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溶栓治疗和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没有明显的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上升,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上升,对照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助于改善患者各项心脏超声指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对改善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衡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治疗的76例具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指征的高龄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为保守治疗,观察组使用急诊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Vd)、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出院时纽约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6MWT)、院内死亡率、30 d内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亚组分析中,发病6 h内开通血管组各预后指标优于发病6 h以上开通血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龄ACS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延迟急诊介入治疗抵消急诊介入的获益,显示出老龄ACS患者对急诊介入时间的严重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补肾活血汤联合常规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气活血汤治疗。治疗5 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l(sICAM-1)水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s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常规抗凝能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sICAM-1水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刘丽兰  屠肖肖 《新中医》2016,48(10):24-26
目的:观察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手术前后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前给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左室功能[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 Tn T)的浓度变化,统计2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2组PCI术前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时,2组LVDD、LVESD及LVEF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DD、LVESD值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2组BNP、CK-MB及c Tn T浓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术后7天,2组BNP、CK-MB及c Tn T浓度均较治疗前与术后1天下降(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CI术前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可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保护受损心肌组织,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对阳春市人民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双盲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超声心电图检测、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7 d与治疗6个月超声电动图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 d与治疗6个月超声心电图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超声心电图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分别为75.00%和2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林州市人民 医院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 对照组行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则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水平、不同时间段血浆脑 钠肽(BNP)水平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 结果: 治疗前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后 2 d 血浆 BN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3 d、7 d 血浆 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6.67 % 低于对照组的 2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状况,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0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PCI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冠脉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左室射血分数、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在给予治疗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水平、左室射血分数、TMP和TIMI血流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脉再通率(98.03%)与对照组(96.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小板水平、左室射血分数、TMP和TIMI血流分级。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分析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行即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3 月期间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 70 例高龄 AMI 患者,依据行 PCI 的时间分为对照组 33 例 与观察组 37 例。对照组行择期 PCI,观察组行即时 PCI,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 30 d、6 个月超声指标〔左室射血 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 及不良事件(死亡、心绞痛、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结果:观察组 LVEF 治疗后 30 d、6 个月 均高于对照组,LVEDD、LVESV 及 LVEDV 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治疗后 30 d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0.81 %, 低于对照组的 21.2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 6 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6.22 %,低于对照 组的 39.3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高龄急性 AMI 患者采用即时 PCI 治疗,可明显改善心肌血 流循环,改善其心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成功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早期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冠状动脉再通,并能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AMI患者66例,采取对照分析方法,对照组(n=33)给予血栓抽吸导管下行PCI手术方案,观察组(n=33)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DD、LVESD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3级血流占比、ST段回落50%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梗死相关血管(IRA)无复流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AMI患者采取PCI术中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实验室标志物、血栓积分等临床指标,对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经皮延迟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患者在发病5~10d行经皮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6个月期间心血管事件(MACE)和心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3例发生梗死后心绞痛,2例发生再梗死,总事件发生率为13.16%(5/38);对照组7例发生梗死后心绞痛,4例发生再梗死,1例死亡,总事件发生率为31.58%(12/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皮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可以减少AMI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早期运用替罗非班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心脏功能,降低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支血管病变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广东同江医院接受治疗的多支血管病变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对梗死相关血管进行PCI治疗,观察组行择期完全PCI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顽固性心绞痛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1.84%、4.08%、2.04%,而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69.39%、18.37%、20.4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多支血管病变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择期完全PCI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降低再梗死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显著作用,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左室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PCI术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左心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联合PCI术治疗心肌梗死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急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急诊治疗的265例急性N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溶栓治疗,观察组使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再灌注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个月内再梗死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NSTEMI采用急诊PCI治疗的效果更好,再灌注成功率高,心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有助于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介入治疗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与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越早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越有利,效果越明显,也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应用比伐卢定的作用及疗效。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22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急诊PCI术中应用比伐卢定抗凝)与对照组(急诊PCI术中应用普通肝素抗凝),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EF、E/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0 d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应用比伐卢定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和血管内炎性反应,降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应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信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诊治的STEMI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行PCI治疗,根据术前是否使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进行分组:经予以术前常规给药者设为对照组(n=50),将加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者设为观察组(n=50),就两组患者PCI术前后心功能、机体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变化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在PCI术前加服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可发挥抗感染、心脏保护作用,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与分析急性前壁心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间窗差异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临邑县人民医院自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急性前壁心梗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介入治疗时间窗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发病后的3~12 h给予冠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发病≤3 h内给予冠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心绞痛、心室重构及心源性休克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相比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经(LVESD)均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3 h内给予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王洋 《新中医》2021,53(15):141-14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益气汤联合中医特色综合护理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活血化瘀益气汤联合中医特色综合护理进行治疗。分别记录2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50%、93.75%、3.75%,对照组分别为81.25%、82.50%、12.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益气汤联合中医特色综合护理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加快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