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形动”和“神静”是中医养生学中比较重要的两种养生方法。历代中医学家在养生方法中常常会强调,“形宜动,神宜静”,即人的形体需要适当的运动,而“神”则需要静养。中医学认为,形动有益於人体气血运化,脏腑经络功能协调正常;神静亦有益于人体养精养形,阴阳调和,精气血旺盛;形动和神静二者结合适宜,则可延年益寿、却病防癌。  相似文献   

2.
中医养生与“非典”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阐述了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扶正避邪 ,未病先防 ;天人相应 ,三因制宜 ;形与神俱 ,动静相宜 ;谨致中和 ,以平为期 )和主要方法 (精神调摄、运动健身、饮食调养、针药调养 ) ,认为正确运用中医养生方法有助于预防和抗击“非典”  相似文献   

3.
中医养生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神”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养神是中医养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在中医理论奠基之作的《黄帝内经》中有多种含义,现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从中医心理学中的“形神合一”理论入手,结合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的功法内容,探讨了太极养生杖的“调心”机理。认为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能使神与形完美结合,从而达到形神互养,神御形的作用,从而起到很好的“调心”效果。  相似文献   

5.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俊德主任医师主编的《国医大师谈养生》一书近期已由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记载了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经验,他们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均在55年以上,书中叙述的静心、调气、动形、  相似文献   

6.
谭颖颖  刘昭纯 《陕西中医》2006,27(10):1253-1255
目的:探讨儒家思想对中医养生理论建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拟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中国传统哲学角度,探讨中医养生理论的建构及其思维模式特点。结论:中医养生理论受儒家天人合一观的影响,奠定了中医养生的整体观念;中医养生理论受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认为人体自身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内外调和”,才能保证人体“邪不能害”,由此提出养生以中和为最佳境界。此外,中医养生理论承袭了儒家重德的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德全不危”的养生观。  相似文献   

7.
中医体质可为“治未病”提供方法、工具与评估体系,实现疾病防治关口前移。艾灸是中国的传统疗法之一,以其简便有效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疾病防治。将艾灸与中医体质结合,可丰富调体“治未病”的干预手段,实现个体化诊疗及养生。基于艾灸平调阴阳之功,论述灸法在不同体质的应用,并针对不同体质,提出了相应的艾灸调理方案,以期为中医“治未病”提供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医气学说的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认为,养生保健锻炼的实质是对形气神的锻炼与调控并使之三位一体。本文以此为理论依据,研发出了一款基于中医气学说的虚拟仿真养生保健系统,该系统的整体研发思路是以中医气学说为灵魂,以虚拟仿真技术和低频声波振动按摩床为载体,将传统中医气学说同现代科技相融合,从而研发出虚拟仿真养生保健系统。基于中医气学说的虚拟仿真养生保健系统的研发有利于中医气学说的发展和养生保健市场的开拓。  相似文献   

9.
春季是一个气候多变的时节,在这个季节的养生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中医认为,春季是养生最重要的季节,春季中医养生重在八个方面,分别为“阴、阳、气、脑、脾、胃、肾、热”,中医专家提醒。春季养生要注重这八“养”。  相似文献   

10.
刘燕平 《广西中医药》1991,14(5):227-230
<正> 中医养生学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历代医家方士积絮了许多却病延年之术。方法虽多,归纳起来,不外“养神”与“养形”两大类。笔者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神的机能状态决定了养生的成败,所以养生应以“养神”为首务。1 养生重在养神祖国医学中“神”的基本概念,可以总结为“神为生之主”。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以物质为  相似文献   

11.
体现中国古代音乐的两大要素——旋律和节奏的“和”与“节”的思想,对中医理论、疾病防治和养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崇尚“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理念,在中医学领域,“和”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和法”。“节”的思想则主要影响到中医学的养生观念,主张通过有节制的饮食、起居、工作以及性生活达到全神调气、葆精养元,促进人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从儒道思想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养生与养性相统一,仁人多寿”和“中和”原则等几方面探讨其对中医养生的影响,并结合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儒道思想观的角度指出中医养生的方法和运用。  相似文献   

13.
道教哲学特色鲜明,对中医养生学影响深刻。道教“无为而治”、“虚而无形”、“精、气、神调和”的哲学思想,既构成了道教养生的理论基础,又融通于中医养生学之中,中医养生的“不妄作劳”、“精神内守”、“形恃神而立”的思想和原则与道教哲学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4.
曲黎敏副教授本身不是学中医的,但她多年来致力于中医文化研究,她在北京电视台连续主讲的中医养生讲座受到百姓广泛关注和好评。曲黎敏的讲座通俗易懂,让人在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玄妙同时,领悟到中医养生的真谛,让人在兴趣中了解到许多切实有用的中医养生精髓。  相似文献   

15.
传统休闲养生,不仅仅是简单的休闲娱乐,其还蕴含着更深刻的内涵。文章从文化内涵和中医内涵2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传统休闲养生学中,儒释道等哲学思想与艺术、文化、中医学等常常相互交融,如传统艺术和养生均追求道家的"虚静"之道,因此人们在传统艺术审美的过程中也达到了很高的养生境界。其次,中国传统音乐、绘画、诗歌等均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形与神俱、阴阳五行等理论相通,融合成别具特色的中医休闲养生。  相似文献   

16.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宇宙大自然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寒暑易节,四季分明,昼夜交替,极其规律,分毫不差。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有个至为独特的理念,就是“天人合一”。古人认为,按照自然规律进行作息养生是获得健康长寿的最重要方法,故云:“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忘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相似文献   

17.
道家“仿婴孩式”养生思想注重人之本源,强调运动调摄养生、精神调摄养生、人与自然养生、人与社会养生,这种思想对中医养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中医养生今后的发展也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福州市中医院高度重视中医“治未病”科普宣传工作,在院内外充分利用各种场所,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对病人、群众进行养生保健、预防为先思想观念的普及教育,提高他们对中医“治未病”理念的理解,同时为疾病的预防与亚健康的干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9.
导引,是我国一种具有悠久历史渊源、功效显著的锻炼形体、祛病延年的养生方法。对"导引"术语的准确翻译,有助于促进中医养生文化的对外传播。然而目前对"导引"以及其他养生术语的英译还不统一,对"导引"以及其他养生术语内涵的认知还不够准确和深入,影响了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播。文章以"导引"为例,从其内涵入手,通过比较和分析其现有的几种译法来探讨中医养生术语的英译法,旨在推求更适合中医养生术语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清”为古医籍的常用术语,如八法之一。其形音义何如?《中医大辞典》和《简明中医辞典》皆作“清”;未标音,其一义是“与浑相对”,知音qing青;义有寒凉、凉药、寒治、谷不化等。《中医名词术语选释》未专收。今版古今医籍,无不如此。连新《辞海》“清”字下收的诸医词也皆作“清”,并将“清热”之“清”解为“清除”。为了辨识“清”字的形、音、义,首先看古医籍原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