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腰段夹脊穴配合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者坐位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1~4岁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腰段夹脊穴配合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分别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中坐位功能区(B区)的评估,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2、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分别为46.7%、73.3%和83.3%,对照组分别为33.3%、46.7%和60.0%。两组治疗2、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GMFM坐位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GMFM坐位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GMFM坐位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与治疗1个疗程后GMFM坐位功能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与治疗2个疗程后GMFM坐位功能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腰段夹脊穴配合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能更好地提高痉挛型脑瘫患者的坐位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联合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分析其疗效及康复质量。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在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针刺治疗,同时2组均于BTX-A治疗24 h后进行康复训练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2组肌张力及下肢粗大运动功能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3个月的股内收肌群、腘绳肌、腓肠肌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3个月的下肢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评分均明显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55/60),高于对照组的68.3%(4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联合应用针刺联合电刺激引导下BTX-A肌肉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有助于降低下肢肌群肌张力,并可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脑出血轻度下肢痉挛患者应用A型肉毒毒素在促进其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上海安达医院神经内科收治84例脑出血轻度下肢痉挛患者分为42例对照组和42例实验组,对照组行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MAS、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不同治疗方法 1个月后,实验组MAS评分(1.74±0.71)分低于对照组(2.34±0.79)分,FMA评分(59.64±2.81)分高于对照组(41.57±2.11)分(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轻度下肢痉挛患者,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改善患者下肢痉挛,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双下肢痉挛型小儿脑瘫的有效方案。方法将120例符合脑性瘫痪诊断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按摩疗法、Bobath手法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TX-A肌肉注射联合针刺治疗。结果2组患儿分别在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的1周、2周、1个月应用改良Ashworth分级、GMFM评分及iEMG进行评估,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双下肢痉挛型小儿脑瘫,且疗程短,见效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运动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以针刺配合运动训练治疗;对照组予以运动训练治疗,采用Gesell发育量表(GDS)、粗大运动功能测定(GMFM)和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比较2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GDS、GMFM和MAS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DS、MAS和GMFM评分均有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GDS及MAS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运动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较单一运动训练治疗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熏蒸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 7%,对照组为82. 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GMFM、BBS、M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有较好疗效,对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极佳,有利于患儿的健康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小儿脑瘫 (CP)的疗效情况.方法:45例CP患儿,其中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和肉毒毒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以小儿CP粗大运动量表(GMFM)和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提高,P〈0.01,肌痉挛均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相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肉毒毒素注射结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CP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结合针刀疗法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46例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肉毒毒素治疗组和肉毒毒素结合针刀治疗组,除予常规康复训练外,肉毒毒素治疗组对痉挛肌肉加予A型肉毒毒素注射,肉毒毒素结合针刀治疗组加予A型肉毒毒素注射及针刀技术,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量表)、U-FMA量表对上肢功能的各项指标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进行评价。结果:各治疗方式在治疗2周和4周后,改良MAS评分和U-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肉毒毒素结合针刀治疗组的改良MAS评分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区别,U-FMA评分改善高于其余两组。结论:单纯肉毒素治疗以及肉毒毒素结合针刀治疗在4周内均能改善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的上肢功能,其中肉毒毒素结合针刀治疗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纯肉毒毒素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蜡疗联合Bobath技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6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1∶1比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主要选择使用Bobath疗法康复训练为主,40 min/次,1次/d,6次/周,休息1 d;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蜡疗,40 min/次,1次/d,6次/周,休息1 d;2组均连续治疗6周。治疗前分别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和精细运动能力(FMFM)测试作基础水平评价,治疗后再次行GMFM和FMFM测试评价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痉挛程度的评价采用的是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临床痉挛指数(CSI)。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GMFM量表的A、B、C 3个功能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GMFM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FMFM量表B、C、D、E功能区评分和FMFM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MAS分级在观察组患儿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Z=-2.337,P0.05);CSI分级在观察组患儿显著低于对照组(Z=-3.021,P0.05)。结论以Bobath康复技能训练作为基础治疗,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中药蜡疗,对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有临床价值,并能有效减轻痉挛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尖足畸形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76例痉挛型脑瘫尖足畸形患儿,其于2017年6月—2019年3月入该院治疗,将其平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踝足矫形器+肉毒毒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MAS评分与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APROM值。结果相对对照组,干预组的MAS评分较高,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APROM值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踝足矫形器+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尖足畸形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下肢功能与痉挛程度,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尖足异常姿势的严重情况。  相似文献   

11.
钱月芳 《新中医》2016,48(11):135-13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悬吊康复运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每天1次,每次3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悬吊康复运动疗法治疗,每天1次,每次30 min,2组均连续治疗1月。观察治疗前后髂腰肌的肌张力(MAS)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及髋关节屈曲角度进行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月后2组MAS评分、GMFM评分及髋关节屈曲角度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悬吊康复训练能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MAS评分和髋关节屈曲角度,同时能提高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肌电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损伤后下肢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损伤后下肢痉挛患者,其中40例患者给予肌电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归为观察组,另40例患者给予常规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归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注射局部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损伤后下肢痉挛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曾昊 《四川中医》2020,38(2):188-191
目的:探究"脑、腹四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观察及对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对象,按入院编号奇偶性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脑、腹四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痉挛分级、下肢肌力及粗大运动GMFM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痉挛分级和屈髋肌力评分、伸膝肌力评分、踝背曲肌力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痉挛分级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屈髋肌力评分、伸膝肌力评分、踝背曲肌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GMFM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的粗大运动GMF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腹四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更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下肢肌力、痉挛程度和运动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针刺夹脊穴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治疗痉挛型脑瘫(spastic cerebral palsy,S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SCP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夹脊穴,对照组采用假针刺,每天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两组均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同时以修订的Ashworth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儿童功能独立检查(WeeFIM)作观察指标,观察评定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在治疗结束、随访0.5、1年时治疗组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结束时MAS评分明显降低(P0.01),但随访0.5、1年时M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MAS评分在治疗结束、随访0.5、1年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患者GMFM评分、WeeFIM评分在治疗结束、随访0.5、1年时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GMFM评分、WeeFIM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对痉孪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给予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治疗配合推拿及运动疗法,对照组40例施以普通运动疗法,2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定表(GMFM)对患儿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测评。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GMFM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药浴康复治疗对提高痉孪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具有影响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和频次的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1例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分别给予熏蒸治疗.治疗1组每天1次,每次15min;治疗2组每天1次,每次30min;治疗3组每天2次,每次15min;治疗4组每天2次,每次30min.4组患儿每次熏蒸后1h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康复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儿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APROM),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患儿痉挛情况,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中的D区及E区评定患儿的站立和步行能力.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治疗4组患儿的APROM、MAS及GMFM评分均优于其他3组(P<0.05或P<0.01),而治疗2组和治疗3组之间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4组能更好的缓解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的踝跖屈肌群痉挛并提高其运动能力,较治疗1、2、3组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双瘫患儿双下肢痉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商丘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脑康科收治的痉挛型双瘫患儿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15例。对照组予家庭康复训练,观察组予综合康复训练,应用Ashworth双下肢痉挛评分(改良)、踝关节活动度检查评价表(ROM)和粗大运动功能量(GMFM)分别对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儿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Ashworth、GMFM和ROM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Ashwort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MFM和RO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缓解痉挛型双瘫患儿双下肢痉挛程度,促进患儿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推拿结合运动疗法在儿童脑性瘫痪(CP)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2例CP患儿随机分为推拿组和运动组各61例。推拿组患儿予以推拿+运动疗法,运动组患儿予以运动疗法。比较2组患者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痉挛程度(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推拿组治疗总有效率(93.44%)高于运动组(78.69%)(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C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GMFM评分、FMFM评分则升高,且推拿组改善程度高于运动组(P0.05)。结论推拿结合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CP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运动功能,于病情转归有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肝强脾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脑瘫肝强脾弱证的8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脑瘫常规治疗方案(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引导式教育、物理因子及心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综合疗法(针刺、中药药浴),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每6个月进行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每3个月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对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不同治疗时点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MAS评分、GMFM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治疗时点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MAS评分、GMFM评分、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综合康复的基础上联合针刺、中药药浴等中医综合治疗可更有效改善脑瘫患儿功能状况,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血管疾病上肢肌痉挛患者疗效。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67例脑血管疾病上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83)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n=84)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治疗,2组均治疗4周。分别以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肌痉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肌痉挛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腕部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治疗,定位准确,可以显著改善肌痉挛情况以及上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