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治疗社区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ADL能力下降的疗效。方法:选择认知功能障碍及ADL水平下降的社区脑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给予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及针对认知功能障碍,ADL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其中观察组另增强采取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及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OTCA各项评分、认知功能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LOTCA各项评分、认知功能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显著稿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认知训练,ADL训练能更有效提高伴有脑卒中患者的认知能力,ADL能力,其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同时给予头皮针长时间留针和康复训练;对照组32例,仅予以康复训练。两组均治疗8周为1疗程,1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头皮针组Fugl-Meyer得分、Barthel指数、单侧空间忽略程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单侧忽略空间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其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3.
王伟  卢晓燕  朱龙山  张萍  魏丹琦  周纲 《新中医》2018,50(3):164-167
目的:观察早期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00例脑卒中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均根据病情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治疗后观察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及潜伏期电位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oCA及MMSE评分均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观察组ADL评分比对照组上升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N2及P3电位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N2及P3电位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头皮针抽提法结合认知训练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75例有认知障碍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头皮针抽提法组(n=25)、头皮针捻转法组(n=25)和对照组(n=25)。3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科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及由专业康复师进行的认知训练,头皮针抽提法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头皮针抽提疗法;头皮针捻转法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头皮针捻转疗法;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后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成套测试(LOTCA)对3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头皮针抽提组、头皮针捻转组的LOTCA评分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且头皮针抽提组疗效优于头皮针捻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抽提法或捻转法结合认知训练能明显改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且给予头皮针抽提法的患者效果优于头皮针捻转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与认知训练结合治疗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脑卒中后出现认知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行醒脑开窍针与认知障碍训练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认知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NC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评分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开窍针法与认知训练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认知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头针长时间留针法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认知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头针留针法(百会、四神聪)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对认知功能的改善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长时间留针法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平台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属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范畴[1],一般以认知速度减慢、记忆障碍和思维障碍为主要表现。成为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的重要因素[2]。将传统针灸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结合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3]。本研究采用头皮针留针法结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眼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1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眼针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定患者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LOT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MMSE评分、各项LOTCA评分、总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MMSE评分、注意力、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LOTCA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定向、知觉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眼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耳穴埋针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单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埋针治疗,针刺治疗每天1次,耳穴埋针每3天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洛文斯顿(LOTCA)认知成套测验报告各项目评分及总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OTCA认知成套测验报告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LOTCA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除注意与集中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方案基础上,耳穴埋针联合针刺与单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均疗效确切,耳穴埋针联合针刺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早期头皮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急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神经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头皮针治疗,连续治疗8周为1个疗程,评价2组患者认知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P300潜伏期、波幅值及简式LOTCA认知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治疗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9.026,P=0.037)。结论早期头皮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康复有积极影响,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康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头穴丛刺组、针康组(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功能训练组),每组各30例。康复组采用认知功能训练法、头穴丛刺组采用于氏头穴丛刺法针刺治疗、针康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功能训练法,共治疗8周,比较3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针康组与康复组及头穴丛刺组的MoCA总评分有显著性差异( P<0.05),康复组和头穴丛刺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针康组中,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定向力方面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针康法能较好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且效果优于单纯的认知功能训练与单纯头穴丛刺组。  相似文献   

12.
何民鹏 《新中医》2014,46(4):183-185
目的:观察多种针灸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多种针灸手法(头部电针、体针、梅花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针刺治疗;2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2组治疗70天。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种针灸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8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颅压控制、稳定血压、吸氧、控制水电解质平衡、药物治疗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29例)、腹针组(28例)及腹针+康复组(29例),分别给予定时饮水计划、触发反射排尿、物理治疗等康复训练、腹针疗法及两者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残余尿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腹针+康复组总有效率高于康复组和腹针组(P〈0.05),症状积分及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残余尿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采用针药结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95%,对照组为5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疗程满2个月后将两组治疗前后BI指数和FMA积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I指数和FMA积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这两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头针、项针带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均进行针刺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头项针与康复训练同步进行,对照组头项针与康复训练不同步实施。治疗前后检验洼田氏饮水试验结果。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55%与86.44%,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项针带针康复训练可更为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吞咽功能,其疗效优于针刺、康复训练分步进行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阴阳调整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下肢痉挛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寻找脑卒中后改善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取阴阳调整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普通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前后评定两组下肢肌张力疗效、肌张力改善值及FIM运动功能。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评分疗效比较,试验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Ashworth评分改善值、FIM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阴阳调整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改善中风下肢痉挛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普通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观察头项针结合舌针对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卒中合并构音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构音障碍训练基础上,采用头项针结合舌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构音障碍训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言语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项针结合舌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言语障碍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言语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三补三泻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录的218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另外,观察组109例患者采取三补三泻针刺法治疗,而对照组109例采取传统的针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O.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采取三补三泻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