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生物型与水泥型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检索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循证医学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9年10月所有关于生物型与水泥型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和非随机对照研究(CCT)。排除重复文献,低质量文献,观察指标不符文献以及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及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种固定方式在假体周围透亮线,5年假体生存率,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并发症,手术时间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共纳入文献9篇,累计病例18 702例,其中生物组8 735例,水泥组9 96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物型单髁组与水泥型单髁组比较,生物型单髁组假体周围完全透亮线的发生率更低[比值比(OR)=0.08,95%置信区间(CI)(0.01,0.42),P=0.003],膝关节OKS功能评分更高[均数差(MD)=2.08,95%CI(0.51,3.65),P=0.009],5年假体生存率更高[OR=1.39,95% CI(1.20,1.60),P<0.0001],手术时间更短[MD=-9.23,95% CI(-13.72,-4.74),P<0.0001],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3,95% CI(0.17,1.09),P=0.07]。 结论与水泥型单髁相比,生物型单髁可以降低假体周围完全透亮线的发生率,提高膝关节功能及5年假体生存率,缩短手术时间,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及单髁置换术(UKA)均为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终末期的有效方法,然而目前对于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并没有统一结论。目的:对TKA和UKA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维普数据库,筛选比较TKA及UKA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RCT,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2月。由两名检索员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所得数据均采用Review Manager 5.1.4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20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其中英文文献3篇,中文文献17篇;共有患者1473例(1493膝):UKA组725例(733膝),TKA组756例(760膝)。在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术后屈曲90°所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UKA组均优于TKA组(P<0.05);在膝关节KSS评分和疼痛缓解优良率方面,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TKA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UKA能有效提高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降低术后屈曲90°所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正>股骨髁骨折应用锁定接骨板固定逐渐被大家接受和应用,但是随着锁定接骨板固定越来越多,随之出现的断板断钉的病例也越来越多,治疗困难,患者痛苦,易影响膝关节功能,我们于2007年至2010年治疗股骨髁锁定接骨板断裂3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24~50岁,平均38岁;交通伤25  相似文献   
4.
5.
踝关节爆裂骨折系由于高强度轴向负荷引起的关节内骨折 ,骨折伤势较重 ,治疗比较困难 ,易遗留踝部畸形及创伤性踝关节炎的发生。目前 ,临床上尚无好的治疗方法。作者自1994~ 2 0 0 0年 7月采用浙江慈溪仲嘉医疗器械厂生产的“T”形外固定架 (见图 1)结合钢针撬拨复位治疗踝关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内翻屈曲畸形全膝关节置换的软组织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对膝关节内翻屈曲畸形患者施行的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软组织平衡技术。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2月,对实施的86例104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行TKA的膝内翻屈曲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术中的软组织平衡问题进行讨论。其中男19例23膝,女67例81膝;年龄57岁~78岁,平均66岁。行单侧TKA术68例,双侧18例。均为初次行TKA的OA患者。术前内翻角为6~34°,平均12.3°;其中软组织性内翻占总内翻角的56.7%,骨性内翻占43.3%。术前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10°以下21膝,10~19°45膝,20~29°22膝,30°以上16膝,平均18.9°。结果患者术前膝关节平均屈曲挛缩18.9°,术中除4例残留5°屈曲挛缩外,其余患者术中膝关节均能达到完全伸直。术后随访6~72个月,平均37个月,6例残留5~10°屈曲挛缩,余膝关节可达到完全伸直。术前内翻角6~34°,平均12.3°;术后测量股胫角170.3~175.6°,平均174.7°,其中2例残留内翻角〉3°。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内侧副韧带股骨起点损伤2例;髌骨弹响2例;脑栓塞及腔隙性脑梗塞各1例,经内科治疗后未遗留神经症状。均无皮肤坏死、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发生。结论软组织平衡是矫正膝关节内翻屈曲挛缩畸形的主要手段,良好合理的软组织平衡可使高度畸形的膝关节在TKA术后获得明显的功能恢复和畸形矫正。  相似文献   
7.
应用髌韧带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髌韧带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被认为是前交叉韧带替代的"金标准".笔者自2001年5月~2006年1月,在关节镜以及C型臂X线机透视监视下应用髌韧带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3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1987年Dick〔1〕报道应用经椎弓根后路固定器械治疗脊柱骨折脱位以来,国内应用较为广泛。因此Dick钉固定失误情况也较常见,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6例,女1例。年龄19~43岁,平均29岁。砸伤2例,摔伤3例,车祸2例。T11~12...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在减少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出血量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对符合标准的50例双膝关节同时置换的患者,左右膝成对随机分别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缝合关节囊结束前应用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分别观察术后12h、24h、48h计算失血量,术后半年行膝关节学会评分,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结果 2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h失血量、24h失血量、48h失血量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膝评分及膝功能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感染病例及有临床症状的肺栓塞、下膝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能够简单有效的减少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失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spontaneous osteonecrosis of the knee,SONK)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6年5月,采用UKA治疗SONK患者28例(30膝)。男6例,女22例。年龄55~73岁,中位数66岁。身高153~178 cm,中位数161 cm。体质量47~80 kg,中位数55 kg。根据Aglietti分期,Ⅲ期4膝、Ⅳ期16膝、Ⅴ期10膝。病程2个月至3年,中位数7个月。测量膝关节屈曲度、股胫角,采用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标准评价疗效,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8年,中位数5年。膝关节屈曲度,术前64°~114°,中位数104°;末次随访时98°~128°,中位数115°。股胫角,术前175°~181°,中位数178°;末次随访时172°~177°,中位数174°。OKS评分,术前28~42分,中位数38分;末次随访时13~25分,中位数17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随访期内未进行过二次手术治疗。结论:UKA治疗SONK,中短期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但是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