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一语,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本条是对中医治疗原则的一个高度概括。但是,对文中“治阴“‘治阳”之阴阳,则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医家认为“治阴”“治阳”之阴阳,是指“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  相似文献   

2.
刘绍辉 《新中医》1989,21(2):2-4
本文专题讨论《黄帝内经》治病求本,从生理意义,病理变化,临床症候等说明生命的根本就在于阴阳,治病求本就是要探求阴阳。施治上依照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阳病治阳、阴病治阴、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原则作了扼要介绍;进而探讨了审因论治与标本论治,旨在使治病求本法则更灵活、更有效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分析历代对"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主要注释,指出将此语解为针对阴虚、阳虚证的治法是错误的,此"阴阳"当指人体不同部位。全句意应为:阳部之病可从阴位治,阴位之病可从阳部治。与阳病治阳、阴病治阴相对照,"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思维特点是将局部病痛放在整体关系中加以审视,重视并充分调动机体各部分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贾彦焘教授治疗癌因性发热的经验。贾教授认为,恶性肿瘤导致机体脏腑虚损,阴阳失调,耗气伤阴,阴液乏竭,致使阴不制阳,虚阳浮越于外,故发热。治宜益气养阴透热,青蒿鳖甲汤滋清兼具,标本两全,清中能透,养阴不恋邪,祛邪而不伤正,临床运用之,随症加减,控制癌因性发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从阴阳及脏腑角度论述了绝经前后诸证总的病理特征是阴常不足,阳常虚,肾-天癸-胞宫-卵巢轴的失衡。围绝经期常见的睡眠障碍属阳不入阴,骨量减少属肾精亏虚,抑郁障碍属阳虚阴盛。因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时应注意调理脏腑阴阳的原则,采用阴病治阴,阳病治阳,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双补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 1、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历代医家及现在的统一教材,均按阳病从阴着手治疗,阴病从阳着手治疗之意解释。即阳盛因阴虚导致者,治其阴虚;阴盛因阳虚导致者,治其阳虚。王冰则更明确地列出本篇上段原文中“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句为例说明“阳病治明,阴病治阳”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之意。这样解释不完全符合原意。他只谈了阳病可以治阴,阴病可以治阳这一面,没有谈阳病也可以治阳,阴病也可以治阴这一面。原文的本义应该是:阳病应从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癌因性疲乏属于中医“虚劳病”范畴,本文根据虚劳病的诊治,探讨六经辨证在癌因性疲乏中的辨证思路。笔者团队认为癌因性疲乏病机上总属“虚”和“郁”,因气血阴阳的不荣与不通发病。在治疗上,因“虚”致病,认为以太阴脾虚为本,治当扶太阴复形质;因“郁”致病,治当疏气机散积郁,根据正邪盛衰情况区分阴阳,正气尚充属阳证者从少阳病论治,阳虚正损属阴证者按厥阴病论治,以此为主线再辨兼夹证。同时注重调畅肿瘤患者的心理情致,以达到心身同治的目的。为构建癌因性疲乏运用六经辨证的经方诊治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阴阳互济”法则源于《内经》“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及王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理论,张景岳深研阴阳理论,认为“阴阳之理,原自互根,彼此相须,缺一不可。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基于阴阳一体,阴阳互根的原理,对于阴阳虚损病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柔者刚之反,柔刚与阴阳同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故历来医籍,分析病机,总以阴阳气血为纲;辨证用药,不出以柔制刚、以刚制柔之总则。  相似文献   

10.
1.阴阳的相对性表现为: A.阴阳的相互转化。 B.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C.阴阳的相互转化和无限可分性。 D.阴阳的属性划分的有条件性。 E.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性。2.下列哪种治法属“阳病治阴”? 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 C.壮水制火。D.益火消阴。 E.以上均非。3.“阴病治阳”的病理基础为: A.阳虚。B.阴虚。C.阳盛。 D.阴盛。E.阴阳俱虚。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适用于: A.阳盛证。B.真热假寒证。 C.寒热错杂证。D.阳虚证。 E.以上均非。5.言昼夜之阴阳,下半夜为: 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阴。D.阴中之阳。 E.阴中之至…  相似文献   

11.
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治则以来,注家各抒己见,看法各异,归其要者有三:其一,从病性解。始于张景岳,《类经》注曰:“阳胜者阴必病,阴胜者阳必病。至真要大论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启玄子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道也……”。不少注家宗此说。其二,从针灸取经选穴解。指病在阳经,可针刺阴经治疗;病在阴经,可针刺阳经治疗。此论源于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云:“阴经受邪,流入阳经为病,是为阴经为本,阳经为标,疗其本者,疗于阴经,即阳病疗阴也……”。…  相似文献   

12.
<正>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历代注家对这句经文的解释颇不一致,虽各有阐发,但终不能深中肯綮。如杨上善所说:“阴经受邪,流入阳经为病,是为阴经为本,阳经为标。疗其本者,疗于阴经,即阳病疗阴也。阳经受邪,准阴疗阳也,即阴病疗阳也。人阴阳二经,阴经若实,阳经必虚;阳经若实,阴经必虚。故阳虚病者宜写阴,阴实病者宜补阳也。”此注不够贴切,概念亦不清。王冰、马莳等则引“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为注。以经解经,亦不得其要。李东垣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单从针灸治疗上去发挥。吴昆注说:“刺法有从阴  相似文献   

13.
王殿华 《陕西中医》1991,12(8):358-359
<正>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古今医家对此解释不一,归其要者:其一、从病证解。认为此指虚证治疗,始于张景岳,《类经》解释为:“阳胜者阴必病,阴胜者阳必病。如《至真要大论》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启玄子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道也。”不少注家宗此说。解释为实证治疗者,如《中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的阴阳自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万国 《北京中医药》2008,27(6):434-436
张仲景的阴阳自和观与<黄帝内经>及道家的养生理论的阴阳自和应该是一源同出,但它是疾病状态下的阴阳自和,具有医学的特质,其外延也应限制在医学范畴内.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分为阴阳,阴病与阳病各有其特定的性、态、势、度,阴阳自和是阴性与阳性疾病向生理状态的回复,阴病与阳病都有其各自的自和方式,即使经过一定程度的逆治,机体也有恢复的可能.正确理解阴阳自和更有利于医疗实践.  相似文献   

15.
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谨察阴阳,以平为期”4个方面,总结《伤寒论》调和阴阳治则的运用。提出调整阴阳,并非单纯依据患者的寒热虚实之象补虚、泻实,而是透过表象判断阴阳失衡的根本原因,灵活地把握扶正祛邪、补虚泻实的尺度。  相似文献   

16.
膨小周 《光明中医》1999,14(3):53-53
肝硬化腹水发展后期引起内脏组织器官微循环的大量出血,治疗上如把握不当很快会向恶性发展。笔者运用中医关于阴阳变化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根据病证的阴阳变化进行治疗。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辨证诊治的原则,如湿热蕴结型用清热解毒法治疗,肝郁脾虚型用解郁健脾法治疗,...  相似文献   

17.
贾万国 《北京中医》2008,(6):434-436
张仲景的阴阳自和观与《黄帝内经》及道家的养生理论的阴阳自和应该是一源同出,但它是疾病状态下的阴阳自和,具有医学的特质,其外延也应限制在医学范畴内。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分为阴阳,阴病与阳病各有其特定的性、态、势、度,阴阳自和是阴性与阳性疾病向生理状态的回复,阴病与阳病都有其各自的自和方式,即使经过一定程度的逆治,机体也有恢复的可能。正确理解阴阳自和更有利于医疗实践。  相似文献   

18.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针灸界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李东垣在《脾胃论·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中叙述:从阳引阴有两说:一是外感六淫之邪入于属于阳的背俞穴,宜针泻背俞,从阳引阴邪外出;另一种是指上热下寒证,病由下焦阴虚火旺,逆于上焦阳分所致,  相似文献   

19.
蔡亮 《国医论坛》2010,25(6):31-31
<正>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中医理论也将人体的部位、组织结构、生理活动等方面分为阴阳两类,"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针灸学治疗原则之一,即病在阳而治其阴,病在阴而治其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善针者,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由此可见,"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中的阴阳包含了人体在经脉、脏腑、气血等处的阴阳。笔者借鉴古人的治疗经验,以中医学整体观念为指导,运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疗原则,采用前病后治、后病前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上病下治、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第7条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关于“发于阳”“发于阴”和痊愈日数,历来众说纷纭,教材观点亦不统一,现再归纳分析如下. 1 辨“病发于阳、发于阴”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1]认为阴阳指阴经和阳经.如云“发于阳者,病在阳之经也,以寒加阳,阳气被郁,故发热而恶寒.发于阴者,病在阴之经也,以阴加阴,无阳可郁,故无热但恶寒耳”.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2]认为阴阳指少阴与太阳.如云“发热恶寒者,发于太阳之标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少阴之标阴也”.临床上三阴经亦有发热症状,故此种说法不合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