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文章以《中医内科学》黄疸一节为例,对中医经典名方导入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探讨了如何应用经方导入帮助学生理解《中医内科学》的黄疸主要辨证论治规律及其对拓宽学生的中医临床视野及提供其中医临床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中医经典名方导入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选取2013级中西医临床医学和中医学八年制各两个班共计209名学生,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由同一教师团队分别采取中医经典名方导入法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法。分别在实验对比教学结束后一学年的时间,对两个组进行期末考试成绩、各班级授课教师组的平均学生评教成绩和学生在各级别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篇数的统计。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班在总分、客观题、论述题、病案题及教师评教成绩和发表论文篇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得出应用中医经典名方导入法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医内科学》理论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中医典籍的兴趣,有效培养其中医临证思维和科研思维能力,同时也有效提升《中医内科学》教师备课质量和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3.
《中医内科学》作为中医学科的主干课程,有很强的理论性及实践性。中医经典名方集数千年中医药防病治病经验之大成,是中医药理论结合实践现代化、规范化的最佳素材。文章通过结合中医经典名方、案例式教学法、《中医内科学》自身特点,分析探讨了基于中医经典名方临床应用的案例式教学法的可行性与重要性,认为《中医内科学》中医经典名方案例式教学法具有提高教师素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辨证思维能力等优点,是当前中医药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专业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但中医内科教学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误区,使学生感到枯燥,并与实际脱节。如何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效果,值得研究。本文从中医优势病种、中医经典理论、临床医案、最新进展等几方面探讨在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而达到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案例式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在经济学、金融学、法律学等各类学科中。《中医内科学》属于中医学主干学科之一,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临床辨治思维、加强《中医内科学》理论对于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锻炼临床应诊能力,提高教学-学习效果,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于《中医内科学》教学进行了新的尝试与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了案例式教学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结合中医院校医学生特点,应用"PBL教学法"进行《内科学》教学,探讨PBL教学法在中医院校《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前帚和优缺点,为《内科学》在中医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提供试验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严冬  彭海燕  周颖 《新中医》2022,54(13):213-216
目的:探讨中医文化渗透对《中医内科学》教学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中医院校临床基础课程《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方法:随机选取2个《中医内科学》课程平行班,分为对照教学组与试验教学组。对照教学组采取传统授课教学,试验教学组在传统授课基础上增加中医文化渗透学习。结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中医思维训练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2组学生均多数认为分证论治是《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难度较大的部分。多数学生偏好于传统授课与临床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结课后,试验教学组86.21%学生认为已经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对照教学组仅44.74%学生认为已经建立中医思维模式,试验教学组中医思维模式建立情况优于对照班(P<0.05)。试验教学组中医思维训练题平均分为(19.24±1.48)分,对照教学组(16.79±3.43)分,试验教学组平均分高于对照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文化渗透可以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建立中医思维,积累中医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中医内科学》是用中医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也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其在继承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同时,不断汲取现代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根据现今《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上海中医药大学提出的“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学生中医内科临床辨证思维能力”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研究,如何将各种教学方法综合优化运用于课堂,以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掌握核心内容及临证思维能力,是我们探索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常学辉  张良芝 《光明中医》2012,(10):2126-2127
本文研究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授课中的应用,根据教学目标及内容编写PBL教案,包括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分析,设计编写案例,编写导师指南及制订评价方法。教学实施包括导学,收集资料,交流学习成果—再讨论及总结和反思。认为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授课中应用将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内科学》教学任务主要是建立和培养学生中医内科临床的思维能力。鉴于《中医内科学》教材部分内容陈旧,加上长期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主动性,也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改革《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是目前《中医内科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根据中医专业专科医学教育的特点,主要从强化学生专业思想,注重概念,突出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抓住病证特点,西医知识,学生参与教学,多媒体教学运用,实践技能培训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医内科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是中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基础,是培养临床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必修科之一。笔者通过多年的《中医内科学》教学实践,今就《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谈谈个人的体会,以期抛砖引玉和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13.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中医临床主干课程,对临床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学生标准化病人是学生经过培训后充当模拟病人,对医学生进行各项临床技能的训练。将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到《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韩华刚 《光明中医》2012,27(6):1272-1273
笔者一直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了以病因病机讲解为核心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增强学生理论理解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中医内科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目,是各中医基础学科内容的综合运用的课程。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切实提高学生临床辨证思维,加强《中医内科学》知识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锻炼应诊能力,提高自身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呢?这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我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尝试,加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尝试了转课堂为病房,取得了一些成就,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课,既是基础课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学习《中医内科学》的首要目的是建立和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如何看病,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远不能令人满意。笔者认为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学》分型加减讲授的重要性。方法:通过近20年的中医内科教学和临床实践,针对分型加减一直不被授课教师重视的实际,分析分型加减课堂讲授的重要性。结果:分型加减体现的是中医内科辨证论治的灵魂,是学生从理论走向临床的桥梁,其内容的讲授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生未来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结论:把《中医内科学》分型加减放在重要的位置讲授,能够提高中医内科教学水平和学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脾胃病证为例,分别从概念、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诊治思维等方面谈谈如何将现代医学知识引入《中医内科学》教学中,从而加强学生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滕晶 《中医研究》2007,20(1):55-57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教学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中医内科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水平,这门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将对整个中医教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目前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重复、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安排欠妥等现状,对此。要采取教学内容的深化、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合理安排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研读、讲授以及与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从病证的分类与前言、病证的定义、现代中医研究成果的导入、非内服药物疗法、新增模块等方面对"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2版)·脾胃肝胆系病证》的编写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如重视脏腑辨证在中医内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建议病证的定义采用"病机+主症"的形式,建议增加现代中医研究成果和非内服药物疗法的内容,建议参考各种病证的"诊疗指南"、"共识意见",建议病案内容格式规范化,不赞成插入《内科学》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