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中~([1])。本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1]),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并趋向于年轻化~([2])。临床主要表现为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和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学无相应的确切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月经失调""痛经""癥瘕""不孕"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有显著的疗效,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查阅与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子宫腺肌病,这一妇科常见病也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以往认为,子宫腺肌病为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的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病因·流行病学·症状及药物治疗效果等方面均不相同,已予以区别[2].子宫腺肌病在手上前不易诊断,误诊率高,多误诊为子宫肌瘤[3].本文对术后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以往又称之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子宫增大。到目前为止,阴道B超仍是诊断子宫腺肌病最常用的手段。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属于中医的"痛经"、"癥瘕"、"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病的范畴。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经治疗后多数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痛经消失,甚至治愈,但需较长时间服药。  相似文献   

4.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内膜和肌层交界的深度大于2.5 mm,并向其内弥漫性生长而引起的疾病,给广大妇女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中医将子宫腺肌病归属于"经行腹痛""月经过多""癥瘕""不孕症"等范畴,病机为瘀血内阻.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药领域研究特色之一,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从症状是体质的外在表现、子宫腺肌病病理体质影响因素两方面探讨中医体质学说与子宫腺肌病的相关性.先天禀赋、年龄因素、饮食习惯、情志因素等因素可影响子宫腺肌病病理体质的形成.因此可运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子宫腺肌病的防治,并对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3种子宫腺肌病易感体质进行辨体论治,以期实现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个体化医疗及精准医疗.  相似文献   

5.
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病,少数子宫腺肌病病灶呈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似肌壁间肌瘤,又称为子宫腺肌瘤[1]。子宫腺肌病和腺肌瘤是一种危害青、中年女性健康的妇科疑难病症,当被确诊为该病后,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恐慌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其好发于30-50岁的经产妇,其发病率约为20-30%,约有50%的患者可同时合并子宫肌瘤,约有15-40%的患者可同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2].既往曾称该病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将非子宫肌层的内膜异位症称为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3].子宫腺肌病常会伴发痛经、月经增多、不孕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故需进行积极治疗.现回顾性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后经病理学证实的子宫腺肌病59例,将其具体诊治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是临床常见造成继发性痛经的主要病因。根据以往的认识,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症同属一病,都是由于子宫内膜组织种植于非子宫腔内而造成的。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这一疾病认识的加深,将子宫内膜种植于内膜肌层的疾病诊断为子宫腺肌症,而将种植于卵巢或盆腔等其他部位的疾病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据保守估计,  相似文献   

8.
正子宫腺肌病(adenomysis)是指子宫肌层内存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弥漫病变或局限性病变的一种良性疾病。中医古籍中没有"子宫腺肌病"的病名记载,其类似症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描述,散见于"痛经"、"月经过多"、"癥瘕"、"不孕"等病证中。西医目前对本病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中医治疗有自身的独特优势。现将我们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辨治心得介  相似文献   

9.
李鲁炎 《河南中医》1995,15(2):107-108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腺病12例李鲁炎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225002)主题词子宫内膜异位/中医药疗法,@子宫肌腺病/中医药疗法子宫肌腺病是妇科中的常见病之一,据报道妇科手术切除的子宫标本中6~40%有子宫肌腺病。此病是由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因素、临床特征、病理特点以及手术方式。方法收集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病1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手术所见、病理结果及发病相关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病的发病率占同期子宫良性肿瘤的29.6%,临床以月经量多、痛经为主要症状;以子宫均匀性增大如球型或不规则突起为主要形态特征;以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向子宫肌层弥漫性或局限性浸润生长为病理特点;其发病与情志因素、体质及营养状况、既往盆腔手术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相关。结论子宫腺肌病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增高,在病因、症状、体征、手术和病理等方面均有其自身特点,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存在于子宫肌层,并伴随周围肌层细胞的代偿性肥大和增生的一种良性病变。子宫腺肌病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30—50岁妇女,是子宫内膜移位的一种表现形式,约半数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对女性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是非常的大,不仅可导致妇女月经量增多、继发痛经进行性加剧外,还可导致不孕。现回顾性分析我院59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治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子宫腺肌病为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在子宫肌层侵入而产生的弥漫性病变,多发于育龄期女性,据统计育龄女性的发病率约为50%左右,逐年呈増长趋势,并且日益年轻化~([1])。患者通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痛经加剧、月经过多等,严重可导致不孕,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2-3])。西药治疗尽管能够控制患者的病情,然而长期服用易产生诸多副作用,并且停药后复发率高~([4]);手术治疗对于年轻病患以及有生育要求的患  相似文献   

13.
正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是指子宫内膜厚度低于能够获得妊娠的阈厚度~([1]),它是超声发现的一类特殊影像学表现的统称,其临床表现为月经量过少。可致反复移植失败、流产或不孕~([2])。本研究拟通过观察比较薄型子宫内膜不孕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与正常对照组在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的参数、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子宫内膜VEGF阳性表达、随访妊娠  相似文献   

14.
正子宫腺肌病是指有活性的子宫内膜腺体或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浸润并生长,随卵巢激素变化发生周期性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呈弥漫性或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子宫腺肌瘤)。临床上,以月经量过多、痛经和不孕为主要表现。目前很难评估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有研究报道其发病率为8.8%-31.0%[1],而  相似文献   

15.
<正>魏绍斌教授根据子宫腺肌病瘀血内阻的核心病机以及结合四川盆地湿热气候因素的特点,提出瘀毒内停,湿热瘀结,积久成癥的病机学说,采用清湿化瘀法,研制内异康复片,治疗子宫腺肌病有较好效果,介绍如下。子宫腺肌病[1](adenomyosis,AM)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肌层生长引起的一种良性疾病,多见于30~50岁经产妇,发病机制复杂,可引起严重的痛经或月经过多、继发不孕等[2]。近年来,本病发病率上升且  相似文献   

16.
<正>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是指不能达到胚胎着床阈值的子宫内膜厚度~([1]),当子宫内膜最小厚度为7 mm(理想值 9 mm),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受孕率~([2])。近年来,由于受反复宫腔操作史、宫腔感染、粘连等易造成内膜薄弱因素的影响,薄型子宫内膜发病率日益提升。由于薄型子宫内膜基底层螺旋动脉缺乏足够丰富的血供、高氧张力,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对胚胎的着床造成了不良影响~([3]);临床治疗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做对比研究。方法:对前来我院妇科就诊的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17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证候特点以及分布规律。结果: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这两种疾病的不同病况进行比较,得出以下三种病况占相应患者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月经不调19.3%和49.1%;痛经45.3%和83.4%;不孕症28.0%和22.3%。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不孕的比例比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的更高,而子宫腺肌病患者中月经不调与痛经的发病率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吾尔医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对4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用维吾尔医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的症状、体征变化、对其追踪随访,B超复查。结果:4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7.5%,治愈率为29.2%,显效率62.5%。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痛经明显缓解,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治愈的患者子宫体积与放置前比较,显著性变化。结论:维吾尔医药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内异症(腺肌病)患者痛经等临床症状,治疗该病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子宫腺肌病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子宫腺肌病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但并未超过子宫之外,之前名日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受卵巢激素的影响产生少量的阴道流血而发生痛经、月经失调、不孕等临床表现。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7月B超诊断36例子宫腺肌病,经手术病理证实,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肌层内存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弥漫病变或者局限性病变(子宫腺肌瘤)[1]。好发于30~50岁妇女,发病率8.8%~31%不等[2]。临床主要表现是继发性逐渐加剧的进行性痛经、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宫体均匀性增大质硬而有压痛、不孕、性交痛等。目前西医对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症状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