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术道地药材的形成与变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彭华胜  王德群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2):1133-1135
目的 :探索白术道地药材的形成历史和发展过程。方法 :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结果 :了解了于术、浙东术、歙术、祁术、舒州术、江西术、平江术等的形成历史和发展过程。结论 :白术的道地药材始于宋代 ,成于明清时期 ,在发展中时有变迁。白术道地药材的兴衰与资源利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不同产地加工法和不同性状白术药材的白术内酯Ⅰ、Ⅱ、Ⅲ,浸出物及挥发油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2015版中国药典挥发油测定法乙法、热浸法以及HPLC法对各批次白术药材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烘术和生晒术的质量并无显著差异,但两者的外观性状与质量均具有相关性。结论烘干法和晒干法对白术药材质量的影响有限,各地可因地制宜的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工。根据白术药材的外观性状可初步判断出其质量的优劣,且以断面带红色紧实无孔隙,可见菊花心和散在油点者为优。  相似文献   

3.
安徽亳州地区白术资源和产地加工方法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安徽省亳州地区白术资源和产地加工情况.方法 实地调查.结果 安徽省亳州地区白术生产发展迅猛,总种植面积达5万亩(3300 hm),已占白术市场的主要份额.结论 重视人工栽培白术的研究,保证白术品质,对于促进安徽经济发展和开发安徽道地药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白术的化学对照品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术对照品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标准,为白术药材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奠定物质基础。方法:以白术药材的主要成分分析为指标,选择白术药材对照品;采用溶剂和色谱方法从白术药材中分离、制备对照品;采用紫外、红外光谱、质谱、氢谱和碳谱对其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纯度检查和含量测定。结果:从白术药材中分离得到白术内酯Ⅰ、Ⅱ、Ⅲ作为对照品。结论:白术内酯Ⅰ、Ⅱ、Ⅲ可作为白术药材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指标成分,所建立的分离、纯化方法简便,对照品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湖南是我国白术主要产区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生产粗放、管理不善,致使白术品种混杂、病害严重,是当前影响白术生产的技术关键。为了提高白术产量和质量,1987年湖南省药材公司、湖南农科院土肥研究所、湖南农学院、平江县农业局、平江县药材公司等单位承担了白术栽培技术研究课题,对白术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环境、白术营养特性及白术专用肥料、白术病害防治及高产技术、白术收获期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等项目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四年的协作攻关,完成了各项计划任务,于1993年10月17日在长沙由中国药材公司主持了鉴定会并通过了技术鉴定,专家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6.
<正>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又名贡术,别名于术、浙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以根茎入药,具有健脾燥湿功效,主治脾虚食少,腹泻,水肿,胎动不安等症[1,2],为常用大宗药材。白术主产浙江、重庆、湖南、贵州等地,在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模型的白术药材多指标产地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白术药材中白术内酯Ⅰ及白术内酯Ⅲ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白术多糖含量,以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2201项下热浸法测定醇浸出物含量,采用PCA建立白术药材多指标产地质量评价模型。结果白术内酯Ⅰ及白术内酯Ⅲ在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102.1%。PCA分析显示,浙江磐安、於潜、缙云及新昌等地所产白术药材质量最佳,安徽亳州及阜阳所产白术药材质量亦佳。结论基于PCA模型的多指标产地质量评价方法能够客观评价不同产地白术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8.
白术为"健脾补气第一要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为临床用大宗药材之一,更为"浙八味"、"磐五味"之一。针对白术的含量测定、薄层鉴别等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控制白术药材及饮片的质量,为白术(尤其是浙产白术)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白术为"健脾补气第一要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为临床用大宗药材之一,更为"浙八味"、"磐五味"之一。针对白术的含量测定、薄层鉴别等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控制白术药材及饮片的质量,为白术(尤其是浙产白术)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拟建立白术药材的含量测定和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评价方法,提出其主要活性成分白术内酯Ⅰ-Ⅲ的含量限度以及白术药材特征色谱峰,为白术药材质量标准的提升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系统地收集7个省市共38批白术药材,采用HPLC-DAD方法建立指纹图谱,并测定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结合相似度、系统聚类以及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38份白术药材样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分别为(0.101±0.044)%、(0.028±0.021)%和(0.041±0.045)%;指纹图谱中有21个共有峰,并选定其中10个较为明显的色谱峰作为白术药材的特征峰;综合分析显示,产地是影响白术药材内在质量差异的重要因素。结论:不同来源白术药材内在质量差异较大,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和指纹图谱技术能够较准确反映药材质量,且两者结果较为一致,考虑到不同来源样品含量差异大,根据稳定性较高的道地产区浙江产白术的含量测定结果,建议白术内酯Ⅰ、Ⅱ、Ⅲ的最低含量限度分别为0.082%、0.014%和0.013%,可为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关于白术药材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