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邓耀  韦永琼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1):113-114
目的:探讨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lucose challenge test,GCT)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rl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病率与糖耐量不良(IGT)检出率的关系,孕妇年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的影响,评估CCT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成都市妇幼保健院进行50g葡萄糖负荷试验的21620例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蝽果:21620例孕妇行GCT筛查:①GDM,IGT的发病率分别为5.32%、4.28%;②不同年龄组50g葡萄糖负荷试验异常率、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③以血糖浓度11mmol/L为切点,GDM的阳性预测率86.3%,当以12mmol/1为切点时,PPV提高到95.7%。结论:糖筛查试验对早期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确保母婴安康意义重大;GCT结果异常高时,可单独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而不需进行OGTr试验来确诊.GCT应作为妊娠期产前检查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和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GIGT组254例,GDM组115例,正常对照组308例,对孕妇及围生儿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GIGT组和GDM组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率、巨大胎儿、产后出血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GDM组中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GIGT异常组新生儿患病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GIGT与GDM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婴有明显影响,对GIGT和GDM及时作出诊断与治疗,可提高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母婴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血小板(PLT)功能状态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检的85例GDM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85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收集其临床资料及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全血,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及网织血小板(ret–PLT)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PLT计数较对照组降低,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未成熟血小板指数(IPF)、高荧光强度血小板分数(H–IPF%)等参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患者PLT更新率升高,活化增强,检测PLT计数、IPF及H–IPF%等参数,可对GDM患者进行PLT功能评价,预测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期保健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进行早期监测治疗的并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进行系统产前检查,入院时确诊妊娠糖尿病孕妇35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在孕期进行妊娠糖尿病早期干预措施,并指导相关孕期保健,母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前检查,早期确诊妊娠糖尿病并进行合理的干预治疗,指导孕期保健,利于改善母婴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与正常健康孕妇血浆及脐血中网膜素1的水平,探讨其在GDM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GDM孕妇39例为GDM组,正常健康孕妇44例为NGT组。根据孕妇孕前的体质量指数(BMI)将上述2组分为体质量正常组和肥胖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浆及脐血中网膜素1的浓度、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OGTT后1 h血糖及2 h血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GDM肥胖组网膜素1水平明显低于GDM体质量正常组(P0.01);GDM体质量正常组孕妇血浆网膜素1水平明显低于NGT体质量正常组(P0.01);GDM组孕妇血中胰岛素、血糖、HOMA-IR与NG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孕妇网膜素1浓度与孕妇BMI、FBG、FINS、OGTT后1 h血糖水平、HOMA-IR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孕妇及脐血网膜素1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GDM孕妇尤为肥胖者血清网膜素1水平下降,可能为早期检测GDM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代谢异常(GDM和GIGT) 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收集沧州地区在我院2007年9月到2009年6月糖代谢异常单胎妊娠孕妇242例作为研究组,其中GDM5例,GIGT12例 选择同期糖代谢正常的单胎孕妇225例为对照组,比较其孕妇、围生儿的最终结局.结果: GDM组及GIGT组孕妇及胎婴儿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结论: 应对全部孕妇进行糖尿病筛查及确诊,对糖耐量异常者应给予及时治疗和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58例GDM患者、62例非糖尿病孕妇(NGT)及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CRP水平检测,分析其关联。结果 GDM组CRP明显高于NGT组及健康对照组(P均<0.01),且与空腹血糖(FBG)具有明显相关性(r=0.425,P=0.017<0.05)。结论 CRP水平是反映妊娠过程中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对妊娠妇女发展为GDM及其治疗预后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两种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以探讨GDM的适宜诊断。方法:对我院分娩的8109例孕妇进行血糖筛查试验,阳性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按照教科书和IADPSG两种诊断标准对孕妇进行诊断并分组,非糖尿病孕妇从中抽取45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母儿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利用第7版《妇产科学》标准,GDM的诊断率为1.9%;利用IADPSG诊断标准,GDM的诊断率为2.8%;两组间在剖宫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巨大儿、早产、低体重儿等的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巨大儿、早产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IADPSG组剖宫产率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的诊断和治疗要及时,两种诊断标准围产期结局无显著差异;但采用IADPSG诊断标准将会使更多孕妇纳入诊断,有利于早期干预,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期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96例孕妇,根据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A-FABP为正常葡萄糖耐量妊娠组(NGT组)和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用ELISA方法测定患者血清A-FABP浓度,同时测定患者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化验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分析各指标与A-FABP的关系。结果 GDM组血清A-FA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均高于NGT组,而ISI低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A-FABP与BMI(β=0.186,P=0.027)、TG(β=0.182,P=0.024)、HOMA-IR(β=0.214,P=0.014)呈正相关,与ISI成负相关(β=-0.212,P=0.014)。结论 GDM患者血清A-FABP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住院分娩的GDM孕妇235例,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的非GDM孕妇261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特征及糖尿病家族史、孕产史、妊娠合并症、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羊水指数、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及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并发症及预后的差异.结果:GDM组发生剖宫产、早产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入新生儿监护室(NCU)治疗及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非G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DM组与非GDM组在新生儿黄疸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与非GDM孕妇相比,羊水过多或过少、剖宫产发生率较高;排除年龄影响后,GDM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GDM孕妇巨大儿、低体重儿、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NICU监护、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高于非GDM孕妇,但新生儿黄疸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回顾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护理经过,探讨GDM对母婴的影响.结果:羊水过多6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5例、早产8例,巨大儿4例,37例达到良好妊娠结局.结论:孕早期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时发现GDM,控制好血糖,加强围生期GDM孕妇的管理及护理,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合并症、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皮质醇与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妊娠期糖尿病妇女(GDM)和40例正常糖耐量妊娠妇女,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通过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空腹皮质醇、C肽、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分泌功能指数(HBC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OMA-I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BCI、皮质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皮质醇均与HOMA-IR呈正相关。结论:皮质醇与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0~2012年确诊的100例GDM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给予饮食控制治疗,对比其饮食控制2周前后的血糖值(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1h,2h血糖),观察饮食控制的疗效。结果:饮食控制后,GDM患者血糖值较前均有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50例孕8~12周,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单胎妊娠妇女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的50例孕8~12周的健康单胎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纳入研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分析两组妊娠妇女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GLU)和餐后2小时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水平,采用液相色谱分析法分析两组妊娠妇女的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比较FPG、2 hPG和Hb A1c三项指标的诊断效能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GLU水平分别为(7.48±0.56)mmol/L、(4.71±0.39)mmol/L,2 hPG水平分别为(10.97±0.96)mmol/L、(6.35±0.51)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别为(6.28±1.22)%、(5.13±1.05)%,观察组的GLU、2 hPG和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FPG、2 hPG和HbA1c三项指标早期诊断GDM的灵敏度分别为67.5%、72.5%和85.0%,特异度分别为65.75%、75.21%和90.25%,HbA1c早期诊断GDM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预测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妊娠期糖尿病(GDM)高危因素孕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同时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所有我院就诊的妊娠妇女首次产前检查时,进行GDM发病风险评估。高危因素包括:家族糖尿病史、巨大儿分娩史、不良孕产史、肥胖、高龄孕妇等。医生对具有上述高危因素者提出两项建议:①建议尽早行血糖检测,如初次筛查未发现,于妊娠24-28周、32-34周复查。②孕12周后即开始合理饮食调节及适量运动治疗、控制孕期体重过度增长。然后将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遵从医嘱者;B组为未遵从医嘱者。并对两组孕妇随后的GDM发病状况、妊娠结局比较做统计分析。结果:具有上述高危因素,接受医生建议早期进行饮食调节和运动治疗的孕产妇,GDM的发生率、特别是需胰岛素治疗发生率明显降低,与未遵从医生建议的孕妇组有显著差异(P〈0.05)。②未遵从医嘱组巨大儿、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发病率明显增加。结论:①具有GDM高危因素的孕妇早期进行饮食和运动治疗干预,能显著降低GDM发病率、母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诺和锐30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诺和锐30,对照组应用诺和灵30R,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进餐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率、达标时间和妊娠结局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BG、2hPBG和HbAlc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FBG无差异,但是餐后2hPBG和HbAlc值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达标时间和妊娠结局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诺和锐30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安全有效,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8月本院的5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同龄的52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孕妇的血小板活化指标进行比较,并比较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孕妇的检测水平。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血小板活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孕妇,且观察组孕妇中糖化血红蛋白≥8.0%者的检测水平高于糖化血红蛋白<8.0%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小板活化指标呈现异常升高的状态,且糖化血红蛋白较高者的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也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检测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以及80例血压正常的孕妇的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体水平,同时选择85例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结果: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水平与健康孕妇和非妊娠妇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孕妇和非妊娠对照组的D-二聚体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测定在妊娠期高血压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