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临床上治疗中风急性期常选用张锡纯的镇肝熄风汤,此方具有重镇降逆、敛肝柔肝泻肝之功。王永炎教授则宗张洁古法,且有创新,认为中风急性期多为痰热中阻,枢机不利,清阳不升,气血不能上承,脑窍失养;又胃气失降,传化失常,浊邪不降,痰热不去,转而上逆,上扰脑窍,浊毒损及脑之脉络,神机失用,而成痰热腑实证,故治疗采用化痰通腑法,使痰热渐化,腑气得通,浊邪下行,无上扰清窍之虑。  相似文献   

2.
此文旨在介绍曹正柳教授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曹正柳教授认为正虚之气阴两虚是肺癌发病的内因,邪实之痰毒瘀浊是肺癌发病的关键,痰浊是肺癌转移的重要原因;提出以泄浊扶正为主要治疗原则,用药经验上要求辨证与辨病结合,要注意攻补兼施、邪正兼顾,注意季节性用药特别是春季的用药,同时还应适当加用理气药、疏肝药以及通腑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首先认识中风病急性期痰浊内闭是其发病主要病机,腑实不通是其加重的重要条件,瘀毒互结是神昏关键所在,然后结合临床实践体会,提出涤痰泻浊、开闭解郁,通腑急下、祛邪安神,祛瘀逐毒、开窍醒神的治疗思路,并且把"通下"贯穿在各个治疗环节中。结果:提出的治疗思路和所探讨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加以实践,收到较好疗效。结论:中风病在急性期内,施加以通下为主的治疗方法是有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李艳芬 《河北中医》2007,29(3):229-229
通腑法属中医治法中下法范畴,"通腑泻浊"法集"泻浊"于"通腑"之中,以大黄等泻下药为主药,荡涤肠胃积滞,使湿浊水毒之邪从大便而出,应用于湿浊(痰)阻滞之证.现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5.
活血通腑泄浊法治疗脑梗塞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活血通腑泄浊法治疗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脑梗塞,与常规西药治疗进行对照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比和血浆粘度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通腑泄浊活血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王邦才教授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的临床经验。王邦才教授认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病机以虚实夹杂为特点,脾胃虚损为本,痰、瘀、浊、毒内蕴为标。基于补、通二法,强调脾胃分治扶正气、通补阳明除壅逆、身心同调畅情志,灵活运用化湿运脾、温阳健脾、甘润胃阴、通腑泄浊、活血通络等治法,随法施药。  相似文献   

7.
<正>中风卒发后或因痰浊瘀血积而化热致津液耗伤,腑气不通,浊毒上逆或因正衰积损脾胃运化传导无能,糟粕不能及时排出或因邪入于腑,影响了六腑"传化物而不藏"的生理功能而致肠腑通降失常,浊气内停,中焦浊邪不降反升与风阳相搏而出现大便秘结、腑气不通、神明失用等,故而中风急性期常运用通腑法治疗。现将通腑法在中风急性期的机制探讨及临证应用阐述如下。1通腑法主证病机张景岳指出"二便为胃气之关锁,而系一身之气之  相似文献   

8.
葛来安认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是由于湿热内生,瘀毒内蕴,使腑气不通,不通则痛,发为腹痛,湿热为因,与脾胃关系密切。治疗上以通腑泄浊,理气止痛,活血解毒为法,采用化瘀通腑泄浊方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通腑泄浊法即采用泄法以排除肠内糟粕,借以排除体内毒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1 对高热神昏的急救 高热神昏是中医的急危重证。病属热入营血,为感受风温病毒或温毒伏于营血引发;或阴阳逆乱,邪从内出,火窜经络脏腑所致。温热之毒侵入营血,气机逆乱,瘀痰腑浊内生,非从二便分消走泄不可。同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炎迁延不愈 ,病程持续发展 ,就会导致肾功能不全 ,中医虽无慢性肾衰的记载 ,但从尿毒症的临床表现 ,可以确认这是肾炎病久而导致脾肾功能严重损害 ,其结果是呈现脾肾阳气衰败 ,出现湿浊弥漫的现象。由于湿浊弥漫日久 ,湿郁化热 ,热郁化毒 ,造成热毒炽盛 ,常可表现出热毒内陷 ,血分郁热 ,肝风内动 ,痰热蒙窍等病变 ,引起机体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 ,导致腑气不通 ,从而出现恶心呕吐 ,腹胀尿少 ,大便秘结等一系列腑气不通 ,浊阴上逆的症候。由于湿浊弥漫 ,郁久化热化毒 ,这时治疗便应以清热解毒 ,通便利水为主 ,亦即用清热解毒 ,通腑气的方…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侵袭转移,因此控制其转移对延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从病因病机出发,结合古典医籍、各家学说、临床与基础实验文献,提出结直肠癌转移的中医理论构想:正气亏虚(尤其是脾虚)是内在根本,癌毒内结(痰、瘀、毒、潜伏下来的致病因子)是必要条件,经络传注是主要途径,诱因则可成为导火索,最终造成癌毒在经络之间、脏腑之间、经络脏腑之间的传变。认为防治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当以健脾为主,结合各种祛邪手段(化痰、软坚、解毒、化瘀等),修复受损之络脉。  相似文献   

12.
肾虚、血瘀、痰浊阻络为衰老的基本病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衰老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虚乃脏腑虚损,尤其肾虚是衰老的主要原因;实则以血瘀痰浊为主。我们认为,络中血行瘀滞和痰浊凝结较经脉更为常见,所以提出肾虚、血瘀、痰浊阻络为衰老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6,(10):888-889
认为胃息肉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全身为虚,局部为实,脾虚为本,痰瘀、浊毒为标。痰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易阻碍气机,经络不畅则血行瘀滞,由痰生瘀或挟瘀而病,瘀血、痰浊积久化生郁热,变生浊毒,蕴而入血,积于胃膜,终致胃息肉形成。治疗要在健脾补虚的基础上,活血化瘀、化浊解毒,扶正化积为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虚瘀痰毒病因病机实质研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与气虚、血淤、痰浊、邪毒密切相关。从虚淤痰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病机,探讨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法。根据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气虚、痰浊、淤血、毒邪的轻重不同进行辨证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化痰祛瘀解毒在肺癌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阐述痰瘀毒与肺癌关系着手 ,提出了肺癌化痰祛瘀解毒的作用机理与运用 ,包括肃肺化痰软坚 ,活血破瘀散结 ,清肺解毒消肿等 ,并列举病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肝衰竭毒邪病因学说辨析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肝衰竭毒邪病因学说认为,毒邪是肝衰竭的病因,毒邪的范围应包括外毒和内毒两方面。在我国外毒主要指病毒性肝炎,内毒是因外毒入侵导致机体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所产生的对机体有特殊而强烈损伤作用的病理产物,可能涉及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性“毒”、细胞因子“毒”、炎性因子“毒”、内毒素“毒”、脂质过氧化“毒”等。毒为致病之因,贯穿于疾病的始终,瘀、痰为病变之本,并且毒与瘀、痰又可互为因果,“毒”、“瘀”、“痰”胶结为本病基本病机病理,故相对应的基本治疗原则是解毒、化瘀、祛痰。  相似文献   

17.
癌毒是贯穿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始终的一种特异致癌性毒邪,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内生性复合病理因素,也是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前提。当人体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郁滞,癌毒内生,瘀血、痰浊、湿毒等诸邪结于络道,络道亢进,增生无制,病络生成,这与肿瘤患者病态微循环的建立极为相似。攻毒治法是基于癌毒病机理论采用攻毒类中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祛湿、破血消癥、豁痰开瘀、软坚散结、消积导滞、泻下攻积、通里攻下、祛腐蚀疮和拔毒生肌等治疗肿瘤的治疗大法,结合肿瘤血管生成之“痰瘀郁毒”的核心病机,抗肿瘤血管生成常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三法入手。本文从古今文献记载、病因病机分析、攻毒机制剖析、现代实验研究等方面论证攻毒治法抗肿瘤血管生成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8.
动脉粥样硬化从痰瘀毒论治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浊、瘀血、毒邪密切相关。从痰瘀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 ,一要根据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痰浊、瘀血、毒邪的轻重不同 ,正确地选法用方 ;二要把动脉粥样硬化放在脾、肾、肝等“脏腑失调”这个复杂的“关系网”中 ,从相互作用的矛盾关系上来认识其发病机制和辨治规律 ;三是从痰瘀毒论治不可拘泥于热毒 ,要重视阳虚寒凝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 ,注意发现在病理情况下 ,中医证型与组织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内在联系 ,找出寒热辨证的规律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是老年人的常见危重病,病死率高。本文主要对其中医学病因病机进行探讨,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之候,虚、毒、痰、瘀贯穿始终。其中"虚"为发病基础,"毒"是重要发病因素,"痰"、"瘀"为重要的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MODSE的发生是"痰"、"毒"、"瘀"、"虚"4种致病因素交互错杂、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顽固性高血压与气虚、血瘀、痰浊、邪毒密切相关。从虚瘀痰毒论治顽固性高血压的病因病机,探讨中医对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根据顽固性高血压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气虚、痰浊、瘀血、毒邪的轻重不同进行辨证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