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7月—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根据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研究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总疗效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确切,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普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7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康复治疗开始时间≤3个月者为A组,〉3个月者为B组,两组患者均采取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康复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MAS和PROM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A组治疗后4周MAS评分低于B组,治疗后2周及4周PROM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经筋刺法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3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筋刺法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殚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技术治疗,治疗组予经筋刺法结合康复技术治疗.结果:治疗组踝关节主动及被动背屈、外展活动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FMA评定法中踝关节运动、跟腱反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刺法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中医传统康复疗法配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卒中患者足下垂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初—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卒中患者足下垂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两组均给予患者常规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患者现代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患者早期介入中医传统康复疗法配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患者足下垂采用早期介入中医传统康复疗法配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上康复训练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6,(8):1072-1073
目的:分析针刺足三阴经为主配合远端取穴联合低频脉冲电疗在脑卒中早期足下垂内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早期足下垂内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针刺足三阴经为主配合远端取穴治疗,治疗组接受针刺足三阴经为主配合远端取穴联合低频脉冲电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4周后,治疗组坐位踝关节背曲度、仰卧位踝关节背曲度及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WG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足下垂内翻治疗中针刺足三阴经为主配合远端取穴联合低频脉冲电疗可显著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强化肩胛带训练及早期康复治疗对经针灸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训练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强化肩胛带训练以及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疼痛评分(VAS)以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经针灸治疗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给予强化肩胛带训练联合早期康复能有效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联合电针对中风后足下垂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在该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康复训练,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电针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Fugl-meyer评分为(36.72±4.45)分,高于对照组(25.86±5.6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步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步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2.65±8.44)分、(30.21±7.9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对中风后足下垂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改善下肢运动功能,促进患者恢复步态,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69例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通过Bar-thel(BI)指数评定量表(MBI)、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功能评分分别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下肢肢体功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能Fugl-Meyer评分、B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I评分、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BI评分、Fugl-Meyer评分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良好,有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足下垂的影响。方法:将36例脑卒中恢复期伴有足下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将常规训练中的踝关节训练更换为下肢镜像疗法训练,其余治疗均相同,治疗4周后采用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LE)、胫前肌改良Ashworth(MAS)量表、主动活动度(AROM)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FMA-LE、MAS、AROM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存在足下垂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镜像疗法较常规疗法更能有效改善其足下垂、缓解踝关节肌痉挛、提高踝背屈主动活动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功能训练联合中医辨证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后期肢体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院共收治96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普通康复训练,治疗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早期功能训练联合中医辨证康复治疗,经康复治疗1个月后,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SQOL-100评分、Barthel评分以及FM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中,治疗组治疗后的SSQOL-100评分、Barthel评分以及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31.2%(P0.05)。结论:在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中,通过早期的功能训练联合中医辨证康复治疗,制定科学得当的康复治疗策略,对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推拿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在抚州市中医院进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与试验组(38例),对照组行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在此基础上,试验组予以中医针灸推拿干预,比较2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术后1、12周膝关节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风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方案的效果。[方法]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9月收治中风病患者220例,分为对照组(130)和治疗组(90),应用简式的运动评分方法和改良指数,对中风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治疗组患者按康复方案要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按照基础的治疗方法,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患者进行4周治疗以后,按照指数和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来进行评分,治疗组的患者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应用中医的康复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使患者的中风病致残率降低,补充了中医康复方法对中风病患者的治疗,采用中医康复方案对中风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的效果明显,值得被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杨丽霞  周贤刚  钟渠  杨闯 《河南中医》2016,(6):1089-109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治疗重度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4年9月本院康复科门诊收治的重度肌筋膜炎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康复理疗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2.73%,对照组痊愈率为49.0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治疗重度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抗阻训练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60例RA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以抗阻训练,试验组则采取抗阻训练+中药熏蒸治疗,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手功能障碍评分(SOFI)较干预前降低、握力较干预前提高,而试验组指标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自我认知各生命质量评分上均较干预前提高,而试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抗阻训练治疗RA可取得满意效果,能有效促进患者手关节功能康复,提高患者握力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针刺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治疗的70例中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干预。比较2组下肢功能改善率、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联合组下肢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前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实施针刺及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综合模式(针药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内13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康复指导组(A)和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组(B)。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康复指导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指导,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组的干预在常规西医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现代康复治疗和中药、针灸治疗,并对患者家属进行中医养生指导。入选病例分别在入选时、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运用改良巴氏指数量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后,康复指导组与针药结合康复组的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针药结合康复组ADL评分优于康复指导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综合模式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并维持已获得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共84例。对照组采用吞咽功能训练及咽喉肌经皮电刺激治疗,治疗组病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汤剂(补中益气汤加减),同时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及咽喉肌经皮电刺激治疗,治疗3周前后进行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判断其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VFSS和SSA,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对于吞咽功能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2种方法均有效,但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张力平衡针法结合康复治疗对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张力平衡针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张力平衡针法行针刺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0d后评定比较患侧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30d后,两组患者患侧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增加,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且见效快。结论张力平衡针法结合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神经内科常规干预,观察组40例联合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将两组的骨密度、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骨密度、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肢体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病患者的中医心脏康复护理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大连中医医院内一病房就诊的80例胸痹心痛病患者,经辨证分型为气虚血瘀型胸痹,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医心脏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证候施护、饮食护理、中医特色技术、情志护理、健康指导等。通过中医证候评分对治疗的有效率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7.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痹心痛病患者的中医心脏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