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研究豆蔻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以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豆蔻挥发油HP-β-CD包合物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包合物开展显微鉴定,采用UV、GC-MS进行质量控制研究.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豆蔻挥发油与HP-β-CD的体积重量比为1:8 (mL·g-1),包合时间3.0 h,包合温度为 35℃.UV法验证了包合前后紫外吸收图谱基本一致,显微鉴定油已被包合,GC-MS法验证了包合前后挥发油中各成分基本未发生变化.结论:该包合工艺合理,可行,流程短,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石菖蒲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为该部位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物中α-细辛醚质量分数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包合时间、包合温度、主客体配比对石菖蒲挥发油HP-β-CD包合工艺的影响,以红外光谱法(IR)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该包合物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石菖蒲挥发油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包合工艺为包合时间3.85 h,包合温度30.06℃,HP-β-CD与石菖蒲挥发油投料比8.69∶1。挥发油包合率79.74%,包合物得率87.47%,包合物中α-细辛醚质量分数2.266 mg·g~(-1)。石菖蒲挥发油包合前后GC-MS图谱的整体相似度高。结论:IR和GC-MS分析包合物结果证明包合物制备成功,石菖蒲挥发油在包合前后成分变化不大。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石菖蒲挥发油HP-β-CD包合物的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抗病毒口服液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包合物收得率、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比较超声波法、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的包合效果,确定最优包合方法;再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挥发油与HP-β-CD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因素,每因素选择3水平,优选包合条件,同时采用薄层色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包合物。结果优选出最佳工艺为:挥发油与HP-β-CD比例为1∶12,包合温度45℃,包合时间为3h,挥发油的包合率为66.71%,包合物的收得率为90.07%。结论按优选工艺条件,挥发油与HP-β-CD形成稳定的包合物,且挥发油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胆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以及溶解性.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包合率为评价标准,对药物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投料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药液滴加速度进行了考察,以确定胆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胆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采用相溶解度试验对增溶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确定了胆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即药物投料比例为1:3,温度为60℃,搅拌时间60 min,药液滴加速度1.6 mL/min;相溶解度曲线为AL型,包合常数K=564.30 L/mol,增溶11.81倍.结论:以最佳制备工艺制备包合物,包合率达到97.1%,工艺稳定,合理可行;胆酸适宜用HP-β-CD包合,增溶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薄荷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薄荷油-HP-β-CD)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薄荷油-HP-β-CD,以薄荷油包合率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设计考察投料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对工艺的影响,并通过TLC和UV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最佳包合条件为薄荷油和HP-β-CD投料比1∶4,包合时间1h,包合温度30℃,包合率15.45%.结论:优选的包合工艺稳定可行,薄荷油-HP-β-CD包合物已形成,且包合过程对挥发油成分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艾叶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以挥发油利用率和回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艾叶挥发油与HP-β-CD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和搅拌速度对包合工艺的影响。采用薄层色谱(TLC)和红外(FIR)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挥发油/HP-β-CD为1:10;搅拌速度为1000 r/min;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2 h;挥发油的平均利用率为83.1%,包合物收率为89.57%,TLC、FIR检测包合物已经形成。结论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蛇床子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蛇床子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蛇床子挥发油HP-β-CD包合物的工艺进行优化.采用UV技术、显微鉴定、GC-MS技术对包合物进行质量控制研究.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蛇床子挥发油与HP-β-CD的体积质量比1∶8,包合时间2.0h,包合温度40℃.采用紫外光谱法验证包合前后紫外吸收图谱基本一致,显微鉴定表明油已被包合,GC-MS验证了包合前后挥发油中各成分基本未发生变化.结论:该提取、包合工艺合理可行,为临床制剂的合理使用和包合物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赵红红  阎克里  刘焕蓉 《中草药》2015,46(12):1768-1773
目的优化氧化分解白术挥发油(decomposed volatile oil from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DVOA)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包合物,荧光分光光度法评价制备工艺。以包合率和含油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HP-β-CD与DVOA质量比、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对包合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包合工艺条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FL)和显微成像法表征包合物,并进行稳定性测试,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DVOA包合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DVOA与HP-β-CD形成了包合物,其最佳包合条件为HP-β-CD与DVOA质量比为10:1,包合温度30℃,包合时间2.0 h,平均包合率和含油率分别为73.32%和10.43%。包合前后DVOA的化学成分相同,包合过程只是对各组分的比例略有影响。结论以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DVOA-HP-β-CD包合物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为DVOA的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川芎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溶液法,仅用旋转蒸发器制备川芎油HP-β-CD包合物,以包合物含油率及挥发油包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nhnken试验考察HP-β-CD与川芎油的投料质量比、包合时间及包合温度对包合工艺的影响,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方程拟合,通过响应面法优选包合工艺条件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HP-β-CD与川芎油的投料质量比8g·g-1,包合温度55℃,包合时间2h;包合物含油率及挥发油包合率预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较小。结论 Box-Benhnken-响应面法适用于优化旋转蒸发器制备川芎油-HP-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七味通痹口服液挥发油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包合液中挥发油的利用率为指标,对胶体磨应用于HP-β-CD包合七味通痹口服液挥发油进行研究.结果:优选得最佳工艺:七味通痹口服液挥发油与HP-β-CD比例为1:16(mL:g),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20min.结论:优选的工艺包合率高、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1.
羟丙基-B-环糊精对降香挥发油包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靖  张铁军  王文燕 《中草药》2006,37(5):700-703
目的研究降香挥发油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包合物的验证.方法采用水溶液搅拌法制备降香挥发油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HPLC法测定降香挥发油和包合物的水溶液中反式-橙花叔醇,并经薄层色谱、差示热分析、相溶解度法、核磁共振、扫描电镜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降香挥发油已和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可以包合降香挥发油,使降香挥发油溶解度提高41倍.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2006,(5)
目的研究降香挥发油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包合物的验证。方法采用水溶液搅拌法制备降香挥发油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HPLC法测定降香挥发油和包合物的水溶液中反式-橙花叔醇,并经薄层色谱、差示热分析、相溶解度法、核磁共振、扫描电镜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降香挥发油已和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可以包合降香挥发油,使降香挥发油溶解度提高41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智仁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对包合物质量进行研究。方法:以油与HP-β-CD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指标,以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益智仁挥发油HP-β-CD包合工艺条件;采用紫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最优包合工艺为益智仁挥发油与HP-β-CD的体积重量比为1∶8(mL/g),包合时间2.0h,包合温度为35℃;挥发油性质在包合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结论:该包合工艺稳定,省时节能,适合益智仁挥发油的包合,为益智仁中药制剂的研发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复方金铃四逆四物失笑散颗粒中挥发油提取工艺及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挥发油提取量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收得率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包合工艺。采用薄层层析法(TLC)对包合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药材粉碎度为20目,加8倍量水,蒸馏提取8 h。最优包合工艺:挥发油与HP-β-CD投料配比为1∶6,包合温度30℃,研磨2 h。TLC图谱显示挥发油已被包合并形成稳定包合物。结论优选的提取和包合工艺质量稳定、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光甘草定(GLA)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HP-β-CD)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对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考察物料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GLA包合率的影响。包合率为指标筛选最佳制备工艺。用Franz扩散池进行透皮吸收实验,研究HP-β-CD对GLA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HP-β-CD包合GLA的优化工艺是质量倍数为15倍的HP-β-CD,40℃下包合1.5 h。光甘草定HP-β-CD包合物累积透过量高于光甘草定单体组。[结论]HP-β-CD能促进光甘草定的经皮渗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羟丙基-β 环糊精(HP-β-CD)包合七味通痹口服液挥发油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包合液中挥发油的利用率为指标,对胶体磨应用于HP-β-CD包合七味通痹口服液挥发油进行研究。结果:优选得最佳工艺:七味通痹口服液挥发油与HP-β-CD比例为1∶16(mL∶g),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20min。结论:优选的工艺包合率高、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及表征青蒿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对包合物的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单相溶液法制备青蒿挥发油HP-β-CD包合物,通过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研究青蒿挥发油及其包合物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活性。结果:单相溶液法为最佳包合方法,在HP-β-CD与青蒿挥发油的投料比8∶1,乙醇体积分数100%,包合温度25℃,包合时间2 h时包合效果最佳,包合率80.62%,表征手段表明包合物已生成。体外抗病毒结果表明青蒿挥发油与包合物对RSV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3.12,0.28 mg·L-1,对CA16的EC50分别为9.14,0.59 mg·L-1。结论:单相溶液法制备青蒿挥发油HP-β-CD包合物的工艺稳定可行,该工艺可显著提高青蒿挥发油的包合率,且包合物的抗RSV和CA16活性较包合前更强。  相似文献   

18.
大黄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优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晓霞  张丹参  黄红娜  薛贵平 《中成药》2010,32(9):1518-1521
目的:研究大黄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包合物进行验证。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包合率为指标,考察主客分子质量比、溶剂浓度、包合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包合过程的影响,优化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大黄酚的条件。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及相溶解度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大黄酚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是:大黄酚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60,溶剂乙醇的浓度为50%,包合时间2h,包合温度是30℃,相溶解度曲线为AL型。结论:采用优化的工艺条件制备大黄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率高,工艺稳定,操作简单。大黄酚适宜用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增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百丹胶囊中异株百里香挥发油包合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异株百里香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利用率用正交设计法对异株百里香挥发油β-CD包合工艺进行选。结果:异株百里香挥发油与β-CD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是挥发油(mL)∶β-环糊精(g)为1∶6在30℃下包合60 min。结论:挥发油包合前后其化学成分没有明显变化,制备工艺适合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莲心碱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考察莲心碱HP-β-CD包合物体外溶出性质。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以45 min体外累积溶出度为指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设计,考察HP-β-CD与莲心碱投料比、搅拌时间、包合温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筛选出最佳包合工艺,进行预测分析和验证试验,并应用显微电镜扫描法、差示量热扫描法、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法对包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莲心碱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HP-β-CD用量为莲心碱投料量的4.5倍,搅拌时间为3.7 h,包合温度为52℃。表征鉴定结果显示莲心碱HP-β-CD包合物已形成。结论本研究优选的最佳包合工艺稳定可行,能显著提高莲心碱的溶出度,增加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