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临床基础一体化的针刺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针刺临床与基础形成紧密互动性研究的有效途径.方法:从临床基础一体化的研究思路,试图提炼针刺临床的基本规律.结果:从古典经络理论和大量的临床经验,结合现代神经解剖生理的基础研究,提出针刺临床的若干规律.结论:针刺临床的对称对应规律、节段支配规律、中枢中轴规律、远肢优势规律、浅深关联规律和局部反馈规律,与古典经络理论及临床经验相吻合,在神经解剖学上也有可以解释的理论基础,值得分别立题进一步证实或证伪.  相似文献   

2.
临床以针刺人中穴治疗疾病研究颇多,疗效确切.文章就近年来针刺人中穴治疗疾病的相关文献作一回顾,总结针刺治疗临床常见病症的规律及分析影响针刺疗效的相关因素,以便将来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规范的手法量学标准.  相似文献   

3.
针刺镇痛穴位结构与功能的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众多学者在针刺镇痛的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各种实(试)验方法,不仅基本肯定了针刺提高皮肤痛阈或抑制痛反应的镇痛作用,还对针刺镇痛的变化条件及其规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不仅推动了针刺镇痛技术的进步,还促进了现代疼痛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针刺穴位是针刺镇痛的物质基础.因此,认真研究镇痛穴位的结构、功能的特异性及其分布与运用规律,对积极推广针刺镇痛临床应用并提高其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甲乙经》腹部腧穴针刺深浅及其在腹针疗法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甲乙经》中腹部腧穴的针刺深浅规律:任脉脐下腧穴的针刺深度大于脐上,其中建里、神阙和石关比较特殊;任脉腧穴的针刺深度最深,胃经腧穴最浅;肾经和胃经腧穴在脐上下的针刺深度无变化.上述腧穴针刺深浅规律可用来验证、指导腹针疗法的临床和进一步探索腹针疗法的未知领域.  相似文献   

5.
论针刺顺序     
临床诊疗中立法选穴固然重要,针刺顺序亦是不能忽略的环节。其中,先阳后阴、先上后下是针刺顺序的一般规律,为了更好地服务临床,提高临床疗效,不但要掌握针刺的一般规律,也要了解特殊规律。笔者浅析针刺顺序的临床应用,以期与同道交流共勉。  相似文献   

6.
多规律配穴法及其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多元化的临床针刺规律的提出,使古典经络理论和大量临床经验以非模糊性概念得到归纳,简化了针灸学科复杂的理论体系,并利于中西医间的术语沟通.本文拟论述临床针刺规律与临床选穴配方的关系,分析临床应用典型实例,将前人大量散在的临床经验总结成系统的多元化配穴规律;并结合康复医学,探讨同一病症康复评定不同分期的最佳配穴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肥胖临床方案制定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徐斌  刘志诚  张中成 《中国针灸》2004,24(2):130-133
笔者以课题组多年针刺治疗肥胖症的临床和机理研究资料为主,结合相关针灸临床报道和肥胖症临床及机理研究的进展,从针刺治疗肥胖的治疗对象选择、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进行穴位选择、刺激量的掌握及针刺减肥体重变化的特点4个方面,论述了制定针刺治疗肥胖临床方案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以期总结和探索针刺治疗肥胖的临床规律,推动针刺治疗肥胖规范化临床方案的早日建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对梨状肌综合征的机理和作用.方法:通过推拿针灸治疗,改善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症状.通过64例临床观察,有效率达96.8%.结果:针对梨状肌综合征临床的痛苦症状,加强了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分析研究,能够更好的把握针刺治疗规律.  相似文献   

9.
基于缺血性卒中探讨针刺时效关系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效应的产生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并随时间变化而呈现一定的规律,针刺效应与时间的这种关系称为针刺时效关系.开展针刺时效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揭示针刺的留针时间、频率、疗程长短与效应之间的关系,对提高临床效果、促进针刺的现代化及标准化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以缺血性卒中为切入点,旨在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时效关系,为今后研究针刺时效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金承香  黄泳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309-309,373
"薄氏腹针疗法"是近年来薄智云先生倡导的一种新型针刺全息疗法.为了提高其临床疗效,必须严格掌握薄氏腹针腹部穴位的定位,必须掌握针刺的深浅,还必须掌握穴位处方的组成规律.  相似文献   

11.
针刺手法是决定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针刺手法仿真采集系统获取的专家针刺手法数据为基础,根据针刺手法的特点,研究以针刺手法参数分析为核心的聚类算法,设计和实现针刺手法参数的聚类分析软件,从而对针刺手法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的探索研究,并探讨针刺手法的内部规律,希望藉此为针刺手法的定量化、规范化及标准化的研究莫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分析针刺临床文献术语识别任务的特殊性,对比目前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3种命名实体识别(NER)方法的优缺点,认为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条件随机场模型(Bi LSTM-CRF)能结合上下文信息,利用较少的特征规律完成NER,适合针刺临床文献的术语识别.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针刺临床文献术语识别流程主要包括文献预处理、序列标注...  相似文献   

13.
常见康复病症的针灸多规律配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针刺规律[1][2]是从解剖学实验、古典经络理论、古今大量临床经验及现代多学科研究成果等多方面综合研究中,初步发掘的针灸学治疗规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先秦至民国时期的历史文献和近15年来有关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文献为基础,对针刺治疗偏头痛的辨证方法、选穴配穴、治法操作等规律进行归纳,并探讨了新的临床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中医辨证,总结取穴规律。方法:根据中医、针灸等相关理论及临床文献,结合临床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针刺治疗标本兼顾,整体调节,疗效确切,远期效佳。结论: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具有独特的优势,探讨其辨证取穴规律对于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以及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刺取穴顺序是针灸辨证论治的一部分,辨证准确,施以相应的针序,可获良效.古籍记载及现代临床医家经验总结,针刺取穴顺序有其一定的规律.具体病证不同,针刺取穴顺序不同:中风先刺健侧,后刺患侧;痹证先远刺,后近刺;不寐之胃不和致卧不安,先和胃,后安神;特殊病症先刺特效穴.按病势病性定序:缓证先刺治本之穴,急证先刺治标之穴;虚实病证,先刺补虚之穴,后刺泻实之穴.按疾病传变定序:主客经传变定序;病有先后,先刺先病之穴.另有沿经气流注定序及先刺主穴,后刺配穴定序.临床中掌握一定的针刺取穴顺序规律,结合具体病证灵活运用,可提高临床疗效术.  相似文献   

17.
孙氏针法包括孙氏无痛针刺法、孙氏补泻针刺法和孙氏行针法.孙氏无痛针喇法要点为一快两慢腹切压,补泻针刺法要点为一插二捻三刮针.孙氏行针法包括短促行针、持续行针和间歇行针.孙氏补泻针刺法特点有四:一是手法灵巧轻柔;二是强刺激手法和弱刺激手法配合应用;三是要求在全部操作过程中都处于有规律、节奏快慢一致的状态;四是依据针刺刺激量的大小分补泻.运用孙氏针刺法临床应用治疗各类急症,并举例介绍.  相似文献   

18.
108例中风偏瘫针刺疗效与CT扫描关系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风徧瘫是神经科的常见病症,也是针灸科临床的有效病证,但也发现一些中风偏瘫患者针刺疗效较为悬殊的现象,为此,作者回顾分析了本院住院的108例中风偏瘫患者的针灸治疗临床资料,并以CT扫描结果与针刺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探索其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9.
王声强  黎云  白亚平 《中国针灸》2010,30(5):427-429
从周围性面瘫的损伤平面、损伤程度、临床证型及症状表现几个方面说明重症面瘫的早期临床特点,并针对其特点制定了相应的针刺治疗对策,以把握周围性面瘫特别是重症面瘫的针刺治疗规律。重症面瘫不仅是临床针刺治疗的研究重点,同时也是证实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吞咽障碍为中风常见合并症,针刺为该病治疗的有效治疗方式。临床针刺选穴方案重复性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针刺在该病治疗中的临床推广。本文基于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穴位应用现状,从部位、经脉循行、临床症候、穴性等多方面对当前针刺治疗卒中后的选穴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其聚焦点及薄弱点。并从临床及科研多方面对针刺治疗该病的选穴优选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针刺选穴的规范化、可推广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