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酸枣仁汤抗焦虑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高架十字迷宫大鼠焦虑模型,观察酸枣仁汤对焦虑大鼠行为的影响,ELISA法检测大鼠脑内海马五羟色胺(5-HT)、五羟吲哚乙酸(5-HIAA)、伽马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各给药组开放臂进入次数与进入时间与模型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各给药组进臂总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酸枣仁汤大、小剂量组5-HT、5-HIAA、GABA、GLU、NE的含量均有一定变化。结论:酸枣仁汤对高架十字迷宫所致的大鼠焦虑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抗焦虑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海马神经递质的平衡有关,且酸枣仁汤小剂量组较大剂量组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蛇床子中香豆素类成分佛手柑内酯对失眠大鼠神经递质及学习记忆的影响,探讨其催眠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建立大鼠失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失眠模型对照、地西泮(3mg·kg~(-1))阳性对照、佛手苷内酯(1.5mg·kg~(-1))四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胃等量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6天。给药第3天灌胃30分钟后进行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剂量(28mg·kg~(-1))的睡眠潜伏期和持续睡眠时间的观察;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记忆学习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脑干内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BA)和血清中褪黑素(MT)的含量,分析佛手苷内酯对失眠大鼠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结果佛手柑内酯组入睡潜伏期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睡眠持续时间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01),脑干5-HIAA、GABA含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01);空间探索目标时间、目标路程/总路程、穿越时间、穿越次数、总路程、平均速度高于模型对照组;探索策略模型对照组多为边缘式。结论蛇床子香豆素类成分佛手柑内酯对PCPA失眠大鼠具有明显的催眠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升高脑干内5-HIAA、GAB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酸枣仁汤抗焦虑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高架十字迷宫大鼠焦虑模型,观察酸枣仁汤对焦虑大鼠行为的影响,Elisa法检测其脑内海马五羟色胺(5-HT)、五羟吲哚乙酸(5-HIAA)、伽马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去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各给药组开放臂进入次数与进入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各给药组进臂总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酸枣仁汤高、低剂量组5-HT、5-HIAA、GABA、GLU、NE的含量均有一定变化。结论:酸枣仁汤低剂量组可以明显改善高架十字迷宫所致焦虑对大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鼠开放臂进入次数与进入时间的增加,以及GABA/GLU的值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安眠方镇静催眠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建立失眠大鼠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大鼠脑组织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多巴胺(DA)含量,以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及酶联免疫法检测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安眠方三个剂量组的5-HT检测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通过不同检测方法测定GABA,结果均提示安眠方中、高剂量组GABA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安眠方对PCPA诱导的失眠大鼠脑组织的5-HT没有明显影响,说明該制剂不是通过影响5-HT神经递质产生的镇静催眠作用。但安眠方对PCPA诱导的失眠大鼠脑组织的GABA含量却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心神安方对失眠大鼠脑组织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取10只为空白组,其余为对氯苯丙氨酸(PCPA,300 mg·kg~(-1))造模组,造模2 d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清心神安方高、中、低(32,16,8 g·kg~(-1))剂量组和安定组(0.5 mg·kg~(-1)),连续灌胃给药10 d。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海马组织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5-羟色胺(5-HT)含量;ELISA法检测下丘脑胆囊收缩素-8(CCK-8)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lu含量显著升高(P0.01),GABA含量显著降低(P0.01),5-HT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1),下丘脑组织中CCK-8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心神安方高、中剂量组Glu含量显著下降(P0.01),GABA含量显著升高(P0.01);清心神安方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海马组织中5-HT阳性表达率(P0.01),提高失眠大鼠下丘脑组织中CCK-8的含量(P0.01)。结论清心神安方具有降低失眠大鼠脑组织Glu含量,提高GABA、5-HT、CCK-8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加味散偏汤的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加味散偏汤高、中、低三个剂量(35.64,17.82,8.91g·kg~(-1)·d~(-1))、舒巴坦组(5mg·kg~(-1)),连续灌胃给药5 d。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实验,末次给药30min后,除空白组以95%的乙醇2mlg·kg~(-1)皮下注射外,其余各组均ih硝酸甘油10mg·kg~(-1),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脑组织中5-HT,5-HIAA含量。结果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30min各组大鼠前肢挠头次数较空白组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60min舒巴普坦组和加味散偏汤高剂量组大鼠挠头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加味散偏汤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减缓耳红出现时间(P0.01,P0.05),与舒马普坦组比较加味散偏汤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缩短大鼠耳红消失时间(P0.01),且中剂量组作用更为显著;与模型组比较,下丘脑中5-HT向5-HIAA的代谢减少,5-HT含量增加,尤以中、高剂量组明显(P0.01)。结论加味散偏汤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可增加脑中5-HT含量,减少脑中5-HT向5-HIAA的代谢,发挥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夫忒蒙丸"对失眠大鼠下丘脑5-HT和5-HIA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36只(其中阿夫忒蒙丸高、中、低剂量组各12只)、甜梦胶囊对照组12只,模型组12只,空白组12只,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造模,空白组采用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开始灌胃治疗,连续治疗14d,于末次灌胃治疗50分钟后对大鼠进行脱颈椎处死、取脑,分离下丘脑,检测5-HT和5-HIAA水平。结果:1.腹腔注射PCPA可使正常大鼠的睡眠一觉醒周期消失,是复制失眠大鼠模型的比较稳定的方法;2.阿夫忒蒙丸可升高失眠大鼠下丘脑5-HT、5-HIA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夫忒蒙丸治疗失眠可能与其升高下丘脑5-HT、5-HIA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山东中医杂志》2017,(4):322-325
目的:探讨疏肝调神针法针刺对睡眠剥夺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小平台水环境间断剥夺睡眠法复制失眠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针刺组分别针刺相应穴位,每次20 min,每日1次,共治疗7 d。西药组腹腔注射地西泮。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5-羟色胺(5-HT)、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皮质、丘脑内的5-HT 5-HIAA、GABA含量显著降低,DA、NE含量上升,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西药组大鼠的脑组织5-HT、5-HIAA及GABA含量上升,NE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调神针法针刺可能是通过增加了脑内的5-HT合成及代谢水平,增加GABA的含量,降低NE含量,从而改善睡眠剥夺大鼠失眠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胃安神方对失眠大鼠脑组织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胃安神方组及地西泮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用对氯苯丙氨酸建立大鼠失眠模型。和胃安神方组和地西泮组分别给予和胃安神方和地西泮水溶液灌胃,其余2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6 d后,断头处死并冰台上分离大鼠海马及下丘脑,低温离心后分离上清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LU、GAB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及下丘脑GLU含量显著升高(P<0.01),GABA含量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和胃安神方组大鼠海马及下丘脑GLU含量显著下降(P<0.01),GABA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和胃安神方可以调节失眠大鼠脑内的氨基酸类神经递质GLU及GABA含量,从而发挥治疗失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脑内五羟色胺(5-HT)含量下降后皮质部分NG2细胞的变化,NG2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Ast)、γ-氨基丁酸(GABA)的共存关系及酸枣仁汤的干预作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7d正常组、7d对照组、7d对氯苯丙氨酸(PCPA)组、15 d正常组、15 d对照组、15 d PCPA组、酸枣仁汤(SZRD)组、PCPA+SZRD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处理.取大脑皮质前额叶,采取免疫荧光双染法测定大鼠皮质NG2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GABA的表达量及NG2/GFAP、NG2/GABA共存定位情况.结果:与7d对照组比较,7 d PCPA组大鼠皮质NG2细胞、GFAP蛋白表达量增加(P<0.01),GABA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与15 d PCPA组比较,PCPA+SZRD组大鼠皮质NG2细胞、GFAP蛋白表达量下降(P<0.01),GABA表达量上升(P<0.05);NG2细胞与GABA在同一区域表达较多,而与GFAP在同一区域表达较少.结论:5-HT系统的失调能激活皮质NG2细胞、Ast,抑制GABA的表达,NG2细胞可能与Ast、GABA共同影响大脑皮层兴奋性来调节睡眠,酸枣仁汤可能通过5-HT系统调控NG2细胞、Ast、GABA来参与皮层活动的神经调节.  相似文献   

11.
朱洁  申国明  汪远金  胡闻 《中医杂志》2011,52(8):689-692
目的探索肝郁证失眠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价方法。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酸枣仁汤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夹尾刺激和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复合因子造模法建立肝郁失眠大鼠模型,酸枣仁汤组大鼠于造模第7d开始给予酸枣仁汤7.5g/(kg.d)灌胃,对各组大鼠进行宏观体征观察、行为学评价、血液流变学分析、病理学检查和下丘脑、海马组织、5-羟色酶(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睡眠节律明显改变,体重增长缓慢,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血流变高、中、低切全血黏度均显著升高,下丘脑、海马组织的5-HT及NE含量存在紊乱(P<0.05或P<0.01),而酸枣仁汤组对上述指标均有改善(P<0.05或P<0.01)。结论采用慢性夹尾刺激和腹腔注射PCPA复合因子造模法建立的肝郁失眠证大鼠模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百合地黄汤对失眠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大鼠皮层、脑干和海马组织中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影响,探讨百合地黄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0.4 g·kg-1)复制失眠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地西泮组(0.92 mg·kg-1)、百合地黄汤高剂量组(28 g·kg-1)和百合地黄汤低剂量组(7 g·kg-1),另设空白组,连续给药7天,采用旷场实验测定行为学评分,翻正反射实验评价百合地黄汤对大鼠睡眠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检测大鼠皮层、脑干和海马中DA和5-HT的含量。结果:百合地黄汤可以降低失眠模型大鼠的中央格停留时间、修饰次数和粪便颗粒数(P < 0.05),缩短睡眠潜伏期并延长睡眠持续时间(P < 0.05),大脑皮层、脑干和海马中5-HT含量明显升高(P < 0.05),大鼠皮层中DA含量显著降低(P < 0.05);与模型组相比,P < 0.05。结论:百合地黄汤可改善失眠模型大鼠行为学和睡眠,对DA和5-HT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研究酸枣仁提取物治疗失眠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建立对氯苯丙氨酸(p-chlorophenylalanine,PCPA)诱导大鼠失眠模型,酸枣仁提取物灌胃给药后,进行一般形态观察、戊巴比妥钠诱导失眠实验和病理组织学等药效学评价.采用UHPLC-MS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数据统计筛选酸枣仁提取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比较酸枣仁与酸枣果肉抗失眠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BATMAN-TCM数据库、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及文献等筛选酸枣仁与酸枣果肉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检索失眠疾病的靶点;将活性成分对应靶点与疾病靶点相互映射获取共同靶点,利用DAVID 6.8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过程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通过Cytoscape 3.8.0构建网络并对其进行拓扑分析,得到酸枣仁与酸枣果肉抗失眠的核心成分及核心靶点;比较酸枣仁与酸枣果肉抗失眠的异同点,通过分子对接方法进行间接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酸枣仁活性成分17个,靶点579个;酸枣果肉活性成分15个,靶点410个。筛选得到失眠疾病相关靶点2563个,映射得到酸枣仁与失眠疾病的共同靶点151个,酸枣果肉与失眠疾病的共同靶点116个。通过富集分析比较,酸枣仁与酸枣果肉均可通过槲皮素、棕榈酸等核心成分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K3CG)、肿瘤坏死因子(TNF)、蛋白激酶B1(Akt1)等核心靶点作用于TNF信号通路、多巴胺能突触、血清素能突触、γ-氨基丁酸(GABA)能突触、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治疗失眠。分子对接发现筛选得到的活性成分与靶点结合能力较强。结论 对酸枣仁与酸枣果肉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预测与比较,发现两者存在7种共同活性成分及357个共同靶点,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有很大相似性,表明酸枣果肉及酸枣仁治疗失眠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存在一定共性,进一步为酸枣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炒酸枣仁对状态性焦虑大鼠的行为学及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 amygdala, BLA)神经元信息编码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与炒酸枣仁组,灌胃给予炒酸枣仁组大鼠炒酸枣仁水煎液(17.5 g/kg),模型对照组灌服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给药0.5 h后采用旷场实验方法及在体多通道神经同步记录技术,监测两组大鼠的行为学及BLA区神经元动作电位放电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炒酸枣仁组大鼠在旷场中的跨格次数、站立次数及总运动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中央格运动时间、进入中央格次数及中央格/总运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与自身的基础放电频率比较,两组大鼠在旷场中的BLA区Ⅰ类神经元(NeuronⅠ)、Ⅱ类神经元(NeuronⅡ)动作电位放电频率均有所增加。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炒酸枣仁组大鼠NeuronⅠ动作电位放电频率增加值明显减少(P<0.05),NeuronⅡ动作电位放电频率增加值无明显变化(P>0.05)。同时,大鼠在旷场中的中央格运动/总运动时间(%)与BLA区NeuronⅠ、NeuronⅡ动作电位放电频率增加值均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炒酸枣仁能明显降低大鼠在旷场中的焦虑样行为,具有一定的拮抗状态性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BLA区焦虑相关神经元动作电位放电频率、改变BLA区神经元信息编码有关。  相似文献   

16.
王婕 《光明中医》2014,29(12):2573-2574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酸枣仁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方法 42例顽固性失眠患者用血府逐瘀汤加酸枣仁治疗.结果 痊愈19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2.9%.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酸枣仁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枣仁安神方中君药酸枣仁不同配伍对其主要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酸枣仁组、酸枣仁-五味子组、酸枣仁-丹参组、枣仁安神方组,灌胃给药,HPLC检测0~24 h大鼠血浆中斯皮诺素和阿魏酸血药浓度,流动相乙腈-0.03%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酸枣仁不同配伍后其主要成分的药动学差异。与酸枣仁单味药组比较,酸枣仁-五味子组和酸枣仁-丹参组中斯皮诺素和阿魏酸的达峰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降低,清除率CL/F增加,而枣仁安神方组中斯皮诺素和阿魏酸Cmax和AUC0-t增加,CL/F降低。与酸枣仁组相比,复方中主要成分代谢减慢,斯皮诺素和阿魏酸的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滋肾安神汤合复方枣仁胶囊交替使用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睡眠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将7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按需服用镇静催眠药基础上加用滋肾安神汤(下午及晚饭后)与复方枣仁胶囊(睡前),对照组常规按需服用艾司唑仑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艾司唑仑用量。结果治疗组的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评分下降差值均比对照组明显,艾司唑仑用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安神汤合复方枣仁胶囊交替使用治疗失眠可以改善患者日间功能,效果优于艾司唑仑片,并可减少苯二氮卓类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产地酸枣仁药材HPLC-DAD-ELSD指纹图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酸枣仁药材HPLC-DAD-ELSD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DAD-ELSD方法测定了14个产地酸枣仁药材样品,采用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进行评价,建立了共有模式,以相关度评价图谱的相似性。结果:14个产地酸枣仁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黄酮类有15个共有峰,皂苷类有11个共有峰。建立的方法对酸枣仁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皂苷类成分均有良好的分离,一次进样同时测定了两类不同成分的指纹图谱。结论:本方法可用于酸枣仁药材中黄酮类成分和皂苷类成分指纹图谱的测定,为控制酸枣仁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生、炒酸枣仁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生、炒酸枣仁催眠作用的异同;方法:采用阈剂量的戊马比妥钠致小鼠的睡眠实验方法,观察生、炒酸枣仁水煎剂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生、炒酸枣仁煎剂均能延长阈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睡眠时间,但二者催眠作用起效时间不一,生枣仁较炒枣仁起效时间快;结论:生、炒酸枣仁不煎剂均有催眠作用,生枣仁催眠作用比炒枣仁起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