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辨舌是叶氏《温热论》的重要内容,其有"必验之于舌"之明训。舌诊对辨别病邪性质、病位、邪正盛衰,指导辨证救治都有一定意义。1辨病邪性质温病病因甚多,但归纳起来不外温热类病邪与湿热类病邪,《温热论》辨病邪性质首重舌苔,其论及的舌苔  相似文献   

2.
我国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先生,毕生致力于温病研究,在临症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今天有效地指导着温病临床,为我国传染病的诊断治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叶氏非常重视辨舌,他说:“必验之于舌。”其《外感温热篇》条文共37条,其中舌诊条文16条,对舌诊有深刻的研究,在临床诊断的运用,阐述得全面具体。为了继承和发扬叶天士的温病学说,笔者对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舌诊条文特作初步探析。1 辨察舌苔定卫气营血众所周知,叶香岩的《外感温热篇》是温病学的一篇名著。叶氏首倡“卫气营血”作为温病的辨证依据,明确了温病的证治规律。有效地指导着温病临床(包括现代医学所指的传染病)。温病的病情变化在各个时期相应地会出现不同的舌苔,所以观察舌苔的变化,可以判定疾病的卫气营血。诊舌  相似文献   

3.
叶天士《温热论》,于温病卫气管血的辨证,风温、湿温的鉴别以及辨斑疹、验舌、验齿等,均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经过临床实践加以总结出来,对于常见的、多发的温热病辨治,确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书中所说的白(?),似为叶氏所首倡,能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依《温热论》之说“再有一种白(?)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湿热伤肺,邪虽出而气液枯,必得甘药  相似文献   

4.
《光明中医》2021,36(8)
温病重舌,杂病重脉,察舌诊病对于温病诊疗的各个环节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温热论》及参考历代医家的观点和舌诊专著,阐述察舌在温病辨治中的突出作用及重要性。旨在根据舌象性质,对疾病的病性、病位、预后转归等问题作一一阐述,并探讨了《温热论》舌诊理论对临床运用的指导,最后以叶天士医案选析,来说明《温热论》舌诊理论的具体运用。通过以上论述,以阐明《温热论》舌诊理论对临床理、法、方、药等各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炳立 《中医杂志》2004,45(11):803-805
<温热论>为温病学的奠基之作.叶天士不仅于温热创见非凡,对湿热证治亦有精辟立论.认为内外湿相合在湿热类温病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分析其说,实将湿热类温病的外因及证候细分为温热挟湿证和湿热证两种,指出湿热证的主要病位在脾胃三焦,发展变化有伤阴伤阳两种机转,重视辨舌察并据此确立治法.治疗上,强调要分解湿热,而突出"以湿为本治"的原则,倡导祛湿当治从三焦,分消上下,尤其重视淡渗利小便以除湿;同时告戒治湿还须重佐理气,气畅湿易散,此外,要兼参体质,顾护阳气.  相似文献   

6.
湿热类温病辨治纲要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热类温病辨治纲要新探戴春福(福建中医学院福州350003)关键词湿热类温病辨治纲要对湿热类温病的辨证纲领,一般多以吴鞠通《温病条辨》创立的三焦辨证为准则,治疗上结合薛生白《湿热病篇》所论为法度。然此两书所论之病机和治法两方面仍嫌其不够明确和全面。本...  相似文献   

7.
舌诊是望诊中的重要部分。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有关舌诊的论述颇多,提出营分证主要舌象为绛舌,绛舌是诊断温病病邪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一个重要指征。从营分证的辨证、绛舌兼苔、色泽荣枯及津液润燥、形态等几方面来说明营分证中所见不同舌象及其辨治,在温病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温热论》中有关湿邪致病理论的证治内容从发病特点、致病因素、传化规律、辨治内容、治疗要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指出《温热论》所论对湿热病的辨治为后世对湿热病从三焦辨治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对湿温病三焦辨证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究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薛雪的《湿热条辨》和王孟英的《温热经纬》,经过系统性分析他们对温病恢复期的病机论述、辨证观念、用药经验以及调养体系的研究,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温热论》论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忠礼 《江苏中医》1999,20(10):7-8
本文对《温热论》中有关湿邪致病理的证治内容从发病特点,致病因素,传化规律,辨治内容,治疗要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温热论》所论对湿热病的辨治后世对湿热病从三焦台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对湿温病三焦辨证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炳立  肖照岑 《中医杂志》1997,38(11):648-651
《温热论》中辨舌内容在全篇占有较大比例,是叶天士长期诊治温热病的经验总结,突出了舌诊在温病诊断学中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叶氏依据各种舌象表现所反映的病机,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即依据察舌指导治疗,亦是对“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总治则的补充。依舌辨证、察舌论治是临床诊治温病不可缺少的内  相似文献   

12.
在温病学说传承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少浙籍医家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孟英、雷少逸等更是其中佼佼者。兹将有关医家在这方面的主要业绩和成就,概述如下。章楠,字虚谷,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代医家。著《医门棒喝》,其对温病学说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将叶天士温病论治和薛生白湿热病辨治的著述加以整理研究,收入其《医门棒喝》二集中,名日《叶天士温病论》、《薛生白湿热条辨》,以后王孟英编入《温热经纬》中的《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和《薛生白湿热病篇》,即以此为依据。章氏对叶、薛两家的观点阐发多多,如对叶氏“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条文,注释日:“所以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者,由卫分而人肺经也。以卫气通肺,营气通心,而邪自卫人营,故逆传心包也”;“风寒先受于足经,当用辛温发汗;风温先受于手经,宜用辛凉解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仲景《伤寒论》、叶天士《温热论》和《临证指南医案》、薛雪《湿热条辨》、吴鞠通《温病条辨》等相关书籍中有关脾胃病证治的方药进行整理汇总。探讨清代温病名家对《伤寒论》脾胃病证治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发展情况,强调顾护脾胃在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温热大家叶天士悉心陈析伤寒与温病之鉴别处。在《外感温热篇》中说:“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此以为辨。”初学此篇不免迷惑,以为凡病,不论寒热虚实,新旧间甚均时刻有变,安能“在一经不移”乎?尔后涉迹医林多年,渐有启悟,确逢一些温病始终蹇滞于某证中,久久难易,真属在一  相似文献   

15.
国医大师梅国强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拓展了叶天士《外感温热篇》"绛舌""白苔绛底"等舌象的代表意义及应用范围,将本是应用于外感温病的舌象用于指导内伤杂病的辨治。临证时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详察舌质之淡、红、绛、紫,舌苔之厚、薄、润、干等,以寻求病机之苗窍,拟定适宜的治法方药。应对慢性、疑难病患者则依据舌象的动态变化判断病机的发展趋势,把握时机及时调整处方以契合病机变化。将舌象作为部分经方的使用要点之一,为准确选用经方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温热论》与《湿热病篇》分别是叶天士与薛生白的代表作,也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两篇著作不仅反映了叶、薛两家的温病学术思想,而且对临床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笔者将两者作一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湿热病篇》寒湿证辨治规律初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肖培新张晓梅①主题词《温热病篇》寒温(中医)/中医药疗法中医药文献清代清代薛雪所著《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论治条分缕析,详细地论述了寒湿证的治疗,而且有法可循。今就此浅作探讨。病...  相似文献   

18.
湿温论治     
湿温是温病中的一种,是湿和热交相为患的病变。清·叶天士说:“吾吴湿邪害人最广”,说明湿温在我国、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有着不断的散发或流行。历代医家在长期的防治疾病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明·吴又可的《温疫论》、清·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薛生白的《湿热病篇》等,对湿温证治都有了阐述,到目前尚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温热论》是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所著的一部论述温热疾病的专著。明清时期是温病学说的形成阶段,当时有代表性的著作如吴又可的《瘟疫论》、喻嘉言的《尚论篇》都对温热病的病因病机作了深入的研究,而直到叶天士《温热论》问世.才标志着温病学说走向成熟。从临床实践上看,其内容实际上包括现代医学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己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伤寒和副伤寒、败血症、急性白血病等多种急性热病。书中对温热病的理论证治颇为后人推崇,时至今日,仍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其学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叶天士的《温热论》是中医温病学的重要代表作.直到现在,在临床上仍有其重要指导意义.叶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伤寒论》的基础上,作《温热论》论述温病,补充了《伤寒论》的不足,对急性热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认识更加明确,因而在临床上指导意义颇大.例如:温邪初受,他指出:"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为什么与伤寒大异?因为"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不仅如此,叶氏又告诫我们:"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又如湿热留恋三焦,不得外解,必致里结,当须用下法,此下法不同于《伤寒论》用承气汤方法,因为"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