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解释名词:1.疳——古人解释有两种意思:①疳者“甘”也。认为小儿每食肥甘生冷,损伤脾胃,积久成疳。②疳者“干”也。认为小儿气液耗伤,营养障碍,形体消瘦,而成疳症。2.稚阴稚阳——是指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方面均未臻成熟的意思。3.脾常不足——是指小儿生机旺盛,对水谷精微的需要特别迫切,脾胃功能尚未完善,常易为乳食所伤,而出呕吐、泻泄等脾胃功能不足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疳证,为儿科常见病。其病情顽固复杂,古人视为“恶候”,列为儿科四大证之一。“疳”之含义,历代医家解释有二:一为“疳者甘也”,谓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小儿恣食肥甘生冷食物,伤其脾胃功能形成积滞,日久成疳;二为“疳者于也”,谓其临床主证是气液干涸,身体赢瘦,皮肤干枯等。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疳证是指小儿脾胃虚损,运化失职,吸收功能长期障碍,脏腑失养,气液干涸,形体赢瘦,病程较长的一种慢性病。临床以不同程度的形体干枯赢瘦,气血不荣,头发稀疏,精神疲惫,腹部胀大,青筋暴露;或者腹凹如舟,饮食异常等为其特征。  相似文献   

4.
疳症又名疳积,是儿科四大症(麻痘惊疳)之一,也是小儿常见的多发病。古代医家对于“疳”字有二种不同的解释:一说“疳”有“甘”的涵义,是指小儿恣食甘肥,耗伤形气,渐成积滞,日久成疳;一说有“干“的涵义,是指“疳症”大多脾胃干涸。前者从其病因而言,后者从其病理而言。疳症是泛指小儿脾胃虚损,津液干涸,以致皮毛憔悴,肌肉  相似文献   

5.
庞军 《广西中医药》2000,23(6):10-10
疳症是指小儿因内伤乳食、停滞不化、气行受阻所形成的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的综合症,以不思饮食、食而不化、形体消瘦、大便不调;甚则面色萎黄及头发枯黄无泽等为主证.现将我科门诊推拿治疗的80例疳气型疳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疳积即疳证,是指小儿因脾胃虚损,运化失健,受纳腐熟失常,以致气液耗损,全身虚弱羸瘦的一种慢性营养障碍疾病。现兹就疳证的分类命名、辨证标准、临床分型证治等提出报告。  相似文献   

7.
阎兆君  耿义勤 《陕西中医》1991,12(8):339-340
<正> 近代名医刘惠民老师博采众家,立足临床,其从脾胃调治儿科诸疾,经验独到,现采其精要,简述如下。1.健脾消积疗疳候《医宗金鉴》言“大人为痨小儿疳”。说明小儿疳证是一种慢性营养不良性疾患。刘老医生认为,导致疳证的原因种种:有调护失当,饮食不节,伤害脾胃,久而生热损阴耗津,所谓“小儿脏腑娇嫩,饱则易伤”,“诸疳者谓肥甘饮食所致。”;有积聚失治,中焦不运,气血亏耗,“积不治成疳候”,“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辛燥攻伐药物过用,败坏脾阴,竭乏气  相似文献   

8.
疳积是"疳"和"积"的总称."疳"者是指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上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1].本病尤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故又称"小儿疳积",曾经是中医儿科四大要证(痘、麻、惊、疳)之一.古时候人们生活水平低下,对小儿喂养不足使脾胃内亏而生疳积,故当时小儿疳积多由营养不良而引起.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们盲目喂养甚至错误喂养,加重脾胃的负荷而损伤脾胃,导致疳积的产生故现代的小儿疳积多由于营养过剩引起的.中医学治疗本病的方法较多,疗效较好,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谢立 《陕西中医》2011,32(7):883-884
<正>疳病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引起的一种内伤性病症。临床表现以五心燥热,形体消瘦,饮食异常,烦躁不宁,面黄发枯,大便不调为特征。病久则易合并其它疾病而危及生命,所以古代医家把疳病列为儿科四大要征(痧、痘、惊、疳)  相似文献   

10.
所谓疳积是疳症和积滞的总称。是小儿常见病,四季皆可发生。疳症和积滞有不同程度的轻重,积滞是指小儿伤于乳食、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运化失司、积聚留于中。疳症是指气液干涸、身体赢瘦,往往是积滞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古人有“无积不成疳”的说法。但主要是小儿饮食失调、喂养不足,或脾胃虚损、运化失宜,不能将水谷化为精  相似文献   

11.
疳证是儿科常见的病证,为小儿四大要证之一。近代学者按其病理特点、尤其病情轻重程度,将疳证分为“疳气”(轻)、“疳积”(中)、“干疳”(重)三个证型。随着群众育养小儿知识的增长,喂养方法日益合理,后二种疳证目前已很少见。我们在江育仁教授“脾健不在补而贵在运”的学术思想指导下,以运脾法为主,治疗小儿“疳气”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疳证是指由于喂养不当,饮食失节,或多种疾病的影响而致小儿脾胃受损,运化失健,造成脏腑失养,气液干涸而致面黄发枯,形体虚弱羸瘦的慢性病证,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根据十余年的临床经验,自拟消疳饮治疗小儿疳证6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1~3岁56例,4~6岁8例,7岁2例。1.2 治疗方法:自拟消疳饮,方药如下:鸡内金10g、陈皮6g、麦芽6g、木瓜10g、乌梅6g、山楂10g、山药10g、茯苓10g、水煎服,…  相似文献   

13.
小儿疳积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疳积一症《古今医鉴》说“病夫诸疳者,谓肥甘饮食之所致也……”》《幼幼集成》诸疳证治“凡病疳而形不魁者、气衰也,血不华者、血弱也。气衰血弱者脾胃必伤。”本病见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疗法,因而中医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拟笔者“健脾化积消疳汤”或配成散剂,无毒副作用,并且药费低廉、服药安全、健脾化积、消疳  相似文献   

14.
五谷虫、干蟾皮适应何种疳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答:笔者在复习古代医学文献时、结合临床实际,认识到疳的含义有二:一为专有病名。是指“面黄肌瘦,肚腹膨大,时发潮热,心烦口渴,精神萎靡,尿如米泔,食欲减退或嗜异食”的一种疾病,即宋·钱乙所谓的“疳皆脾胃病”的疳症。一为多种疮名。是指以“形瘦、内热、生疮”为特征的疾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中,有些外症如“下疳”、“蛀疳”……,即以疳为疮名),如“肾疳”、“脊疳”、“脑疳”、“眼疳”、“鼻疳”、“牙疳”等。考诸方书对疳症的治法,前者以治脾为主,后者以治疮为主,五谷虫和干蟾皮(蟾蜍)正是体现这两种治法而被列为治疳要药。  相似文献   

15.
<正> 一、诊断标准:1、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肚膨腹胀等明显脾胃功失调者。2、形体消瘦,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严重者干枯羸瘦。3、兼有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吮指磨牙等。4、有喂养不当或病后失调及长期消瘦病史。二、辨证分型;1、疳气型:形体略见消瘦,面色稍萎黄,食欲不振,或食多便多,大便干稀不调,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舌苔腻,脉滑细。多见于小儿疳证的初期。  相似文献   

16.
疳积是疳证和积滞的总称,是指小儿伤于乳食,脾胃运化失司,中焦留滞积聚,日久气液干涸,身体羸瘦而形成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证。积滞为轻证,疳证为重证。  相似文献   

17.
疳证,是指小儿脾胃虚损、运化失宜,以致气液干涸,饮食不为肌肤,身体赢瘦,精神萎靡,病程较长的一种慢性疾患。历代医家对小儿疳证在病名、分类、病因病机以及辨证施治等方面均有记述,故有疳证起源于汉,形成于宋,发展于明清之说法。  相似文献   

18.
针推并用治疗小儿疳证100例南京市建邺区中医院(210004)贾永宪关键词小儿疳证针灸推拿疳证是指小儿脾胃虚损、运化失常,以致气液耗损致全身虚弱、气血不荣等常见的慢性病证。笔者于1989~1996年以针推并用的外治法,治疗小儿疳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  相似文献   

19.
小儿疳证指标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疳证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饮食异常,生长迟缓为特征。中医分为疳气、疳积和干疳三类,相当于西医的营养不良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合并症。小儿疳证是困扰经济欠发达地区儿童的一大问题。如秦巴山区0~3岁婴幼儿中,中、重度低体质量、生长迟缓、消瘦的患病率分别为14.40%,23.83%和  相似文献   

20.
<正>疳证是古代儿科四大要证之一,临床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饮食异常为特征,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临床一般将疳证分为疳气、疳积、干疳三类证候及其他兼证,其中干疳是疳证之重证,处于疾病后期,常见症状为极度消瘦,呈老人貌,皮肤干瘪起皱,大肉已脱,皮包骨头,精神萎靡,目无光彩,啼哭无力,毛发干枯,腹凹如舟,杳不思食,大便干或清稀,时有低热,口唇干燥,舌红嫩,苔少,脉沉细~[1]。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