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精准医学是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与大数据交叉发展形成的新型医学体系,笔者通过阐述精准医学的发展现状、中医药的精准医学内涵与目标、中医药的精准医学发展战略意义,分析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精准医学创新与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精准医学的相关治疗思想,从精准医学的视角理性思考中药用药的相关问题,主要从中药安全性评价、影响中药剂量准确性的因素以及精准医学视角下中药学的发展方向,借鉴精准医学与辨证论治思想的差异化分析,将中药用药和精准医学结合起来,提出中医用药也会更加趋向于"精准"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肾实质性高血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的并发症之一,持久的高血压可作为病因造成肾脏损害,而肾脏疾病本身也可以导致高血压,加剧肾功能的恶化。黄教授从中西结合角度认识肾实质性高血压,从现代"精准医疗"理论延伸发展出传统中医辨病、辨证治疗对策,从"病证相参""凭症加减""精准降压""增效减副"等方面着手选用中药,配合饮食调理达到精准降压、延缓肾病进展目的。  相似文献   

4.
《庄子》以阴阳喻万物,以恬淡无为蓄养人生,故蕴含了天人合一、静以疗疾的思想,其中不乏一些医学语词的记载,如表示病之总名的"疾""病"等,表示病名、病证的"龟手""漂疽""溲膏"等,表示病因病机的"阴阳不和""内热"等,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展现了当时医学发展的历史风貌。整理考释这些医学语词,对于深入开展先秦医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亚太传统医药》2014,(7):F0002-F0002
<正>3月23日,以"现代医学·中医药学·共融发展"为主题的2014·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院士医学论坛在京举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在讲话中指出,中医药学注重"辨证论治""以人为本""治未病"等理念,与转变了的医学模式相吻合,与调整了的医学目的相一致,这也为现代医学与中医药学共融发展奠定了基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会长陈竺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  相似文献   

6.
"精准医学"是人类医学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医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是中医的优势,但是过分强调辨证论治则存在治疗上靶向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中医精准化的发展方向是在个体化辨治基础上对群体化规律的探索,主要内容包括基于现代疾病诊断,提高辨病论治精准性;针对临床指标和症状,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基于方药量效关系研究基础上方量、药量的精准化应用等具体内容。中医精准化未来发展的策略是中医的优势与弱势互补,实现模糊与精准、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美国精准医学计划在国内引起热议,精准医学为未来医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带来现代医学的又一次革新浪潮。通过了解精准医学诞生的历程及基础,分析精准医学与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体系、治未病理念及中医体质学说等之间的联系,阐述具有两千多年时间跨度的中医学与精准医学之间的关系,以期探寻中医学在精准医学浪潮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医学在新浪潮下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学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立了一系列的辨证论治法则,包括"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脏腑辨证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9.
健康中国建设以及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等文件,从顶层设计对中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中医药院校要深化中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解决改革中存在的推进难、效果差的问题,需要加强中医教育的传承、创新、协同与融合,要按照"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契合度""服务发展贡献度""对外教育开放度"4个维度,科学地把握中医人才教育的内涵,挖掘潜藏的优势,直面在实践中遭遇的难题,以期实现中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性突破。  相似文献   

10.
精准医学将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和趋势,国内学者也在"中医药精准医疗"探索之路上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讨与实践。中医如何面对这一革命性的医学机遇和挑战,并探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在精准医疗大发展背景下的发展和改革创新,更好的为我国精准医疗和中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人才支持,需要我们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2015年初,随着奥巴马提出"精准医学"计划,"精准医学"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健康热词,被赋予了人类一个实现全新医学突破的伟大机会,得到世界范围内高度关注。本文结合"精准医学"理念的内涵,探讨其与中医辨证论治观点的高度相关性,以及寄希望于两者之间相互渗透,最终形成人类医学。  相似文献   

12.
运动人体科学关注提高运动成绩和防范伤病的科学原理与技术体系,力量、速度、柔韧这三项基本身体素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西医生理学是运动人体科学的主要科学基础,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可预测、可预防、可参与、个体化等方面还存在局限性。中医本征是信息医学,与西医结构医学本征不同,能够更好地发挥对上述新发展方向的支撑作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九宫八风"范畴提供了对人体功能、时间结构、空间环境的说明框架,"气化""运化""疏泄"范畴提供了对生命运动机制的阐述框架,并与"力量""速度""柔韧"三项基础身体素质密切联系,"虚"、"瘀"、"毒"范畴则对机体异常状态提供了概括框架,可作为调整干预机体状态,使之恢复正常或挖掘机能潜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学在诊疗疾病过程中蕴涵和体现了精准医学的基本内涵,其基本思想和精准医学理念在许多方面高度契合,如“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及中医对患者症状的计量诊断等,均体现出“精准”之处。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使中医药诊疗体系实现精准化和个性化,有利于推动中医药向精准医学发展。中药在产地来源、炮制规范、应用形式及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精准化,也更有利于中药精准疗效的发挥。通过阐述精准医学与中医药的关系、大健康前提下“精准中药”的特点以及“精准中药”的代表性临床应用情况,以期为“精准中药”的创新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新版《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以下简称《词表》)的修订工作提供中医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类(TG类)拟新增、删除、修改的主题词。方法基于词表编制原则,根据词频统计和数据库检索结果,参考《医学主题词表》(Me SH)等相关资料,完成TG类主题词的修订。结果新版《词表》TG类主题词拟新增"医学,韩国传统""中医体质类型"等35个主题词,拟删除"医学,东方传统""经络带"等35个主题词,拟修改"四象医学""民族医药学"等19个主题词。并统一"民族医药学"行文格式,协调"中医药学"与其他类主题词交叉的问题。结论 TG类主题词选词应基于词频统计,主题词的词形应规范描述,符合教材与文件,并注意与其他类主题词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5.
精准医学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临床和个体信息,实行精准的风险预测和精准的疾病分类、诊断及治疗,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以实现疗效精准评估、预后的精准判断为目标,现已成为当代医学发展的一个热点方向。本文对精准医学发展的背景、内涵、发展状况及其影响作了简要介绍。中医学的整体观、以人为本、辨证论治等基本理念和诊疗模式,彰显了同病异治、因人而异、因病程而异的个性化治疗的追求,与精准医学的要求高度契合。加强中医药的精准医学研究,是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此要努力挖掘和弘扬中医药自身固有的精准医学特色和优势;探索在当代条件下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精准医学和个性化治疗的思路、技术和方法;丰富中医药精准治疗的实践模式。在中医药精准医学的研究中,需要以“精准诊断”、“精准治疗”两大问题为切入点,坚持突出中医药个性化、动态化、整体性诊疗理念,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西方的医学从"宗教医学""机器医学""生物医学"发展至现今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阶段,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把对人的理解局限于生物学视野,对"意识""自然"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模式,在理论上则"汇而未通""结而未合",临床实践仅体现为"技术互补"而非有机"融合"。认为应在中医朴素的"人医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量子力学的研究成果,重塑更完备的新型"人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学"是具有创新性的医学理论构想,是对"创建新医学""中西医结合"等理论实践的继承、综合和推进。其内涵在于传承中医学精髓,促进中西两个医学体系交叉融合,体现现代科学发展水平与方向。"中国医学"构想的提出,为中医学科的教学改革,特别是中医课程体系的转型提供了契机。更重要的是,"中国医学"构想是中医理论本身的一次革新,而其对中医课程体系转型的推动作用,也正是中医自身发展所必须的教育方式革新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鲁艳辉 《中医药导报》2019,25(10):23-26
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是叙事医学在中国医学中的实践应用。以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等叙述文本为研究对象,就"天人关系""阴阳思维""中和思维""象数思维"等中医叙事理论的重要性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叙事医学并不完全是现代西方的新的医学模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具有典型的东方叙事医学的文化特色。《黄帝内经》叙事医学作品的文化特征研究,对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子作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儒家学派创始人,儒教始祖,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的过去、现在、将来的和谐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同时对医学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剖析其鸿篇巨著《论语》中所涉及"仁义""中庸""允执其中""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思想的内涵,探讨儒家文化思想对中医理论形成的影响和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发展渊源探讨"瘀""淤"与"瘀血""淤血"同音词词义,指出"瘀血"与"淤血"是内涵和外延完全不同的两个同音词,中医学中"瘀血"与西医学中"淤血"含义不同,因此在中医学文献中应该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