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湿性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5例湿性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共82眼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OCT检查情况。结果:82眼中视力治疗总有效率为80.5%,眼底治疗总有效率为14.6%,而视网膜厚度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中药治疗湿性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
凉血化瘀方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初步评价凉血化瘀方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疗效。方法随机纳入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54例54只眼。初诊时查对数视力表、眼底彩照、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并予以凉血化瘀方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变化。结果视力治疗前后结果:治疗1个月后,54例患者中,视力改善显著者4眼(7.41%),稳定者47眼(87.04%),下降者3眼(5.56%)。6个月复诊患者38例,视力改善者7眼(18.42%),稳定者26眼(68.42%),下降者5眼(13.16%)。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前后结果:初诊时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基线为287.46μm,6个月时基线为240.62μm(P〈0.01)。初诊时黄斑区总容积基线值为7.43mm^3,6个月时为6.88mm^3(P〈0.01)。结论凉血化瘀方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周莉  董杰敏  王雪梅  刘荣 《新中医》2016,48(2):168-169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方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临床疗效。方法:26例(42只眼)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给予凉血化瘀方治疗,治疗1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眼压测量仪、眼底彩照、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患者视力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第1、2、3、6月随诊患者视力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92.86%、90.48%、90.48%,各时间段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月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基线、黄斑区总容积基线均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化瘀方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性患者临床疗效明显,能改善患者视力,延缓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法对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湿性AMD患者46例78只眼,观察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视力、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OCT检查情况.结果62只眼治疗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黄斑区出血吸收并停止反复出血,随访4个月~2年,病情均无反复,视力0.15~0.3,其中31例患者51只眼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OCT检查,发现有39只眼脉络膜新生血管缩小,总有效率53.2%.结论中医药对AMD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尚需科学设计、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5.
络必宁口服液治疗老年NIDDM黄斑水肿12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络必宁”口服液治疗老年NIDDM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根据裂隙灯视网膜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定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进行诊断和分析。245例(432只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视力、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点及血糖的改变。结果:治疗组123例(218只眼)总有效率为89.44%;对照组122例(214只眼)总有效率为10.7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患者的视力、视网膜水肿程度、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点及血糖的控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络必宁口服液对老年NIDDM黄斑水肿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活血中药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健脾益气活血中药益气复明汤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32例37只眼,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视野、Amsler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全身症状的改变.结论:以健脾益气活血法为主的益气复明汤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魏伟  陈娟 《江苏中医药》2008,40(12):31-33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中药健脾化浊方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CNV)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健脾化浊方干预下的PDT组为治疗组,以单纯PDT组为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总结分析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确诊的33例黄斑部CNV患者34只患眼行PDT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3月的临床资料。以视力、FFA和OCT检查结果为观察指标,评价健脾化浊方对于PDT治疗后CNV转归的影响。结果:临床治疗后1月和3月,2组视力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月,FFA显示中药干预组的病灶最大线性距离(GLD)显著小于PDT组;OCT显示,治疗后1月和3月中药干预组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CNV复合体的厚度均小于PDT组。结论:PDT联合健脾化浊方可以有效促进视网膜水肿的吸收,减少渗出,促进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萎缩,有利于维持PDT作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分型及中药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的诊断标准并观察中西医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裂隙灯视网膜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定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进行诊断和分型标准。122例(216只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同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视力、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点及血糖的改变。结果:中药组62例(110只眼)有效率为88.18%,对照组60例(106只眼)有效率为12.2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的表现。方法 对20例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检查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为隐匿性血管性色素上皮病变的12眼中有3眼在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检查中表现为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为隐匿性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的3眼中有1眼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表现为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结论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检查在老年性黄斑变性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健脾化浊方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1例(21只眼),对照组25例(25只眼),以最佳矫正视力、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为观察指标,评价健脾化浊方对于PDT治疗后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结果:临床治疗1月和3月后,2组最佳矫正视力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月和3月后OCT显示,治疗组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脉络膜新生血管复合体的厚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3月后FFA显示,治疗组的荧光渗漏消失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DT联合健脾化浊方能有效促进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水肿的吸收、减轻渗出,较长时间中药干预后,有利于维持PDT作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湿性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湿性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34眼)均采用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眼底照相,FFA及OCT.结果 视力提高10眼,占29.41%,稳定17眼,占50.00%,下降7眼,占20.59%;眼底显效3眼,占8.82%,有效2眼,占5.89%,无效29眼,占85.29%.治疗前后视网膜厚度比较,t=-2.125,P<0.05,治疗前后视网膜厚度没有变化.结论 中药治疗湿性晚期老年黄斑变性虽然在改善眼底方面没有明显效果,但是在稳定并提高患者视力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非糖尿病性及非视网膜血管性眼底病的黄斑拱环血管扩张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总结43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出现黄斑拱环血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有黄斑拱环血管扩张者43例中,伴有散在几个微血管瘤者3只眼;黄白色硬性渗出2只眼;黄斑区有透见高荧光1只眼;眼底动脉硬化12只眼;造影下拱环血管结构破坏或欠清、环沿不规整6只眼;有玻璃膜疣5只眼,随访发现即使造影时视力正常,以后也有可能出现视功能下降。结论对于非糖尿病性及非视网膜血管性眼底病而呈现的黄斑拱环血管扩张、尤其是视功能正常者也要重视临床的追踪与随访。  相似文献   

13.
魏伟  范海霞 《江苏中医药》2011,43(10):26-27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方对湿性老年黄斑变性(AMD)患者视力、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脉络膜新生血管复合体厚度的影响.探讨健脾化浊方对湿性AMD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1例AM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35只患眼)和对照组30例(32只患眼),治疗组用自拟健脾化浊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总结分析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3月后的临床资料,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视力优于对照组,治疗3月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值、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复合体厚度值及CNV渗漏消失情况的比较,治疗组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化浊方在较长时间使用后对湿性AMD患者的视力有改善作用,可有效促进视网膜水肿的吸收、减少渗出,对脉络膜新生血管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与株式会社拓普康将于 2 0 0 0年 1 0月下旬在成都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全国眼底病临床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学习班授课主要内容 :( 1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 2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 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眼底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 4)视觉电生理检查的基本原则 ;( 5)视网膜血管病 ;( 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7)黄斑病变及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光动力学治疗 ;( 8)眼底肿瘤 ;( 9)眼底病激光治疗 ;( 1 0 )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 1 1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 1 2 )神经眼科学等。学习班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在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所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对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46眼,均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并相互印证AMD的分型和性质,FFA评估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面积,OCT评估其厚度,统计分析其与视力的相关关系。结果 46眼中视力为0.17±0.17,渗漏面积为(4.05±4.88)mm2,CNV的厚度为(321.47±201.82)μm2,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视力和渗漏面积的Pearson的R=-0.342,P=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为负相关。视力和CNV的厚度Pearson的R=-0.309,P=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为负相关。结论 FFA诊断CNV的渗漏面积有临床意义,面积与视力成反比;OCT诊断CNV的厚度有临床意义,厚度与视力成反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方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临床确诊为湿性AMD患者共46例63眼,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33只眼),给予活络散结汤治疗;对照组22例(30只眼),口服维生素E、C,葡萄糖酸锌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眼底出血面积、渗出面积和累积损害面积。结果:治疗组在视力、FFA疗效上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效果良好。结论:化痰祛瘀方对治疗湿性AMD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黄斑康治疗39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力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黄斑康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服用中药黄斑康,观察其视力变化。结果:服用中药黄斑康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服药2周后效果最为明显,继续用药观察视力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视力损害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的视网膜受累范围、并发症与视力损害的关系.方法对64例64只眼分别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90D Volk检眼镜检查,观察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发生的部位.结果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阻塞点位于黄斑区上下血管弓的动静脉交叉处,且以靠近视乳头上的第一分支静脉好发;并发症中最多见的是黄斑囊样水肿.结论黄斑囊样水肿对视力损害最严重,但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的视网膜受累范围小,并发症较少,故视力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间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45眼)中间葡萄膜炎患者,包括主诉,视力,前后节的裂隙灯显微镜、眼底检眼镜、三面镜检查,眼科辅助检查眼B超,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予中药和泼尼松治疗.结果 患者主诉多为眼前黑影飘动,眼前节炎症反应轻,玻璃体炎症反应重,可见其雪球样混浊和雪堤样渗出,视乳头炎,黄斑水肿,周边视网膜血管炎,后囊下白内障,眼B超玻璃体混浊,UBM睫状体水肿渗出、玻璃体基底部点状、团块状或膜样病变,FFA视乳头荧光渗漏、黄斑花瓣状强荧光、视网膜周边部血管着色渗漏,OCT黄斑水肿上皮脱离.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炎症控制,视力改善.结论 中间葡萄膜炎表现玻璃体炎症反应重,可见其雪球样混浊和雪堤样渗出,常伴有继发性改变视乳头炎,黄斑水肿,周边视网膜血管炎,后囊下白内障.眼科特检为诊断、跟踪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灵杞黄斑颗粒与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临床疗效。方法 RVO继发ME患者90例(90只眼),随机分为3组。中药治疗组30例(30只眼),予口服灵杞黄斑颗粒;西医治疗组30例(30只眼),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中西医治疗组30例(30只眼),予口服灵杞黄斑颗粒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视力、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中药治疗组30只眼,显效5只眼,有效12只眼,无效13只眼,总有效率56.7%;西医治疗组30只眼,显效9只眼,有效9只眼,无效12只眼,总有效率60.0%;中西医治疗组30只眼,显效15只眼,有效9只眼,无效6只眼,总有效率80.0%。中西医治疗组疗效好于其他两组(与中药治疗组比较,P=0.023,与西医治疗组比较,P=0.177),中药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组的疗效接近(P=1.000)。中西医治疗组在视力改善、眼底出血吸收及降低中央视网膜厚度(CRT)方面明显好于其他两组(P0.05);中医治疗组的眼底出血吸收情况好于西医对照组(P0.05),在改善视力、减少CRT方面与西医治疗组大致相当(P0.05)。各组治疗后ERG视锥细胞反应b波振幅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杞黄斑颗粒治疗RVO继发的ME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可更好的达到标本兼治、多靶点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