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和血除湿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自拟和血除湿汤)和西药组(西替利嗪),1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及瘙痒程度进行评分,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ASI、DLQI及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4周后,中药组EASI、DLQI及瘙痒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 0. 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0%,明显高于西药组的40%(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4、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L-4水平均明显升高,IFN-γ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IL-4水平均下降,IFN-γ水平均升高(P 0. 05);且中药组IL-4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中药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西药组(均P 0. 05)。结论自拟和血除湿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4水平、促进IFN-γ分泌以使Th1/Th2细胞分化趋于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岭南火针配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AD成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治疗组采用岭南火针配合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E,Ig E)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水平以及AD评分(scoringatopic dermatitis, SCORAD)、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EASI)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的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IL-4和IgE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IFN-γ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SCORAD、EASI及DLQI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4、IgE和IF...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湿疹对炎性因子及DLQI、EAS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氯雷他定片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试验组使用针刺联合耳穴贴压疗法。比较2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和DLQI、EASI评分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DLQI、EASI评分及IL-4水平显著降低;IL-2、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可以显著减轻慢性湿疹患者的瘙痒程度和皮损面积,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祛风除湿法治疗慢性湿疹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9月—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124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应用中医祛风除湿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严重评分、瘙痒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IgE水平,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皮损严重程度评分、瘙痒评分及DLQI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IL-4、IgE、EOS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祛风除湿法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皮损、瘙痒程度,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熏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FN-γ、IL-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治疗组,每组51例。西医治疗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中西医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熏蒸治疗,2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血清IFN-γ及IL-4水平,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对2组患者皮损缺损程度及瘙痒程度进行评分,并记录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第2周、4周,西医治疗组血清IFN-γ、IL-4水平无明显改善(P均0.05),中西医治疗组血清IFN-γ及IL-4较治疗前及西医治疗组明显改善(P均0.05);2组治疗第2周、4周的瘙痒评分及E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中西医治疗组均显著低于西医治疗组(P均0.05);中西医治疗组治疗第2周、4周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自拟中药熏蒸联合氯雷他定可显著提高慢性湿疹患者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有效调节患者的免疫状态,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按照SPSS随机编码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用火针点刺皮损,配以大椎、肺俞、膈俞、脾俞处刺络拔罐;对照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瘙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以及慢性湿疹中医生存质量量表(EPQOLS)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EASI中皮损面积评分和临床表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EASI中临床表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EASI中皮损面积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PQOLS总分和生理、心理、社会各维度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优于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可缓解瘙痒,控制皮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除湿止痒汤加减联合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非索非拉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除湿止痒汤加减联合火针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周、4周、8周后2组患者湿疹严重程度、瘙痒程度及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随访2组治疗后3,6,9,12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前、治疗2周后,2组患者EASI评分、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8周后,2组患者EASI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4周、8周后EASI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37/39),随访12个月内总复发率为12.8%(5/39),对照组分别为76.9%(30/39)和30.8%(12/3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除湿止痒汤加减联合火针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湿疹患者皮损及瘙痒等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火针结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湿疹面积、瘙痒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穴位自血疗法可显著改善慢性湿疹皮损,缓解瘙痒,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抑制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苦参地肤洗剂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湿疹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苦参地肤洗剂冷湿敷治疗,对照组采用3%硼酸洗液冷湿敷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ASI评分及治疗前后EASI评分差值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S评分、DLQI评分及其治疗前后差值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苦参地肤洗剂治疗急性湿疹效果明显,使用方便,疗效较3%硼酸洗液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四川文氏皮外科协定方健脾除湿汤加减治疗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符合标准的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患者给予口服健脾除湿汤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IFN-γ、IL-4、IgE的水平,观察口服健脾除湿汤加减治疗4周后对其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患者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均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IFN-γ水平升高,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E水平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IL-4水平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健脾除湿汤加减治疗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可取得满意疗效,可能通过上调IFN-γ,下调IgE、IL-4水平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瘦素、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Ig E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左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玉屏风散治疗,2组均治疗4周。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血清瘦素、IL-4,IFN-γ及Ig E水平,并记录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DLQI)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2周后、4周后的血清瘦素、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而Ig E、IL-4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4周后血清瘦素、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g E、IL-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2周后、4周后UAS评分、DLQ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UAS评分及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4周后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中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能够提高血清瘦素、IFN-γ水平,降低Ig E、IL-4水平,且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防风通圣胶囊治疗湿疹风热蕴肤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该科门诊就诊的96例湿疹风热蕴肤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外用地奈德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防风通圣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湿疹面积和严重度指数(EASI)、瘙痒严重程度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免疫功能指标[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Th1/Th2]及3个月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45/48)vs72.92%(35/48)](P<0.05)。治疗后两组EASI评分、瘙痒严重程度评分和血清IL-4、IL-2、IL-10水平及Th1、Th2均降低,IFN-γ、Th1/Th2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EASI评分、瘙痒严重程度评分和血清IL-4、IL-2、IL-10水平及Th1、Th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FN-γ、Th1/Th2均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肤康舒方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0例于英德市中医院及英德市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慢性湿疹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相同的健康卫生宣教及饮食指导,嘱其远离可疑致敏物质。对照组予口服西替利嗪10 mg,1日1次;观察组予沐浴时使用肤康舒方10 mL,1日1次。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积分,湿疹情况(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76.7%(2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症状积分中瘙痒程度、皮疹形态、皮疹面积,EASI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DLQI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3.33%(4/30),显著高于观察组0.00%(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肤康舒方治疗慢性湿疹可有效缓解瘙痒、改善皮疹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安全可靠,可在岭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4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依匹斯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润燥止痒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外周血EOS和血清Ig E水平,记录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度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DLQI),统计2组第2周、4周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第2周、4周外周血EOS、血清Ig 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第2周、4周EASI评分、瘙痒度评分及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第4周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匹斯汀能够降低慢性湿疹患者外周血EOS、血清Ig E水平,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及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综合疗效满意且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火针及卤米松乳膏在亚急性、慢性湿疹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1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卤米松乳膏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瘙痒评分、EASI评分,并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瘙痒评分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EASI评分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的止痒效果、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均优于卤米松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铺棉灸与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3例,脱落2例)。观察组于皮损表面采用铺棉灸疗法,每日1次,每次3壮;对照组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外涂,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3周时记录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并于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评定两组复发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3周时VAS评分降低(P0.05),治疗2、3周时EASI、DLQI评分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铺棉灸可有效改善慢性湿疹瘙痒症状和皮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复方氟米松软膏外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拟苦参汤外敷辅助依巴斯汀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慢性湿疹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依巴斯汀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敷疗法,观察组采用依巴斯汀联合自拟苦参汤外敷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皮损与瘙痒评分;同时,取患者皮损组织,以ELISA试剂盒检测Th1细胞因子IL-2、INF-γ,Th2细胞因子IL-4、IL-10及补体IgE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痊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807,P=0.028)。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ASI与瘙痒评分均无显著差异(t=1.855,0.368;P=0.0.87,0.702);治疗后,观察组EASI与瘙痒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1.847,19.586,P=0.000)。治疗前两组患者皮损组织的IL-2、INF-γ、IL-4、IL-10、IgE水平无显著差异(t=0.196,0.075,0.098,0.160,0.030;P=0.806,0.931,0.922,0.821,0.954);治疗后,观察组IL-2、INF-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685,2.896;P=0.038,0.026),IL-4、IL-10、I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790,2.518,3.356;P=0.031,0.042,0.014)。结论:自拟苦参汤在纠正慢性湿疹患者Th1/Th2细胞功能失调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利于控制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湿疹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刺络拔罐联合火针组(治疗组)和常规西药组(对照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应用刺络拔罐后联合火针治疗慢性湿疹,对照组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损状况(EASI评分)、瘙痒程度(VA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皮损情况及瘙痒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可靠,行之有效,且皮损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凉血祛湿止痒汤治疗特应性皮炎急性发作期血热湿蕴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特应性皮炎急性发作期血热湿蕴证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予硼酸洗液湿敷,观察组予凉血祛湿止痒汤颗粒口服,对照组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红斑、丘疹、渗出、苔藓化、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视觉模拟评分(V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及血清白介素-13(IL-13)水平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红斑、丘疹、渗出、苔藓化、皮损面积、EASI评分、VAS评分、DLQI评分、IL-13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凉血祛湿止痒汤可以改善特应性皮炎急性发作期血热湿蕴证患者的皮损,缓解瘙痒,提高生活质量,抑制皮肤炎症反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消癣Ⅲ号方内服、外洗治疗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复方地塞米松乳膏、氧化锌硫软膏外涂联合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治疗组35例予消癣Ⅲ号方内服、外洗治疗。2组疗程均28 d。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皮肤瘙痒程度、皮损程度、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87.1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瘙痒VAS评分、EA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癣Ⅲ号方内服、外洗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确切,在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皮损等临床表现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