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和肠化生为主要病理特点 ,可伴发不典型增生。而不典型增生极有可能是胃癌的癌前病变。笔者自 1999年以来 ,应用自拟方安胃汤加减治疗本病 30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0例均经胃镜检查 ,符合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胃镜病检中 ,肠化 12例 ,无肠化 18例 ,肠化均为小肠化生。患者均有胃脘胀满疼痛、嗳气、食欲减退、嘈杂等症状。其中男13例 ,女 17例 ;年龄在 30岁以下者 2例 ,30~ 5 0岁者 11例 ,5 0岁以上者 17例 ;病程最短者 1个月 ,最长者 2 0年 ;HP阳性者 11例 ,阴性者 19例。中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以三合平胃汤(丹参、檀香、砂仁、良姜、台乌、百合等)加减治疗,并进行胃镜检查,观察胃粘膜病变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情况。结果:6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胃粘膜病变、HP清除情况均有显著改善,提示:本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既可减轻症状,又能改善胃粘膜病变。  相似文献   

3.
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 ,笔者以自拟养胃汤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共 96例 ,均经纤维胃镜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其中 ,男性 5 8例 ,女性 38例 ;年龄为 2 0~ 70岁 ,平均 4 0 .3岁 ,病程 10月~ 2 1年 ,平均 9.6年。其中胃粘膜萎缩轻度 4 6例 ,中度 39例 ,重度 11例 ,幽门杆菌 (HP)阳性者 88例。诊断标准 本组诊断标准参照 1982年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重庆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类分类 ,纤维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参照国家中…  相似文献   

4.
疏肝益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胃,与胃粘膜接触后而产生的病变。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有大量的胆汁,故又称胆汁返流性胃炎。近4年来,自拟疏肝益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采用西药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材料总结于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选择标准:①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胃院部疼痛,饱胀,烧灼感等症状;②胃镜检查:胆汁返流入胃,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③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粘膜慢性炎症。1.2一般情况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9~58岁,病程:6个…  相似文献   

5.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胆汁反流入胃,导致胃粘膜受损引起的炎症。笔者以胃苏冲剂治疗,获得了与吗叮啉等同样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2例均经胃镜及胃粘膜活检确诊,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22~74岁;病程...  相似文献   

6.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地流入胃引起的胃粘膜炎症,本病例属于中医学的“痞证”,“胃脘病、呕吐、嘈杂”范畴。随着胃镜的广泛应用,本病的检出更易更准确。国内资料显示胆汁反流性胃炎约占胃炎的24.2%,胆汁反流入胃与胃粘膜异型增生粘膜恶变显著相关,故积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重要意义。笔者用旋复代赭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同期设21例口服吗丁啉法作对照,结果治疗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 1 988~ 1 998年采用半夏泻心汤辨证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 1 66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自 1 988年以来经胃镜检查确诊为 CAG的2 2 2例病人随机分为半夏泻心汤组和西药组。半夏泻心汤组 1 66例中 ,男 1 0 3例 ,女 63例 ;年龄 2 5~ 66岁 ;病程 1~ 2 6年。伴肠上皮化生者82例 ,合并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 3 3例 ,十二指肠球炎 1 2例 ,胃粘膜分离出 HP76例。西药组5 6例中 ,男 3 8例 ,女 1 8例 ;年龄 2 6~ 66岁 ;病程 1~ 2 8年 ;伴肠上皮化生者 2 8例 ,合并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 1 6例 ,十二指肠球炎 5例 …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胆胃清解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胆胃清解汤加减,对照组口服西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胃镜下胃粘膜征象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改善、临床疗效、胃镜下胃粘膜征象的变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胃清解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彝汉族胃ca患者体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胃ca发生率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统计对比2009年7月-2011年8月在本院行胃镜及C14呼气试验阳性者.结果:彝族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胃ca发生率高于汉族.结论:胃ca发生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饮食习惯环境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HP)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是引起胃肠道多种疾病的感染因素.1994年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为HP为一级致癌物[1],为胃癌等一类致癌原[2].有学者提出胃ca发生机制的模型:HP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ca.目前已初步认定,HP是胃ca发生的启动因子之一[3].  相似文献   

10.
1992年3月~1993年10月,我院对经内镜确诊的慢性活动性胃炎,尤其是胃窦胃炎(浅表性、糜烂性、出血性、返流性),在距幽门5cm充血胃粘膜处活检后直接涂片,固定后行革兰氏染色查幽门螺旋杆菌(HP),对阳性者121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1例和西医常规治疗组40例,治疗1疗程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复查胃镜及HP,经疗效比较,治疗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近 5年来运用健脾活血法治疗脾虚淤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68例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8例 ,均经纤维胃镜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以上 ,并病理活检确诊。其中男 37例 ,女 31例 ;年龄 2 6~ 35岁 2 1例 ,36~ 5 0岁 33例 ,5 1~ 66岁1 4例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9年 ;萎缩病变在胃窦者2 7例 ,在胃体者 4例 ,胃窦和胃体均有病变者 37例 ;其中 1 3例伴有肠腺化生 ,全部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粘膜炎症。胃脘隐痛 ,便溏腹胀 ,舌淡边有齿痕并带有淤点 ,苔白微腻 ,脉细而弦涩。胃镜示胃粘膜苍白或红白相间 ,外观薄而能透见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黄色瘤(脂质岛)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2012年胃黏膜活检资料,并对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胃黄色瘤的30例病例进行病理分析。结果:3 293例胃黏膜活检患者中胃黄色瘤检出30例,检出率为0.9%,病变位于胃窦部20例(66.7%);伴发浅表性胃炎2例(6.7%),萎缩性胃炎者28例(93.3%),伴发肠上皮化生者7例(23.3%),幽门螺杆菌阳性者4例(13.3%),非典型增生者5例(16.7%)。结论:胃黄色瘤好发于老年人,可能是年龄增长、慢性炎症刺激、萎缩、原发或继发性血脂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胃黏膜的炎症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锦芳  周媛 《光明中医》2010,25(3):437-438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湿热蕴脾证患者胃黏膜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水平,分析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粘膜病理免疫的影响,探讨湿热蕴脾证胃黏膜免疫特点。方法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湿热蕴脾证30例、肝胃不和证30例,进行对照研究。所有受试者均行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病变情况;取胃黏膜组织原代培养法获取上清液,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TNF-α、IL-1β、sIgA分泌水平;取胃窦部粘膜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HP染色检测HP。结果湿热蕴脾证组胃黏膜TNF-α、IL-1β、sIgA分泌水平显著增高,与肝胃不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P阳性者的胃黏膜TNF-α、IL-1β、sIgA分泌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者(P0.05);胃镜下见,湿热蕴脾证组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呈颗粒状改变,胃黏膜萎缩程度、胃黏膜肠化程度均明显高于肝胃不和证组(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湿热蕴脾证胃黏膜免疫活跃,且受HP感染影响;TNF-α、IL-1β可作为反映细胞免疫激活程度的指标,与sIgA一起反映胃黏膜免疫功能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6 0例中 ,男 35例 ,女 2 5例 ;年龄最小者 16岁 ,年龄最大者 6 5岁 ,平均 34 5岁 ;病史最长者 10年 ,最短者 6个月。患者均有胃脘痛症状 ,伴有HBsAg阳性者 8例。胃镜及HP检查 :慢性胃炎 4 0例 ,合并十二指肠炎 17例 ,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粘膜改变 3例 ,HP阳性 31例。排  相似文献   

15.
疏肝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4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勃 《吉林中医药》2006,26(1):21-21
1临床资料41例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63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6月,平均5·1年。41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证实为慢性胃炎,其中属浅表性胃炎18例,萎缩性胃炎23例,HP阳性者24例。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脘胀痛,痛无定处,痞满不适,食后尤甚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1999年10月~2005年10月门诊共治疗慢性胃炎5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诊断标准:根据胃镜的肉眼观察与胃黏膜活检及病理确诊为慢性胃炎者。治疗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38.6岁;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8例,萎缩性胃炎10例,两者兼有的18例;HP阳性者32例。对照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38.3岁;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5例,萎缩性胃炎8例,两者兼有的19例;HP阳性者31例。两组患者均无青霉素过敏史。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治疗方法一般治疗:两组患者均嘱其规律饮…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近年来笔者自拟温中健脾汤治疗 12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2 0例中住院 4 4例 ,门诊 76例 ;男 50例 ,女 70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66岁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2 0年。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饱胀、纳差、恶心、嗳气、返酸等症状 ,经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 70例 ,胆汁返酸性胃炎 2 0例 ,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 12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8例 ,慢性胃炎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 6例 ,合并胃下垂 4例。2 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疏肝清热法治疗慢性胃炎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嗣堇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12):515-515
笔者近年来 ,采用疏肝清热法治疗慢性胃炎属肝胃郁热型者 80例 ,收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所观察的 80例中 ,男 57例 ,女 2 3例 ;年龄在 2 6~ 64岁间 ,平均 43岁 ;病程 1~ 3 0年不等。所有病例均经纤维胃镜及胃粘膜活检病理确诊 ,其中慢性活动性浅表性胃炎 40例 ,病理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 40例。伴糜烂 1 8例 ,伴胆汁返流 1 5例 ,伴消化性溃疡 2 2例 ,伴轻、中、重度肠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45例。 HP阳性 55例。单纯慢性轻度浅表性胃炎不伴糜烂、胆汁返流、溃疡、萎缩、肠化等者 ,因复查胃镜意义不大 ,故不列入本组病例中。中…  相似文献   

19.
自拟清胃散结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有效方药。方法:将53例慢性糜烂性胃炎分为2组,治疗组31例,自拟清胃散结汤治疗,对照组22例,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者用三联疗法,HP清除治疗后以雷尼替丁加吗丁啉治疗,HP阴性者,用雷尼替丁加吗丁淋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照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有效率为63.6%,2组有效率比较明显差异,P<0.05,但2组HP清除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清胃散结汤具清胃化湿,祛痰通瘀,散结治疣以祛邪,健脾护膜以扶正之功。  相似文献   

20.
香连丸加味合耳压穴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忠军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45-1145
目的:观察香连丸配合耳压穴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用香连丸加味配合耳压穴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4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临床表现及胃镜征象的疗效观察。结果: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改善症状快。结论:香连丸配合耳压穴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可促进胃功能和蠕动度,消除胆汁蓄积,保护胃粘膜,使充血水肿,糜烂性炎症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