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半月板Ⅲ度损伤的患者于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缝合术后2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4年1月于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关节镜半月板损伤Fast-Fix缝合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25.4岁。手术患者30例(共34个Ⅲ度损伤的半月板)中男20例,女10例。病程3周~1年,平均6个月。撕裂类型均为纵裂及层裂,撕裂部位位于红区12个半月板,红白区22个半月板。13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根据Barrett标准评价半月板临床愈合情况,并用IKDC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临床愈合率为82.4%,6个半月板愈合失败。IKDC评分,术前(39.59±1.99)分,术后(80.32±1.98)分;Lysholm评分,术前(39.91±1.82)分,术后(82.53±2.15)分;Tegner评分,术前(3.03±0.67)分,术后(6.68±0.9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st-Fix缝合半月板安全有效,术后2年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Fast-Fix缝合修复半月板损伤的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方法.方法:对48例镜下应用Fast-Fix缝合修复的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专科护理及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指导,并随访疗效.结果:48例患者全部顺利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术前症状消失,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缝合修复半月板损伤,术后正确及时的康复训练及护理,对促进半月板愈合,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内服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中药对促进半月板缝合术后损伤区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单膝半月板损伤、符合MRI Stoller分级III级损伤、行关节镜Fast-Fix缝合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术后口服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中药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术后仅行常规康复训练。2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周、12周采用核磁共振检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术后6周、12周MRI Stoller影像观察结果显示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半月板缝合术后口服中药有利于促进半月板愈合,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环抱"缝合法与传统褥式缝合法修复半月板撕裂2年以上临床随访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收治的关节镜下缝合修复半月板的患者465例。"环抱"缝合236例A组,男165例、女71例,平均年龄(28.3±5.2)岁;内侧半月板损伤118例,外侧半月板损伤78例,内外侧同时损伤40例;纵裂及斜裂112例,水平层裂56例,混合裂93例。采用褥式缝合229例B组,男162例、女67例,平均年龄(29.1±5.4)岁;内侧半月板损伤113例,外侧半月板损伤85例,内外侧半月板同时损伤38例;纵裂及斜裂108例,水平层裂62例,混合裂59例。术后采用Barrett标准、MR检查评估半月板愈合,并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随访28~63月,平均(35. 7±6.7)月。两组患者缝合针数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根据Barrett标准,"环抱"缝合组临床愈合率(92.8%)高于褥式缝合组(9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MRI复查示:"环抱"缝合组半月板完全愈合率(72.5%)、总愈合率(94.1%)均高于褥式缝合组(总愈合率93.4%、完全愈合率67.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显示"环抱"缝合组优于褥式缝合组,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环抱"缝合与褥式缝合修复半月板损伤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相比之下"环抱"缝合法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下Fast-Fix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2月-2014年9月,在我院采用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缝合系统缝合修补半月板损伤随访28例。通过症状、体征和Lysholm评分对半月板缝合修复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28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8个月。手术后均达到临床愈合。术后患者Lysholm评分为(87.51±10.61)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3.51±11.50)分,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t=3.25,P0.05),治疗优良率为89.29%。并发症包括乱结形成1例、锚合器拔出1例。结论: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系统修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固定牢靠等优点,可取得更加理想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纤维血凝块填塞联合关节镜下FasT-Fix修复半月板撕裂的愈合相关因素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确诊的139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纤维血凝块填塞联合关节镜下FasT-Fix术修复半月板。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程、BMI、撕裂类型、外伤史、术后制动时间等基本资料;行膝关节MRI检查观察缝合部位恢复情况;根据Barrett标准对患者术后6个月门诊随访检查。术前和术后末次观察患者症状,对患者进行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JOY评分。结果:对影响半月板愈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撕裂类型、术后制动时间等均不是影响半月板愈合的相关因素。BMI>25kg/m^2、病程>6周、外伤史不明确的患者半月板愈合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为影响半月板愈合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病程、外伤史为影响半月板愈合的相关因素;术后膝关节活动尚未出现交锁症状,愈合较好;术后IKDC评分、Lysholm评分、JOY评分显著高于术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血凝块填塞联合关节镜下FasT-Fix修复半月板撕裂疗效佳,其中BMI、病程、外伤史为影响半月板愈合的相关因素,在患者围手术期应予以关注,避免愈合延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分型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25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7~15岁,中位数12岁;左侧14例,右侧11例;按照Watanabe盘状半月板分型标准,完全型17例、不完全型8例;21例有明确外伤史,病程1 d至3个月,中位数9 d。先行关节镜下探查,明确盘状半月板类型及损伤程度,再将半月板中央部分成形至正常宽度,根据镜下所见损伤类型确定手术方式。撕裂部位未达红区,四周稳定,游离缘为横形撕裂、纵形撕裂、水平撕裂、混合撕裂的半月板损伤,均行单纯部分切除成形术;撕裂部位可能达红区,则先切除游离缘至红区,再根据余下半月板撕裂类型进行相应处理,滑膜缘纵形撕裂行垂直褥式缝合、滑膜缘横形撕裂行水平褥式缝合、滑膜缘水平撕裂行捆扎式缝合、滑膜缘大斜形撕裂行次全切除术;撕裂累及前角、体部、后角中的2个部位以上,半月板变性及关节严重不稳者,行次全切除术或全切除术。测定患者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定总体疗效,调查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5例中混合撕裂12例、水平撕裂6例、纵形撕裂2例、横形撕裂2例、桶柄样撕裂2例、斜形撕裂1例。5例行半月板全切除术,6例行次全切除术,10例行成形术,4例行成形联合缝合术。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8个月。切口均在2周内甲级愈合,至随访结束时均未出现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及Lysholm评分均明显改善[(2.88±0.93)分,(0.64±0.39)分,t=15.336,P=0.000;72.00°±22.45°,134.00°±5.59°,t=14.131,P=0.000;(28.72±7.29)分,(95.04±3.93)分,t=50.553,P=0.000]。除1例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为125°的患者对治疗结果不满意外,其余患者及家属均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对儿童和青少年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术中根据关节镜下所见半月板损伤类型选择手术方式,短期疗效较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采用Healix带线锚钉经胫骨隧道缝合固定治疗半月板撕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采用Healix带线锚钉经胫骨隧道缝合固定治疗半月板撕裂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7~45岁,中位数36岁。均为单侧半月板撕裂,左侧14例、右侧22例,内侧半月板26例、外侧半月板10例。急性损伤12例,慢性损伤24例。半月板红区撕裂21例、半月板红区与白区交界处撕裂15例,合并半月板根部撕裂3例。病程3~66个月,中位数35个月。结果:关节镜检查显示,本组患者半月板水平裂11例、纵裂17例、复合裂8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8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52.0±8.0)分,术后6个月(86.0±12.0)分。均未出现感染、神经血管损伤、肌肉萎缩及肌力减退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Healix带线锚钉经胫骨隧道缝合治疗半月板撕裂,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改善,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自体与同种异体肌腱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行关节镜下重建ACL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2例采用自体肌腱(自体肌腱组),其余32例采用同种异体肌腱(异体肌腱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膝关节稳定性、患膝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膝关节稳定性采用Lachman试验、中立位前抽屉试验(anterior drawer test,ADT)评定。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出现发热,自体肌腱组术后发热时间比异体肌腱组短[(2.0±1.5)d,(4.0±1.7)d,t=5.043,P=0.000],手术时间比异体肌腱组长[(79±15)min,(60±13)min,t=5.405,P=0.000];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3)d,(14±4)d,t=0.000,P=1.000]。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Lachman试验和中立位ADT试验阳性率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χ2=0.000,P=1.000;χ2=0.087,P=0.768;χ2=0.000,P=1.000);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Lachman试验和中立位ADT试验阳性率均降低(χ2=42.416,P=0.000;χ2=42.250,P=0.000;χ2=34.724,P=0.000;χ2=37.312,P=0.000)。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1.52±3.47)分,(40.33±3.41)分,t=1.381,P=0.172;(82.01±1.50)分,(81.92±1.30)分,t=0.305,P=0.762;(39.82±3.23)分,(40.03±2.69)分,t=0.302,P=0.764;(89.56±1.86)分,(89.50±1.72)分,t=0.140,P=0.889];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增加(t=61.218,P=0.000;t=70.920,P=0.000;t=63.114,P=0.000;t=94.223,P=0.000)。结论:与采用自体肌腱相比,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手术时间短,但存在免疫排斥反应,而二者的临床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外-内"缝合法与FasT-Fix缝合系统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7例采用关节镜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组的45例患者的半月板损伤采用"外-内"缝合法进行修复,Ⅱ组的32例患者的半月板损伤采用FasT-Fix缝合系统修复。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体征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组手术时间比Ⅰ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00,P=0.001);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1)。结论:"外-内"缝合法与FasT-Fix缝合系统修复半月板损伤,二者的短期临床疗效相近,但后者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或缝合术治疗外侧半月板撕裂合并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或缝合术治疗外侧半月板撕裂合并关节软骨损伤患者165例,男99例、女66例。年龄24~68岁,中位数46岁。左膝75例,右膝90例。关节软骨损伤Outerbridge分级,Ⅰ~Ⅱ级85例、Ⅲ级52例、Ⅳ级28例。病程15 d至10年,中位数5年。观察切口愈合、膝关节功能、膝关节临床恢复(膝关节活动度正常和日常活动后无疼痛)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切口均甲级愈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60.51±5.22)分升高至术后3个月(74.65±7.27)分、术后6个月(85.42±7.12)分、术后12个月(91.32±7.74)分。OuterbridgeⅠ~Ⅱ级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临床恢复时间(4.53±1.07)个月,OuterbridgeⅢ~Ⅳ级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临床恢复时间(7.92±2.23)个月。均未出现感染、血肿、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或缝合术治疗外侧半月板撕裂合并关节软骨损伤,可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患者的临床恢复时间与关节软骨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陈帅  严海霞  张宏艺  焦锋 《中医正骨》2023,(3):73-77+80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川”字形三针全内垂直缝合技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bucket-handle tear of the medial meniscus, BHTM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采用关节镜下“川”字形三针全内垂直缝合技术治疗膝关节BHTMM患者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18~55岁,中位数29岁。左膝18例,右膝21例。新鲜损伤26例,陈旧损伤13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膝关节疼痛、酸软无力、交锁、屈曲或伸直受限等;体格检查均显示膝关节内侧间隙压痛,麦氏征和半月板研磨试验阳性;膝关节X线检查均显示膝关节骨质无异常或有轻微退变;膝关节MRI检查均显示冠状位上“分离征”,矢状位上“双后交叉韧带征”。BHTMM长度(43.87±4.40)mm。病程1~48周,中位数6周。记录手术时间。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测量膝关节活动度,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半月板损伤诊疗与康复》中半月板损伤的MRI影像学评价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评价半月板愈合情况和临床疗效。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二次手术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辅助下治疗Schatzker 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采用关节镜技术辅助下治疗的15例Schatzker 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中同期处理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以及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等合并损伤;骨缺损处给予人工骨植骨,并采用螺钉或接骨板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采用X线片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评价关节面复位情况;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23±3.84)个月。手术时间70~118 min,平均(91.70±15.79)min。术中出血量40~120 mL,平均(82.20±23.99)mL。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拆线。骨折愈合时间11~17周,平均(14.00±1.69)周。关节面解剖复位率为93.33%(14/15)。其中3例患者同期行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固定;5例患者行半月板成形术;4例患者行外侧半月板缝合术。行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91例(91足)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66例,女25例;年龄22~80岁,中位数47岁;高处坠落伤79例,车祸伤12例;按照Sanders分型标准,Ⅱ型40例、Ⅲ型39例、Ⅳ型1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 h至15 d,中位数9 d。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提取年龄、性别、骨折类型、血清白蛋白水平、伤后至手术时间、是否进行人工骨植骨、手术时间、切口缝合方式、切口愈合情况等信息。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对自变量进行筛选,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3例切口愈合不良(愈合不良组),其中8例患者出现切口皮缘坏死或裂开、5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其余78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愈合良好组)。愈合不良组和愈合良好组骨折类型、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5 g·L-1)、伤后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切口缝合方式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2,P=0.006;χ~2=6.398,P=0.011;χ~2=3.863,P=0.049;χ2=4.658,P=0.031;χ~2=8.729,P=0.003)。以切口愈合情况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意义的5个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白蛋白血症(OR=1.757,P=0.000)、伤后至手术时间<7 d(OR=3.324,P=0.015)、手术时间>90 min(OR=4.379,P=0.003)及切口褥式缝合(OR=1.254,P=0.004)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低白蛋白血症、伤后至手术时间<7 d、手术时间>90 min及切口褥式缝合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囊肿切除联合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半月板周围囊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至2015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囊肿切除联合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半月板周围囊肿患者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21~51岁,中位数39岁。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正、侧位X线及MRI检查,确诊为半月板周围囊肿。病变位于左膝10例,右膝13例;位于内侧半月板5例,外侧半月板18例;有明确外伤史6例,无明显诱因17例。合并半月板损伤7例,单纯半月板囊肿16例。均未合并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损伤。发现囊肿时间3~24个月,中位数13个月。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膝关节疼痛、活动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3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囊肿均无复发,患者术前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均未出现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无膝关节不稳、无力等症状;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压痛均消失;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112.7°±15.6°增加至138.1°±8.6°;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68.2±2.4)分提高至(91.3±5.1)分。结论:关节镜下囊肿切除联合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半月板周围囊肿,创伤小,能消除或减轻膝关节疼痛症状,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木豆叶煎液外洗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13例.清创结束后,治疗组用木豆叶煎液外洗处理创面,对照组用5%呋喃西林溶液处理创面.每日2次.观察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①创面愈合率.治疗后不同时间患者的创面愈合率的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11.562,P=0.000);2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创面愈合率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1757.082,P=0.000),治疗组各时间点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54.43±24.77),(42.96±19.99),t=5.171,P=0.006;(83.74±13.79),(55.81±21.59),t=15.746,P=0.000;(94.07±9.28),(65.37±21.80),t=17.163,P=0.000;(97.49±6.16),(77.75±20.76),t=13.875,P=0.000];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88.500,P=0.003).②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47±7.22),(43.37±11.39),t=-11.692,P=0.008].③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8,P=0.528),治疗开始后1周、2周、3周、4周治疗组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75,P=0.000;χ2=20.884,P=0.000;χ2=11.760,P=0.001;χ2=7.706,P=0.006).④临床疗效.治疗组治愈88例、显效23例、有效2例,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45例、有效39例、无效17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u=1 474.500,P=0.000).结论:木豆叶煎液能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抑制创面细菌繁殖,可有效促进四肢软组织创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吾尔医3种异常体液质类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MRI特征。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151例KOA患者,男42例、女109例。按照KOA维吾尔医体液质分型标准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同时对所有患者的膝关节进行MRI检查。比较3种异常体液质类型患者的MRI表现,探讨其特征。结果:石膏状黏液质型50例、涩味黏液质型51例、异常干寒体液质型50例。MRI显示141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积液(石膏状黏液质型46例、涩味黏液质型45例、异常干寒体液质型50例)、129例存在骨质增生(石膏状黏液质型41例、涩味黏液质型44例、异常干寒体液质型44例)、100例存在半月板损伤(石膏状黏液质型31例、涩味黏液质型36例、异常干寒体液质型33例)、67例存在骨髓水肿(石膏状黏液质型19例、涩味黏液质型23例、异常干寒体液质型25例)、25例存在腘窝囊肿(石膏状黏液质型2例、涩味黏液质型4例、异常干寒体液质型19例)、22例存在关节游离体(石膏状黏液质型1例、涩味黏液质型1例、异常干寒体液质型20例)、9例存在软骨损伤(石膏状黏液质型7例、涩味黏液质型2例)、5例存在关节囊周围静脉曲张(涩味黏液质型2例、异常干寒体液质型3例)、5例存在韧带损伤(涩味黏液质型1例、异常干寒体液质型4例)、4例存在皮下软组织损伤(涩味黏液质型1例、异常干寒体液质型3例)、3例存在髌骨软骨软化(石膏状黏液质型1例、涩味黏液质型1例、异常干寒体液质型1例)。3种体液质类型患者骨质增生(χ~2=0.767,P=0.681)、半月板损伤(χ~2=0.834,P=0.659)、骨髓水肿(χ~2=0.560,P=0.756)、韧带损伤(χ~2=4.375,P=0.087)、关节囊周围静脉曲张(χ~2=2.865,P=0.288)、皮下软组织损伤(χ~2=2.973,P=0.224)、髌骨软骨软化(χ~2=0.432,P=1.000)的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种体液质类型患者关节积液的发生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7,P=0.036);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种体液质类型患者腘窝囊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59,P=0.000);异常干寒体液质型腘窝囊肿的发生率高于石膏状黏液质型和涩味黏液质型(χ~2=17.420,P=0.000;χ~2=13.056,P=0.000);石膏状黏液质型和涩味黏液质型腘窝囊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7,P=0.692)。3种体液质类型患者关节游离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40,P=0.000);异常干寒体液质型关节游离体的发生率高于石膏状黏液质型和涩味黏液质型(χ~2=27.760,P=0.000;χ~2=22.180,P=0.000);石膏状黏液质型和涩味黏液质型关节游离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3种体液质类型患者软骨损伤的发生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0,P=0.008);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吾尔医3种异常体液质类型KOA患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腘窝囊肿和关节游离体多见于异常干寒体液质型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新鲜闭合性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3~54岁,中位数37岁。左侧15例,右侧12例。按胫骨髁间棘骨折的Meyers-Mc Keever分型,Ⅱ型11例、Ⅲ型16例。合并半月板损伤7例,内侧副韧带Ⅰ度损伤5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7 d,中位数4 d。术后随访观察切口、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采用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中位数13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15周,中位数14周。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阴性。均无膝关节不稳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采用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17例、良9例、可1例。结论: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能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热针对关节镜下膝关节半月板缝合术后遗留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关节镜下膝关节半月板缝合术后遗留疼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治疗组采用内热针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评分、血清P物质含量变化,并评价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血清P物质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膝关节疼痛评分、血清P物质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热针治疗对关节镜下膝关节半月板缝合术后遗留疼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联合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9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男2例、女7例;年龄13~35岁,中位数22岁;左膝6例,右膝3例;按照股骨滑车发育不良分型标准,A型1例、B型2例、C型4例、D型2例。初次脱位均为外伤所致,初次脱位至此次手术时间为7 d至10年,期间发生过2~10次脱位。关节镜下探查髌上囊、髌股关节、内外侧间沟、髁间窝及内外侧半月板,观察膝关节屈伸运动时髌骨活动情况、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及内外侧支持带紧张度等,充分松解髌外侧支持带后,采用自体半腱肌腱进行MPFL重建。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20 mm者,术中同时行胫骨结节内移截骨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中位数12个月。术后所有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均较术前明显减轻或消失,髌骨倾斜试验基本对称,恐惧试验阴性,膝关节稳定性增强。未发生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至随访结束均未再发生髌骨脱位。1例患者术后6周关节功能活动受限,经硬腰联合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后功能恢复良好。术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6.2±2.4)分,(2.6±1.3)分,t=5.210,P=0.000];Lysholm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70.0±4.5)分,(89.6±3.5)分,t=10.620,P=0.000];Tegner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5±1.45)分,(4.2±1.35)分,t=1.430,P=0.530]。结论:采用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联合MPFL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并维持髌骨稳定性,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