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医外治法的鼻祖——砭石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维波 《中国针灸》2003,23(5):299-300
目的:挖掘与弘扬砭石疗法。方法:通过文献考证、新器械研制以及临床实践介绍砭石疗法的操作手法和临床适应症。结论:砭术是古代中医五大医术之一,有砭刺和石熨两大手法,新砭石疗法具有痛苦小、安全、作用面积大、作用方式多及简便易学等特点,适应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相似文献   

2.
探讨新砭石疗法临床治疗疾病的特点,总结归纳新砭石疗法的临床应用范围和规律并找出存在问题,展望研究方向。通过检索2000~2009年28l篇砭石相关文章,对其中新砭石治疗疾病的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发现新砭石疗法在古砭石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中医经络理论,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并可配合中药、针灸、拔罐、康复理疗等方法使用,疗效显著。今后应加强作用机制、临床操作规范、疗效评价标准、临床治疗范围及禁忌以及砭具的选材和研制开发等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砭石按摩锥足疗结合砭砧印堂感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砭术组和针刺组,砭术组35例,采用砭石按摩锥足疗结合砭砧印堂感法,足疗取穴为涌泉、太冲、公孙等;针刺组35例,采用传统针刺疗法,穴取三阴交、神门、四神聪等穴。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5次休息2天,治疗10次后及治疗后2周随访时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失眠患者PSQI总分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失眠患者在治疗后PSQI总分比较及治疗后随访时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砭石按摩锥足疗结合砭砧印堂感法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与传统针刺疗效相当,且患者痛苦少。  相似文献   

4.
沙岩 《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0):47-49
目的:了解新砭石疗法临床研究进展,指导临床研究与应用。方法:查阅近10年来砭石疗法临床研究相关文献,从砭石砭具开发、临床操作技术、治疗病种及疗效、作用规律探索诸方面进行综述。结论:现有临床研究显示,新砭石疗法对多种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及保健作用,且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传统砭石疗法需要改革与创新,新砭石疗法有待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砭石疗法是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古代中医疗法,也称为砭术或砭疗。“砭”(bian,一声),《说文解字》云“以石刺病也”,用于治病的石头称为“砭石”或“砭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医疗器械。砭石疗法是人类古老的医疗实践活动,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新石器时代遗留的早期人类工具中,  相似文献   

6.
砭石疗法对肩周炎等多种疾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笔者搜集清华同方CNKI系列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中华医学会期刊2012~2016年关于砭石疗法的研究论文25篇,经过分析、整理,发现新砭石疗法立足于古砭石疗法,又有不断突破创新,广泛应用于临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疾病中,尤以治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疾病突出,前景良好;但同时存在行业规范模糊、无统一标准的现象,未来的研究重点应放在确立统一的砭石疗法规范和标准,为临床研究、砭术推广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砭木疗法为先祖母郭贞卿医师所创。以木制工具砭木,仿古人砭石疗法,并汇入按摩、指针、外贴药物等诸法的一种疗法。用此法治疗阿球肘收效甚佳,特予介绍。所用砭木为方十字架或砭木,如图所示,其大小可根据施术者手能很好把握住而制定。  相似文献   

8.
督脉治疗在砭术应用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庄平  耿引循  黄英 《中国针灸》2004,24(2):127-128
目的:探讨督脉治疗在砭术中的作用.方法:使用砭块、砭板、砭镰、砭砧、砭棒等砭具,结合温法、叩法、刺法、刮法、滚法等方法在督脉、膀胱经及四肢经穴进行治疗,病种包括颈椎病、腰痛、中风后遗症等.结论:督脉"总督诸阳",督脉治疗可直接改善大脑和全身的气血运行,在砭术中重视督脉的治疗作用,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世界科学技术》2001,3(2):61-61
砭石疗法是中医六大传统疗法(砭、针、灸、药、导引和按跷)之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以后逐渐失传。近年来,砭石疗法在国内外有了一定的恢复。在国内,用泗滨浮石制作的砭术佳具的开发成功,为砭术的推广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已开展了一定规模的临床治疗,还进行了一些帮术的古典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在国外,砭石疗法普及较快,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成立了砭石疗法学会,设立了培训中心。在探索中获得的砭石疗法具有诸多优点,如无创、痛苦小、可以循经刺激、方向性强、操作简便等,对一些疼痛症有…  相似文献   

10.
砭石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耿引循  于娟  胡姗姗  陆宙雄 《河北中医》2007,29(12):1109-1110
砭石疗法是中国传统的外治法,始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脉法》云:“用砭启脉……”《内经》中有大量砭石疗法的内容,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云:“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后因佳石匮乏,该疗法曾一度沉没。20世纪末,经多学科联合攻关,发现山东泗滨浮石具有特殊的微晶结构,有15μm以上的极远红外辐射,同时在摩擦中可产生丰富的超声波脉冲[1]。以泗滨浮石为材料制作砭具进行治疗,具备了按摩和理疗的双重作用。2007-02—2007-08,我们采用砭石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  相似文献   

11.
略论针灸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 ,其历史最为悠久的恐怕还得首推针灸。从最早使用砭石治病算起 ,大约距今已有 50 0 0多年了。  针的前身是砭石。尽管砭的造型多种多样 ,有尖状的 ,有圆形或椭圆形的 ,然而以尖状为主 ;其治疗作用亦多种多样 ,包括刺治、放血、按摩、热烫等等 ,而刺治是最主要的。《说文》 :“砭 ,以石刺病也。”根据此一定义 ,砭即刺病之石针。砭 ,亦称砭石 ,针石或石 ,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上把人类运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时代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为旧石器时代 ,后一个阶段为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历时约二三百万年 ,当…  相似文献   

12.
张入文 《河南中医》2014,(4):749-750
砭石根据其形状分为刃形砭石、锥形砭石、针型砭石、圆柱形砭石、类圆形砭石,其中刃形砭石包括锛形砭石、刀形砭石、剑形砭石、镰形砭石及其他有刃砭石。新石器时代早期砭石多是锛形、刀形,用以切开皮肉、排脓放血,晚期出现了针形、锥形、镞形等,用于刺破皮肉、排脓放血或浅刺、按摩体表。商周时期出现了专门按摩或熨贴体表的砭石及铍针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按摩石、熨石更为多见,其形状也愈丰富,出土的砭石中有《黄帝内经》所述“九针”的圆针、锋针原形。汉代出土的砭石制作工艺更加复杂、精细,但出土的数量却较前减少,这很可能与金属针的盛行和取代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砭石、拔罐、电针及红外线综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综合组重用耿氏多功能砭板沿督脉实施推法和刮法,闪罐留罐法,并用常规电针疗法及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疗法及红外线照射治疗.两组均隔日施治1次,治疗6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即刻与1个疗程结束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综合组治疗后即刻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为80.0%,综合组即刻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1个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94.3%,综合组1个疗程后疗效也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砭罐综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安全有效且见效较快.  相似文献   

14.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对人工流产术后调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对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调复作用.方法:对30例人工流产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术前给予膀胱经、督脉背部循行部位刮痧,术后30 min平卧温热砭石毯休息、同时砭石板热敷下腹.术后按常规给予抗生素连服3天预防感染,术后1、2、3周各复诊1次,实施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包括温推督脉、经络刮痧,拍打八醪穴,透刺三阴交,斜刺气海、关元、中极、子宫穴,将砭石板置于针柄上进行温熨.观察术后阴道出血情况、月经复潮情况、腰酸等自觉不适症状等.结果:人工流产患者经围手术期实施砭术综合疗法后,术后3天内阴道出血量少,止血较早;30例患者中腰酸、腹痛、怕冷等临床不适症状明显者仅2例;30例患者中仅1例第1次月经周期较平素月经周期明显推迟,其余均接近平素月经周期.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应用于人工流产围手术期,具有良好的促进术后恢复的作用,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岐伯故里陇东庆阳民间流传着许多简便效廉、应用广泛,既可防病,又可疗疾的方法.如:推拿按摩、挑指刺血法、砭石排脓法、提按呼吸法,艾灸定惊法、拔火罐疗法,腹部热熨法、醪药治疗法、束指截断法、冷水降温法、熏烟消毒法、雄黄涂敷法、佩带香包法、地椒引吐法、服苦胆米法等.  相似文献   

16.
<正>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利用锐利的石片刺人体一定部位来治疗疾病。所以针法的原始工具是石质的,称为“箴石”、“砭石”。针刺疗法就是在砭刺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探讨砭石刺法的特点对于进一步研究针刺手法及其理论的发展演化规律,将有一定裨益。“砭石”的形成、发展及用途从大量的史料证明,针灸疗法起源于我国的原始社会,相当于考古学上的石器时代。《山海经》记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公元二世纪,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砭,以石刺病也。”也就是说,砭石,即尖锐锋利的小石片,刺压或刺破人体体表某部来治疗疾病。南北朝全元起曰:“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砭石,三镜石,其实一也。古来未能铸铁,故用为石针”。可见砭石在当时就是刺病用的石器。从出土文物来看砭石有石质,有玉质,有天然的,有磨制的,所以它的发展是随着使用在不断的按人们意志来磨制,在治疗应用方  相似文献   

17.
砭石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2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魏莫愁 《中国针灸》2004,24(6):439-440
目的:观察砭石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运用泗滨浮石制成的砭锥,按砭术16法手法,将21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3型进行治疗.结果:显效3例,有效15例,无效3例.结论:砭石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安全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壮医热熨疗法分非药物熨法和药物熨法两大类,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对于属寒湿凝滞、气滞血瘀、或虚寒性疾病,更有其它疗法所不能替代的治疗作用。现将壮族民间常用的热熨疗法概述如下:1非药物热熨疗法1.1沙熨疗法:取细沙适量,放在锅内炒热后加适量酸醋,装袋,或将沙炒烫后加入姜汁30~50ml,再炒1min,装袋,趁热熨患处。主要用于腹痛、腰腿痛、陈旧性损伤疼痛等症。1.2生盐熨法:取生盐500g,放在铁锅内炒热,单炒或加醋炒,炒热后装在布袋内,热熨患处。此法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胃痛可以熨上腹部压痛点;腰痛可以…  相似文献   

19.
呃逆是中风病的常见并发症,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肯定,本文将近几年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作一综述,常见的针刺方法包括穴位注射法、电针法、指压穴位法、耳穴疗法、以及其它如埋针、穴位按摩、走罐等.  相似文献   

20.
丁悦森  毛湄 《中国针灸》2011,31(1):68-70
介绍施安丽研究员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经验。施安丽研究员对“砭、针、灸、药、导引及按蹻”中医六大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创了“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在临床上发挥了显著功效。本文主要总结施安丽研究员应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经验,分析要点主要有三:1、重视选择穴位和手法;2、灵活运用砭术综合疗法;3、对病情顽固者进行芒针透刺治疗。挖掘继承发展了砭石技术,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