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研究了半夏块茎腐烂病发生与栽培环境和收获时间的关系。可为半夏栽培的环境选择和收获时间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防治半夏块茎腐烂病的方法。方法:以配制的烟草渣半夏专用肥料作为底肥与常规腐熟的农家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烟草渣半夏专用肥料作为底肥能够防止半夏块茎腐烂病的发生,较大程度地提高半夏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抗块茎腐烂病的不同居群半夏。:方法采用花盆种植半夏,接种块茎腐烂病病原菌,测定产量,发病率等性状。结果不同半夏种质资源接种块茎腐烂病原菌后产量、发病率、出苗情况均有差异。结论接种HZ7菌筛选出2个抗病资源,接种H1菌筛选出7个抗病资源,接种Z3菌筛选出7个抗病资源,结果将为半夏规范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半夏块茎腐烂病病原鉴定和药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半夏块茎腐烂病的病原和控制该病害的发生,为半夏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分离鉴定采用柯赫氏法则,菌丝生长条件采用2因子饱和D-最优设计,室内药效比较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结果:形态学观察和致病性测定表明,引起半夏块茎腐烂病的病原物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F.oxysporum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1.9℃,适宜pH为6~8,最适pH7.2;室内药效比较表明,70%甲基托布津和58%甲霜灵锰锌对F.oxysporum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002 7,0.066 2 g.L-1。结论:明确了半夏块茎腐烂病病原,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丛枝菌根真菌对半夏产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对半夏叶形指数、繁殖系数、产量及化学成分等的影响.方法:半夏生长期间常规测量叶长、叶宽、株高及叶柄直径(茎粗)直至倒苗,计算叶形指数;收获块茎后,测量并计算块茎产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收获块茎和赫章县栽培半夏块茎中鸟苷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法测量收获块茎和赫章县栽培半夏块茎中生物碱含量.结果与结论:接种AM真菌可显著提高半夏块茎产量,提高繁殖系数;接种AM真菌提高半夏叶形指数,使叶片趋向竹叶型,推迟半夏倒苗时间;摩西球囊霉+根内球囊霉第1批处理(gm+gi 1)对提高半夏块茎鲜重、干重及繁殖系数的效果最为明显,说明多菌协同、接种时间越长对提高半夏块茎产量和繁殖系数效果越为明显.接种AM真菌可显著提高半夏块茎鸟苷、生物碱含量,且接种菌剂的处理生物碱及鸟苷含量大多高于赫章县栽培半夏;摩西球囊霉+根内球囊霉第2批处理(gm+gi 2)对增加块茎鸟苷、生物碱含量的效果最为明显,说明多菌协同,且在半夏生长中期进行接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6,(5)
目的:筛选出高效药剂防治半夏块茎腐烂病,为半夏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对15种化学药剂进行了病原菌拮抗试验和盆栽试验。结果:拮抗试验结果表明,42%三氯异氰尿酸、80%乙蒜素、15%噁霉灵·爱诺助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和40%多·福对半夏块茎腐烂病病原菌产生强抑菌作用。抑菌最高稀释倍数分别为15 000倍液、5 000倍液、4 000倍液、500倍液和500倍液。盆栽试验表明,72%农用硫酸链霉素稀释500倍液、80%乙蒜素稀释1 000倍液和42%三氯异氰尿酸稀释1 000倍液,防治效果均可达70%以上。结论:从防治效果和价格综合考虑,建议生产上将42%三氯异氰尿酸、80%乙蒜素和72%农用硫酸链霉素交替使用来防治半夏块茎腐烂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野生半夏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的生长与繁殖,为半夏人工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在四川、重庆、陕西境内收集的46个不同的野生半夏种材,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与结论:块茎质量在0.51~2.00 g(直径0.9~1.5 cm)的半夏块茎增重和总增重都较大,其增产效益较好;生长速度较大的为采自篷安、射洪、中江、乐至、泸县的居群,繁殖能力较强的为采自乐至、广元、篷安、简阳的居群;栽培0.30 g(直径0.7 cm)以上的块茎,出苗率可达到90%左右;株芽与质量相当的块茎在生长上无显著差异;在块茎质量与居群2种影响产量增加的因素中,块茎质量是影响块茎增重比例及总增重比例的主要因素;收获块茎重、株芽个数与块茎质量极显著正相关,块茎增重、块茎增重比例、总增重比例与块茎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总增重与块茎质量负相关。根据试验数据得出块茎直径、出苗率、块茎增重、总增重、块茎增重比例、总增重比例、株芽个数等生长、繁殖指标与块茎质量的曲线估计模型,并提出能获得较高效益的栽培策略。  相似文献   

8.
半夏病毒性缩叶病鉴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半夏缩叶病是栽培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上发生较为普遍,为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该病在半夏生长季节可引起植株提前倒苗、枯死,在贮藏期间及运输途中可造成鲜种茎的大量腐烂,受害半夏块茎加工成商品后,往往质量差,品级低。虽然曾有资料记载该病系病毒引起,但尚无详细研究及种类鉴定的报道。1988~1989年,我们对该病作了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半夏的8个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索出各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半夏种质的群体变异及高产优质半夏品种的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44株遂宁栽培半夏、76株温江栽培半夏及163株峨眉山野生半夏为种质材料,对每株半夏的主叶长、主叶宽、主叶长宽比、珠芽位置(块茎到珠芽的距离)、株高、块茎直径、地下部分(茎在地下部分的长度)、地上部分(茎在地上部分的长度)等8个数量性状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野生和栽培半夏主叶长宽比、珠芽位置的变异数均较其他性状大,且峨眉山野生半夏性状的变异数普遍高于栽培半夏;温江和遂宁半夏珠芽位置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其它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小;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半夏各性状间存在广泛的显著相关性,不管是栽培半夏还是峨眉山野生半夏叶形的变化、珠芽位置、块茎直径之间是密切相关的.结论:半夏在野生状态下变异的可能性更大,栽培半夏性状的稳定性高于野生半夏;不同环境下的栽培半夏的变异系数除珠芽位置的变异较大外,其余性状的差异并不大,建立半夏GAP基地能有效的解决半夏资源上及市场需求的问题,也可提高半夏质量与产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半夏栽培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何道文  黄雪菊 《中草药》2003,34(12):1133-1135
目的 半夏栽培生态研究。方法 对半夏Pinellia ternata不同质量的种茎进行田间栽培实验。结果 半夏块茎收获量随种茎质量增加,但相对增重则随着种茎质量的增加而减少;子块茎、珠芽和种子数量随着块茎质量而增加,半夏繁殖系数随半夏种茎质量增大而增大;统计表明叶柄数量、地上部分干重、珠芽总数、最大株芽质量、花总数与种茎的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珠芽总数与叶柄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子块茎数与种茎的增重呈负相关,而叶柄数也与种茎增重负相关。结论 半夏栽培中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地上部分生长与地下部分生长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11.
半夏倒苗原因的实验观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半夏别名麻芋子、三步跳、三叶半夏等,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 .)Breit .的干燥块茎,属紧缺的常用药材。一般认为每年有3次出苗和倒苗的现象[1 5 ]。该现象影响半夏的产量。倒苗原因,有人认为半夏在强烈的阳光直射下易发生倒苗现象,故提出以半阴半阳的环境栽培为宜[1],也有人提出合理套种遮阴预防倒苗的措施[6 ]。在实施半夏规范化种植研究中,作者在不同海拔高度及生境下设立了多种光照强度和气温梯度的栽培实....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天麻的规模化种植,块茎腐烂病已成为影响天麻生产的突出问题。该文在天麻病害调查基础上,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不同生态型天麻对块茎腐烂病的抗性,结合组织学和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不同生态型天麻抗病性差异及其原因。结果显示,乌天麻块茎腐烂病发病率较高,绿天麻次之,红天麻和乌红杂交天麻发病率最低,块茎腐烂病的发生表现出明显的植物基原特异性;天麻病害主要发生在芽部及底部,病菌侵染天麻后,菌丝在皮层细胞传播扩散,可改变天麻皮层及薄壁组织中的内生真菌结构。与红天麻相比,乌天麻复合表皮下的溶菌层较薄,薄壁细胞中有较多的多糖块状物;组学分析结果发现,乌天麻在免疫防御、酶类合成、多糖合成、碳水化合物运输及代谢、羟化酶活性、芳香类化合物合成等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上均与红天麻存在显著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天麻对块茎腐烂病的抗性差异可能与其基因表达模式及次生代谢物质的差异性有关,这些发现为天麻块茎腐烂病害防控及种植技术提升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半夏 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原为野生 ,由于农田的精耕细作及荒坡闲地开垦 ,使得野生半夏商品日趋枯竭 ,现全国大部分省市均有栽培 ,但人工栽培的收获时间全国各地提法不一 ,为探索半夏的适宜收获期 ,笔者对半夏不同收获期的折干率及产量进行了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经李光胜副主任中药师鉴定为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1 .2 试验方法1 .2 .1 折干率试验在半夏的各个生长阶段分别挖取一定数量的半夏块茎与珠芽 ,去皮后晒干 ,得其商品 ,求其折干率。1 .2 .2 不同收获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半夏种植中应用不同大小块茎的情况,为生产提供优质、高产、经济的方法。方法:设计进行了4个不同大小块茎规格的对比实验。结果与结论:选用直径1 cm左右的半夏块茎作为种源产量较高,在经济上也更实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降低半夏块茎繁殖对野生半夏资源的破坏,化解半夏人工栽培过程中块茎种用和药用的矛盾,为半夏珠芽繁殖技术投入生产运用奠定基础。方法对半夏珠芽进行分级,筛选适合栽培的珠芽等级,并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对珠芽繁殖和块茎繁殖的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 IV级珠芽萌发势强,出苗整齐,幼苗为复叶,当年可形成产量,在不同等级珠芽中最适宜于大田栽培,珠芽繁殖产量可达1 045.64 kg/667 m~2,远高于传统块茎繁殖的药用块茎产量,且所获半夏品质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以粒径0.8~1.0 cm的半夏珠芽应用于大田栽培可行。  相似文献   

16.
半夏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总生物碱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其所含总生物碱是主要药用成分。以往对半夏的研究多在栽培、临床疗效等方面,从单株产量(块茎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动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研究尚属首次,在其他药用植物研究中也鲜有报道。本研究主要探讨半夏总生物碱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最佳采收期的制定、品质评价和对策、田间生产管理等方面提供参考。1材料和仪器四川南充栽培半夏P·Ternata。盐酸....  相似文献   

17.
半夏 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ait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地下块茎脱皮干燥后药用。在生产上主要靠无性繁殖 ,即用块茎作种栽。块茎在自身生长的同时 ,可在生长出的一个或数个叶柄内侧各着生珠芽 ,珠芽遇土生长变成新块茎 ,新块茎生长的同时再形成新的珠芽 ,依此完成个体增加和重量增加。笔者在进行半夏高产研究中发现 ,珠芽形成的大小、多少、生长量等皆与产量相关 ;同时也发现珠芽形成的大小、多少与种茎的大小、品系、栽培深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实验设计试验分四项方案 :珠芽形成多少与种茎大小的关系 ;珠…  相似文献   

18.
<正>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多年生草本。在野生变家种过程中块茎腐烂严重,损失较大。据我们试验:5%草木灰、0.05%高锰酸钾液、300倍食醋液分别作浸种处理,具有一定效果。一、材料与方法半夏种块茎采自内江市安岳县城南乡半夏野生变家种试验地,单粒均重为1.580~1.625克的无病种块茎(当日采收的鲜品)。设三个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昭通半夏生长发育特性,为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以野生半夏为母本,通过栽培观察其生长发育特性。结果半夏栽培中,主要采用珠芽繁殖方式,块茎生长过程为块茎营种过程,不能作为繁殖方式。结论种子繁殖的块茎生长期约为10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栽培掌叶半夏提供形态组织学鉴别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栽培掌叶半夏的叶、果皮、种皮、花粉粒以及块茎均具有显著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可作为掌叶半夏鉴别和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