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经明教授所创"三穴五针法"在治疗哮病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得到了医患的广泛认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邵氏"三穴五针法"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完整理论体系与大量临床研究成果的疗法。该文就目前邵氏"三穴五针法"治疗哮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无热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多参考“哮病”论治,其急性发作期多仿哮病分为“寒哮”、“热哮”两型。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支气管哮喘不能简单地和哮病划等号,支气管哮喘多表现为哮病中的寒哮,而并无热证,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3.
庞大承  张硕  田甜  王彤 《四川中医》2023,(11):38-42
本文通过对哮病“夙根”理论及哮病从膜原论治的源流和病机特点进行具体阐释,从理论层面探讨哮病从膜原论治的机理,从而辨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探讨哮病从膜原论治提供新的视角。同时,对哮病从膜原论治的法则进行解析,提出了以达原饮为基础的治疗方剂和以“疏达通利、开达膜原”为主的总治法并附验案,从而丰富了哮病的临证辨治思路,这对临床诊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哮病发作专主于痰,痰是水液代谢障碍的产物,气机不畅所致。而气机逆乱,又会引动伏痰,诱发哮喘发作。哮病发作的核心在于气机不利,病位之责在于肺、脾、肾、肝。“治痰先治气”的实质在于治理脏腑、调畅气机。通过探讨其机理,结合古籍,现代研究分析,阐明治气在哮病的实际应用,以加深对该理论的认识,更好的辨治哮病。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呼吸系统常见病。哮是指喉中有哮鸣声,喘是指呼吸困难,两者在临床上往往同时发生,合称为哮喘。 一、病因病机: 导致哮喘的病因较多,可由外感内伤等各种疾病引起,概括起来不外邪实、正虚两个方面。一般说,实喘是感受风寒或风热时邪而引起,或痰浊及肝郁气逆壅阻肺气而成;虚喘则为精气不足,肺肾出纳失常,或脾虚生痰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调查,总结出湿热型哮病的证候特征和发病特点,为湿热型哮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定《湿热型哮病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表》,对符合支气管哮喘疾病诊断标准、且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急性发作期或慢性持续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3.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结果:360例哮喘患者中湿热型哮病共有84例,发生率为23.33%,仅次于寒型哮病;胸闷,气促,口渴但不欲饮,咳嗽,痰白量少质黏难咳,舌质红暗,苔腻黄白相兼,脉濡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发生率50%);而胸闷,痰少质黏难咳,渴不欲饮,食后痞满,嗳气,排便不爽,苔黄白相兼脉濡为其特征性症状,与寒型哮病、热型哮病相比有相显著性差异(P0.05);84例湿热型哮病患者中有过敏性疾病病史者49例,发生率为58.88%,高于寒型哮发生率33.85%、热型哮病发生率25.00%,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61例湿热型哮病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百分比两者均高于寒型哮病、热型哮病,但前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后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湿热型哮病患者与寒型哮病、热型哮病相比无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湿热型哮病是客观存在的,且是临床常见证型之一;湿热型哮病具有特征性症状,与寒型哮病、热型哮病易鉴别;湿热型哮病患者与过敏因素尤为密切,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哮病火论     
王檀教授认为,哮病具有迁延难治且反复发作的特点,在北方严寒之地其发病率更为突出。引起哮病发作的原因错综复杂,其病因无外乎外感及内因。提出"哮病主于火"及"五脏六腑皆令人哮"为哮病的病机关键。从脏腑相干理论出发提出哮病因火、热而哮,因痰而作。治疗时,当辨清五脏六腑的寒热虚实,调整脏腑功能,尤其脾胃功能的健运。从火、热论治哮病,发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为常见的呼吸道疾患,呼吸急促谓之喘,喉间出人有声谓之哮,这两种证状在临床上常同时出现,故一般统为哮喘。多发于秋末冬初,是一种比较顽固的慢性疾病,对本病的根治方法不多,仅能缓和证状,收效不够巩固,我常以针灸治疗本病,取效尚为显著,兹将治疗方法和临床体会介绍如下。1治疗方法根据发病不同情况辨证施治。取穴:实证:主穴一肺俞,天突,天星,足三里。配穴一膻中、合谷、内关。虚证:主穴一管俞.气海,关元,天星,俞府。配穴一足三里,肺俞,天突,青盲。施术手法以补虚泄实为原则。惟天星穴(经外奇穴)采取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医药序贯疗法标本兼治治疗哮病患者情况。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三步序贯法;在哮病急性发作期,口服寒喘舒片、热喘舒片等,“外治”施以穴位贴敷(温金膏或清金膏)或穴位结扎术;在哮病缓解期,口服安喘舒片或四季康饼干,予新穴位治疗术。结果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喘息、咳嗽、咳痰、哮鸣等,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从而降低了年均急性发作及年均住院次数。结论标本兼治三步序贯法防治哮病是有效的,能够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薛汉荣教授遵循国医大师洪广祥的哮病治疗的学术思想,即外感风寒为哮病发作的诱因,痰瘀伏肺为哮病反复发作的宿根。在治疗哮病发作期,重视散寒蠲饮、疏利气机、涤痰行瘀,以小青龙汤合蠲哮汤为主方,在临床治疗中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治哮首要宣肺化痰哮病的主要病因是“伏痰”为患。明代秦景明所著《症因脉治》提出哮病的成因为“痰饮内伏,结成窠臼”,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亦提出哮嗽“呀呷有声,名曰伏痰”,哮病的临床症状除呼吸急促外,其特证为喉间有哮鸣、胸闷、咯痰不爽等现象。董老认为哮病复发必有  相似文献   

12.
李颖  王雪京 《北京中医》2011,(2):99-100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性疾病。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以痰为中心的宿根学说逐渐成为哮病病因病机的核心学说,也成为当代中医学认识哮病的经典学说。但是近些年来,中医学界出现了对于哮病病机的一些新看法、新学说,可以看作是对经典学说的挑战,也可以看作是对经典理论的补充,是哮病学术的进步。晁恩祥教授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风哮"的病名,且以"风盛挛急"来诠释"风哮"的病机,系统地提出"风哮"的临床证候学特征、风哮的治疗思路及临床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13.
病因、病机是中医研究和阐述疾病的起因及其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理论,哮病的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大概经历了4个时期,终提炼、升华成因、机框架:一为秦汉起源期,从《黄帝内经》对哮病病因、病机最早的文字记载,到张仲景《金匮要略》,形成了哮病病因、病机理论的早期认识;二为晋隋唐发展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中国最早的论述以内科为主各科病病因和证候的专著,对哮病的病因、病机认识逐渐扩展;三为宋金元丰富期,《普济本事方》、《丹溪心法》丰富了哮病的病因病机理论;四为明清完善期,继承并完善了哮病的病因、病机理论。同时按照空间维度,将哮病病因、病机理论进行归纳、提升,分为外感、内伤和病理产物致哮。  相似文献   

14.
姚雯  严季澜 《吉林中医药》2010,30(11):1006-1007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古代又有哮、哮喘、哮吼、哮嗽、哮拔、天哮、水哮、久哮、喘鸣、喘呼、喘喝、喘吼、齁(鼻合)、齁鼾、齁喘、(鼻叚)齁、呷咳、呷嗽、呴嗽等多个相关称谓,各称谓含义从文字角度看虽略有差别,却均能体现哮病发作时的症状特点——气喘且喉中有痰鸣声,因此,均为哮病的相关病名。  相似文献   

15.
哮病辨证体系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中医界普遍认为 ,哮病分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按寒热辨治 ,缓解期从脾肾入手。但该体系不能充分反映哮病的证治规律 ,亟需发展完善。根据哮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把其分为早、中、后三个时期 ,同时以脏腑辨证为纲 ,把哮病归纳为鼻哮、肺哮、肝哮、脾哮、肾哮五个证型 ,称之为“三期五证”辨证体系。其特点有二 :强调了鼻、肝在哮喘发作中的重要性 ;哮喘发作期患者有相当一部分应从脾肾治疗 ,不应墨守寒热辨证的陈规。  相似文献   

16.
从风痰论治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观察,认为痰浊内伏,壅塞气道是哮病的发病基础;风邪触动痰浊,气道挛急是哮病的诱发病机。提出燥湿化痰、解痘平喘的治疗方法,并自拟方药,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对于"痰"在哮病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中的作用多有论述,不一而足。从哮病的临床治疗角度,联系传统中医典籍中的相关论著,依据哮病起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中"痰"属性的不同进行归纳,以加深对中医哮病及其治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哮病病名历史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哮病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中医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古代医学文献中关于哮病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等方面有诸多论述,但各时代对其称谓却不统一。因此,弄清哮病病名在历代的沿革情形,不仅有助于阅读古代医学文献,准确把握文献含义,还有助于有关哮病科研的开展。故主要从历史源流角度对哮病病名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9.
哮病,系宿痰伏肺,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致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而发病。笔者以理肺调肝法治疗哮病发作期,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愈哮丸治疗哮病140例湖南省平江县中医院(410400)李栖心主题词哮证/中药疗法喘证/中药疗法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尤其中年以上患者多缠绵而成终身瘤疾。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立足于“控制发作”来研制有效方药是哮病防治研究的主要课题。笔者应用自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