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用于社区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社区开展中医"治未病"推广活动前后健康教育调查资料,比较活动前后社区居民中医药健康知识知晓率、中医药服务满意度及高血压控制率等。结果:活动后社区居民中医药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活动后社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活动后社区居民高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理念用于社区医疗卫生工作作用确切,可有效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加强高血压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应用效果,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中医体质辨识认知程度和血压控制率及对卫生服务的满意率。方法:选取南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立健康档案所管理的高血压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运用中医体质辨识前后效果的差异性。结果:研究对象对于中医体质辨识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卫生服务的满意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而干预前对于血压控制的满意率仅为11%,干预后为69.3%,(P0.05)。结论:运用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患者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认可性,大大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实行中西医结合管理高血压,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服务,促进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显著提高社区高血压管理的质量及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海枫林社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效果。方法: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指导,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建立随访档案,根据其血压水平及靶器官受累程度,确定高血压患者管理等级,采取相应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服务和管理措施。结果:通过近3年的社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进一步显著提高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降低了心脑血管终点事件、脑卒中新发病人数。结论:开展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是提高社区高血压人群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与社区健康管理相结合,探讨其在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提出预防高血压模式,以便形成中医特色的高血压诊疗方法。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个社区采用以点概面的研究方法,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动态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两组分别采用中医和西医手段进行社区健康管理的干预,中医组干预时还体现"治未病"理念。研究以半年为期。之后观察两组高血压病症表现、血压水平、复诊率、医疗费用和氢氯噻嗪使用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中医组在高血压病症表现、复诊率、医疗费用、氢氯噻嗪使用率方面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在降压水平上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在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中预防效果显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技术,探讨群体性健康管理的实施模式。方法:以中山市大信新家园社区全体居民为项目实施人群,通过中医体质问卷调查,了解本社区的健康状况。并将体质偏颇、亚健康状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组,对照组只参加"中医四季养生计划",研究组另加"中医辨体调养和传统养生技术干预计划",监测其变化,评介其效果。结果:通过1 a时间干预后,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的危害知晓率,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知识知晓率,高脂血症人群对自身血脂水平的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1)。两组居民体质疗效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居民生命质量sF-36评分对比,干预后研究组多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技术对社区群体进行健康管理,这种模式中医特色明显,可操作性强,群众乐于接受,为中医治未病理论对健康管理的指导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家庭病床高血压患者管理中实施中医养生指导干预和健康宣教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家庭病床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高血压系统管理和常规用药管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中医养生指导和健康宣教。12个月后观察2组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情况。结果干预组高血压患者对血压控制率、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中医养生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在社区家庭病床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养生指导和健康宣教干预,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普及高血压知识和中医养生知识,提高干预的依从性,值得在社区的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探讨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调控血管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未病"的理念及方法,对48名血管亚健康状态患者采用中医药结合饮食、心理、养生指导的方法进行干预,通过常规体检项目、血脂、血流变、颈动脉超声及中医证候积分考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观察,患者在体重、血压、血糖方面得到有效控制,在血脂、血流变的指标上得到了调整,自身疲劳感、注意力、活力得到改善,头晕头痛、心悸胸闷、失眠、周身酸软等中医证候得到缓解,临床总有效率93.75%,显效21例,有效24例,无效3例。结论:运用中医"治未病"方法调治血管亚健康状态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分析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群体性健康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上海市某小区常住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生命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开展中医"治未病"理论及相关措施给予居民健康干预和管理,并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居民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知识知晓率、高血压危害知晓率、糖尿病危害知晓率、体重知晓率、生活习惯、合理饮食以及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行为等知识知晓率均比干预后有明显改善(P0.05);躯体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以及情绪角色功能、精神健康干预后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而躯体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平和质体质人数明显增加,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理论以及相关干预措施融入到群体性健康管理中,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同时对提高居民生命质量,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亚健康在现代生活中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治未病"工作的开展是预防亚健康最好的方法。针对"治未病"工作现状和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实际需求,让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工作在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看慢性疑难杂症效果差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为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大力推广"治未病"工作,作为中医人关注亚健康就应该牢牢抓住"未病先防——教育普及为先,既病防变——重在早期诊断、早干预,瘥后防复——重在祛邪扶正调养"三个步骤;走好了"治未病"三步棋就能有效预防亚健康状态、减少疾病,从而达到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研究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对社区居民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效果。方法:将社区登记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给予常规组日常干预;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行干预。对两组实验者血压控制效果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显示干预组戒烟戒酒、遵嘱服药以及坚持运动人数均显著多于常规组(P<0.05);服药依从性比较显示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显著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对社区居民实行以中医"治未病"为理论指导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居民及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并采取一定预防措施。及时跟进患者疾病发展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快疾病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西医治疗脂肪肝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治未病"与脂肪肝管理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构建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的脂肪肝中医管理模式的构想,其基本框架包括:①建立以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体质辨识、危险因素辨识为一体的综合辨病模式,建立长期随访体系。②建立分层管理的策略和体系。③运用养生理论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宣教体系。④建立多途径的脂肪肝中医药特色疗法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医参与高血压管理对社区中医知晓率与使用率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进中医药在社区中的应用,我们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通过2年观察我们发现,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对社区中医药服务需求、利用、认知和认可度均有一定提高。从中可看出,中医药参与社区慢性病管理,可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知晓率与使用率,促进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岭南中医药文化对养生保健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理念.从分析岭南中医药文化发展,结合岭南的自然条件和人群体质特点,论述岭南中医药文化,指导民众的养生保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社区老年高血压健康管理,对其可行性和运用模式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本社区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360名,获得知情同意后采用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健康管理;以年龄、性别、血压、受教育程度等配对,选择36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维持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管理6个月评价效果。结果:健康管理6个月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较入组时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健康管理后两组间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和失眠发生率分别为12.5%、9.17%、4.17%,明显低于入组时(P0.05)。健康管理后两组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管理期间观察组患者因高血压相关疾病就诊率为6.67%,对照组为18.33%(x~2=4.882,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以"未病防患,已病防恶,康后防复"理念为指导,对提高血压控制率,减轻症状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治未病"服务相关情况,为进一步推广"治未病"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结构式访问,对社区居民就"治未病"服务相关知晓情况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治未病"服务知晓率低,但注重调理健康状态,认为有必要进行"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结论:"治未病"在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群众中有较大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在推广的途径上除了治未病中心以外,应注重电视及网络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不同中医体质类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干预,以改善患者体质状况,提高其血压的控制率,减少应用高血压药物种类,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6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按社区规范化管理要求随访1年,专档管理,1年内至少随访4次。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根据不同体质给予中医养生保健适宜技术干预,采用情志调摄、养生操、中药茶饮、穴位保健等手段。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压、体质的控制状态及用药情况。结果:干预后,治疗组有4例变为平和质,对照组体质无变化;治疗组血压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服用高血压药物种数较干预前减少(P0.01)。结论:中医养生保健适宜技术可改变难治性高血压体质,明显改善血压水平,减少用药种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中医护理的干预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从我社区2012年12月—2015年11月接收并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性抽取8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模式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保健护理模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的治疗效果与特点。结果研究组抽取的4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社区中医护理模式后临床满意率达97.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满意率81.4%,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其特殊性,应用社区中医保健护理模式效果较好,护理满意率和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性护理,值得被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老年高血压在社区高血压慢病自我管理基础上,进行"治未病"预防保健综合干预早期防治的社区实践,初步建立并验证该特色服务模式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形成中医药综合干预方案;建立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三级综合性中医院为核心的高血压病早防、早治模式,为高血压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干预的社区综合防治体系提供可行依据,使高血压病防治重点从专科诊疗向社区预防转移。社区卫生简便低廉的"六位一体"服务功能以及中医治未病的预防保健优势,对老年高血压病的防治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社区随访管理干预对原发性高压患者疾病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社区进行随访管理,比较分析实施社区随访管理前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结果:社区随访管理前后调查问卷各项测评结果均有明显差异(P0.05)。实施社区随访管理前后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加强社区宣传教育及居民自主锻炼意识,有助于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疾病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福州市中医院高度重视中医“治未病”科普宣传工作,在院内外充分利用各种场所,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对病人、群众进行养生保健、预防为先思想观念的普及教育,提高他们对中医“治未病”理念的理解,同时为疾病的预防与亚健康的干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