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痞病是一种常见的脾胃病,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李永成教授认为,胃痞病病位在脾、胃,与脾、胃、心、肝等多个脏腑密切相关,病机关键在于心气郁、肝气结、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进而引发胃痞病。李永成教授应用“开心气,泻肝气”法治疗胃痞病肝郁气滞证,开心气之郁,散肝气之结,以平调脾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徐贵成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心脑血管、脾胃等内科杂病.重视脾胃在内伤杂病发病中的作用,认为"内外诸病无不归之于胃","调胃即是扶正",并且擅用花类药治疗脾胃疾病.现将其运用花类药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总结杨少山主任中医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其学术思想分为以下几部分:①临床辨证需分型,常分为肝胃不和型、肝胃郁热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亏虚型、瘀阻胃络型、饮食停滞型,注重治病求本;②临床用药切合病机,治疗脾胃病不忘以和为主;③要畅通脾胃气机,临床以花类药物为首选;④要治愈脾胃病应注意自身的调养。杨少山主任中医师治疗脾胃病临床疗效显著,与上述系统的学术创见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徐江雁  刘文礼 《光明中医》2009,24(9):1652-1653
1 学术特色 李振华教授早年对流脑、乙脑等外感热病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晚年精于脾胃病、肝病等内科杂病的诊治.李氏多年潜心于脾胃学说和脾胃病症的治疗,提出"脾本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脾虚是气虚,甚则阳虚,脾无阴虚而胃有阴虚;治脾胃必须紧密联系肝;治脾兼治胃,治胃亦必兼治脾,脾胃病不可单治一方;胃阴虚治疗用药宜轻灵甘凉"等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5.
中医脾胃病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食道炎,消化性溃疡等上消化道常见病。其病因常与寒邪外客、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本虚有关,其病机常表现为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胃不和、瘀血内阻、脾胃阴亏、脾胃虚弱,针对其病因病机治法常用温胃散寒。和胃降逆,疏肝理气,活血定痛,健脾助运,消积导滞,养阴益胃等等,以下就几类治法常用脾胃病中药谈一下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脾胃病是脾胃的纳运、升降、化生失常引起的消化病,治疗脾胃病要从胃纳脾运、脾升胃降、脾湿胃燥功能特性的反向失调中建立调治基点,根据两者功能失调引起疾病的病机状态提出:化纳相助,升降合用,燥湿(润)相济,纵擒摄宣的用药法度及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脾胃病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等上消化道常见疾病。其病因常与寒邪外客、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本虚有关,其病机常表现为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胃不和、瘀血内阻、脾胃阴亏、脾胃虚弱,针对其病因病机,治法常用温胃散寒、消积导滞、疏肝和胃、活血定痛、养阴益胃、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核心技术是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中的原创性理论思维正是治疗脾胃病优势所在。中医治疗脾胃病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对人体消化功能的胃纳脾运、脾升胃降、输转谷精、化生气血理论及病性的寒热虚实调治、证候的虚实标本辨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9,(12):2518-2520
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是消化内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刘启泉教授主张"病下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主要为胃气上逆、湿浊内蕴、肝郁火旺、脾胃气虚,治疗上常以风药、化湿药、清热药、平补药来恢复脾胃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本文对脾胃病分为肝都气滞、肝胃不和、寒邪客胃、肠胃积热、中气下陷、胃阴不足、脾胃阳虚等证型,分别运用理气通降、和胃降逆、散寒通阳、通腑泄热、升清降浊、滋阴通降、温中健脾通阳等治法,调畅脾胃气机,使其恢复“脾升胃降”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脾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较快,精神压力大,社交活动频繁等原因导致很多不良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使得脾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刘铁军教授研究发现,情志异常为脾胃病的重要诱因,而脾胃功能失调又往往伴随焦虑和抑郁状态,此即为"心胃因郁致病,因病致郁"。可见,脾胃病无论是在治疗还是预防上,都与精神和情志密切相关。本文从心和胃的生理、病理、功能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论述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指出心与胃在生理上互为源流,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常心胃同病,并且通过刘老临床验案的例举和总结,验证了从心胃同治论治脾胃病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总结秦老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认为肝脾(胃)不和是脾胃病的基本病机,因而治疗脾胃病应立足脾胃,注重调肝,临床疗效颇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王道坤教授临床运用疏肝和胃汤治疗便秘、呕吐、胃痞案,总结王教授从肝论治脾胃病之思想。王教授认为,脾胃气机升降有赖于肝气的疏泄,肝气郁不舒则脾胃气机不畅,无以斡旋中焦,运化失司则诸病生。故治疗脾胃病时,应重视调理肝气,以畅达周身气机,肝气条达则脾胃升降功能恢复,诸症向愈。  相似文献   

14.
总结姜良铎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提出恢复脾升胃降的正常气机运动是治疗脾胃病的关键;以通为补是脾胃病治疗的基本思路;平衡五脏是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法;脾胃病脾胃分治可促进整体机能发挥;梳理三焦法是治疗脾胃疑难病的重要方法;治疗脾胃病当气血同治。简析姜老治疗脾胃病的医案。  相似文献   

15.
正张怀亮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河南省保健委员会、省卫生厅保健局特聘领导干部保健专家。张怀亮教授临床精于辨证,擅治内科杂病,尤其重视脾胃,认为脾胃在内科杂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张怀亮教授从脾胃论治内科杂病的经验简介如下,以飨同道。脾胃在内伤杂病中的作用《内经》云:"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脾胃作为"后天之  相似文献   

16.
元气是人体生命之本,而脾胃为滋养五脏、产生元气之本。治疗任何疾病,均应照顾脾胃。脾胃病与肝、脾、胃密切相关,脾虚、肝郁、胃实且虚实寒热常偏于某一脏器,这是脾胃病常见之病理,健脾、疏肝、和胃是治疗脾胃病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应视其偏向而随证治之。脾胃病中,气虚甚至阳虚者占95%左右,久病、年老、体弱者更甚。用药以甘温为主,慎用苦寒泻下,且宜轻灵、平稳,有方有守。临证应重视四诊合参,尤重症状和舌诊,要因人、因时、因地施治。  相似文献   

17.
从四个方面介绍危北海教授治疗脾胃病的治法特色。1)益脾胃重气阴同补,兼以益肾,脾、胃、肾同治,补肾阳以助脾,滋肾阴以养胃。2)调升降为脾胃病治疗之要,升脾气以助运化,降胃气以纳水谷,则脾胃病自愈;调升降还须和肝,肝、脾、胃同调,和肝以清肝疏肝为主。3)化瘀血提高脾胃病疗效,化瘀配伍行气、清热、温阳、益气等治法,能更快促进脾胃病痊愈。4)降阴火截断脾胃病病机之变,阴火源于脾胃虚损,可延及五脏,虚实转化,故而降阴火可存元气,截断病机变化,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动物类中药在治疗脾胃系疾病的作用及配伍运用规律,通过脾胃病之发病机理,结合历代有关文献记载,从理气宽中和胃止痛、和降胃气制酸止痛、健脾化湿和胃化浊等3个方面,探讨了动物类药在脾胃系病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总结姜良铎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提出恢复脾升胃降的正常气机运动是治疗脾胃病的关键;以通为补是脾胃病治疗的基本思路;平衡五脏是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法;脾胃病脾胃分治可促进整体机能发挥;梳理三焦法是治疗脾胃疑难病的重要方法;治疗脾胃病当气血同治。简析姜老治疗脾胃病的医案。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动物类中药在治疗脾胃系疾病的作用及配伍运用规律,通过脾胃病之发病机理,结合历代有关文献记载,从理气宽中和胃止痛、和降胃气制酸止痛、健脾化湿和胃化浊等3个方面,探讨了动物类药在脾胃系病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