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现象-状态医学"学科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用科学认识论的科学学科判定标准研究中医学,发现中医理论以人体生命运动过程中的生理、病理现象及其所反映的生命状态为研究对象,采用司外揣内的方法,具有研究方向明确的科学家专业队伍及相应的学术机构、出版刊物和教育设施.中医学与以人体组织结构及其功能为研究对象,采用解剖、实验等方法研究人体的西医学不同,二者是把握着人体不同物质层面的医学科学中的两个分支学科.因此,中医学应明确其"现象-状态医学"的本质属性,在医学科学中确立"现象-状态医学"学科地位,树立科学的理性信念,推动中医学按照"现象-状态医学"的固有规律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中医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科学理论或学科都有自己清楚、明白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对象,会带来不同质的研究内容,从而划分出不同的科学学科.中医学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内涵宽泛、不确切,导致研究内容不确定,发展方向不明确,使中医学的科学认识活动无法深入.然而,中医学是以人体的"现象-状态"物质层面为研究对象,建构起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把中医学从医学整体中分化出来,形成"现象-状态医学"学科,将推动中医学的科学认识深化,促使其按自身规律向成熟的科学学科形态发展.  相似文献   

3.
确立中医学的"现象-状态医学"学科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方医学,都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1],统属于医学科学范畴。西方医学为“结构-功能医学”学科,中医学为“现象-状态医学”学科。1确立中医学为“现象-状态医学”学科的依据“学科”,是指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  相似文献   

4.
司外揣内是决定中医学“现象-状态医学”本质特征的科学方法,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对人体生命运动及疾病的观察、探索过程中,积累大量医学经验知识的基础上,汲取、移植先秦哲学思想和逻辑思维规律及方法,形成独特的医学科学方法,为实现认识人体的“现象-状态”层面生命规律而采取的手段和思维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象科学的代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对<周易>和古希腊哲学的比较,说明中西方在传统认识上,由于时空选择不同,从而形成了两种科学.西方的传统认识,以空间为主,时间为辅,空间统摄时间.中国的认识传统,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时间统摄空间.因此,前者认识世界着重在"体",后者则着重在"象".对"象"规律的认识为"象科学",象的实质是"气"."气"是时间属性占优势的物质存在,与空间属性占优势的实物和物理场不同,构成世界的另一半.中医学是象科学的代表,本质上与作为体科学的西医学不能通约.中医学的突破,定将带来整个象科学的复兴,对人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四诊是中医学辨证的基本方法,其中舌诊是最具中医特色的诊法之一.传统的舌诊是指临床医生通过肉眼观察患者舌质、舌苔的变化来判断脏腑的虚实、津液的盈亏和气血的盛衰等等.而这种观察与判断是建立在医生医疗实践的积累之上的,易受其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程度的经验性和模糊性.中医学这种经验性和模糊性的特点,给临床、教学、科研带来了诸多不便,制约了中医学的发展和推广.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数字化与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入到医学领域,应运而生了"数字医学"这一新型前沿学科.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东、西方哲学、逻辑、科学技术史、医学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比较研究,从构筑一门科学知识体系(范式)的本体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对中、西医学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发现西方医学是观察和分类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形成的把握了人体结构-功能层面生命规律的经验科学。中医学是观察和模式推理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形成的把握了人体现象-状态层面生命规律的理论科学。  相似文献   

8.
金丽 《中医杂志》2013,54(1):81-83
象思维是一种人类最本始的思维.“医者,意也”与“医者,易也”皆蕴含了这种中医学最主要的思维方法.象思维使中医学纳入了系统科学的语境,从而为中医药现代化找到了立足点.象思维渗透入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各个层面,亦为西方医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治学精神、认知方法到医学理论,宋明理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可谓广泛而深远。中医学的哲学、科学特质,及宋以后中医基本理论、药理理论、各家学说的发展,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相关研究方兴未艾,但在认识论层面的问题颇为严峻,部分学者受西方哲学、科学思维方式的束缚,不自觉地陷入还原论思维的窠臼,认知出现偏差的现象迭出。须知哲学、科学的形态不只一种,只有遵循中医“格物致知”自身的认知规律,才能真正地传承精华。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产生于经验医学时代,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只能从生活在自然、社会中的人的生命活动现象来了解、推论人体的生命规律,这时中医学的唯象理论便成为主要的思维方式,形成取象比类在中医中开始运用的契机。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中医诊病主要有望、闻、问、切4种方法,简称"四诊"。通过四诊,可以观察机体外在表现以了解疾病的病因、性质及其内在联系,为进一步辨证论治提供依据。中医四诊是决定中医学"现象-状态医学"本质特征的科学方法,是为实现认识人体的“现象-状态”层面生命规律而采取的手段和思维途径,因此,四诊是不可取代的中医诊疗方法。熟练运用四诊,对中医临床培养优秀人才及中医临床学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是一门充分展示人类智力极限和智慧顶峰的东方科学.它在两千多年前对人体健康规律所达到的认识高度至今仍无法逾越.中医学提出的"治未病"的战略思想,代表着人类医学的最高境界."治未病"是中医药奉献给人类最先进、最超前的思维.  相似文献   

13.
回顾中医学、科学之源及人类历史,重新理解中医学、科学之义,从中医学之本性、中医学其非"科学"、中医学实是"科学"三个方面,对中医学是否科学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在人能动的思维、智慧下追求真理的学问,此即真正的科学。中医学作为基于中华文化,探求人体、自然之理的学科,固应属于科学这一博奥的学问,而非狭隘主义的"科学"。相信在时间积淀下,中医学必将与现代科学共融。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其哲学观为有机、辨证唯物主义,以取象思维为主,方法为思辨;西医学基于古希腊文化背景源于400多年前的欧洲,其哲学观为机械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量子中医学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成果,用量子理论等现代理论转化中医理论而成,其哲学观为有机、辩证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综合。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中国古哲学,西医学的支撑学科为经典物理、化学等近代科学学科,量子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量子理论等现代科学学科。中医学诊断以定性为主,西医学和量子中医学诊断以定量为主。中医学和量子中医学以天然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调整机体状态治未病;西医学以化学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直接控制逆施性对抗疗法,治已病。认识三者之间的差异,寻求三者的共同点和可以交融的契合点,对医学研究、临床诊治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天人相应"观包含了地理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等自然科学原理,它表明了引力是生物世界产生和发展的原因,生物世界的多样化是各种生物对外源引力作用的选择性适应的结果.人类经过长期演化形成了符合自然法度的稳态,而以此为客体的中医学就是稳态医学.深入研究中医学理论中所包含的自然科学原理有助于推进中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有关中医学是否科学的争论已经持续了百年之久,尚无统一共识。争论的混淆点之一是因为在讨论中没有分清"科学"与"科学的"的区别。本文认为中医学本身尚不能归入纯科学的范畴,但中医学的主体是科学的,同时也存在部分未经证实的中医学说。本文试将医学的科学水平分为8级:医学科学、科学的医学、医学体系、医学理论、医学学说、医学信仰、医学迷信及医学欺诈。中医学和西医学均可以在这个的定位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当前中医学科学水准还明显低于现代西医学,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邸冠球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2):130-131
中医学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规律,以象思维为中医特征性的思维已深入贯穿到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之中,但在西医学的冲击之下,中医象思维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更甚者已摒弃了中医"象思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所以,笔者有必要就中医象思维的理论及临床运用进行研究,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有关中医学是否科学的争论已经持续了百年之久,尚无统一共识。争论的混淆点之一是因为在讨论中没有分清"科学"与"科学的"的区别。本文认为中医学本身尚不能归入纯科学的范畴,但中医学的主体是科学的,同时也存在部分未经证实的中医学说。本文试将医学的科学水平分为8级:医学科学、科学的医学、医学体系、医学理论、医学学说、医学信仰、医学迷信及医学欺诈。中医学和西医学均可以在这个的定位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当前中医学科学水准还明显低于现代西医学,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不能以常规科学的发展模式来衡量和限制,更不能套用西医学的发展方式。对抗世界同化潮流的根本措施在于保持个性、突出特色和发挥优势,故而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保持中医学的原貌,必须切实抓住中医学的象数科学属性和易学原理,注重中医药间的互补关系,加大学术的传承力度和落实基层的中医临床建设。  相似文献   

20.
金丽 《新中医》2014,46(9):205-207
畲族医学表象辨识属司外揣内研究方法,其现象辨识可拓展现代状态医学证素采集维度,其特效药及特殊诊疗方法可丰富状态医学诊疗手段。畲医学疾病辨识凸显风、寒、毒、瘀自然和生命状态;畲医学寒、风症并列可映射中医学风科改为伤寒后并入大方脉的历程;畲医学祛邪扶正理念可与金元前主流医学互为回响;畲医"六神"所伤可类比唐宋五脏中风。深入探讨畲医学与中医学祛邪扶正医学之风的内涵,对畲医学和中医学研究均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