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寒证为临床的基础证和常见证,多因外感寒邪或阳气不足所致。寒证有外寒、内寒之分,伤寒、中寒之别,亦有表里、虚实之类,临床可见表寒证、里寒证、实寒证、虚寒证。中医证的核心是“病机”,脉象是揭示病机最有力的工具,“辨脉论治”之说亦不为过。然寒证的主脉,教材中多言迟脉,亦可见紧脉、牢脉、微脉、弱脉等,笔者从文献出发,结合临床,认为寒证的脉象不仅限于此,数脉、弦脉、细脉、沉脉亦可主寒证,临证中应加以体会和辨识。  相似文献   

2.
温病迟脉析     
温病迟脉析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月辰一息三至,是谓迟脉。历代脉学专著皆言迟主寒证。如晋·王叔和《脉经》曰:“寸口脉迟,上焦有寒”;宋·崔紫虚《四言举要》曰:“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元·滑伯仁《诊家枢要》曰:“迟为阴盛阳亏之候,为寒,为不足”;...  相似文献   

3.
温病迟脉概要月辰庄泽澄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一息三至,是谓迟脉。历代脉学专著皆言迟主寒证。如晋·王叔和《脉经》曰:“寸口脉迟,上焦有寒”;宋·崔紫虚《四言举要》曰:“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元·滑伯仁《诊家枢要》曰:“迟为阴盛阳亏之候,为寒...  相似文献   

4.
凡一息五六至 ,谓之数脉 ,数脉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脉象。历代医学专著多认为数脉为热证主脉 ,如《脉经》曰 :“数者 ,腑也。数即有热”。《活人书》中曰“气血热则脉数。数者腑也 ,数则为热。”但在临床实践中 ,寒证出现数脉者也不少见。所谓寒证是指阳虚阴盛、机体机能活动衰减或感受寒邪 ,阴寒内盛所产生的证候。由于寒性收引 ,脉道拘急或寒困气机或阳虚鼓动乏力 ,寒证之脉多为紧脉或迟脉。但亦有一些会出现数脉。当然 ,要除外寒证化热或寒热错杂的情况。现将临床上常见的寒证数脉情况分述如下 :1 太阳伤寒证主要表现为恶寒 ,发热 ,无汗 ,…  相似文献   

5.
<正> 一息三至,是谓迟脉。历代脉学专著多言迟主寒证。如晋·王叔和《脉经》云:“寸口脉迟,上焦有寒”;元·滑伯仁的《诊家枢要》曰:“迟为阴盛阳亏之候,为寒,为不足”;明·李时珍《濒湖脉学》言:“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等。但就临床观察,温病过程中迟脉并非少见。所谓温病。是指以感受温邪为主因,以  相似文献   

6.
孙大志  秦志丰 《中医杂志》2003,44(2):155-156
“知常达变”在望、闻、问、切中显得尤为重要。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现以紧脉为例加以探讨。紧脉,脉数而弦急,其象来时劲急,按之长,左右弹指。举之若牵绳转索之状。主寒证,痛证。李时珍日:“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又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云:“胁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如脉"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医“如脉”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考证。“如脉”是被清代医家作为“假象脉”“疑似脉”而提出的一种概念。《内经》虽有类似“如脉”的表达,但内涵不同于后世所论“如脉”;《伤寒论》中虽无“如脉”之语,但其迟脉可见于热证并用大承气汤主治的学术思想,成为中医“如脉”学说的启蒙思想;明代张介宾最早系统阐述了脉象辨“真假”的问题;清代医家进一步研索,基本完成了中医“如脉”学说的构建,代表人物是郭治、林之瀚等人。“如脉”学说突破了《脉经》脉诊决策的思维模式,其所凸显注重“权变”的理念对临床“假象”脉病理本质的判断具有重要的启发性价值。  相似文献   

8.
涩脉新识     
涩脉新识金栋(河北省河间市中医院062450)何计清(河北省井陉县防疫站050300)涩脉,《中医诊断学》云:“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对此脉象之描述,过于文字化,可谓“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而且历代医家对涩脉之象认识不一。如《脉经》云:“涩脉细...  相似文献   

9.
临床实践中,经常见到"脉"与"症"看似不相一致的情况,为辨证论治增加了难度,因此"脉症不应"值得探讨。1脉症不应很多中医著作中对脉象主病的论述多采用某脉主某病、主某症或主某证的形式,基本上形成了脉象的系列和病症的系列对应关系。比如热证见数脉,寒证见迟脉等。但临床之中很多情况下脉与症不相符合,即"脉症不应"。张景岳在《景岳全书.脉神章》中详细阐述"脉症不应"的问题:"凡内出不足之证,忌见阳脉,如浮、洪、数、实之类是也;外入有余之病,忌见阴脉,如沉、细、微、弱  相似文献   

10.
<正> 脉象最早记载于《内经》,但零乱不周,直到东汉末年《伤寒论》问世,方被系统地运用于临床。《伤寒论》中关于迟脉的记载较多,辨证甚细,说理精当。现将其归纳如下,作一浅解。迟脉有阳虚、腑实之分迟脉主阳虚。这是因为阳分气虚,鼓脉不足,来去极迟,故为迟脉。如200条说:“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  相似文献   

11.
迟、数脉是根据脉象速率判断病性而性质相反的两种脉象,张仲景论之颇有特色。《金匮要略》全书共22篇,涉及迟、数脉的有16篇,计41条文。其中单论迟脉的条文有12条,意义在于多主寒证、常主虚证、可主瘀证、亦主热证;单论数脉的条文有23条,意义在于多主热证、常主虚证、亦主寒证;迟、数两脉兼见并论的条文有6条,见于疟病、胸痹、腹满、水气、消渴、疮疡病篇。意义在于阐释复杂病机、辨别寒热病性、鉴别多变证候、论述病发机理、分析虚实病因、指导诊断治疗。一脉主多病,意义深远,已远远超出了迟、数脉本身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数、迟二脉,不论在通常所说的二十七部脉、二十八部脉中,还是在三十部脉中,均被列为纲脉。临床上也经常见到数、迟脉,而且影响着临床医生的辨证诊断结果。因此,明辨其特征及临床意义则颇为重要。文章从数脉的临床意义(主热证、主寒证、主危证)、迟脉的临床意义(主寒证、主热证、主瘀证)以及辨数脉、迟脉的个体相对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提高临床辨证以及用药的准确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志枫  颜新 《江苏中医》2001,22(10):7-10
通过对晚清学者廖平“脉学”著作的考察和研究,认为廖平“脉学”思想尽管是以《内经》为价值取向,对《难经》倡导诊脉“独取寸口”的学说提出挑战而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他敢于对中医“脉学”经典著作“疑经辨伪”的精神和方法,反映出他谋求中医脉学创新、发展的愿望和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对推动中医脉学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寒证并非皆为迟脉、紧脉,不少情况下也可表现为数脉。主要见于阳虚,特别是心阳虚、亡阳的初中期,以及感受剧烈寒邪的初中期阶段。  相似文献   

15.
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卷子中有两部脉诀著作,其一为《七表八里三部脉》,其二为《青乌子脉诀》。两部脉诀均用七言歌诀文体编写而成。《七表八里三部脉》记载了“七表脉”、“八里脉”、寸关尺三部俱见脉。“七表脉”,指七种表脉在寸关尺三部出现所主疾病。“八里脉”,指八种里脉在寸关尺三部出现所主疾病。例如“七表脉”的“芤”脉,文中云:  相似文献   

16.
1、沉脉:轻取感觉不到,中取应指,重按则跳动明显。沉脉多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2、沉脉的相类脉大致有2种,沉而重按着骨始得为伏脉,沉而实大弦长为牢脉。3、迟脉:脉搏来去迟缓,医生一呼一吸(称一息),患者脉搏跳动仅3次,或不足4次。迟脉多主寒证,主病在脏(五脏)。迟而有力为实寒,见于阴寒冷积实于里;迟而无力为虚寒,4、迟脉有4种相类脉,其一为缓脉:一息四至,来去和缓;其二为涩脉:脉细而迟,往来艰难,三五不调;其三为代脉:脉缓而弱,时有中止,稍停又复搏动,表现为有规律性地停顿;6、数脉的相类脉有3种,脉来急疾,一息七至以上为…  相似文献   

17.
岭南医家郭元峰《脉如》学术思想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小兰 《中医药学刊》2005,23(4):676-678
将《脉如》与前人脉学观点相比较,分析总结《脉如》在脉诊方面的发展和特点,评估其在诊断学方面的成就和价值,探讨郭元峰的脉学思想及其渊源。学术特点:宗《内经》、《难经》,并取众家之长,没有明显的派别之属。学术价值:①学习经文,尊古而不泥古,大胆怀疑、勇敢批驳经文之误。②继承并进一步推广脉之阴阳分类法,发展完善四大纲脉分类法,明确提出“如脉”类。  相似文献   

18.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中医诊断学》(以下简称《中诊》)就浮脉主病论述曰“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而对主表虚的脉理解释为“若气虚不能内守,浮越于外,其脉亦浮,但浮而无力,是为表虚”。笔者对浮脉无力的主病及前后文不一致的提法心存疑虑,今且提出陋见,以求教于同仁。 “表实”指表寒证与表热证,与之相对之“表虚”当指“有汗,脉浮缓无力”之太阳中风证,此属外感表虚,但《中诊》所言表虚之脉理乃“气虚不能内守”所致。《简明中医辞典》对气虚有两种解释:①泛指机能不足、元气虚弱之证;②肺虚。可知,浮脉无力所主“表虚”乃肺脾气虚、肌表不固之内伤“表虚”,实属里虚证,非为伤风之表虚证。 《中诊》更在脉理后补充曰“但应注意,久病内  相似文献   

19.
范晔 《北京中医》1992,(4):36-38
张仲景非常重视脉诊,《金匮要略》全书二十五篇,前二十二篇皆冠以“××病脉证并治“字样。在总共398条原文中,明确记载脉象的达140余条。书中脉诊的运用颇具特色,下面仅就所学作一浅析。一、以主脉指导辨证凡病皆有主证,同时也各有其特定脉象。《金匮要略》在此方面之运用颇具匠心。如《水气病》篇云:“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水为阴邪,阳虚气化不行,血脉受阻而见沉脉,可逐下其水以治之。又如《疟病》篇说:“疟脉自弦”。指出疟疾病主脉为弦。再如《痉湿暍病》  相似文献   

20.
李传进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1):1028-1028
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 ,源远流长。脉学精深玄妙 ,历代医家精心研究者甚众。早在《内经》《难经》等著作中就初步奠定了脉学基础 ;汉代张仲景对脉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全面 ,曾指出切脉应寸口、人迎、趺阳三部合参 ;西汉王叔和 ,编著了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其在序中说 :“脉理精微 ,其体难辨。”要全面掌握脉诊方法 ,确非易事。笔者在跟随我省已故的老中医李良 学医期间 ,耳闻目睹其运用独特的“少阴脉”的脉诊技术于临床 ,如秦镜鉴物 ,直达病所 ,确系发前人之所未发 ,受益匪浅。余不揣浅陋 ,敢僭述于下 ,供同道参考 ,企望斧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