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基于“玄府理论”“五神脏理论”基本理念框架,探讨玄府理论下的五神脏病因病机,阐述“五脏玄府开阖失常,五脏神失所藏”下的心神不藏、肺魄受扰、肝魂妄动、脾意难舍、肾志不平的具体病机表现,以期为丰富和发展中医病因学理论、指导中医精神类疾病的辨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医论纂要     
医论纂要会意,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注按不利;心藏脉,脉会神,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虚则厥,实则胀。此五性之病之虚实也。脾、肺、肾三脏不言神病者,已具肝、心二脏之病之中...  相似文献   

3.
《内经》脏象五志学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认为人的神志与五脏皆有关,五脏受损则可导致不同方面的神志的异常。临证之际,辨证论治,审证求因,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4.
失眠见于多种疾病,诸如神经官能症、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贫血、更年期综合征等,中医学称其为“不寐”、“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此类患者因长期睡眠不好而性情急躁,精神不安,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痛苦异常。阎艳丽教授辨治本病颇为擅长,笔者随其临床,体会有以下3个特点。1相关脏腑并调失眠常伴多梦,是阳不入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的病理反映,虽病位在心,然与它脏密不可分。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情志与五脏相关联,《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六节藏象论》称之为“神脏五”,其中心…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抽动症是好发于儿童时期的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反复发作、迁延多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神志的正常离不开五脏的正常运行,亦离不开五神的调摄。故文章基于古代医家提出的“心肝有余,肺脾肾不足”及“五神藏”理论,结合丰富的临床实践,分析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及遣方用药。该病之病位在五脏,“心肝有余、肺脾肾不足”及五神藏功能失常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心论治,治以镇心养血安神,方选静心止动方加减;从肝论治,治以疏肝风清肝热,方选清肝达郁汤加减;从脾论治,治以健脾益气、涤痰开窍,方选涤痰汤加减;从肺论治,治以疏风清热、透邪解毒,方选银翘散加减;从肾论治,治以滋水涵木、柔肝息风,方选大定风珠加减。文章高度概括了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特点,对临床辨治本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归纳大脑不同部位异常放电产生的癫痫证候学特点,结合中医五神脏功能异常所产生的证候特征,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探讨其中的关联。结果发现,额叶癫痫证候特点与肝及所藏肝魂功能失常表现高度相似;颞叶癫痫证候表现与心、肝、脾及其所藏神、魂、意功能失常表现相符;枕叶癫痫证候特点与肝、肾及所藏魂、志功能失常表现相似;顶叶癫痫证候特点与肺、心及所藏魄、神功能失常表现有一定关联;岛叶癫痫证候特点与脾及所藏意失常表现相符。  相似文献   

7.
杨菊萍 《河北中医》2003,25(11):864-865
中医学将精神 (心理 )因素列为致病因素之一 ,认为精神 (心理 )、情志方面的变化 ,可以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病证。《内经》把人的心理活动称之为“神” ,神的活动通过“五神”和“五志”来表现。所谓五神 ,即神、魄、魂、意、志 ,分属于五脏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脏又产生五志 ,即喜、怒、思、悲 (忧 )、恐。并认为心在志为喜 ,肝在志为怒 ,脾在志为思 ,肺在志为悲 (忧 ) ,肾在志为恐。各种情志的太过与不极又可影响相应的脏器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  相似文献   

8.
《内经》脏象五志学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认为人的神志与五脏皆有关,五脏受损则可导致不同方面的神志的异常。临证之际,辨证论治,审证求因,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和“五脏藏神”的理论,强调从五脏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以“五脏同调、侧重不同”为治疗原则,随证选方用药。遣方用药兼顾五脏,选用擅入肝心脾肺肾的效药,辅以清热、化痰、泻火、活血、潜镇,侧重补肾者不忽视调肝与和胃,侧重清心者兼顾疏肝与健脾,侧重凉肝者不忘清肺与清心,侧重清肺者勿忘凉肝与清心;肝不藏魂,侧重调肝;心神不宁,侧重调心;脾不舍意,侧重健脾;肾不主志,侧重补肾;肺不舍魄,侧重清肺。  相似文献   

10.
魂魄刍议     
祖国医学认为精神活动由心主宰,分属五脏,所谓“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故有“五神藏”之称。即以“神”“魄”“魂”“意”“志”等不同的精神活动与五脏生理病理联系起来,体现了祖国医学“形神合一”的唯物观。《灵枢·本神》曰:“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本文仅就魂魄生理病理及诊断学价值作初步探讨,以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1.
“五神藏”一词,源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原文为“形藏四,神藏五”。王冰注:“所谓神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就是说神藏于五脏之中,其“神”是指人的精神意志思维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此言神藏于心,彼言神分属于脏,这种“五神藏”的理论,正是《内  相似文献   

12.
朱建贵教授业医40余年,对失眠治疗有独到见解,善从五脏所藏的神、魂、魄、意、志,阐述失眠症的病理机制,并结合脏腑辨证指出重心神,为治失眠之本;安肝魂,调理气机为要;调脾意,贵在运化中焦;宁肾志,重在燮理阴阳;崇肺魄,重在宣降肺气。遣方用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脑神包括神、魄、魂、意、志、思、智、谋虑、决断等思维意识及机体灵感,它是脑的功能活动表现。脑神正常,统辖有权,五脏各行其职,进行协调地活动。同时,脑神分属五脏,源于五脏,系五脏阴阳气血之精华所化。如“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论》)。五脏化生旺盛,脑腑得其充分温养,虚灵不昧,思维敏捷,意识精明。反之,五脏虚弱,阴阳气血化生不足,脑不得其充分温润,则神志不宁,思维不敏,意识不灵,进而又影响五脏功能,司职失调。一、心藏神:神系意识知觉和运动等生命活动。其表现在脑,实出于心。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答     
问:中医藏象中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之说,其中神、魄、魂、意、志指的是什么?答:所谓神者,是指的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  相似文献   

15.
论《内经》五脏神的同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认为 ,心与神的关系最为密切 ,心是精神活动的主宰。但精神活动又不仅仅与心有关 ,《内经》又进一步将神分为五种 ,即神、魂、魄、意、志 ,后世称之为“五神” ,五神分藏于五脏。《素问·宣明五气篇》说 :“心藏神 ,肺藏魄 ,肝藏魂 ,脾藏意 ,肾藏志 ,是谓五藏所藏。”后世对五神的涵义及区别 ,心藏神与五脏藏神的关系 ,以及五脏神理论的临床应用等问题 ,颇多争议。而问题的关键 ,就在于对五脏神的认识上 ,这是一个需要澄清的重要理论问题。1 五脏神的涵义神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说 :“心者 ,君主之官也 ,神明出焉。”《灵枢·…  相似文献   

16.
肾不藏志不寐是中医不寐五神分型之一,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1]认为不寐的核心病机为神不入于舍,根据五神不安舍于五脏,五神分型法把不寐分为心不藏神不寐、肝不藏魂不寐、脾不藏意不寐、肺不藏魄不寐、肾不藏志不寐五型。文章追溯了肾不藏志不寐的源流;发现了肾不藏志不寐的单一主症是夜寐早寤,明确了肾不藏志不寐的核心病机是肾志不安于舍,分析其常见病因为肾脏虚损,提出其治疗当以补益肾脏、安神定志为法;同时指出肾不藏志不寐病人多见于老年人、有熬夜史及房劳肾虚之人;这对临床颇有意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陈鼎盛 《河北中医》2000,22(10):764-765
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是西医疾病概念 ,属中医情志病范畴。七情神志化生 ,藏居于五脏。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宣明五气篇》曰 :“心藏神 ,肺藏魄 ,肝藏魂 ,脾藏意 ,肾藏志。”因此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之中医辨证应从五脏入手 ,兼及六腑 ,治疗应“以平为期”,八法因证而立。脏气平和则情志正常而精神障碍自去。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方世称经方 ,现将经方治疗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验案举隅于下。1 高血压所致精神障碍刘某 ,男 ,70岁 ,离休干部。1 9970 3 2 6初诊。平素性情温和 ,…  相似文献   

18.
失眠治疗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失眠又称“不寐”“目不瞑”,乃阳不入阴所引起的经常不易人寐为特征的病症,轻者入寐困难,严重者则彻夜不能眠。我们认为,失眠虽属心神疾病,但患者起病时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情志内伤史,而肾为先天之本,心主神明,肝主情志,肝藏魂,心藏神,人寤则魂藏于目,寐则魂藏于肝。  相似文献   

19.
小儿湿疹发病呈上升趋势。认为肺主气,司呼吸,肺藏气,气舍魄,肺魄伤,气机升降失调,魄失所藏,其病机在于“五神紊乱,五脏气机功能失调”,使得气血不能有效充养机体所致,湿疹病位早期主要在心、脾、肺,后期累积肝、肾。治疗多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本文旨在运用“肺藏魄”理论指导湿疹的外治,以达到五神调控有度,脏腑功能协调,气血运行通畅、滋养有方,肌体处于“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0.
李京民  滕晶 《河南中医》2012,32(4):407-408
“五神藏”是指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心能反映客观事物,具有从外界获取信息的功能,外界信息通过心神任物之后,把心所接受的外界信息保留下来的记忆即脾意.魄有帮助记忆的作用,能将心神接收的信息输送至脾.心神将多次接收的外界信息保留下来的记忆材料贮存起来即肾志.魂、魄、意、志,虽然职能分工不同,但均是人身之神活动的不同侧面或者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