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评价下肢血管介入对糖尿病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足的预后情况。方法:38例2型糖尿病伴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并有不同程度糖尿病足的患者,分为治疗前组及治疗后组,做自身对比。观察38患者治疗前后的足部皮肤温度、皮肤颜色、足部溃疡愈合情况及经皮氧分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组临床症状、下肢动脉血管内径、溃疡愈合情况、溃疡愈合时间、经皮氧分压均明显改善。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行下肢血管介入手术治疗与防护结合,可以降低患者病残率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钱晟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8):157-158
对1例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护理,是包括以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的“五驾马车”为基础。重视心理护理,加强足部护理等相结合的循证护理实践过程。经积极的治疗、精心的护理下,患者足部溃疡痊愈,全身症状明显好转并出院。应用循证护理,做好糖尿病的“五驾马车”是控制病情,延缓疾病恶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足(DF)又称糖尿病性坏疽或糖尿病性动脉闭塞症^[1],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足部的缺血情况下使得局部神经营养不良或外伤引起的营养不良性皮肤溃疡,其溃疡大多较深且不易愈合。由于足部溃疡的存在,患者行动不便。且易诱发细菌感染,可引起恶性后果。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作为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病理机制复杂,为糖尿病并发症防治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中医认识本病从“毒损”理论角度切入,正虚邪盛,痰、瘀、湿、浊蕴结不解而成毒,损伤脉管,致使结构和组织功能失常。朴春丽教授根据“态靶结合”辨证组方思想,以正虚毒损为态,痰瘀湿浊、糖脂之毒、动脉粥样硬化为靶,补虚、解毒、通络,开创解毒通络开痹方,态靶同调,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病机主要为阴虚燥热或气血失调,病久可变证百出。“久病多瘀”、“久病必虚”,所以糖尿病足与“虚”、“瘀”有密切关系,基本病机为气阴不足、瘀血阻络、经络失养,外染湿浊、邪毒伤及肌肤筋脉关节。治疗主要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兼除湿止痛、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等。笔者临床上采用中药内服外浸治疗糖尿病足,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探讨陈兆军教授基于“态靶因果”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经验。陈兆军认为膝骨关节炎是虚、寒、湿、瘀多个状态的叠加,存在“虚损态→寒湿态→郁滞(热)态”的演变规律。其临床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牛膝、桑寄生以调虚损、寒湿之态,用鸡血藤、蜈蚣以调郁滞之态,同时牛膝、鸡血藤、蜈蚣能抗炎镇痛,共同打靶,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笔者治疗Wagner分级3级以下的糖尿病足患者30余例,效果良好,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治疗糖尿病足应综合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纠正全身状况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是影响溃疡愈合的重要不利因素,相当多的糖尿病足患者由于糖尿病代谢紊乱长期未得到有效的纠正,导致机体长期处于负氮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1例糖尿病足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常规口服二甲双胍、达美康、胰岛素等药物控制血糖并局部创面清创换药,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服用致康胶囊,观察两组足部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足部溃疡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足部溃疡面积均小于治疗前,但治疗组足部溃疡愈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促进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溃疡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积极外科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社区21例wanger分类为1~3级糖尿病足部溃疡病例的治疗过程及对其血糖控制的不同程度对溃疡的愈合时间的影响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早期积极正规外科治疗下,Ⅱ型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均能在满意的时间内得到愈合.结论:早期积极外科治疗,控制血糖,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即使血糖浓度控制不理想,也不影响外科治疗的时机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糖尿病患者由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造成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破坏,从而形成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情况重者可导致截肢。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约85%的截肢是由足溃疡引发,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足溃疡[1]。糖尿病足属中医学"脱疽"的范畴,其发生以脾肾亏虚为本,寒湿外伤为标,而气血凝滞、经脉阻塞为主要病机,具有"本虚标实、毒浸迅速、腐肉难去、新肌难生"的特点[2-3]。对于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西医主要是健康教育、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降糖、降脂等基础治疗,足部溃疡者予以减压、清创、伤口敷料、控制感染,血管重建和截肢等局部处理,并配合改  相似文献   

11.
魏艿 《陕西中医》2009,30(12):1696-1696,F0003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的足部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属于中医的“消渴”、“脱疽”、“筋疽”、“脉痹”的范畴,在糖尿病足病的病机中,“阴虚、血瘀”普遍存在。1999年我们开展滋阴养血,化瘀通络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通过临床证候调查,发现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中阴虚血瘀型占多数,临床上采用“滋阴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足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严重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创面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组部溃疡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分别接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创面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28例,愈合16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患者28例,愈合12例,好转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严重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足部溃疡创面愈合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有乐 《家庭中医药》2008,15(2):28-28
糖尿病人因下肢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及感染等因素,导致下肢疼痛、麻木、足部溃疡及肢端坏疽,临床上统称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临床表现,是糖尿病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足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而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指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下肢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溃疡甚至感染,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能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并且强化足部保健措施,保持足部健康,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降低截肢率,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足部具体保健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足属于世界性的疑难杂症,是糖尿病的全身病变引起的一种独特的局部病变,以缺血和溃疡互相影响导致病情缠绵难愈,伤口久不愈合.最近研究发现,糖尿病足的发生,在中医看来,是痰、湿、瘀三大病机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古代医籍《金匮要略》对气血津液病,有着相当深刻的研究.本研究以《金匮要略》为基础,着重探索气血津液理论,结合整体...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和坏疽,其病程长,愈合慢,尤其是老年患者,肢端血液循环差,更影响疾病的恢复。我科2004年7月-2005年1月应用高频热疗结合中药换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1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文琼 《湖南中医杂志》2010,26(5):106-107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所致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下肢感觉障碍形成溃疡(坏疽)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溃疡和肢端坏疽等。我国糖尿病足患病率为0.9%~14.5%。糖尿病足属中医学“脱疽”范畴。主要是由于消渴日久,经脉瘀阻,血行不畅,肢端失养所致。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组织营养障碍(溃疡或坏疽)并伴有下肢神经或(和)血管病变的一种疾病,是糖尿病日久进行性发展的慢性并发症,常合并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截肢和死亡,早期有效的治疗能够改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预后~([1]),因此糖尿病足感染的治疗重点在于预防病情发生,控制病情进展,延缓病情恶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具有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和坏疽,病程长,愈合慢,尤其是老年患者,肢端血液循环差,更影响疾病的恢复。为此,我科于2004年7月~2005年10月,应用黄连液湿敷结合热疗治疗糖尿病足患者1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足中医药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霞  冯长根 《中医杂志》2003,44(4):308-310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甚至指趾脱落为主要表现。全世界每年作截肢手术的患者中约50%是糖尿病足患者,DF已成为非创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因此对DF的治疗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中医药对DF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中医学将DF归属于“消渴”、“脱疽”范畴,认为DF主要是因气阴两虚、血脉瘀塞,肢端失养,外感湿热所致。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气阴两虚为本,瘀血热毒为标。消渴患者若因津亏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