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通过社会认同的视角了解贵州苗族巫医治疗技术生存的现状和特征。方法:自拟针对苗族民众和苗医的苗族巫医文化传承调查问卷,分别对400名苗族民众及15名苗医对于巫医治疗的认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龄、学历及家庭收入的苗族民众在巫医治疗认同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巫医治疗认同水平较高的民众具有年长、学历低、收入低的特征;苗医药知识储备及对苗医药的认同情况显著影响民众对巫医治疗的认同水平;苗族民众在观念上对巫医治疗认同水平显著低于行为上对巫医治疗认同水平;苗医的巫医治疗认同水平与年龄存在显著正相关;苗医在观念上对巫医治疗认同水平显著高于在行为上对巫医治疗认同水平。结论:巫医治疗的民众基础存在逐渐衰弱的趋势,传统的就医习俗、对苗医药知识的传承及对苗医治疗的认同成为维系民众对巫医治疗认同的保障;在医药现代化的背景下,年轻一辈苗医逐渐遗弃巫医治疗,未来通过科学的方式研究巫医治疗的机理以证实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能是延续新一代苗医对巫医治疗信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多元化,以巫医结合、药神两解为特征的巫医文化形态在少数民族地区仍然盛行。民族医学的医药知识多起源于以"鬼神信仰"为核心的巫文化背景下,巫医文化从民族医药知识的起源到后世的传承,始终贯穿民族医学整个发展过程。巫医在健康领域应用是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医疗活动的一种合理性的表现。瑶医是我国民族医学的重要分支,其理论蕴含丰富的巫医文化形式,把具有"巫医文化"内涵的理论构建称之为"神气道","神"即神秘的信仰,"气"即气一万化,万物的起源,以"道"来解释"巫医同源",即道法自然,大道至简。从瑶医神气道学术体系的概念起源、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对其巫医文化内涵加以论述,以分析这一学术体系的价值,促进瑶医药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3.
湖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为主,主要聚居在湘西北地区。湘西古代邻近巴、楚、苗蛮之地,深受巴文化、楚文化"巫鬼"习俗影响。土家族、苗族、侗族医药都带有深厚的巫医文化色彩。笔者主张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客观看待巫医文化,深层次解读巫医文化形成的源流与存在形态分类,并从心理内涵、医疗效果等方面客观评价其当代价值,从而客观公正地认识湘西医药文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彝族医药学古老而神秘,从古至今彝族的医生被习惯性分为巫医和草医两类。长期以来,巫医的影响力远远大于草医,因为巫医的势力范围大,治病的范围广泛。巫医不仅治身体上的病,更多的是治疗那些被公认为鬼神所害或鬼神附身者以及久病不愈者。巫医主要是由毕摩苏尼和着皮斗莫两部分人构成,他们为病人举行传统的跳鬼神的驱邪仪式。这些仪式非常复杂,包括了许多彝族的民俗活动项目,仪式的持续时间也较长。彝族认为,世上万物都有灵魂,活人是灵魂的守护者,如果灵魂离开肉体,人就会生病,会慢慢消瘦下去,然后就死去。毕摩治病的主要方式是“叫魂”。毕摩认为,灵魂离开肉体主要有以下原冈:惊  相似文献   

5.
在苗医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以巫医结合为特征的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对现代苗医学的发展仍产生着重要影响。由于现在人们对于巫文化大多采取过分排斥的态度,从而忽视了它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通过阐述苗巫文化在苗族医学上的临床运用,比较其积极与消极作用,去粗取精,从而树立对其客观公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述析帛书《五十二病方·祛疣》医方,其施治所用“道具”“仪式或动作”“祝辞”等是巫术治疗的三要素,同时与施术治疗相关的神秘数字“三、七”,特殊时日“月晦日”、咒语“祝辞”“禹步”等既极具巫医文化内涵又与现代医学的“时间生物学”、心理学以及体育疗法等存在理论关联性,很好地佐证了“医起于巫,巫医同源”的观点。通过对其巫医文化内涵的分析,表明巫医存在的时代科学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适用局限性,这都将有利于今后继续对巫医问题进行系统性和前瞻性的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祝由是我国古代通过祝说病由,并给予安慰和暗示来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疗法,但由于原始祝由术和鬼神信仰有着密切联系,在近现代常被视为迷信糟粕而遭弃用。然后世发展的祝由术实则与现代心理疗法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对治疗很多情志相关类疾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客观地看待祝由,挖掘其科学内涵,取其精华。本文探析祝由术的历史沿革、治病机理以及古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苗族医学的四大特征,即"神药兼融"的远古苗医药文化特征;"巫医一家"的苗医药文化特征;"冷热"两因为基础的贵州苗医基本理论特征;三生万物哲学思想指导下的湘西花垣苗医基础理论特征。论述了苗医学对人类医学的四大贡献,即对人类药物学的贡献,对传统疗法的贡献,对医学理论的贡献,对预防医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编辑先生: 您好!我们附近有一个巫医,据说能治病。起初,我也不信,总觉得都是迷信的那一套。可是,有一天,我母亲也跑去找那个巫医,治疗她的老毛病——胸口疼。只治疗了两次,母亲竟然宣称胸口疼好多了,喝了好多年的中药也不用了。无论见到谁,都对巫医的医术赞不绝口。“别吃这个药、那个药了,找那个巫医给念念咒语,就啥病都除了。”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那个巫医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但有外地人来  相似文献   

10.
正医生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自古是受人们尊敬的职业。医生的称呼起源于唐代。一般指道德品质和医疗技术最好的人。古代医生称呼很多:为皇帝及后宫亲属治病的称"御医",为皇帝和宫廷官员看病的称为"太医",周游农村乡间以串如呼病家的称"铃医",子承父业、世代相传行医的称"世医",用画符念咒等迷信方法驱除鬼神作祟作为治病手段的称"巫医"。医生还有  相似文献   

11.
苗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曾经创造过很多极为丰富的古老文化,从湖南贵州两省发掘出的许多珍贵文献表明,苗族至今仍旧保留着很多有价值的古代文化,这对研究苗族医药提供了重要的文化依据。苗医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他们不信巫,不信鬼神,对疾病和药物努力探索、潜心挖  相似文献   

12.
首先分析了古人对鬼神的认识、鬼神与疾病的关系,以及数术文化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依据鬼神信仰和数术文化的思路对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的一些道具、动作频度等进行了解释,阐明了它们的理论根源。如祝由方中多用奇数,是因奇数为阳,阳可克阴;行禹步,或改名为禹,其实是冒充神灵恐吓鬼怪,以期达到驱疾的目的。其他如方位的选择、施祝由方时间的选择,甚至祈求何种神灵等,均与古代的数术思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3.
《内经》论医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历来十分重视医德,《内经》中已有丰富的论述。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上,以古代传统伦理道理观念规范中医人格和医德修养,培养中医人才。值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学术之际,本文拟归纳《内经》有关医德论述,以为借鉴,谬误之处,敬请指正。尊重医学科学,反对迷信鬼神《内经》以朴素的唯物论认识疾病,指导医疗实践,反对迷信鬼神。《灵枢·贼风》篇指出:"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歧伯日:"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  相似文献   

14.
朱英 《光明中医》2000,15(6):3-5
中医学的发展 ,是在解剖学知识很差的条件下完成其辨证理论的。利用的是天人合一说 ,和五行生克理论 ,经络理论和针灸及砭石都是治疗工具和手段。另一个领域是中药学 ,中医是以草药为中心的 ,炼丹术是后来的事。治病和养生 ,共属于一个医学的范畴 ,而且 ,最早是医巫不分的。后来 ,由于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性的逐渐加强 ,特别是中药学的经验积累 ,排斥巫医势在必然。因此才有所谓的医巫不同源之说。排斥巫师和占卜 ,也就是排斥鬼神迷信的干扰 ,脱离占卜算命的泥沼 ,医学才能有长足的进步。然而 ,由于科学体系的不完善和发展缓慢 ,以及医学的复杂…  相似文献   

15.
祟脉亦名邪脉、鬼脉,因病因与"鬼神"有关,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所以现已极少使用这个脉象名称。其脉象表现为"乍大乍小,或乍短乍长,或乍密乍疏,或乍沉乍浮,或乍有乍无,或错杂不伦,或促散"等,与散脉及怪脉之解索脉相合,皆是快速房颤脉。祟脉,为病则称祟病、鬼病等,与"鬼神"有关,乃迷信说法,然临床观察,并非如此,即祟脉并非皆是祟病。  相似文献   

16.
林伟文 《北京中医药》2010,29(5):349-353
近代中医的病因、病机学说发展成熟,认为疾病的产生,不外是由人体内部和外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所致[1]。但在中国历史文献和中医历代文献中,发现史学和医学将无法解释病因的疾病,大都会归因到是鬼神作祟引起的,统称为邪祟病或祟病。本文试以心理学上的Rumpelstiltskin原则来分析邪祟病命名,以及医者与患者两者间的心理因素,并借医学人类学和心理的面向来说明传统中医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而实非迷信鬼神。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孙思邈《千金翼方.禁经》进行研究,探讨禁术在心理治疗学上的积极意义。禁术或咒禁,可归属于中国古代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虽然含有鬼神迷信的内容,却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相似之处,并有其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的巫术背景。方法:采用文献搜集与整理方法,搜集整理《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上古医家,对其巫术背景、巫医治疗进行考证。结果与结论:《黄帝内经》所载上古医家大多具有巫术的背景,其治疗手段往往巫医杂糅,《黄帝内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巫医的思想进行了扬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巫医同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医同源”是祖国中医发展程途中的重大文化现象。她涉及我国古代哲学、宗教、民俗、医学、心理、政治以及天文历法等诸多层面,惜乎未能进行深入研究。巫医不分是战国以前确乎存在的客观现象。医而从巫,故言“医源于巫”,战国中原虽说巫医有分立现象,但巫医通兼现象仍然实存;楚地南国巫医从来未曾分离;战国以还,扁鹊、张仲景及《内经》作者,虽然倡言不可纯信巫术疗疾,但亦从未全然否认其实效;整个古代巫觋或巫术在医学领域的地位、作用,始终未失,且代代相承,相续及今。是为“巫医同源”之论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中国南方用苗瑶语族语言的苗族、瑶族、畲族,及其苗瑶畲族文化现象中盘瓠图腾崇拜而引伸的盘瓠文化与医药文化关系进行探讨.认为现今的苗、瑶、畲族在历史都有过盘瓠图腾崇拜的历史.苗族、瑶族、畲族在历史上曾是语言相通,图腾崇拜与信仰相近,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医药知识都染有巫的印记的医药文化.苗瑶医药学是盘瓠医药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