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张瑞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130-131
目的:探讨糖尿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糖尿病患者471例,进行眼并发症筛查,散瞳检查眼底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201例患者合并DR,患病率为42.6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胆固醇、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与DR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豹纹状眼底改变对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豹纹状眼底患者51例97只眼,散瞳眼底检查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和分期,同时对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压及近视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1例97只眼中未发生DR者86只眼,DR者11只眼,全部为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为11.3%(11/97)。发生DR与未发生DR者在糖尿病病程、年龄、血糖情况、HbA1c(%)、血压、血脂和近视程度上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豹纹状眼底可能是对糖尿病患者眼底的一个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眼底的视网膜病变。方法直接检眼镜观察视网膜是否有微血管瘤、出血、渗出、视网膜静脉扩张、新生血管等病变,对可疑阳性病症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95例患者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3例,占45%。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随病程延长而增加;病程越长且血糖控制不良者,其视网膜病变程度也越重。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一种眼底静脉阻塞引起的眼底血管疾病,累及黄斑者可严重影响视力.1877年,Leber首次报道了这一疾病,并描述了其眼底病变,其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眼底血管疾病中占第2位.现将RVO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天水市中医院眼科613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该项检查患者的眼底疾病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天水市中医院眼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眼底造影的资料.结果:常见的病变部位为视网膜.最多见的6种眼底疾病依次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P)(27.40%)、视网膜静脉阻塞(RVO)(23.30%)、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15.50%)、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4.24%)、高度近视(2.94%)、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61%).结论:DRP检出率最高,FFA检查可进行的分期,是指导DRP治疗和疗效评价的指标及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眼底的视网膜病变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方法:直接检眼镜观察视网膜是否有微血管瘤、出血、渗出、视网膜静脉扩张、新生血管等病变,对可疑阳性病症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95例患者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3例,占45%。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随病程延长而增加;病程越长且血糖控制不良者,其视网膜病变程度也越重。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抑郁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糖尿病(DM)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抑郁患病率及其与视力、视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7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进行视力、静态中心视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相关检查后,就DR对其本人心理状态影响的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抑郁情况,并分析抑郁与DR患者视力、视野及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53.1%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轻度22.3%,中度17.7%,重度13.1%.与无抑郁症的DR患者比较,DR合并抑郁症的患者视力更差,视野缺损和视网膜病变更严重.结论DR患者的抑郁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DM患者,而且视网膜病变情况越重,其抑郁患病率越高.因此强调DM患者定期查眼底,及早发现视网膜病变,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中的应用包括对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认识增殖前期病变,判断是否进入增殖期以及应用对糖尿病黄斑病变进行诊断与分型等.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过程中,合理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将会提高对病变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分期与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8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眼科常规检查,根据眼底改变将DR分为2型6期,糖尿病黄斑病变(diabetic maculopathy,DM)分为4期。结果 随DR期数愈高,视力预后愈差。DM的严重程度随DR逐渐加重而加重,但不完全平行。结论 糖尿病黄斑病变是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DR和DM之间不完全平行,DM独立分期对选择黄斑区最佳治疗时机和保存黄斑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应用半导体激光对82例143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进行全视网膜光凝,分3~4次完成。术后随访,监测视力、眼压、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结果治疗后绝大多数病眼的视力得以维持或提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稳定者占89.51%。结论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3,(4):718-719
目的:通过应用以养阴行血法组方的护网明目散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血液流变学方面观察其对微循环的影响,探讨该方的作用机理。方法:参照中西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标准,共选取100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护网明目散,对照组口服导升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观察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以及血液流变学情况,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两疗程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护网明目散组有效率高于导升明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流变学检查各项检测指标显示,两组治疗均有改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液流变的作用,但护网明目散组优于导升明组。各项指标两组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养阴行血为法组成的护网明目散能够较好地改善视网膜微循环,能有效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可阻止其向增殖型发展以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治疗组(32例32眼)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2例32眼)用尿激酶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通过视功能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评价疗效。结果:经过6周治疗后,治疗组中有效者26例,26只眼(81.3%)。对照组有效者20例,20只眼(62.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发生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特点和构成比。方法观察对象为有1次以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和眼底彩色照相资料,并明确诊断为Ⅰ期和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除外其他眼底病变和影响眼底检查的屈光间质病变。微血管瘤、视网膜出血和毛细血管无灌注区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和眼底照片为准。无灌注区长径小于1/3视盘直径者未列入统计。结果符合统计标准的观察病例316例,男性139例(44.0%),女性177例(56.0%)。平均年龄56.8岁。接受检查距发现患病的时间平均为7.9年,时间中位数为4年。统计病例中有1次检查记录者289例,2次记录者18例,3次记录者9例。接受检查前最后一次检查空腹血糖水平4.6~12.8(平均数±标准差为9.1±2.8mmol/L)。316例患者632只眼中排除未得到眼底照片者,实际统计眼数为609只眼。其中Ⅰ期病变256只眼中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者33只眼(12.89%),Ⅱ期病变353只眼中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者为144只眼(40.79%)。结论及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期和Ⅱ期患眼中存在包括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在内的微循环异常对有效保护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近视性屈光不正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对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431例患者采用自动验光仪验光,间接检眼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确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分期。比较近视眼与非近视眼的DR患病情况;对单眼高度近视眼患者,比较其双眼的DR患病情况。结果 1.单眼高度近视DM患者:非近视眼侧DR患病率100.00%,近视眼侧DR患病率8.08%,且病变主要分布在Ⅰ期,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8.404,P<0.01)。2.近视眼/非近视眼DR患病率比较:近视眼为15.10%,非近视眼为75.9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2853,P=0.021)。结论近视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性因素,糖尿病患者不同屈光状态眼DR患病率不同,近视性屈光不正眼DR的患病率低于正视眼和远视眼。  相似文献   

15.
肖家翔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58-1458
慢性缺血性视网膜病变多由眼组织的慢性灌注不良,静脉回流障碍,毛细血管异常,或血液系统疾病引起,主要病变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分支静脉阻塞(BRVO),其它有眼缺血综合征,血液病眼底病变,以及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等。对于慢性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糖控制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合并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并探讨其与DR的关系。方法收集132例近3年血糖控制达标的T2DM患者,所有患者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分为眼底正常组、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及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检测并分析3组间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差异;并分析其与DR的关系。结果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微量白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及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均0.05),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与眼底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C肽水平均显著低于眼底正常组及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均0.05);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与眼底正常组间血清C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尿微量白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空腹C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除糖尿病病程、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肽及尿微量白蛋白等常见危险因素外,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偏高也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关,这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医分期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医分期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试验组92例(均为单眼发病)分为出血期(29例),瘀血期(35例),死-干血期(28例),根据中医分期分别给与止血口服液、眼血康口服液、益视片及化瘀散结片治疗.对照组44例不予分期,均予以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视功能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60天后,试验组总有效者56例(61.870%),而对照组有效者14例(31.818%).结论 中医分期治疗RVO较不分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第二大致盲性眼底血管疾病,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眼底表现为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伴出血、渗出及水肿等,黄斑水肿(ME)是RVO最常见的并发症,反复的ME可导致视网膜光感受器不可逆的损害,是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西医治疗以针对并发症减轻ME为主,中医以活血化瘀为法,可改善全身证候,促进眼底出血吸收、减轻ME。本文从西医的激光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的辨证治疗、分期治疗、中成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对RVO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选择最佳的RVO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氩绿激光联合疏血通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氩绿激光联合疏血通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将 86例 86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激光联合疏血通治疗及单纯激光治疗 ,随访 6~ 15个月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视力进步、病变吸收速度及黄斑水肿改善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激光联合疏血通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有较好效果 ,可明显改善病情、增进视力、缩短病程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常见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同时本疾病也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1])。视网膜静脉阻塞在中医学里属"络损暴盲"的范畴~([2]),其病因、病机目前尚不完全明确。研究显示,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系统性风险因素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主要诱因~([3])。引起这一疾病的直接原因包括:眼底静脉的闭塞不通、静脉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