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80例2016年1月-2017年1月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按随机表分组。西医治疗组采用常规静脉滴注甘露醇缓解水肿的方法治疗;中医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方案(按摩、活血化瘀药物、中药贴敷)。比较两组患者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缓解率;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消失时间、肢体疼痛消失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患肢周径。结果:中医治疗组患者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缓解率比西医治疗组高,P 0.05;中医治疗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消失时间、肢体疼痛消失时间比西医治疗组短,P 0.05;中医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西医治疗组无显著差异,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P 0.05。干预前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患肢周径相似,P 0.05。干预后中医治疗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患肢周径低于西医治疗组,P 0.05。结论: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减轻肿胀,缓解患者痛苦,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骨创伤后期肢体肿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骨创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医治疗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药物治疗,而中医治疗组患者给予中医活血化瘀药物及手法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等。结果:中医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中医治疗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中医治疗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骨创伤后期肢体肿胀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医药物治疗,可有效减轻肿胀,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胫腓骨骨折早期肿胀应用消肿汤结合冰硝散外敷治疗的临床疗效与症状积分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应用消肿汤结合冰硝散外敷方案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肿胀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予西医药物方案,分析两组症状积分、症状改善时间、健患肢周径差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降低,研究组症状积分(0.91±0.24)分低于对照组的(1.53±0.74)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肿胀消失时间(6.35±1.13)d、疼痛改善时间(3.13±1.63)d、健患肢周径差(1.09±0.62)cm等临床疗效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消肿汤结合冰硝散外敷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肿胀,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术前消肿时间,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穆学敏 《光明中医》2016,(15):2197-2198
目的研究探讨活血化瘀汤联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产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取的168例骨伤后期产生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活血化瘀汤结合按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肿胀消除时间、患肢疼痛情况及患肢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肿胀消除时间、患肢疼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产生肢体肿胀,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减轻患肢的肿胀及疼痛、改善患肢的肢体功能,还可以缩短治疗时间,节省大量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5.
《光明中医》2021,36(4)
目的观察骨伤后期产生的肢体肿胀应用中医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3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医治疗组(150例)和西医治疗组(150例) 2组,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肢体肿胀消失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中医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43/150),高于西医治疗组的83.3%(125/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医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西医治疗组(P 0.05),肢体肿胀消失时间显著短于西医治疗组(P 0.05),治疗时间显著短于西医治疗组(P 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西医治疗组(P 0.05)。结论骨伤后期产生的肢体肿胀应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较西医治疗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患者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肿胀评分及肿胀消失时间予以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肿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患者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可加快患肢肿胀消退,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肢皮肤温度、肢体皮肤颜色及患健肢体周径差值变化.结果:①在治疗3天、7天、15天后治疗组比对照组平均健患肢周径差要小,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满意,并能消除患肢水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骨伤后肢体软组织的肿胀采用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并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我科共接诊92例骨伤后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6例,对其骨伤后软组织的肿胀采用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并联合服用中药汤剂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对照组46例,仅服用中药汤剂活血化瘀汤。活血化瘀汤口服,1剂/d,1~2次服用,疗程为2周。中医推拿按摩治疗,1次/d,每次20 min,疗程为1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指标包括:肢体肿胀程度的改善、肿胀完全消除时间、患肢的疼痛改善、疗程结束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4周后,2个组患肢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均较其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肢肿胀以及疼痛程度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胀完全消除时间,观察组为(34.3±4.6)d,对照组为(41.5±5.7)d,2个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评估,观察总有效率94.5%,对照组为73.4%,2个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按摩手法联合中药活血化瘀汤,可在更短时间内消除骨伤后期肢体软组织的肿胀,有效减轻患者患肢疼痛,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采取中医综合疗法的疗效进行探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骨外科收治的92例下肢骨折后期肿胀患者纳入观察研究中,依照临床治疗方法差异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研究组采用中医结合疗法,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肿胀消退时间为(4.67±1.03)d,短于对照组的(6.19±1.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为93.47%,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下肢骨折后期肿胀效果确切,可有效消退肿胀。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7,(2):237-238
目的:总结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治疗中尿激酶联合脉络疏通颗粒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确诊为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以接受含尿激酶的西药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含尿激酶的西药治疗联合脉络疏通颗粒者为治疗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入组时两组间患健肢胫骨粗隆下10cm及髌骨上15cm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1周后,治疗组胫骨粗隆下10cm及髌骨上15cm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间皮肤色红、患肢肿胀、患肢疼痛及筋脉硬索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1周后,治疗组皮肤色红、患肢肿胀、患肢疼痛及筋脉硬索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脉络疏通颗粒可有效的提高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与观察中药塌渍配合微波照射治疗四肢长干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78例四肢长干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联合微波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药塌渍配合微波照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肿胀消退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3 d、6 d的疼痛及肿胀程度、肢体周径。结果试验组的肿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疼痛及肿胀程度、肢体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及6 d试验组的疼痛及肿胀程度、肢体周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塌渍配合微波照射治疗四肢长干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的效果较好,在本类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药粉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采用抬高患肢、保持患肢制动、跟骨骨钉牵引以及骨折急性期冰敷患肢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红外线照射治疗,试验组给予大承气汤药粉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疗程为5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数字分级量表(NRS)评分、小腿周径肿胀比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肿胀度消退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NRS评分、小腿周径肿胀比均明显降低(P<0.01),且试验组对疼痛NRS评分和小腿周径肿胀比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5 d后,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1.4%(32/35),对照组为71.4%(25/35),组间比较,试验组的肿胀度消退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局部不适症状,中药外敷及红外线灯照射均未影响手术方案的施行,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 大承气汤药粉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能够减轻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其疗效优于单纯红外线照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热熨结合身痛逐瘀汤对股骨干骨折患者手术后肢体肿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熨结合身痛逐瘀汤,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下肢肿胀程度、患肢踝周径及小腿周径水平、运动功能评分(FMA)及疼痛评分(NRS)水平、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患肢踝周径、小腿周径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明显延长,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熨结合身痛逐瘀汤能有效减轻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程度,缓解疼痛,促进肢体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分析早期康复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于该院收治的108例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处理方案,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患肢周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患肢周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护理8周后,观察组骨折患者的患肢周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能够促进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伤科黄水对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术期肿胀消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围术期对照组常规给予制动休息、抬高患肢、洛索洛芬钠片止痛、甘露醇注射液脱水消肿等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伤科黄水外敷治疗。两组连续治疗7 d。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伤肢与健肢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3天开始呈上升趋势,但对照组上升程度更明显(P 0.05),治疗后第7天,两组患者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3、7天IL-6和TNF-α含量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积分、压痛积分、肿胀积分、瘀斑积分以及功能障碍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积分、压痛积分、肿胀积分、瘀斑积分以及功能障碍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5)。结论伤科黄水能改善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术期肢体肿胀,降低IL-6和TNF-α含量。  相似文献   

16.
王坚  潘浩  诸力  朱杭  刘晋闽 《新中医》2016,48(9):70-71
目的:观察骨伤后期肢体肿胀以中医按摩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方法:118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20%)250 m L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中医按摩结合口服活血止痛汤治疗。治疗1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74%,对照组70.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7天肢体肿胀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观察组肿胀消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天肢体疼痛均有明显的好转,2组各级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肢体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肢体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后期肢体肿胀采用中医按摩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疗效显著,明显缩短了肢体肿胀的消除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及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有效护理策略。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试验组26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消肿理疗法(CDT),试验组采用复方精油穴位按摩联合微波理疗和CDT的复合理疗方法,分别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8周,患侧手臂周径、中医症状积分及乳腺癌淋巴水肿症状体验指数(BCLE-SEI)等指标。结果干预后8周,2组患者患肢水肿程度均较干预后4周减轻(P<0.05),试验组减轻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试验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点中医症状积分得分、患肢BCLE-SEI得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得分、患肢BCLE-SEI得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组内比较,后一时间点得分均较前一时间点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精油穴位按摩联合微波理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干预更加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在DVT患者中的具体操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洛阳市中医院周围血管科2016年12月—2020年5月收治的DVT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抗凝、改善循环药物应用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干预,2组均治疗21 d,比较2组护理前后有效率、症状体征积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患者治疗后患肢皮温、皮色、肿胀、疼痛、Homans征、彩色超声多普勒变化总积分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 2组DVT患者治疗后患肢肿胀、疼痛2项评分均较前降低,观察组经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后患肢肿胀、疼痛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提高DVT患者有效率,显著降低DVT患者患肢肿胀及疼痛症状积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肿胀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87.5%,且研究组患者的肿胀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的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采用溶栓抗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当归四逆汤。观察两组综合疗效、小腿周径缩小情况、患肢肿胀消退时间和疼痛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小腿周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且患肢肿胀消退时间和疼痛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具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