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曾飞 《江苏中医药》2014,46(11):8-9
王敬卿主任医师认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范畴,临证常采用息风潜阳、祛风化痰降浊、益气活血、补益肝肾四法。王师指出:本病用药当选用平和之品,不用峻剂,注意顾护胃气,临证注意缓攻缓补;本病阳虚型少见,故一般不用辛热辛温发阳伤阴之品,而当用介类矿物潜阳定眩;同时注重病机辨证,强调有是证用是药,以法组方,以法统方,方随证出,法随证立。  相似文献   

2.
辨证治疗急慢性胃炎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急慢性胃炎。[方法]回顾性总结临证经验,探究急慢性胃炎的病机、治疗大法及临证用药之纲纪。[结果]"胃不降"乃诸多胃为病之基本病机,法当补泻相兼、标本同治,辨明寒热、恰当选药系临证用药之关键。[结论]中医药治疗急慢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于探析剔络养血法的理论内涵、遣方用药特点及临证思路。基于清代医家叶天士先生的络病理论、国医大师唐由之先生的气血辨证理论和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的虫类药应用思想,冯俊教授结合自己30余年的临证经验总结并提出"剔络养血法",其基本内涵是重以逐瘀剔络、兼以益气养血,从而拟定经验方——归元剔络养血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多由气血失和致使脉络壅遏受阻、血不荣络,病机本质是目络瘀阻。在病证结合模式和个体化诊疗理念指导下,应治以剔络化瘀、养血明目,并灵活运用虫类药及补气、补血之品。冯俊教授常选用归元剔络养血方为基础方,临床随症加减治疗AION,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4.
金哲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机复杂,临证时应先辨病再辨证。金教授结合月经周期阴阳消长平衡的特点,针对PCOS痰瘀互阻证患者采用"三期论治"的方法,抓住月经后期的治疗时机用药,调和阴阳,改善痰瘀微环境。临证时应注意把握标本各自的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临证加减。  相似文献   

5.
巴元明  董文 《河南中医》2015,35(2):241-243
肾小球性血尿病机复杂,临证表现繁多,但总以阴虚生热者为主。邵老在重视本虚,强调阴虚病机在血尿中作用的同时,也注重气、血、水在本病演变中的作用。邵老认为,肾性血尿虽与阴虚有关,但血瘀、水湿却贯穿于疾病之始终,遣方用药时,在阴虚的基础上,以"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为大法自拟"血尿方",并灵活运用"活血、理气、行水"之法,环环相扣,随证加减,用之临床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6.
治疗脾胃病用药应调整阴阳,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用量当以小剂量缓缓图功,忌用峻药猛剂、大毒大热及金石之品,以免耗伤脾胃之气。汤建光教授临证时强调辨证论治,见病求机,用药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7.
从概念形成、病机特征、舌脉辨证要点、常见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对痰瘀互结证的辨治进行探讨,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久病怪病的痰瘀互结病理因素,治疗当以治气为先,首选芎归二陈汤,阳虚者加温阳之品,久病入络者加搜剔入络之品,且应兼顾补益,以防化痰祛瘀损伤正气。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为肛肠科难治疾病之一,外感六淫、情志内伤、年老体弱、劳倦久病等皆可致病。王业皇教授认为此病久病入络,非植物药药力可及,而虫类药多具有搜剔祛风、行气行血、通络逐瘀、化痰镇痛等作用,能“搜剔络中混处之邪”,临证之时注重药对配伍,共奏“祛湿热,行气血”“豁痰浊,畅情志”“通经络,走脏腑”之效。此外,遣方用药之时注意预防虫类药之不良反应,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9.
王新陆教授乃全国著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学验俱丰,善治疑难杂病。主要总结了王新陆教授运用升降法治疗胃下垂的临证经验。认为胃下垂的主要病机在于脾胃气机升降乖戾,浊踞清位,在治疗上重在把握"升"、"降"之寸度,而尤当注重和降法的运用,以顺应"胃以通降为顺,通降为补"的特点,临证应根据证机或升降同施,或先降后升,或降寓升中。其用药特点可总结为降浊以助升清、权衡脾升胃降和兼调肺肝肾三个方面,对临证治疗本病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的炎症、萎缩以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消化系统疾病。本病的病机特点是脾胃虚弱,瘀血阻络是CAG中心病理环节,故本病主要治疗大法是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李春婷教授临证中注意辨证与辨症、辨病相结合,用药轻灵流畅,善用药对,注意"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特点,同时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合理饮食及调畅情志,并通过临证中典型病例分析,体味吾师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面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21,(5):519-522
彭顺林教授将鼻渊病机归纳为“湿热痰瘀,上焦痹阻”,治疗以清热化湿为大法,根据鼻渊病机及鼻窦自身生理特点,在处方用药中强调:“清热化湿,三焦分消”“轻可去实,上焦宣痹”“痰瘀互结,随症加减”。并认为疾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存在虚实转化,临证应当灵活辨证,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中约出现了493次“死”字,不能一概理解为“生命终止”之义,结合《黄帝内经》文意与后世医家探究,笔者认为约414处“死”字应灵活解释为病情紧急、危重难愈或预后较差。同时还有部分字词,如“亡、尽、终、不治、不可治”等也通此义。通过分析《黄帝内经》相关论述,将“死”症的机理归纳为阴阳离决、邪盛正衰、脏气竭绝、脾胃气绝、神气衰亡、经气败绝6个方面,发现以上病机既可单一致“死”,亦可复合相加致“死”,其中脾胃之气的衰微在多种病机中均有体现,故而认为“脾胃气绝”是“死”症的核心病机,因此在临床对于危重病人的救治中要慎察脾胃之气的盛衰变化,时时固守,谨防败坏。明“死”之机理,方能在辨病治病、判断预后、养生康复等过程中把握关键、争取主动。  相似文献   

13.
变应性血管炎属于血管炎症坏死性疾病,发病原因暂未明确,临床认为变应性血管炎的发生与感染、药物变态、血清病变等因素相关,变应性血管炎会累及患者真皮上部血管,致使皮肤出现血管坏死,情况严重时,病情会累及其他内脏,严重地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孙光荣教授在中医临床研究工作上有着多年的历史,创设了“三联药对”思想.孙光荣教授认为,变应性血管炎发病原因与遗传、气滞、血瘀、毒聚、痰凝、抑郁等因素相关,在治疗方式上,应该以益气活血、疏肝解郁、清热解毒、行气化痰为主,在药物组方上,宜采用丹参、生黄芪、西洋参为君,以猫爪草、山慈菇、半枝莲为臣.本文主要探讨孙光荣教授“三联药对”组方思想治疗变应性血管炎的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医“气血”学说中的免疫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中医“气血”学说中的免疫学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在中医的“气血”学说中,包括现代免疫学免疫系统中的诸多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也贯穿着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等免疫学功能的思想;从气虚、血虚患者的免疫功能多发生变化,而补气血方药多能增强或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等研究资料分析,也能进一步佐证“气血”学说与免疫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地中海贫血是因先天性基因缺陷致使珠蛋白合成障碍引起的一种遗传性血液病,也叫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它是世界上发病率高、危害最大的单基因遗传病,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根据肾藏精生髓、髓生血理论,在广西高发区,用补肾益髓法治疗地中海贫血600余例,取得了肯定疗效。论文探讨了中药治疗地中海贫血的证治规律,总结了近30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中医治疗地中海贫血的理论基础和中医核心病机假说,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有效治法。依托多项国家基金,从整体效应、基因突变与疗效关系、骨髓有效造血、红细胞结构与功能、调控珠蛋白mRNA表达等不同层面,探讨了中药治疗地中海贫血疗效特点和作用靶点的分子机制,使中药治疗地中海贫血整体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研究结果将从一个侧面揭示"肾藏精"及"与肾相关"疾病的内在关系。从"肾"论治地中海贫血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为阐释"肾藏精"脏象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白蒺藜片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6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给予复方白蒺藜片和白蚀丸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65.33%,对照组为63.01%,P〉0.05;且复方白蒺藜片对稳定期白癜风疗效优于进展期。结论复方白蒺藜片治疗白癜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周永明名中医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等疑难血液病,对ITP的病因病机及辨治用药均有独到见解,造诣颇深,根据气火失调、脏腑相关理论,并结合数十年丰富的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将ITP病机特点概括为脾肾亏虚、火盛血瘀,以“脾肾亏虚”为致病之本,以“火盛血瘀”为致病之标,以“虚”“火”“瘀”为主要病理因素; 脾肾两脏相互影响,脾虚不能充养肾精则进一步加重肾虚,而肾虚日久累及脾脏,可致脾虚失运而引起失血或血亏。周老师治疗上采用健脾补肾以治本、泻火祛瘀以治标之法,熟谙分型施治、分期论治、辨病用药,辨证切中病机,施治掌握标本,方药多寡适宜,扶正祛邪兼顾,并且善于结合、借鉴现代药理学的中药研究成果酌情配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电针疗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肾功能、血液流变学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水平的影响,探讨"标本配穴"电针对早期DKD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120例早期DKD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常规组、标本配穴组,每组40例。西药组予常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治疗;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标本配穴组根据"标本配穴"法电针"标"穴中脘、丰隆、血海、太冲及"本"穴关元、足三里,常规组电针双侧肺俞、胃脘下俞、胃俞、肾俞、三阴交、太溪。各组均治疗1次/d, 5 d/周,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特异性蛋白质分析仪检测各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ysC)含量;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检测全血低切黏度(ηbL)、全血中切黏度(ηbM)、全血高切黏度(ηbH)、血浆黏度(ηp)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eNOS和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UAER及血清Scr、BUN、CysC,ηbL、η...  相似文献   

19.
吕雄教授基于气血、肝脾相互之间的关系,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气血肝脾”理论,认为气血相依,从气滞发展到血瘀的过程应重视“血郁”这一中间病理状态,气血病变的治疗当以调气为先,通过肝脾同治以达到利气行血之目的。基于“气血肝脾”理论,吕雄教授在甲状腺结节的诊疗过程中,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气血肝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良性病变多属气滞血郁。早期以气滞为主,称“气结”; 病情迁延则发展为血郁,称“血结”,治疗时均以理气为先,调血次之,临床上常用玄麦甘桔汤合四逆散加减,通过调和肝脾气血,改善甲状腺局部的气滞血郁状态,从而使甲状腺结节缩小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清肝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抗肝纤维化作用疗效。方法将1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06例服用清肝化瘀方煎剂,对照组54例服用易善复片、复方益肝灵片。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血脂、肝脏B超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81%(P〈0.01)。结论清肝化瘀方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保护肝细胞之功效,可明显降低HA、PCⅢ、C-Ⅳ、LN水平,减轻或逆转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