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林宁 《中医研究》2007,20(1):52-53
详述三甲散的出处、组成、方义以及其主治病证“主客交”的含义;结合中医经典探讨其理论渊源以及清代温病学家对该方应用的发挥;简要总结该方的现代临床研究应用状况;试为该方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妇科血证是中医妇科临床上的常见病证,海派中医妇科,流派荟萃,名医辈出。各流派名家诊治妇科出血证同中有异,颇有特色,本文从海派中医妇科各著名流派或医家诊治妇科血证的治法、验方和药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名医类案》治疗内伤湿热病证用药规律。方法:将《名医类案》中所载内伤湿热病证医案进行规范处理后,将处方药物录入软件,统计《名医类案》中治疗湿热证的常用药物频次、常用药物组合以及核心处方等,挖掘其中规律。结果:共筛选出医案69则,涉及疾病44种,药物118味,药物中归脾经药物最多,性味以寒/温、苦/甘/辛为主,核心药组8个,经熵聚类挖掘新方6首。结论:《名医类案》收载医案中治疗内伤湿热病证用药以健脾运湿为主,祛风、利水、清热为辅,兼以和胃助运、活血通脉,可为现代临床治疗内伤湿热病证处方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古代医书中所记载的诸多经典方剂进行梳理发现,方中药物剂量的变化对方剂功效、主治病证有影响,方剂整体剂量与主治病证之间也存在着关联关系。借助于古代名家用方、名方治病的经验,为现代中医工作者提供遣药组方中"药-量-方"构成的基本范式和可以借鉴的思路与方法,同时也为现今中医临床科学、合理地把握剂量变化以达到疗效最优化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温胆汤及其类方治疗情志病证治疗规律。方法:检索1984年1月~2014年12月温胆汤及其类方,治疗以神志症状为主的情志病证临床文献,提取治法、方药等信息,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并结合中医学理论,对结果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结果:温胆汤及其类方治疗情志病证以化痰法为主;药物分类以化痰药为主;药物四性以温性药物为主;药物五味以甘味为主;药物归经以脾经为主;单味药物以半夏使用频次最高。结论:温胆汤及其类方治疗情志病证的治法与方药使用具有一定的规律与特点,与相关研究中的病机规律相契合,体现了中医辨证与论治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临床上具有易误诊、误治及易复发的特点。病证结合理念起于秦汉,繁荣于近现代。随着病证结合思想的深入,我们提出辨病为先,明确诊断;辨证为主,个性化治疗;病证结合,指导预后。本研究主要从中医认识、辨病与辨证、判断预后等方面来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证结合思路,以期提高临床疗效和指导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7.
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2619,国内统一刊号:CN 13-1067/R。辟有名老中医经验、论著、临床报道、经验交流、方药运用、中西医结合、针灸按摩、男性病证治、眼病证治、新药临床、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医史文献研究、燕赵名医精粹、学术探讨、护理与健康教育、验方撷菁、综述、现代医药、中医教育、医院与科研管理、名医名科名院等栏目。大16开本,160页,  相似文献   

8.
黄洁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0):608-609
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人民医院黄海龙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工作近40年,学验俱丰.对于疑难杂症,擅用经方,尤善引近现代名医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心得,治多奇中.现择其验案一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献分会主办、福州吴熙中医妇科医院协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全国中医药文献学术研讨会,定于2003年10月下旬在福州市召开。 征文内容:1.中医药典籍文献专题研究;2.现代中医文献研究;3.古今名医学术思想、学术流派研究以及临床诊疗经验介绍;4.巾医文献结合临床各科病证诊疗的研究;5.古方临证经验或自制新方的临床报导;6.中医医案、医话研究;7.中医药文献信息库与数字化等专题研究;8.中医古籍考证及书证。  相似文献   

10.
海派中医流派纷呈,名医云集,各学术流派在不同层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理论,为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实践提供了宝贵财富。其中,各流派医家对心悸病证的认识不断深入,各自总结及阐述了心悸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方药,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故通过探析海派中医医家诊治心悸病证的学术思想,以促进海派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期待更多的学者从不同层面关注、发掘和整理海派中医各医家存留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是中医药的财富和发展的源泉,作者结合自身学习及工作的体会,为了更好的继承总结名老中医经验,对比分析了传统师承与基于现代技术的专家挖掘两种方法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的优缺点,分析归纳了传统师承方法对继承老中医学术思想特色的优势和专家挖掘方法对提炼老中医临证经验和分析复杂临床数据的优势,提出研究型继承方法是当代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的重要方法。研究型继承是传统继承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名老中医既是医学卫生事业一线的战士,也是培养优秀中医人才的良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也要面向现代化,进行必要的改革,其中提高中医本科教育水平迫在眉睫。本文主要讨论名老中医对现代中医本科教育的推动作用以及浅谈如何促进名老中医推动现代中医本科教育。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提高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临床与科研水平,规范中医药在高血压中的运用,受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托,以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与方证辨证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循证医学理念,通过对历代文献的系统梳理,尤其是近30年来高血压文献的回顾分析,深入挖掘名老中医经验,先后开展数次专家咨询,对高血压的关键病机、证候特点、经典名方辨证用药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讨论并制定高血压中医诊疗专家共识。该共识供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4.
当代医学发展面临着“重技术、轻人文”的困境,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医学人文素养培训不足、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除此之外,当代中医临床教育中还面临着中医特色缺失的窘境。叙事医学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医学教育中已经有所应用。而传统中医学中含有丰富叙事元素和人文精神。在现代中医临床教育中积极引入叙事医学元素,并从传统中医典籍和医案当中寻求叙事启发,对于提高医学生乃至临床医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回归传统医学的温度、改善医患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西医院校附属医院中医规培带教是全科医生必须完成的临床带教,如何科学有效,教学相长地完成这一任务,方法学至关重要,在长期规培带教实践中,基于传统教学模式下介入以中医诊疗难点为基础的教学(PBL)+以中医经典治疗案例为引导的教学(CBL)模式,能够更好地训练规培医生的临床中医思维能力,把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实践应用;培养规培医生发现中医问题、分析中医疗效和解决中医治疗难点的能力;锻炼临床综合思维应变能力,对于构建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框架,激发规培医生的中医临床兴趣培养和技能的提升等均具有很大作用。在现代医院中运用三法联合教学进行中医规培带教,能够提高规培医生全科思维,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临床全科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临床上很多中药单体或者成分复方的使用正在远离中医理论的指导,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阐明中药方药机制的研究没有与中医理论结合起来。本文借鉴中医学对智力的认识,以益智健脑类方药对智能障碍类疾病的防治研究成果为依据,对益智健脑方药的中医机制研究思路进行梳理和探讨,认为从改善脑供血角度探讨养心方药益智的机制,从改善物质代谢和保护脑血管的角度探讨健脾方药益智的机制,从改善脑的自身功能的角度探讨补肾方药益智的机制,有利于阐明益智健脑方药中医机制,为这类新药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加速中医药方药现代化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是延续中医药事业的根本途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中医药发展中至关重要,其传承模式也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多元化。然而,大量隐性知识存在于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极大地增加了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的难度。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在现代医学诊疗中已有了初步应用,它可以拓展人类局限的数据存储和计算分析能力。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中医传承模式,可以深度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本文主要介绍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现状,探讨并展望人工智能在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中的应用以及前景。  相似文献   

18.
开展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从鲜活的临床经验中吸取营养,丰富发展中医药学,是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培养造新一代名医、提高中医临床服务水平的重大举措。本文从定位、目标、方法3个方面强调了研究型继承与一般师承的不同,并在总结"十五""十一五"名老中医传承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深入研究的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是传承中医防治疾病方法和手段的核心内容.从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进程两个方面入手,总结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相关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的用药经验传承方法与计算机辅助的数据挖掘方法相结合将是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和创新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仍需重视传统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方法,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加以总结和传承;另一方面,创新相应的快捷、方便、实用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尤为重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将已有挖掘分析方法加以集成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为中医组方用药经验的传承提供了便利的有效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兴臣教授为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专家。自疫情发生以来,始终战斗在抗疫第一线,对新冠肺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本病中医病因病机潜心做出文献梳理,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认为新冠肺炎为新冠病毒在伏气、时气的共同作用下致病,伏气是最重要的疫病致病因素,伏气、时气均与中医气化理论密切相关,而体质强弱决定本病的预后转归。故本文主要从伏气、时气、正气三个方面分析新冠肺炎中医病因病机,以期为中医瘟疫病的预测与防治、减少危重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