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杨坤  余达  王玉兴 《光明中医》2009,24(7):1227-1228
目前,在评介<难经>时,多认为它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其内容十分丰富,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由于<难经>的内容取材于东汉以前的古典医经,保存了一些已亡佚医籍的内容,与<黄帝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笔者经过对<难经>内容的初步分析,从书名、编排体例、问答语气、内容、作者等几方面考证,结果认为<难经>是一部有关医学知识并可用于考核学生和医师掌握医学理论水平的问答题集.  相似文献   

2.
16 合欢花与合欢皮 合欢花为豆科植物合欢的干燥花序,合欢皮则是该植物的干燥树皮.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以合欢皮为正品,属养心安神药,其功能为解郁安神,活血消肿,除用于失眠外,还可用于跌打骨折的血瘀肿痛和肺痈及疮痈肿毒;合欢花则列为附药,只有解郁安神之功.<药典>则把花、皮分列,两者功用与<中药学>教材均相同.  相似文献   

3.
<内经>和<中藏经>中对言语和语言异常的记载散见于各篇.在言语和语言异常的描述方式上,<内经>较<中藏经>多样化.在临床价值上,言语和语言异常在<中藏经>中较少被用于指导临床诊断治疗,而在<内经>中应用较多,如用于阐明体质人格和临床误治等.  相似文献   

4.
王建康 《中医研究》2005,18(9):11-11
现行高校统编教材<中药学>谓杏仁性味苦、微温;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和肠燥便秘.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杏仁的运用较其广泛,笔者将其整理归纳为以下7种功用.  相似文献   

5.
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属于中医治疗八法中的消法,临床上用于血瘀证.瘀血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个致病因素,其含义较广泛,如<说文解字>指出:"瘀,积血也";<黄帝内经>说:"寒独留,则血凝,凝则脉不通";<血证论>说:"离经之血为瘀血";<证治准绳>说:"污秽之血为瘀血";<医林改错>还有"久病入络即瘀血"等等.  相似文献   

6.
刘斌  董福慧 《北京中医药》2009,28(12):943-945
"谿谷属骨"记载于<黄帝内经>,该书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谿谷是<黄帝内经>中的一个重要的解剖学概念,在论及骨痹、骨痿、骨蚀、骨疽、痹厥等骨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时,均有提及这一概念.同时,谿谷也是络脉交会的关键部位,在针刺治疗骨病时是用于调节气血循行的必要的穴位.因此,谿谷是<黄帝内经>骨相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结构,其表现在正常情况下是络脉气血交会的场所,病变时是邪气留居的部位,在治疗中是针刺补正祛邪的取穴所在."谿谷属骨"理论广泛地参与了<黄帝内经>关于骨病的讨论.是该书用于阐发骨病因机证治的核心,因此在中医骨伤科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是值得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7.
<方剂学>教材中的消风散,出自<外科正宗>,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属于风热或风湿所致的皮肤病.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和剂局方>消风散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疗效颇佳,例举两案说明,今后应从实验研究的角度出发,探讨<和剂局方>消风散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古代本草对葛根的品种早有论述,<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本草纲目>列入草部蔓草类,李时珍曰:"葛有野生,有家种,其蔓延长,取治可做纟希纟谷.其根外紫内白,长者七八尺.其叶有三尖,如枫叶而长.面青背淡,其花成穗,累累相缀,红紫色.其荚如小黄豆荚,亦有毛.其子绿色,扁扁如盐梅子核,生嚼腥气,八九月采之,<本经>所谓葛谷是也."葛根有升阳发表、生津止渴之功.<伤寒论>"葛根汤",就是以葛根与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等配伍,可以发表解肌,用于表证而有项背强之证.市售葛根,品种并不单纯,一般有如下数种.  相似文献   

9.
牡丹皮,又名粉丹皮(<中药手册>)、牡丹根皮(<本草纲目>)、牡丹(<神农本草经>),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其主要含牡丹皮酚、挥发油等有效成分.味苦辛,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之吐血、衄血、发斑、发疹;温热病后期之夜热早凉及阴虚内热;血瘀经闭、痛经,以及热郁肠痈、痈肿疮毒等症.是临床常用有效中药之一.其汤剂质量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试述防己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防己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1]为了避免防己品种的混淆使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规定以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根为防己的正品,其功能为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另将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根命名为广防己,以示与粉防己的区别,其功能为祛风止痛,清热利水.用于湿热身痛,风湿痹痛,下肢水肿,小便不利.  相似文献   

11.
俞慎初教授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福建省五大名老中医之一.其一生撰著医籍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学术造诣深厚.其主编了<新编中药学>、<中国医学简史>、<中草药作物学>、<新校注长沙方歌括>、<中国药学史纲>、<虫类药物临床应用>等诸多医学书籍,至今仍指导教学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大黄-黄连药对为中药清热泻火解毒的代表药对之一,其源于张仲景<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汉代以后该药对临床常用于上中下焦热盛之证,两药经常以不同的剂量和炮制品配伍使用,历代所用方剂如<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金匮要略>三黄泻心汤(均为大黄2两:黄连1两),<千金翼方>三黄汤(大黄3两:黄连3两),<外台秘要>三黄汤(大黄1两:黄连1两),<寿世保元>清咽抑火汤(大黄1钱:黄连1钱),<张氏医通>清心散(大黄酒浸2两:黄连1两),<保命集>芍药汤(大黄3钱:黄连半两),<中国药典>小儿化毒散(大黄80克:黄连40克)、当归龙荟丸(大黄酒炒50克:黄连100克)等.由此可以看出,历代方剂中大黄-黄连药对配伍应用的常用配比为大黄2:黄连1和大黄1:黄连1,也有部分方剂大黄剂量低于黄连.一般用于泻热通便的方剂,大黄的剂量大多高于黄连;而用于清热泻火的方剂,则大黄剂量多等于或小于黄连.  相似文献   

13.
仲景方用于心律失常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失常,属于中医的"惊悸"、"怔忡"、"眩晕"、"胸痹"的范畴.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以惊悸为病名,<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小建中汤、小柴胡汤、炙甘草汤等是治疗心悸的重要方剂,至今在临床广泛运用,现就仲景方用于心律失常治验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后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科的重要基础.然而,多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一直存在内容抽象深奥,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肠舒片由固公果根加水煎煮浓缩成的稠膏与适宜药用辅料制成的剂型,其主成分为鞣质,用于大肠湿热蕴结所致的肠炎、痢疾.肠舒片质量标准收载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中成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部分内科脾胃分册)[1],其含量测定是<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2]附录中鞣质含量测定法,该方法费时,检验周期长,受皮粉质量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王肯堂(约1552~1613),字字泰,号损庵、念西居士、郁冈斋主,是明代一位阅历多、学识广的学问家、医学家.其撰述涉及多方面,包括<律例笔释>、<(尚书)要旨>、<(论语)义府>、<五经义府>、<(洗冤录)笺释>、<六科证治准绳>、<医论>、<医镜>、<医辨>、<郁冈斋笔尘>、<古今医统正脉全书>等,诚为著作等身.兹略陈医事五则于后.  相似文献   

17.
韩国的传统药物主要是以从我国流传过去的<东医宝鉴>、<乡药集成方>和<医方类聚>中的处方为基础,所以韩国的传统药物与我国的中药几乎相同.不过,近年来,韩国药学界接受西方的化学方法进行对传统药物进一步开发,韩国制药公司已经从药用植物提取物的单一成分或复合成分制成各种食品和药品.如"Wonbi-D"是来源于人参主要提取物制备的补充能力的饮料;"Youngbi-Chon"是从灵芝主要提取物制备的补充能量的饮料;"Gingkomin"是从银杏叶中主要提取物制备的用于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从药用动物获得的提取物,如"YONGSIM"是从蚯蚓的主要提取物制备的用于治疗血液凝结的药物;动植物的混合物,如"牛黄清心丸",是用于治疗动脉硬化、心动过速、心绞痛、高血压、急性昏迷等的第一辅助药物,它是由牛黄、山药、人参等制备的.大多数韩国人已经对使用古老的东方医学文献如<东医宝鉴>、<乡药集成方>、<医方类聚>中的处方和开发用于预防和/或治疗人体疾病的食品和药品感兴趣,他们也对口头流传的传统民间方剂感兴趣.可以说,韩国的中药市场已经逐渐形成,并且韩国还将中药出口到南亚(越南、香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和其它国家.这表明,韩国逐渐成为与我国争夺东南亚市场的有力竞争对手之一.  相似文献   

18.
附子增效减毒配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林平  徐宗佩 《中成药》2005,27(7):820-822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adi Debx的子根加工品.附子性辛、甘,大热,有毒,具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亡阳虚脱及阳虚诸证,其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医家用之均精研其不同配伍,或解其毒,或增其效.如<食疗本草>有云:"黑豆煮食之,杀乌头、附子毒."<本草经集注>云:"俗方每用附子,须甘草、人参、生姜相配者,正制其毒故也."本文将就附子用药的增效减毒配伍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隔山消的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隔山消为白族、彝族民间习用草药,原植物为牦牛儿苗科老鹳草属植物Geranium Strictipes R. Kunth,药用其根,该药在<大理中药资源志>、<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书籍中均有收载.该药民间用于治疗厌食、肠炎、红白痢疾、消化不良等病症[1].有报道其化学成分有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鞣花酸等[2],而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未见报道.为了探讨隔山消在民间治疗肠炎、红白痢疾的药理作用基础,我们对隔山消的体内外抗菌作用作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医诊断学>是继<中医基础学>之后的一门重要课程,既是对<中医基础学>的深化,也是对<中医基础学>的运用,是关于运用中基理论,研究诊察疾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科学,其介于中基和中医临床各科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其教学既要涉及理论分析,又要涉及到对临床疾病诊断手段的讲解和应用.因此,<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方法.现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