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中医内科疾病用药归经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发掘中医归经理论的内涵,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分别统计《中医内科学》中肺、心、脾胃、肝胆、肾系疾病的各个证型代表治疗方剂中药物的归经。结果:治疗肺系疾病药物归肺经的占44%,治疗脾胃病药物归脾经的占37%,肝胆病归肝经的占29%,肾系疾病归肾经的占10%,心系病归心经的占38%。结论:中医疾病与治疗药物归经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辨病归经选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妇科疾病与治疗药物归经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中医妇科学》中代表方中每味药物的第一归经及其在《中医妇科学》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味次。结果《中医妇科学》中代表方用药归经统计,其分布由多至少分别为:归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结论在各种妇科疾病所有辨证分型的代表方中,药物归经以归肝经为主。《中医妇科学》中代表方选药组方也遵从了辨疾病归经用药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疾病归经理论与针灸治疗中选取穴位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统计《针灸治疗学》中内科疾病所涉及到的主穴的归经,疾病按《中医内科学》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结果:治疗肝胆病证归肝、胆经的占30.65%,心系疾病归心、小肠经的占13.16%,脾胃病归脾、胃经的占39.47%,肺系病证归肺、大肠经的占46.67%,肾系病证归肾、膀胱经的占31.82%。结论:针灸治疗内科疾病时,选取的主穴与疾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此可以指导针灸治疗的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敦煌医书《辅行诀》方剂中五脏归经用药配伍规律体系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临床运用敦煌方药辨治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敦煌遗书《辅行诀》治疗疾病的中医方剂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oft Office Excel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五脏归经对脏腑病证用药规律。结果:整理《辅行诀》中药方剂61首,涉及中药66味,总用药次数为336次。归经配伍体系是归肺脾心三经补气药为甘草、人参;归心脾肾经的三经温里药为干姜;归肺脾二经发散风寒药为生姜;归脾肝二经补血药为白芍药;归肺经温化寒痰药为旋复花;归肺经发散风寒药为桂枝;归脾经清热燥湿药为黄芩。结论:《辅行诀》方药归经频次最高药物是治疗天行病小阴旦汤的基本组成药物。  相似文献   

5.
中药归经理论是古人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所得,反过来又指导临床用药。掌握药物归经,结合中药的四性五味,在临诊选药组方时会更加精确,疗效会更显著。然而不少医家在临床上较重视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而忽略了药物的归经。本文通过统计《中医内科学》中肾系疾病的各个证型代表方中药物的归经,探讨肾系疾病与治疗药物归经之间的关系,对肾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培养合格的中医专业人才,是我们作为教师中医人的本分和义务,同时也是为我们所从事的中医药事业培养可靠的接班人。为了探讨适合中医学临床课程的授课方法,提高中医儿科学的教学质量,我们中医儿科教研室2014年申报了新疆中医学院教改课题"中医儿科学CBL教学",决定针对2013~2014学年的本科2012级中医班的学生,在讲授中医儿科学肺系疾病部分采用CBL教学。按照教学进度表规定,肺系疾病有8个学时4次授课,2012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治疗痹证代表方中药归经为依据,探讨痹证的疾病归经,指导痹证临床用药,以便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分别统计《中医内科学》中痹证各个证治分型的代表方药的药物归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痹证的药物中,归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经药物的味次分别为20,12,13,12,12次。用药频次分别为131,79,132,105,102次。结论痹证疾病归经为"肝肾"。临床上治疗痹证当以肝肾二经药物为主,同时兼顾脾(胃)经药物,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小儿药证直诀》为北宋著名儿科医家钱乙所著,该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学专著,是中医儿科发展史上承前启后、最具影响力的文献之一,对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拟通过对《小儿药证直诀》的学习研究,从释义"肺主喘"、虚实辨证、肺与他脏关系三个方面探讨钱乙辨治儿科肺系疾病经验。  相似文献   

9.
将国家统编临床教材《中医儿科学》第一版到第九版从框架的脉络、篇目的分类、疾病的种类、病例的讲解、中医的分型等5个方面加以梳理、归纳、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中医儿科学》自问世后历经9次修订,由第一版的雏形,日渐完善,最终形成一整套适合于临床的中医儿科教材。  相似文献   

10.
辛味的归经最早见于《素问》,在《五藏生成篇》谓“肺欲辛”,是五合之一;《宣明五气篇》谓“辛入肺”,是五入之一;《至真要大论》谓“辛先入肺”。辛入肺的论点沿用至今。本文以《中药学》教材所载药物为依据,对此论点进行探讨。《中药学》所载正药中性味、归经俱全者414味其中辛味药154味占37.2%。辛味中纯辛者62味占40.3%,复合辛味92味占59.7%。一、辛味归经之一——与脏、腑的关系辛味与脏和腑的关系归纳如表1。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纯辛味药以入肺、胃、脾经为主;复合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新安名医孙一奎辨治肺系疾病组方用药规律进行探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启发和思路。方法 整理孙一奎《赤水玄珠全集》辨治肺系疾病共313首方剂,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利用IBM SPSS Modeler18.0中Apriori算法、Cytoscape3.9.1、IBM 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药物200种,累计用药频次为2472次。频数分析发现孙氏最常使用的前5位药物为甘草、半夏、苦杏仁、生姜和桔梗;使用中药中功效排名前5位分别是:补虚药、清热药、化痰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对辛味、温性药物和归肺经的药物使用频率最高。高频药物(频数≥15)聚类分析挖掘出10组药物配伍。高频药物(频数≥15)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置信度最高的药物组合是桑白皮-陈皮-甘草,为91.89%;支持度最高的药物组合是桔梗-甘草,为29.30%。结论 《赤水玄珠全集》博采众收、兼容并蓄,组方用药善选辛苦,治法以固本培元、从肝治肺、祛痰法、解表法为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2.
王瑾  梁茂新 《中医杂志》2012,53(8):635-638
《黄帝内经》所论之“五入”、“五走”较早建立了药食五味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被普遍认为是归经理论的源头.然而《黄帝内经》确立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并非专属,借助《素问》病机十九条明确疾病的五脏病位,对归经学说的建立可发挥一定作用,却难以直接确定众多药物的归经.发现早期本草学“诸病通用药”以疾病为纲,对主要治疗药物进行系统归类,这一编撰体例无形中在《素问》病机十九条和《黄帝内经》相关论述与具体药物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形成了由“药物→干预疾病→脏腑定位→药物归经”的逻辑链条,进而为金元时期建立归经学说及后世医家分析判断药物归经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于多学科的教中。《中医儿科学》属于中医学主干课程之一,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加强《中医儿科学》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锻炼学生的临床应诊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于《中医儿科学》教学进行了新的尝试与探索,编写出版了《中医儿科学》案例教材,运用于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萧霆《痧疹一得》用药规律。方法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通过对《痧疹一得》全书所涉及的41首方剂进行整理、录入,对用药类别、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用药及常用药对和新方进行分析。结果萧霆治疗痧疹以清热类药物为首,苦寒药物次之;药物归经以肺胃两经为主;常用药物7味,核心药物组合10个;基于熵聚类的候选新处方5首。结论萧霆治疗痧疹在使用清热解表药物之时,亦多使用补益药物,注意固护人体正气,注重全身气机的协调,为后世医家治疗瘟疫类疾病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医儿科学具有十分浓烈的学科特色,其临床优势病种更是包括了大多数儿科常见疾病,如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性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尤其在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和脾系疾病治疗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只有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才能使中医儿科学事业得到更快的发展。中医儿科的学术发展要在继承优势的基础上重视基础研究,加强临床研究,重视医学人才培养,为中医儿科学的不断完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舒小平 《四川中医》2000,18(5):43-43
小儿风热咳嗽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证候之一,我市名老中医林钦甫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其验方加减治疗小儿风热咳嗽,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门诊病儿,共75例,全部符合中医儿科风热咳嗽的诊断标准(《中医儿科学》五版教材)。其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10岁;病程1天~1个月。临床症状为咳嗽,痰黄粘稠,鼻塞、流浊涕,发热恶风,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体征;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量的散在的干湿性罗音。2治疗方法 林氏验方组成:荆芥、炒牛蒡、桔梗、生甘草、杏仁、胆南星、连…  相似文献   

17.
王均县 《陕西中医》2010,31(4):487-488
咳嗽为儿科常见多发病,从成因分类有外感咳嗽、内伤咳嗽。在中医高校《中医儿科学》及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中医儿科学》中将小儿咳嗽共分为七个证型,其中风热咳嗽条下有“暑湿咳嗽”,而对外感湿热咳嗽鲜有论述。临证中对小儿咳嗽辨证为湿热咳嗽证,用清热化湿立法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治疗肺系疾病经典方剂中药物化学成分类别的构成情况及可能的配伍关系,为治疗肺系疾病方剂的临床应用、物质基础研究与组分配伍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作为方剂基本信息来源,筛选治疗肺系疾病经典方剂,进行信息标准化处理,系统检索方剂组成中药化学成分类别构成,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频数、频繁项集及关联规则,对筛选的方剂组成中药化学成分类别构成及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按照筛选标准共筛选100首方剂,其中96%的治疗肺系疾病方剂组成药物含萜类化合物,95%含甾体,94%含生物碱;生物碱类化合物与甾体类化合物、黄酮与萜类化合物关联关系非常强,黄酮、生物碱组合等大部分二类化合物组合与萜类或甾体类化合物关联程度高。结论中药萜类、甾体、黄酮及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组合可能与方剂治疗肺系疾病的物质基础有一定联系,但是尚需进行系统的化学与药效实验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9.
刍议人参归经孙立亭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255036五版教材《中药学》载人参归脾肺经,其它著作也多持此说,鄙意以为,说人参仅归脾肺两经是不全面的。药物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的,是从药物的临床实际疗效中总结出来的,再反过来指导...  相似文献   

20.
肺系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且中医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通过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中肺系疾病的治疗方法的浅析,旨在进一步探讨肺系疾病的证治规律,提高中医药防治肺系疾病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