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见  黄洁  常小荣 《国医论坛》2019,34(2):15-18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深刻影响着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进行了进一步诠释和发挥,形成中医学的"天人合一"观。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在针灸理论体系构建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哲学和《黄帝内经》中的"天人合一"观,并主要探讨《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观在经络腧穴理论体系、针灸治则和治法中的体现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医与道,均根系于中国古代哲学,道家的思想理论与中医息息相通,古代许多名医均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肾乃后天之本,肾精为肾气、肾阴、肾阳化生的物质基础。本文从道家思想中的"真精观""变化观""矛盾观"和"精气神观"来探讨道家思想对中医肾精内涵的影响,以期深刻理解中医肾精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浅谈中医和谐观与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中医和谐观与治未病的关系以及中医和谐观在治未病中的具体运用,论述中医和谐观是治未病的精神实质与理论基础,治未病是中医和谐观内涵的拓展与应用。治未病中不断体现着中医"和谐"观的内涵与精神。  相似文献   

4.
"和"表达了一种"和谐平衡"的哲学理念,是中医学的重要特色。中医生理、病理、辨证、养生、治疗等各个方面,处处体现出"和"的思维理念。从"和而不同"、"天人合一"、致"中和"3个方面分析"和"的古代哲学内涵并深入分析其在中医学领域的指导和实用价值。从气机升降出入讲究平衡、阴阳交通以和为美、五行生克制化协调平衡、经脉气血以通为和等方面总结中医基础理论,可发现处处贯穿着"中和观",并探讨中医临床诊治注重致"中和"。提出在中医学中,"中和观"强调本体论上的"和而不同",认识论上的"天人合一",方法论上的致"中和"。总结出"不和则病,不和则治,治则和,和则生,和则寿"的中医特色思维。  相似文献   

5.
通过古代文献的研读和分析,就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观进行了讨论,认为古代文献中"未病"之论载奠定了亚健康状态的中医理论基础,而中医致病的"三因学说"符合亚健康状态之形成,"治未病"思想则成为中医干预亚健康的重要治则,"治未乱"方法是亚健康"防变"的保健举措。中医对亚健康认识观为当今亚健康中医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气一元论"是以气作为宇宙万物之本原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要素之一。在"气一元论"思想体系中,气是哲学、医学乃至整个民族传统文化最基本、最独特、最高的范畴,是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本质结合点,是中医理论体系整体观、功能观、运动观特点形成的哲学基础,以此产生了整体思维、取象思维、变易思维等思维方式,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建构,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传统医德思想"仁"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德"思想是中医医德的核心,中国历代医家都强调"医乃仁术","仁爱救人"。在古代医家的论述中,"仁"的内涵极其丰富,主要体现在医道之"仁德"和医者之"仁德"两个方面。剖析和继承中医仁德的优良传统对现代医德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象"在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价值,以"象"为核心的思维是中医诊疗重要的指导思想。从古代哲学层面分析"气""象""器"的关系,通过对"象"的内涵价值进行进一步思考,提出"象"能彰显"气""器"的变化。基于"象"内涵构建的中医状态既兼容了"气"的整体动态观,又并蓄了"器"的微观,有望为中西医兼容互补提供一个契合点。  相似文献   

9.
道家思想与理论与中医息息相通,且对中医有深远的影响。脾脏是人体内的五脏之一,脾胃学说作为中医各家学说的重要部分,脾阳被历代医家详论并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医家的重视,但脾阴确常常被临床忽视。因此,文章从中医的起源——古代哲学的道家思想的矛盾观入手,从道家的矛盾观与脾阴的内涵,对立统一的矛盾观与脾阴的生理病理以及"相互为用、制约"的矛盾观与脾阴临床治疗三方面探讨其对中医脾阴理论的影响,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医养生中的哲学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儒、道诸家均十分重视对人道及长生久视之道的研究。《内经》认为医学的目的就在于“保命全形”。因此,中医养生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常常呈现出一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局面。其中,天人观、形神观、动静观、中和观、无为观等哲学思想。在中医养生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们不仅是中医养生的原则和方法论,同时也是中医养生所追求的目标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中医“意象”思维理念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医学无论是在理、法、方、药,辨证论治,还是在思维层面都借鉴并延伸了"意象"思维与表达方式。审视中医"意象"思维,以象说象,以象解象,因象会意,意象交融,达到立象以尽意的高度,"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可以说中医"意象"思维既是一种形象思维的延续,更是一种医学理念的传承。  相似文献   

12.
中医与哲学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在中医文化形成和发展中,中国哲学始终贯穿于中医文化之中,影响并指导着中医文化。中国哲学的沃土滋养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观,包括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协调平衡的运动观;标本兼治、扶正祛邪的防治观等。中国哲学的智慧铸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诊疗方法,强调从整体出发对待疾病和健康问题;运用"阴阳"二气既对立又统一的运动,认识生命健康和分析疾病变化;在治疗原则上注重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哲学的摇篮孕育了内涵丰富的中医思维,注重整体关联、直觉体悟、中和与类比等。  相似文献   

13.
北京中医药大学古代哲学课程教改课程组立足于"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依托教育部国家级"质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以培养学生中医思维为出发点,制订了侧重于古代哲学思想、思维方法教学的课程改革方案。从探析中国古代哲学的内涵、构成要素及与中医学关系入手,明确了中国古代哲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确立了开展课程改革的3大途径和6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形成了符合中医人才培养规律的教学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医者易也","易"是指《易经》的"易",意即中医是秉持辨析正邪、燮理阴阳之理济世救人的医生。究竟中医如何看病?《伤寒论》第十六条指明:"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就是中医临床必须遵循的"三确认":"观其脉证",是四诊合参确认"主证";"知犯何逆",是辨析病因病机确认"主变";"随证治之",是针对主证、主变确认"主方"。而其关键又在于  相似文献   

15.
"治未病"是代表着中医学特色与精髓的重要学说,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体现了中医在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方面"防重于治"的特色,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被奉为医者之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黄帝内经》预防与治疗学的精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的理论与临床发展中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治未病"理论的内涵为线索,并针对中风病的致病因素,探讨"治未病"理论在中风病防治中的应用,充分反映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中医思想。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古代哲学、自然科学是中医模式与中医疾病观形成的基础,强调了中医模式对中医疾病观的影响有三方面,一是整体综合的病因观,二是内外并重的发病观,三是整体联系,恒动变化的病理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粗略的分析了中医藏象观的内涵及其如何运用到临床治疗疾病上。认为中医藏象观以解剖学为基础,但限于古代自然科学并不发达,不能立足于实体解剖脏器对医疗实践活动做出充分的合理的解释,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下,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符合人体生理病理的功能系统,并以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为其基本属性,归纳出"证"这一具体概念,作为运用方药的指征,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养生的渊源、发展、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分析认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治未病预防观是中医养生的核心和关键,亦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和目的;"顺乎自然、燮理阴阳"的天人相应整体观是中医养生的精髓和重点,亦是中医养生的根本原则和方法;"固守精微、摄养精神"的形神合一生命观是中医养生的内涵和要领,亦是中医养生的终极目标和归宿。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导引养生功法的发展历史入手,提出中国导引养生文化存在着"养治一体"的特色。通过对仿生导引术式和四时导引的分析,指出"养治一体"的特色是建立在"法则天地"的中医养生观和"天人一体""致虚极守静笃"的中国哲学理念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