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盆底肌肉训练联合电刺激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11月收治的73名自然分娩产妇,根据产妇治疗意愿不同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8),对照组只进行盆底肌肉收缩训练,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力改善情况以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盆底肌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3.03%,高于对照组71.43%;两组产妇VSP、VRP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VSP、VRP值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1例压力性尿失禁,对照组发生5例,其发生率分别为2.63%、14.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然分娩产妇产后联合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和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地恢复盆底肌功能,同时还可以减少或预防压力性尿失禁发生,对于促进产妇产后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针对盆底功能性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8 月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就诊的 129 例轻、中度 PSUI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A 组(n = 41)、B 组(n = 43)与 C 组(n = 45)。A 组实施盆底功能性磁刺激治疗,B 组采用盆底功 能性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C 组采用盆底功能性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比较三组患者 PSUI 治疗效果及 复发情况。结果:C 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 A 组和 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 组患者的漏尿量显 著少于 A 组和 B 组,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优于 A 组和 B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 组患 者各项盆底肌肉肌电值均优于 A 组和 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 组患者治疗后 3、6 个月复发率均低于 A 组与 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盆底功能性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 PSUI,可以显著 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盆底肌肉肌电值,明显改善漏尿情况,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研究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7 月来郑州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 150 例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75 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 产妇进行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的盆底功能、治疗后的盆底肌力分级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的 差异。结果:观察组盆底Ⅰ类肌纤维的持续收缩压和持续时间、盆底Ⅱ A 和Ⅱ B 类肌纤维的持续收缩压及收缩个数均明显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中产后盆底肌力分级为Ⅲ级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Ⅴ级者 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33 %,明显低于对照组 的 1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和盆底肌力,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取穴方法针刺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影响。方法 纳入90例产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近端取穴组、远端取穴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盆底肌训练,近端取穴组、远端取穴组予针刺联合盆底肌训练,共治疗4 w。治疗前后均进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答卷简表(ICIQ-SF)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及盆底肌电评估(Glazer评估)。结果 三组治疗后的ICIQ-SF评分、I-QOL评分、盆底肌电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近、远端取穴组的ICIQ-SF评分、盆底肌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近端取穴组慢肌及综合肌的肌电与远端取穴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盆底肌训练能有效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症状,且优于单纯盆底肌训练;近端取穴对慢肌、综合肌肌力的改善优于远端取穴,而两组对快肌肌力的改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产后尿失禁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尿失禁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90例,给予盆底肌肉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训练)和对照组(76例,给予常规盆底肌肉功能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5.5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盆底肌肉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产后尿失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训练配合电刺激预防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200例足月、初产、头位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产后盆底肌功能训练及产后42天配合盆底肌电刺激,而对照组则实施一般产后健康教育,两组均于产后6个月随访,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于产后3个月、6个月尿垫试验阳性情况、盆底肌肉收缩力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训练配合电刺激可有效提高盆底肌收缩能力,降低尿失禁发生率,促进盆底肌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与阴道哑铃训练联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压力性尿失禁产妇,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联合阴道哑铃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并随访6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电压水平及尿失禁情况;统计两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产妇盆底电位均值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产妇1 h尿垫漏尿量均显著减少,且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为3级的产妇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vs 6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训练治可更加有效改善压力性尿失禁产妇临床症状,提高其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法结合盆底肌肉训练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然分娩的6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和治疗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A进行常规产后宣教,对照组B进行产后宣教及盆底肌肉训练,治疗组进行产后宣教及盆底肌肉训练,同时口服补肾益气中药。三组产妇分别于产后6周进行随访,对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A产妇漏尿量及漏尿次数多于对照组B及治疗组,对照组B产妇漏尿量及漏尿次数多于治疗组,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I类肌肌力比较,对照组A与对照组B及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II类肌肌力比较,对照组B及治疗组肌力优于对照组A,治疗组肌力优于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补肾益气法结合盆底肌肉训练可有效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探讨凯格尔盆底康复治疗对顺产后盆底功能的障碍影响。 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在新 乡市中心医院采用顺产方式分娩的 118 例产妇,其中包括采用常规产后康复治疗的 59 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 上采用凯格尔盆底康复治疗的 59 例产妇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盆底肌表层肌电指标、盆底肌力指标、盆底功能指 标,随访 3 个月统计两组产妇产后盆底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前静息期、Ⅱ 类肌测试期、后静息期指 标均低于对照组,Ⅰ 类肌测试期、耐力测试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 Ⅰ、 Ⅱ 类肌的持续收缩压、收缩维持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 1 h 漏尿量、 盆底障碍影响问卷(PFIQ–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盆底并发症总发生 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凯格尔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顺产产妇产后盆底功能, 减少产后盆底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和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广州开发区医院治疗的52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将52例患者随机均分A组和B组,A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B组单独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经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A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100%,B组经盆底训练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69.2%;A组治疗后盆底Ⅰ1类、Ⅱ2类肌肌力改善优于B组。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更有效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临床症状及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针灸对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以及盆底肌力、肌纤维肌电压和肌纤维疲劳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盆底I类、II类肌纤维的肌电压、手测盆底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盆底I类、II类肌纤维的疲劳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联合针灸可降低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提升盆底肌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电针前后配穴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进一步探索规范有效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电针中极、关元、气海和八髎穴+盆底肌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接受盆底肌康复训练。在治疗开始前,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测定盆底肌力、评定尿失禁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均有所恢复,但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失禁的发生情况及尿失禁严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评分(99.80±4.96)明显高于对照组(87.92±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前后配穴法”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5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根据干预方法分对照组、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盆底肌训练;研究组采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盆底肌力水平、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其中,对照组痊愈9例,有效11例,无效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为80.00;研究组痊愈14例,有效10例,无效1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为96.00。研究组盆底肌力水平、尿流动力学指标比对照组好,P0.05。其中,研究组ALPP、MUP、MUCP、盆底肌力分别为162.18±5.34 cm H_2O、68.53±7.25 cm H_2O、52.73±8.13 kPa、27.25±5.55分,对照组ALPP、MUP、MUCP、盆底肌力分别为81.24±5.95 cm H_2O、41.46±6.25 cm H_2O、35.67±7.82 kPa、21.23±2.66分,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确切,可增强盆底肌力,改善尿流动力学,改善排尿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朱婵 《光明中医》2023,(15):3007-3010
目的 探讨热敏灸联合盆底肌康复仪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临床观察。方法 将84例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资溪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照抓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热敏灸联合盆底肌康复仪治疗,8周后比较2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和治疗4周、8周和12周后24 h尿失禁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电活力值、最大收缩值、持续收缩值以及盆底肌力等级,PMUC和PVLP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热敏灸联合盆底肌康复仪可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和盆底肌功能,缓解尿失禁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刺疗法。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尿垫实验阳性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排尿评分、尿失禁问卷调查表(ICI-Q-SF)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的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尿垫实验阳性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尿垫实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排尿评分及盆底肌肉肌电位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观察组排尿评分及盆底肌肉肌电位值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ICI-Q-SF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尿失禁发生次数,增强盆底肌肉力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自然分娩的99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康复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张力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尿失禁、子宫脱垂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康复仪治疗可显著提高产妇产后盆底肌张力,恢复盆底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对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作用。方法:8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HEN IX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及Kegel运动,对照组行普通产后康复治疗宣传教育,比较两组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盆底肌肉电生理情况。结果:产后3、6、9个月观察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盆底肌电活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产后采用PHEN IX康复治疗仪和Kegel运动能改善盆底功能及盆底肌肉收缩与伸张能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治疗的10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凯格尔运动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凯格尔运动,1个疗程后观察盆底肌力及国际尿失禁问卷咨询简表(ICIQ-SF)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改善盆底肌力方面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0%、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效果更好;两者的ICIQ-SF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著,且安全、无创伤、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81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予盆底肌肉训练(Kegel训练),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3个月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及性生活质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盆底肌力改善效果及性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有效提高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0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120 例产后出血产妇,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单用缩宫素治疗, 观察组采用缩宫素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临床指标、临床疗效。 结果:产后 1 h、2 h、4 h、24 h, 观察组产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止血、胎盘娩出、住院、恶露持续时间短于 对照组,宫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与单用缩宫素相比,缩宫素与葡萄糖酸钙联合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