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椎板减压术后两次形成硬膜外囊肿一例山东省德州地区中医院(253000)杨振虎,王晓玲患者,男,32岁。双下肢麻木无力2年,加重1年。经CT检查诊断为L5~S1间盘突出(中央型),于1992年2月27日在局麻下行L5~S1:全椎板减压术,术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骶性腰椎疾病3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开窗髓核摘除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相应阶段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切开提拉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缓解最明显,时间也最短。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相对较长,并且与发病时间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时间短的患者多不伴有遗留症状,时间长的患者多伴有下肢的偶尔麻木感。腰椎滑脱症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较长,术后腰骶部及臀部症状容易反复,恢复时间较长,下肢关键肌肌力有明显恢复,部分患者肌力可恢复正常。结论:针对腰椎骶化性腰椎疾病具体病情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方案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下肢疼痛及麻木残余症状的效果。方法将122例术后发生下肢疼痛及麻木残余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应用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下肢疼痛及麻木评分、直腿抬高及下肢肌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西医治疗可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下肢疼痛及麻木残余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囊肿切除联合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半月板周围囊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至2015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囊肿切除联合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半月板周围囊肿患者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21~51岁,中位数39岁。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正、侧位X线及MRI检查,确诊为半月板周围囊肿。病变位于左膝10例,右膝13例;位于内侧半月板5例,外侧半月板18例;有明确外伤史6例,无明显诱因17例。合并半月板损伤7例,单纯半月板囊肿16例。均未合并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损伤。发现囊肿时间3~24个月,中位数13个月。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膝关节疼痛、活动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3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囊肿均无复发,患者术前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均未出现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无膝关节不稳、无力等症状;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压痛均消失;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112.7°±15.6°增加至138.1°±8.6°;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68.2±2.4)分提高至(91.3±5.1)分。结论:关节镜下囊肿切除联合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半月板周围囊肿,创伤小,能消除或减轻膝关节疼痛症状,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8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采用Eule法对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与自觉症状进行评估。结果随访1~5 a,疗效优58例、良26例、可4例,优良率97%。结论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可靠术式,只要把握好手术适应证与减压范围,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溶骨性胸腰椎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溶骨性胸腰椎椎体转移瘤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9~72岁,中位数63岁。13例累及单节椎体,2例累及2节椎体,1例累及3节椎体。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和脊柱功能损害,Frankel分级E级11例、D级2例、C级3例。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术中用椎板咬骨钳咬除病椎及其上下各两椎的全部椎板和黄韧带彻底减压,通过病椎椎弓根将骨水泥注入病椎椎体,于病椎上下各两椎椎弓根置入椎弓根螺钉,以钉棒系统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水泥注射量,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腰背部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动力位X线片评估脊柱稳定性,采用Frankel分级评估脊髓功能,随访观察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20~180 min,中位数140 min。术中出血800~1500 mL,中位数1200 mL。骨水泥注射量,胸椎25~36 mL,中位数29 mL;腰椎31~38 mL,中位数35 mL。1例1椎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患者无明显不适,未予特殊处理。术后1 d,8例患者疼痛即消失,8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疼痛VAS评分由术前(8.1±0.7)分下降至(1.2±0.4)分。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1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时发现另外1个椎体溶骨性转移灶,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9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其余14例患者术后复查X线片示椎体病变区骨水泥填充良好,未发生新的骨折及肿瘤转移,动力位X线片上未见脊柱不稳;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E级13例、D级1例。住院及随访期间,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溶骨性胸腰椎椎体转移瘤,可有效缓解腰背部疼痛、控制局部肿瘤生长、恢复或保留神经功能、维持和重建脊柱稳定性,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治疗鼻前庭囊肿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唇龈沟小切口入路,囊肿针吸囊液减压后,亚甲蓝染色完整切除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病人14例.结果:14例病人术后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无上唇感觉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结论:减压微创切除治疗鼻前庭囊肿是一种有效、微创、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45°肩踝悬吊牵引下撞击腰椎疗法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30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25~65岁,中位数43.5岁;病程7 d至30个月,中位数3.5个月。患者多表现为腰背部、骶尾部及臀部疼痛,并有向大腿、小腿后外侧至足底部的放射性疼痛及麻木感。采用45°肩踝悬吊牵引下撞击腰椎疗法治疗,隔天治疗1次,治疗10次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疗效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5例评定为无效的患者,治疗期间有不慎摔倒及搬运重物等情况,继续治疗5~7次后均痊愈。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的随访,未出现症状复发及椎间盘突出加重。结论:采用45°肩踝悬吊牵引下撞击腰椎疗法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患者腰部疼痛症状、改善腰部功能,而且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某,16岁,女,住院号44026,1998年9月18日5pm初诊。患者1月前(椎管囊肿术后),突发左大腿侧后方烧灼样持续性剧痛,放射至会阴、左臀部。曾用强痛定针无效,度冷丁针仅能缓解半小时,平时依靠脑脊液引流减压,每次可缓解疼痛3小时左右。因囊肿复发,于昨日行腹腔引流脑脊液减压术后,疼痛加剧。别无选择,故请我科会诊。查体:少年女性,痛苦貌,强迫右侧卧位,下腹正中,腰部手术切口包扎,舌淡苔薄白,脉弦,余未查。  治疗取足太阳,少阳经穴为主。组方:居、环跳、风市、承扶、阳陵泉、委中、昆仑均左取。常规针刺,行平补平泻手法后,连接G6805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21岁。初诊日期:2017年5月30日。主诉:腰骶部疼痛7月余,伴双下肢外侧麻木。病史:7个月前劳累后出现腰骶部胀痛,呈持续性,晨起为重,伴有双下肢外侧麻木不适,曾于外院行腰椎CT:提示腰骶管内可见梭形低密度影,骶3~骶5椎体骶骨骨质受压变薄,符合骶管囊肿表现。住院行骶管囊肿切除术,术后  相似文献   

11.
任亮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2):852-853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减压脊柱内固定术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意义及疗效。方法:52例采用全椎板切除加椎弓根螺钉系统脊柱内固定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结果:52例中随访48例,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症状体征均得到显著改善。优23例,良19例,中6例,优良率87.5%。结论: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充分、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并增强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90例,开窗组45例患者采用开窗减压术治疗;刮治组45例患采用者采用刮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局部疼痛和上下唇麻木情况、术后感染和复发的情况.结果:开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刮治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刮治组;术后局部疼痛和上下唇麻木的情况、术后感染及术后3年的复发率情况均明显优于刮治组患者(P<0.05).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及射频消融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5月共收治经椎间盘造影和MRI检查证实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33例,其中伴有左下肢疼痛麻木3例和右下肢疼痛麻木4例,术前腰痛VAS评分为6.15±0.96分,均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及射频消融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术后1周、4周、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腰痛VAS评分,术后6个月时进行Mac Nab评分。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伤、椎间隙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前伴有左下肢疼痛麻木的3例患者和右下肢疼痛麻木的4例患者术后下肢症状均缓解。随访6个月,术后1周腰痛VAS评分为0.78±0.68分,术后4周VAS评分为0.54±0.63分,术后3个月VAS评分为0.46±0.66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为0.53±0.67分,术后各时间点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评分较术后1周均无明显反弹(P0.05)。按照Mac Nab评分标准,6个月随访时优15例,良15例,可3例,总有效率100%,优良率90.91%。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及射频消融纤维环成形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微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9年12月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39~53岁,平均46岁,初次手术术式:全椎板间盘切除术3例;半椎板间盘切除术8例;椎板间开窗间盘切除16例.初次手术至复发时为6-156个月,平均36个月,再次治疗的手术术式:扩大开窗及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术3例,半椎板切除术2例,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内固定术22例.结果: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4个月,Oswestry评分从术前(52.32±9.17)分改善至(20.33±5.72)分.73.5%的患者满意.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根据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及手术史,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充分减压,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一2009年12月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39~53岁,平均46岁,初次手术术式:全椎板间盘切除术3例;半椎板问盘切除术8例;椎板间开窗间盘切除16例.初次手术至复发时为6-156个月,平均36个月,再次治疗的手术术式:扩大开窗及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术3例,半椎板切除术2例,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内固定术22例.结果: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4个月,Oswestry评分从术前(52.32±9.17)分改善至(20.33±5.72)分.73.5%的患者满意.结论:腰椎问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根据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及手术史,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充分减压,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屈某,男,40岁,2011年5月9日初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2年。半个月前打篮球时跌跤致腰部扭伤,出现腰痛伴右大腿外侧牵扯痛,2年前腰椎MRI检查示腰椎侧弯,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在我院门诊就诊并给予内服腰舒胶囊、外贴活血膏等,以及盲人按摩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8天前又因打喷嚏用力过猛而致症状加重,行走困难,经外院治疗1周无效。查腰部肌肉紧张,腰3骶I椎棘间隙两侧缘旁开1.0cm处均有不同程度压痛,尤以腰4—5、腰5骶1椎棘间隙右侧旁开1.0cm处压痛为明显,下肢无明显放射痛,右大腿外侧轻微压痛,右侧臀部及右小腿无明显压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可动式脊柱内镜下椎板间隙开窗术和椎板切除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41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椎板间隙开窗组(开窗组)21例和椎板切除组(切除组)2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主观症状与体征评分、术后恢复效果以及术后随访的复发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开窗组的术中出血量(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P<0.01)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P<0.05)均短于椎板切除组;除术后1周和1个月外,开窗组的主观症状和体征评分均优于切除组;末次随访时,开窗组恢复效果为"优"的人数多于切除组(P<0.05),同时术后1 a累计复发率低于切除组(P<0.01)。结论可动式脊柱内镜下椎板间隙开窗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而且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适合于治疗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入院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6例。平均年龄52.9岁,平均病程4年5个月。分别采用椎板减压术治疗(减压组)12例,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融合组)15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固定组)29例,术后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1年三种手术方法优良率分别为75.00%、80.00%、96.55%;术后4年三种手术方法优良率分别为50.00%、53.33%、93.10%.结论:椎板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比较适合于治疗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其术后中期疗效优于单纯椎板减压术或椎板减压后外侧融合术。  相似文献   

19.
骶管囊肿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临床症状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相混淆。当骶管囊肿较小时,患者可无症状。只有在囊肿较大且对周围神经压迫时才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腰骶部疼痛麻木、会阴部烧灼感、大小便功能障碍等。手术治疗易出现脑脊液漏、压疮、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因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尤为重要。我院自2008年07月至2011年07月10例骶管囊肿患者行手术治疗。现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马彬 《河北中医》2000,22(9):673
1996~1999年,我科采用骶管内阻滞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发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40例中,年龄27~36岁8例,36~55岁32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5年;单纯腰骶部疼痛者12例,单侧下肢麻木疼痛者18例,双侧下肢麻木疼痛者10例;CT检查多为L4~L5或L5~S1全椎板或单侧椎板缺如,但各椎体无明显改变.临床表现为腰骶部疼痛伴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及功能障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