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刘瑜  战丽彬  黄一卓 《中医杂志》2011,52(15):1318-1321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了解中医脾阴学说研究的概况。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来源,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期刊作为补充,检索日期为1978年1月~2009年12月。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符合标准的380篇脾阴学说文献进行研究,确定脾阴学说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作者、主要期刊以及国内脾阴及脾阴虚的研究状况与研究方向。结果脾阴及脾阴虚文献逐年累积量曲线拟合度良好(R=0.988,P<0.01),已形成核心期刊及核心作者。理论研讨、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为脾阴及脾阴虚文献的3大类型,其中理论研讨方面的文献最多,占发文总量的48.16%。结论国内中医脾阴学研究水平逐年增长,中医脾阴学说框架已经形成并能有效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
脾脏的论治应该遵从中医阴阳学说的原则,分清脾阴、脾阳的生理功能及其各自所具有的临床表现。由于历代医家甚少对脾阴学说进行论述,导致此理论在中医藏象学说中的内容有所缺失,同时对疾病辨证论治的发展有所阻碍。文章通过对文献进行挖掘和梳理,对脾阴学说的源流、生理功能、临床表现及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整理,以期对脾阴学说的发展及指导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苏建华 《世界中医药》2009,4(5):283-284
脾阴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历来被重视和研究不够,这不利于对临床脾系疾病及所有相关病症的辨证施治。研究脾阴对发展完善中医的脏象学说尤其是对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探流溯源,《内经》中已蕴含了脾阴的实质内容,具有脾阴学说的原始雏形,奠定了中医脾阴学说的理论基础。本文就此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脾阴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脾阴学说是中医脏腑理论的组成部分,作者从中医古籍和现代研究两个方面着手,阐述了脾阴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并指出良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5.
试论“脾阴虚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仕宏 《四川中医》2008,26(7):28-29
历代医家及教科书多论及脾阳(气),较少论及脾阴。研究脾阴的生理及脾阴虚证的病理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根据阴阳学说和藏象理论,从脾阴的概念和生理出发,主要论述脾阴虚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脾阴学说是藏象理论的组成部分,后世医家对其内涵进行阐释与发挥,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在明清湿热理论的影响下,脾湿之论长,而脾阴之说渐消。仔细梳理脾阴与湿热的相关理论,发现脾阴与脾湿不仅对立且是辩证统一,二者在湿热病的证治中相得益彰。并通过分析湿热病证治用药规律,进一步阐释理养脾阴之法。  相似文献   

7.
郭怡含  王欣  王琳 《新中医》2024,56(8):175-179
脾阴学说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黄帝内经》奠定其理论基础, 是其滥觞;《伤寒杂病论》创制麦门冬汤、薯蓣丸、麻子仁丸,为其提供了基本的辨证组方思路,唐宋元各医 家进行理论补充,明清时期该理论得以完善。至近现代,众多学者开展了相关临床研究,将脾阴学说用于指导 糖尿病、萎缩性胃炎等疾病的治疗,有了全新的诊疗思路。脾阴学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家思想与理论与中医息息相通,且对中医有深远的影响。脾脏是人体内的五脏之一,脾胃学说作为中医各家学说的重要部分,脾阳被历代医家详论并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医家的重视,但脾阴确常常被临床忽视。因此,文章从中医的起源——古代哲学的道家思想的矛盾观入手,从道家的矛盾观与脾阴的内涵,对立统一的矛盾观与脾阴的生理病理以及"相互为用、制约"的矛盾观与脾阴临床治疗三方面探讨其对中医脾阴理论的影响,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到李东垣重补脾阳思想的影响,脾阴理论屡被忽视。其实脾阴是客观存在的,脾阴学说奠基于先秦,发展于汉代,充实于元明,形成于清代,完善于近代。近年来,脾阴虚证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其研究立项的课题、发表的论文日渐增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脾阴虚证一定会和脾气虚、脾阳虚证一样,获得其应有的理论地位与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历代医家及教科书多论及脾阳(气),较少论及脾阴。但无论从阴阳存在的普遍法则,还是从长期临床实践考析来看,脾阴在生理与病理上都是客观存在的。如能尽快地完善脾阴的相关理论,对于丰富并完善脏象理论和脾胃学说及正确、有效地治疗脾胃疾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首倡脾阴之说、阐述脾阴证治、启迪医林后世3个方面探讨缪希雍的脾阴学说,它上承<内经>,下启后世,为脾胃学说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2.
脾阴学说与补养脾阴是近年来中医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补脾阴法的特点是用药平和,滋而不腻,补而不燥,养阴而不碍脾,反而可以助脾运化,滋养后天之本.近年来,笔者采用此法治疗疾病,常获良效,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脾阴的生理功能 脾阴是脾运化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医脾阴学说研究》评介匡奕璜,张经生,刘晓庄五脏皆有阴阳,脾脏未能例外。然而,鉴于历史的客观原因,一些脾阴学说理论均散见于历代医藉中,未有系统专著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重脾气(阳)而轻脾阴的不正常现象。汤一新、安浚两君从临床实际出发,搜集了大量的脾阴...  相似文献   

14.
杂病证治中,脾阳统胃阳,胃阴统脾阴而混治之,由来已久.从临床实践看,脾阴虚也很常见,从滋养脾阴入手也颇为有效.中医理论中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阴阳两个对立方面,“脾“亦如此.脾阳虚较为多见,东垣为此创立了诸多方药.但凡慢性疾病都可损耗脾阴或肾阴亏虚损及脾阴,出现脾阴不足之症.以下就脾阳虚与脾阴虚略谈管见.……  相似文献   

15.
《金匮要略》中的脾阴虚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维美  汤一新 《中医杂志》2005,46(9):707-708
<金匮要略>对脾阴虚证未曾直接论述,但记载了脾阴虚多种兼证及不同的治法,为后世发展脾阴学说奠定了临床证治基础.  相似文献   

16.
脾胃学说,《内经》以降,李东垣从中气不足立论,重升阳益气,温补脾胃。清代著名医家唐容川的《血证论》在前贤的基础上提出了滋补脾阴学说。他从阴阳,脏腑学说等方面论述了脾阴存在的客观性,指出了脾阴的实质及其作用。以中、西汇通观点,说明脾阴之物质基础。治疗上取甘淡濡润之品以滋补脾阴。提出了脾阴虚、胃阴虚的辨证论治方案,补前贤之未备,丰富、发展了祖国医学的脾胃理论。立脾阴学说羽翼东垣《内经》以降,系统论治脾胃病者,首推李东垣。他先后著成《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书,系统论述了脾胃病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7.
清代著名医学家唐宗海在其《血证论》中提出了滋补脾阴学说。并主张以甘淡濡润之品滋补脾阴。笔者认为唐代对脾阴学说有所发微创新,试择几点,以供同道参考。一、立脾阴学说羽翼东垣  相似文献   

18.
杨杰 《中医药通报》2017,16(5):30-32
系统整理和分析清代医家吴澄在其著作《不居集》中的脾阴观及"理脾阴"诸法,从其观念形成、治法治方创立、制方用药规律三个维度,发现吴澄创立"脾阴学说",是脾胃分治学说的系统总结和历史性跨越。吴澄明言脾虚有阴阳之分,创立多种理脾阴法,选方用药多取芳香轻清之品,丰富和完善了中医脾阴学说。  相似文献   

19.
脾阴学说在明代逐渐形成,明代医家缪希雍在这一学说的理论与应用上均颇具独创性。其所谓脾阴的功能主要是运化水谷与濡养四肢百骸,脾阴虚证的病机为运化失司、濡润无权、阴虚内热,以脾气不降为特点,证的实质即为脾气虚与阴虚内热之合证。缪氏对脾阴虚的论治宗李东垣法,以脾气升降失常为核心,在湿化成药补脾胃的基础上,大量使用燥降收类药滋阴润燥,配以寒沉藏类药降气泻火,形成了独特的甘寒滋润益阴法。  相似文献   

20.
以《内经》有关论述为依据,结合后世医家的研究与阐发,对《内经》以降有关脾阴生理病理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脾阴学说源于《内经》而代有发展,并随中医理论的逐步完善而而得到充实与提高,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