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和死亡率的逐年V降,更多嘧卒中患者进入后遗症期。随卒中可遗留各种后遗疲,尿失禁是其中之一。国外的研究表明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患者易并发尿路感染、肾积水等。排尿障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步行障碍更影响生活自理,加重家庭及护理者的负担,有的一日排尿达25-30次,致使护理者整天忙于患者的排尿,或病人整天穿着尿不湿,痛苦不堪。尿失禁是卒中严重支标记.因为它与死亡和残疾有关。卒中后最初几天有自控能力者死亡率较低,卒中伴尿失禁6个月的死亡率是52%而能控制排尿者是7%。许多研究已显示尿失禁不仅能预测病人的能力也能估计康复。卒中尿失禁转为能自控者预后很好。  相似文献   

2.
尿失禁指患者尿液不由自主的从尿道流出.多因损伤尿道括约肌或神经功能障碍所造成的尿道括约肌失常所致.随着卒中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卒中后尿失禁已成为其临床常见后遗症之一,发生率高达37% ~ 58%[1].卒中后尿失禁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直接的痛苦,也是褥疮、泌尿系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笔者自2005年以来,对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进行电针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和尿动力学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男性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针,排尿功能训练,及保鲜膜袋法治疗、护理30例男性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结果:治疗后膀胱最大容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泌尿系感染、尿道疼痛、污染被褥、阴茎糜烂、体位舒适度等方面有明显改善。结论:康复治疗与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尿失禁状况。  相似文献   

4.
林新治 《河南中医》2008,28(5):72-72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据报道约有22%~65%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1],其严重程度与卒中的程度有关,多数伴有构音障碍和饮水呛咳.表现有吞咽困难的卒中患者易出现并发症且死亡率高,如常发生呼吸道感染,营养缺乏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明显影响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康复[2].因此,充分的重视和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旨在探讨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该症,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抑郁( 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临床上以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兴趣减退等为主要表现,属于继发性抑郁,中医又将其称为中风后郁证.国内外文献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从18%至79%不等,远远高于同龄的一般老年人.本病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复产生负面的影响,是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初次卒中后出现抑郁的患者容易诱发第二次中风,发病率可高达30%~50%[1].中风后抑郁证的形成,是以中风的诸多病理改变为基础,既有中风病和郁证的证候特点,又有其独特的证候特征.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失眠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会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加重脑卒中病情,增加复发率,如此形成恶性循环[1-2].数据统计显示脑卒中后失眠的发病率超过82%,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阻碍患者的康复进程[3].临床治疗以镇静催眠药为主,虽有一定临床疗效,但长期使用存在诸多不良反应,远期疗效不理想[4].研究显示传...  相似文献   

7.
王漫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12):178-180
脑卒中属中医学"中风"范畴,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类似于《内经》中的"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卒中后失眠是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为睡眠质量或睡眠数量或睡眠时间出现紊乱,这些问题均可导致患者神经缺损而预后不佳,出现情绪异常或增加复中的风险,甚至加重原发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的病情.研究表明,近20年来我国的卒中发病率呈增高趋势[1],失眠居卒中患者精神情绪疾病的发病之首[2],世界卒中后失眠的发生率约78%[3],我国卒中后失眠的发生率高达95%[4].卒中后失眠不但会减慢患者肢体及语言的康复功能恢复进度,还可对其身心及预后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复中[5].在治疗上,西医多采用镇静催眠药物,此类药物虽短期疗效乐观,但存在明显的依赖性且毒副作用明显[6],易产生镇静过度、成瘾性、神经毒性、失眠反跳甚至抑郁攻击行为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日间觉醒功能和生活质量,且缺乏稳定性和长效性,易使患者及其家属产生生理或精神压力.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后失眠形式多样,且毒副作用少、疗效持久.现就近5年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尿失禁(PSUI)是脑卒中常见后遗症之一,可并发褥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灸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具有独特的“调衡效应”,在治疗PSUI中具有潜在优势。该文对目前针灸治疗PSUI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同时对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逐年上升[1],卒中后尿失禁已成为临床常见后遗症之一,发生率高达37%~58%[2]。卒中后尿失禁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直接的痛苦,也是褥疮、泌尿系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自2011年以来,采取俞募配穴艾灸治疗卒中后尿失禁6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滋肾养血丸治疗卒中后抑郁症61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王蜂 《光明中医》2008,23(10):1542-1543
脑卒中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居首位,大量脑卒中患者在康复中所遇到的诸多困难已成为明显的社会和家庭问题。有统计显示,约40%-50%卒中患者存在抑郁症状,而卒中后抑郁症(血管性抑郁)较一般抑郁症治疗困难,药物疗效欠佳,易复发,愈后较差。研究显示,卒中伴发抑郁者死亡率增加3-5倍。因此,卒中后抑郁症是需要临床治疗的疾病。滋肾养血丸是我院科研制剂,  相似文献   

11.
尿失禁往往意味着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也会对患者的预后和存活率造成影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较大的负担。本文分析了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的康复治疗进展,并就脑卒中康复患者尿失禁的护理进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脑卒中康复患者尿失禁的护理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上对脑卒中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方案的疗效。方法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确诊脑卒中并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3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5例患者予以中医康复护理治疗,为观察组;余下15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治疗,为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MAS评分、NIHSS评分及WHO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15例患者护理后MAS评分、NIHSS评分及WHOQOL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脑卒中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的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有临床运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发病急、病情重,导致其致残率、致死率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其病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致残率仍高达80%[1]。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在治疗后会后遗偏瘫、失语、智力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2]。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中,正确的护理方式对患者康复意义重大,有效的护理方式可明显改善患者  相似文献   

14.
头针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幸存者尿失禁的发病率很高,大约有20%,是判定脑卒中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尿失禁不但给病人和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也影响了卒中后康复。目前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方法不多,而针刺治疗作为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患者常在早期治疗阶段并发早发性抑郁状态,其发病率为30%~60%[1-2].抑郁症已被认为是影响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对110例卒中后并发早发性抑郁状态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抗抑郁治疗,以评价其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早发性抑郁状态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尽管脑卒中的诊疗技术和抢救水平不断提高,病死率明显降低,但存活患者致残率仍高达80%.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康复护理,将脑卒中的致残率降低,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已成为一种突出的社会需求[1].本组研究根据脑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不同阶段,采用康复护理,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齐茂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156-157
脑卒中发病率高,发病急骤,恢复较慢且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并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从2011年起,我科运用中医整体护理模式,对5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辨证,实施中医整体护理计划,充分将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病人,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各种因素下发生的脑血管受损,导致局部或整体性脑组织受损,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复发率均较高,发病后多数患者出现失语、运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1-2]。目前,临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多采用药物治疗、早期康复治疗、康复护理等干预措施,具有一定效用,但整体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3]。近年来,中医根据脏腑、经络等理论辨证施术对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逐渐受到关注。中药湿热敷、循经推拿是中医疗法与现代康复治疗相结合的干预技术,资料显示,二者结合可改善脑组织微循环,刺激神经功能,促进肌力恢复[4]。但有关二者联合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鲜有研究。鉴于脑卒中患者65%~85%遗留上肢功能障碍,而卒中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的提升主要取决于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中药湿热敷结合循经推拿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破裂或阻塞而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指出,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以及高经济负担特点[1]。数据统计全球2019年疾病负担中低收入国家脑卒中相关死亡率是高收入国家的3.6 倍,且呈现低龄化趋势[2]。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其后遗症在临床上依旧常见,约65%~80%卒中患者会出现上肢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占脑血管病并发症的20%~50%[1],抑郁症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妨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在临床上积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脑卒中后抑郁,促进机体康复,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