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贵州金丝桃属药用植物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搞清贵州金丝桃属药用植物资源情况。方法 :野外考察与查阅标本资料相结合。结果 :搞清了贵州金丝桃属 18种药用植物的地理分布及药用情况 ,列出了分种检索表。结论 :为研究开发贵州金丝桃属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兔儿风属药用植物的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搞清贵州省兔儿风属药用植物的情况。方法:收集资料与实地调查。结果:搞清贵州省兔儿风属药用植物共有16种1变种的分布、环境及药用情况,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结论:调查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兔儿风属植物。  相似文献   

3.
苍耳属植物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搞清中国苍耳属药用植物资源分布情况及生药鉴别。方法 :原植物鉴定、药材果实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鉴别。结果 :提供了苍耳子及其混淆品的鉴定依据。结论 :苍耳子药用植物资源可适当扩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云实属果实与种子形态特征及其分类鉴定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中国云实属果实与种子形态特征分类方法。方法:将野外采集的成熟果实置室内阴干,观察形态并描述后剥取种子观察描述。结果:中国云实属果实与种子形态特征种间区别明显,性状稳定,列出了分种检索表。结论:可以作为种级水平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5.
国产钩藤类中药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查清国产钩藤类中药材的原植物基源及其民间用药情况。方法:收集资料与实地调查。结果:搞清了国产钩藤属Uncaria药用植物有13种,其中作商品药材使用的有10种,以及该属药用植物的地理分布、分布特点和民间用药经验。结论:为药材生产经营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贵州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搞清中国贵州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及其生药鉴别 ,解决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方法 :采用“贵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鉴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偶合关系→种苗扩繁与资源利用方法、技术及途径→GAP基地示范和中药材及其产品分级开发体系论证→综合评价与结论”的技术路线和实验研究方法。结果 :贵州植物药品种 3924种 ,占其中药资源品种的 91.47% ;药用植物 275科 1384属 2987种 ,药用高等植物 2802种 ,占高等植物总数的 43.1% ,并含有北温带、温带、南亚热带、甚至热带的植物类群和一些过度成分。结论 :提出了在对贵州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实行有效保护和确保植物体药用质量的前提下 ,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和大面积规范化栽培种植 ,走资源节约型、产品高科技的中药现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云实属药用植物产藏量及生境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估测国产云实属植物果实产藏量,了解其生态环境。方法:赴产区实地考察。结果:对国产云实属8个种的产藏量进行了初步估测,对其生态环境作了记录。结论:国产云实属植物资源丰富,尤其是云实、喙荚云实产藏量大,值得开发。  相似文献   

8.
广西苦苣苔科药用植物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标本查阅、分类学研究及资料考证,基本搞清了广西苦苣苔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地理分布。结果发现广西现有苦苣苔科药用植物72种7变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科药用植物、寻找新药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3种国产云实属植物的单宁酸及水解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国产云实属植物中寻找能替代进口塔拉生产单宁酸及没食子酸的品种资源。方法:用水浸法提取单宁酸,用碱水解法对单宁浸提浓缩液进行水解,对水解产物进行了鉴别,并进行了实验室规模试验。结果:3种植物单宁酸的含量(干基)分别为32.2%,46.6%,58.5%,折合原料与水解产物之比为:154∶1,11.8∶1,3.09~2.79∶1。结论:首次在我国云实属植物中找到了可替代进口塔拉的植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尼泊尔使用传统药用植物的情况作了简要概述,重点介绍了尼泊尔最常使用的22种重要药用植物,并在与中国药用植物比较的基础上,介绍了157种较常使用的种类及重要种类的生产和出口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甲硝唑凝胶对兔疥螨和人体蠕形螨的治疗作用和体外杀虫作用。方法:采用家兔感染疥螨和离体试验评价甲硝唑凝胶的杀虫作用。结果:甲硝唑凝胶能杀灭兔体的疥螨,对兔疥螨感染后溃烂、皮疹具有明显的疗效。对离体疥螨和人体蠕形螨也具有显著的杀灭作用,48h内能全部杀灭虫体。结论:甲硝唑凝胶是一种杀灭疥螨和蠕形螨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景洪哥纳香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哥纳香(Goniothalamus cheliensis)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景洪哥纳香茎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种化合物,其中5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5,7-二羟基双氢黄酮(Ⅰ)、5,6-2H-6苯乙烯吡喃-2-酮(Ⅱ)、(5R,6S,7R,8R)-7-羟基-8苯基 四氢呋喃并[3,2-b]-2H-吡喃-2-酮(Ⅲ)、(6R,7R,8R)-6-(7,8-二羟基苯乙基)-5,6-2H-5-羟基-2-吡喃酮(Ⅳ)、(6R,7R,8R)-6-(7,8-二羟基苯乙基)-5,6-2H-吡喃-2-酮(Ⅴ)。结论:5种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3.
东方香蒲花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斌  陆蕴和 《中国药学杂志》1998,33(10):587-590
 目的:研究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花粉的化学成分,为研究其药理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5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α-豆甾烷-3,6-二酮(Ⅰ)、赤藓醇(Ⅱ)、柚皮素(Ⅲ)、异鼠李素-3-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Ⅳ和异鼠李素-3-O(2G-α-L-鼠李糖基)-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香蒲新苷,V)。结论:5种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其中Ⅱ为首次在香蒲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九里香属9 种植物叶表面的微细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并给出了分种检索表。方法:运用扫描电镜技术。结果:九里香组表皮细胞垂周壁界限模糊,两面无条索状纹饰,棕茎组表皮细胞垂周壁界限清晰,多少具条索状纹饰。结论:大叶九里香应归入九里香组,独立成为一个种,四数花九里香与豆叶九里香不宜合并,本研究证明扫描电镜对本属植物的分组和分种以及生药学鉴定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软枣猕猴桃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离鉴定软枣猕猴桃根化学成分。方法: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上硅胶柱层析分离,IR,NMR和MS光谱方法确定结构。结果:分得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毛花猕猴桃酸B,2α,3α,24-三羟基1-12-烯-28-乌苏酸和胡萝卜苷。结论:毛花猕猴桃酸B,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和β-谷甾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5种药用杜鹃种子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训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6):334-335
目的:对5种药用杜鹃的种子形态进行观察,为其种类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杜鹃种子进行观察。结果:杜鹃Rhododendrsimsi属无翅类型,张口杜鹃R.augustini,大白杜鹃R.decorum,马樱杜鹃R.delavayi和喇叭杜鹃R.discolor等属有翅类型,后4种杜鹃形态之间也有差异。结论:利用扫描电镜对5种药用杜鹃种子观察可以明显辨别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正品细辛与非正品细辛、细辛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及正品细辛间挥发油中主成分含量的差异,为建立中药细辛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资料?方法:首次用内标法对国产药用细辛12个种共24个样品挥发油中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和黄樟醚(safrole)的含量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结果与结论:正品细辛中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的含量远高于非正品细辛;正品细辛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挥发油中两种成分的含量差异不大;三种正品细辛的挥发油中甲基丁香酚的含量依次为汉城细辛>北细辛>华细辛,黄樟醚的含量依次为华细辛>北细辛>汉城细辛。  相似文献   

18.
5种地榆属植物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补充地榆药材基源鉴定和纠正宽蕊地榆Sanguisorba applanata 的种名误定。方法:用扫描电镜对5 种地榆属植物,地榆S.officinalis,长叶地榆S.officinalis var.longifolia ,宽蕊地榆S.applanata,柔毛宽蕊地榆S.applanata var.villosa 和大白花地榆S.sitchinese 的花粉进行了形态鉴别。结果:发现这5 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均为近球形~长球形;6 孔沟;表面均具小穴及小颗粒突起的雕纹;种与变种的花粉形态之间较为接近;而种间差异主要在形态大小、孔膜明显与否及有无不规则块状突起雕纹等方面。结论:为地榆药材的基源鉴别及纠正种名误定提供了新的证明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