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提出中医辨证的思想下运用中西医“治未病”的预防理念,为“治未病”研究拓宽了思路。研讨中医古籍,联系临床运用,试从“治未病”核心内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角度浅谈中医辨证思想指导下中西医结合治未病在临床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广西中医药》2010,33(2):F0002-F0002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确定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的总体要求,医院积极以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方法为核心,通过应用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KY3H健康保障模式”,开展探索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介绍了东莞市中医院在建设“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工作中,坚持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积极探索实践中医“治未病”一站式服务理念的模式.具体表现为服务区域定位明确,形成“治未病”的一站式服务模式,设备、设施配置能满足中医“治未病”工作的需要,建立具有中医养生指导功能的治未病软件管理系统,采用现代化中医辩识仪器,做到四诊的统一化客观化系统化,修订治未病科基本服务和技术操作规范,重视健康宣教,传媒推广“治未病”健康理念,完善服务流程,实行了数字化管理.为中医治未病模式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成为国家战略,人们更加重视疾病的预防,中医“治未病”理念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由于这一思想尚未普及,大众对其理解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以致“治未病”理念未能很好地运用于健康管理活动中。因此,笔者就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进行探讨,以期为实现“全民健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正确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护理健康教育。方法:探讨如何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结果:以中医“治未病”理论引导患者对健康的认识与对疾病的预防,从而达到现代中医护理的预期目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结论: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护理健康教育,可充分发挥中医在预防保健与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中医护理优势。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理念的实践工作,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农工党中央主办,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承办的“中华名中医论坛”也有报告指出中医“未治病”理论的重要性。祖国医学“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中极为重要的观点之一。未病先防,就是在来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诸如讲卫生和锻炼身体,改善生活居住条件等等,  相似文献   

7.
赵娟 《中医临床研究》2014,(31):126-127
中医预防在妇幼卫生工作中的实际开展相对落后,对我国妇幼健康保健、生活质量和卫生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根据“治未病”理念,对在妇幼卫生推行“治未病”服务模式,设计服务流程、建立健全网络体系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治未病——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中医防治疾病思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弥漫 《新中医》2007,39(5):1-3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构成了“治未病”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为中医防治疾病基本原则的“治未病”理论,包括了这三方面内容而贯穿于养生保健和预防、治疗、康复疾病的整个过程中,成为确立和采取各种养生保健措施和防治疾病方法的指导原则,体现了中医“以人为本”的学术理念。  相似文献   

9.
《河北中医》2009,31(7):1017-1017
日前,唐山市中医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第3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这次被确定的45家试点单位和5个试点地区将按照“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发挥中医特色,加大宣传传统医学保健理念,使“治未病”工作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0.
贾立群 《北京中医》2008,(6):410-412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中医“治未病”思想这一超前理念在疾病预防医学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随着人类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中医药在预防癌症发生、转移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医“治未病”在恶性肿瘤预防领域中的作用,可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预防癌症的发生;第二阶段,阻断癌前病变的发展,预防癌变:第三阶段,预防癌症的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