为0.786h、0.882和6.07h。表明为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提高该方镇痛疗效,应缩短给药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并比较针刺和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白鼠以“两肾一夹”法造高血压模型,分别以针刺足三里穴和口服天麻钩藤饮提取液治疗10天,测尾动脉血压及心率,计算P值。结果: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血压有显著差异(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针刺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和口服天麻钩藤饮均有显著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可能由外周血管扩张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黄甘草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疗效。方法:91例肝阳上亢辨证类型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调查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调查组采用中药天麻钩藤饮联合大黄甘草汤治疗,比较血压疗效标准与证候疗效标准。结果:治疗后,调查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证候组情况较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甘草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可以明显稳定和控制肝阳上亢型眩晕病人的血压状况与证候状况,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6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为89.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44±2.30)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58±3.88)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8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9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眩晕,疗效较好,可缩短治疗时间,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证候相关蛋白及天麻钩藤饮降血压和改善肝阳上亢证症状的机制。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ig附子汤复制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模型,并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观察造模前及治疗前后大鼠易激惹程度、饮水量、血压的变化,检测治疗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水平;同时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分析大鼠肝脏蛋白质组变化。结果:SHR大鼠经ig附子汤6周后,出现易激惹程度增高、饮水量增加等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候的表现。经天麻钩藤饮高剂量及低剂量组治疗后,易激惹程度好转,饮水量减少,血压下降;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血浆AngⅡ水平显著降低。SHR对照组、肝阳上亢组和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的蛋白斑点总体分布相似。肝阳上亢组和SHR对照组比较,仅在SHR对照组或肝阳上亢组表达的蛋白质分别有13个和27个;有28个点在表达量上有明显变化(5倍以上)。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和肝阳上亢组比较,仅在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表达的蛋白质有44个,没有仅在肝阳上亢组表达的蛋白质;有29个点在表达量上有明显变化(5倍以上)。结论:天麻钩藤饮能减轻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的症状和降低血压。肝脏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存在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证候相关蛋白,天麻钩藤饮降压和改善症状可能与降低AngⅡ及上述蛋白质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常规使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中药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webster和UPDR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Websterl和UPDRS评分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webster评分显效率为96.8S%,对照组为49.56%;治疗组UPDRS评分显效率为82.13%,对照组为7.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治疗帕金森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0.
抑癌定痛汤治疗癌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抑癌定痛汤治疗中晚期癌症疼痛患者81例,观察其止痛效应,以杜冷丁50mg口服治疗43例为对照。结果中药组癌痛完全缓解率4444%,优于杜冷丁组的2439%(P<0.05);中药组起效时间227±107min,慢于西药组的183±111min(P<0.05);而效应维持时间(145±47h)则长于杜冷丁组(124±49h,P<0.01)。结果提示抑癌定痛汤治疗癌痛的效果肯定,且以镇痛维持时间较长、副作用较少见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